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3年1月23日 星期一

1月23日!蘋果計劃提高印度生產比率目標到上看25%!

新聞說:印度:蘋果計劃提高印度生產比率目標到上看25%,路透報導,印度官員23日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蘋果希望印度的產品產量占比,能提高到多達25%,遠高於目前的5%~7%左右,持續把生產業務遷出中國大陸。印度貿易部長Piyush Goyal說,蘋果是印度吸引投資的另一成功故事,推銷印度是個具競爭力的製造地點,「他們(蘋果)已有約5%~7%的製造業務在印度,如果我沒弄錯,他們的目標是提高這個製造比率到多達25%。他們已經從印度推出最新的機種,是在印度製造」。Piyush Goyal並未說明蘋果希望達成這個目標的時間點,蘋果也未立即回覆路透的置評請求。中國大陸的新冠防疫封鎖與限制、以及美中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升高,都已影響蘋果要把生產業務遷到其他地方的計畫。蘋果已重押印度,包括2017年透過緯創在印度開設iPhone組裝廠,之後與鴻海集團合作擴張印度生產事業,也符合印度政府希望推動當地製造的企圖心。路透去年底報導,鴻海集團計劃擴增印度iPhone工廠的人力三倍。印度電子與資訊科技部長Ashwini Vaishnaw也在23日於推特發文指出,蘋果從印度出口的產品金額在去年12月達到10億美元。摩根大通分析師去年預估,到2025年時,蘋果將有25%的產品都是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製造,高於目前的5%。

A大回答:很多在中國的台商、外資企業在這一波中國動態清零有意願的搬出中國,本以為中國動態清零會遙遙無期,但2022年12月初中國忽然一個政策大轉彎,這為中國製造又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個人認為短期幾年內在中國製造還是會是佔大部份,不過還是有一些產能會逐漸的移出中國,這和地緣政治有關,之前台積電去美國,日本的事件吵的沸沸揚揚,就是美國害怕台灣與中國的地緣政治,怕如果2025年中國和台灣之前有什麼磨擦,這樣全球半導體供貨就會發生問題,所以台積電也分散了20%的產能離開台灣,不過鴻海和台積電還是有關鍵性的不同,台積電是主要設廠在台灣,鴻海則是主要設廠在中國,就算台灣與中國雙方打起來,設廠在台灣的台積電危險性還是相對高的,畢竟中國這麼大,台灣軍事再怎麼強,你飛彈打過去,也很難打中鴻海的工廠,相反的,台灣就這麼一丁點兒,飛彈打過來,一個不小心打偏了,就會打中台積電,不過這個就是未雨綢繆的事,不會是什麼一定會發生的事,所以印度是不是真的可以完全取代中國製造,這一點我會打一個比較大的問號,畢竟中國也選了與病毒共存,目前中國又把製造大國的主導權拿回來了,之前我說過,如果中國敢再動態清零三年,那中國製造大國就會拱手讓給印度,那時有人覺得印度基礎設施,員工配合度都不如中國,我只能說,只要所有的台商及外資企業湧入印度,光是用銀彈的攻擊就能讓印度的基礎建設突飛猛進,大家要想一件很簡單的事,所謂的錢就是勞力抵用券,印度之所以基礎建設差,那是因為印度政府無法有一個管道讓印度人民去賺取全世界的錢,即然賺不到全世界的錢,那全世界的一些物資,設備,原物料印度自然也買不起,如果中國堅持動態清零,那台商及外資企業就會被逼著離開中國,然後拿著大量的資金湧入印度,幫印度建立賺取全世界錢的管道,當資金湧入印度,你和我說印度的基礎建設會不行,那真的是愛說笑,這樣說好了,一間工廠,因為沒有訂單,所以沒有錢可以請員工,買設備,買土地,研發技術,結果對手工廠忽然不能生產了,客戶就捧著訂單,也捧著錢來你的工廠,當你有訂單又有錢,你就能買設備,請員工,買土地,研發技術,當然工廠就會快速的升級成一流的工廠,這不是很簡單的邏輯嗎?當初中國堅持動態清零,讓員工不能上班,讓工廠不能開工,所以訂單就製作不出來,但全世界的需求還是存在,所以訂單當然就會跑到印度,當訂單跑到印度,資金自然也會到印度投資,所以印度就會非常快速的發展起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還好中國懸崖勒馬,讓印度製造的趨勢沒有變的這麼明顯,就是有一些產能的分散,但不致於印度短時間去打敗中國的地位,畢竟中國的基礎建設都在那了,台商及外資企業也習慣了,中國又開放與病毒共存,目前在中國生產就和之前沒啥兩樣,而且中國在嚴格管控三年的時間,很多員工都很缺錢,自然勞動力就會變的更好找,而且之前有一些中小企業因受不了長期管控而倒閉,員工及訂單就會流出來給一流的工廠,所以中國的優勢又回來了,以我的觀察,短時間印度,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要超過中國,這是有難度的。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