廣告區

2023年1月12日 星期四

1月12日!一般及A大討論區網友投資觀念問答!

一般討論區網友提問:為何不能投資股票零成本計算呢?假如我花10萬買一張100塊的中華電,每年配息5000,20年後配給我10萬,我這張的成本就是零成本了,花上時間成本,降低持股成本,或者100塊買兩張股票,200塊賣出一張,剩下一張就是0成本了,為何經常有人抨擊這點?成本價是在於心裡的價值,代表這檔股票實質獲利了多少,讓自己可以放心的抱股,這樣想有什麼不對呢?
A大回答:這也是一種健全自我心理面的方法選項,當你長期持有一家能一直賺錢的公司,時間會為你帶來獲利,當你持有愈久,你會賺愈多,如果你選到的股票報酬率夠高,例如像鴻海這樣,隱含淨值108元,淨值104.53元,股價98.6元,一年能賺資產的10%,一年配出獲利的5%,時間一久,你一定是能賺錢的,當你持有十年後,你應該會得到五十多元的股息,公司淨值增加五十多元,當淨值增加,股價自然也會增加,這時你要說你賺了一倍,這也沒有人能說不對,反正只要能讓你在正確的投資上抱得住的,都是好方法,我說過,中長線價值型投資三要素,基本面,產業面及自我心理面,買到好公司時,你就是要自我心理面健全,如此一來,你單純用時間就能穩贏,但有一些人會有一個迷思,就是他一開始用1000萬投資,結果賺了100萬,然後他就把1000萬拿出來,剩下100萬的股票變零成本,這樣的想法並沒有問題,但如果你把1000萬抽出來,時間一久,你這1000萬的報酬率就會變低,因為你不投資股票,就僅能選定存,保單,債券,特別股,這些的報酬率一定是比投資股票差,所以不要掉進零成本的迷思中,你要想如何讓你的資產持續的變大,當你做正確的事,投資的公司持續在獲利,你就不要害怕賺錢,正確的事,你要持續的做,時間愈久,你會愈有錢。

附圖是立訊及鴻海旗下金雞母FII工業富聯的比較,立訊總資產1601億人民幣,總負債1062億人民幣,淨資產為539億人民幣,換算成台幣為2377億,立訊的負債比為66.33%,工業富聯總資產2965億人民幣,總負債為1753億人民幣,淨資產為1212億人民幣,換成台幣為5345億,工業富聯負債比例為59.12%,光FII的淨資產就是立訊的2.24倍,鴻海的淨資產為16489億,差不多是立訊的七倍,有了這個概念後,我們繼續看下面的問答吧,有一些人常常天真的覺得立訊要打敗鴻海了,其實連其它台灣電子代工廠都還打敗不了,想要挑戰鴻海,先去把敗仁寶,緯創,廣達及和碩吧,再加上英業達,這五家代工廠總合營收還輸鴻海,立訊連那些代工廠都打敗不了,還在那要打敗鴻海,散戶常常都是好傻好天真。

網友Yihao說:最近比較有感的一句,鴻海一年營業額成長就一個立訊!身邊的人終於聽懂了,哈哈哈!大多數人對數字無感,A大的直白比喻,一針見血。

A大回答:我的知識都是透過吸收後,融會貫通才出來的,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立訊的營收及股本,每天就在那幻想立訊要打敗鴻海了,感覺就像是,你在做生意,你想要做很大的生意,你也要有很大的資本,像路邊賣車輪餅的,你看他敢不敢一口氣進十億的原料,如果不敢進十億原料,他哪來創造十億以上的營收,你想要進10億的車輪餅原料,你好歹公司也要有幾千萬,上億的資金能周轉,立訊淨值這麼低,總資產這麼低,是要怎麼去吃這麼大的蘋果所有訂單,想要成長,他就是要賺錢後,不要配息,淨值變多,這樣可以做更大的生意,慢慢的滾上去,沒有個五年,十年的,不要幻想了,立訊現在的年成長比較高,因為他小,所以年成長率高,如果立訊營收愈來愈大,就會和鴻海的營收有重疊,這時上下遊垂直的能力就會看出差別了,感覺就像是,你一個市場賣水餃的,一天賣100顆,結果隔天賣150顆,成長了50%,八方雲集一天賣一百萬顆,隔天賣一百一十萬顆,成長10%,別人會說成長50%的比較猛,哪天你要賣到100萬顆水餃時,你就要和八方雲集對決了,也許你賣150顆那天,單純就是千千去向你買100顆水餃,就成長50%了,當你具規模時,很多問題就會出現,你原本在市場就一間店,你又沒有像八方這麼多分店,沒有標準流程,沒有中央工廠,沒有統一料源,沒有物流,沒有倉管....等,不要以為變很大會很簡單,那都是眉角,你看和碩為啥不敢和鴻海競爭?和碩是第二名,他是最有資格說要挑戰鴻海的,結果搞了這麼久,還是台灣五家代工廠營收加一加還不如鴻海,想要再突破,那就要和鴻海對決了,事情不會是傻瓜想的這麼簡單的,和碩的資產少,開的槓桿大,用比較少的資產創造比較大的營收,因為垂直整合沒有鴻海這麼好,所以毛利率低,但和碩開比較大的槓桿,使得營收淨值比相對大,所以才勉強維持獲利,和碩想要再進一步和鴻海對決,那就要拿出實力來,不然和鴻海的營收就不容易有重疊。

網友大頭平平說:比較想看下一世代的對決!鴻海對上比亞迪,希望能重返榮耀時刻!巴菲特賣光比亞迪,大買鴻海!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

A大回答:鴻海的MIH聯盟是很猛的,兩千五百家打一家比亞迪,鴻海要去電動車領域競爭,一開始策略就很重要,尤其鴻海是追趕者,鴻海以MIH聯盟為基底,然後與全球各國當地大咖合作,以輕資產,在地化方式製造電動車,全國的車子電動化是趨勢,所以全球政府都會想要吃這一塊大餅,希望自己的國家可以透過電動車創造GDP,創造稅收,創造就業機會,鴻海就是把整套電動車的方案打包帶進印度,印尼,泰國,沙國,墨西哥,美國,台灣…等,各國政府不會,那沒關係,鴻海幫你主導,而且當地的大咖佔股份還比較大,這時當地的大咖及政府自然就會希望鴻海成功,這和台積電這種以先進製程的模式是不同的,台積電的生意模式其實是有風險的,現在台積電它是世界第一,所以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會比較好,但很多曾經的世界第一,最後都末落,鴻海的策略是,我不管你誰當第一,我都能做生意,這種模式就是很穩,鴻海現在入不了巴非特的眼,原因在於鴻海是重資產的產業,要做相對大的營收,要有相對大的資產,在資產創造獲利不如台積電,但鴻海就比較沒有說技術、進程輸三星,你就死了,或是像諾基亞輸頻果,這樣就死了,鴻海在ICT的玩法是,誰在競爭過程中變第一名,我都不在乎,反正蘋果訂單少了,安卓陣營就變多,蘋果輸了Google,那接到Google的訂單就會變多之類的,現在電動車生意也是,鴻海沒有特別的想押哪一個新創,傳統車廠會贏,反正我就提供你很有競爭力的製造及關鍵零組件,誰打贏了,我都不在乎,所以有一些人看不懂鴻海的策略,就會一直在那說,電動車做不起來,鴻海就完蛋了,會燒錢,這種人就是不懂鴻海在做啥,電動車是趨勢,這個已經確定了,現在鴻海就是要佈局電動車需要的關鍵零組件及組裝,電動車這麼大台,全球都希望自己國家能吃自己國家的電動車,所以鴻海就和全球各國的大咖合作,在他們國家生產,合資的比例鴻海佔比較少,那些國家的大咖企業及國家,當然希望自己能成功,就會強推,鴻海自然就會成功,這很簡單的道理,MIH聯盟的零組件廠也希望鴻海成功,這樣他們就有出海口去賣電動車零組件,鴻海會製造低、中、高階電動車,不同車型,這就需要很多不同廠商提供關鍵零組件了,鴻海就是卡半導體及組裝這兩個,還有電池,剩下的,原本就有的關鍵零組件,就讓MIH聯盟的成員去負責賣。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