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3年1月18日 星期三

1月18日!鴻海跳關Level 3自駕系統沙國Ceer首下單!

新聞說:鴻海先前就表示,與NVIDIA的合作,除能令鴻海提供更為強大的智慧駕駛解決方案,雙方合力打造出高效節能的自動駕駛車外,在追求創新電動車發展與機會的過程中,徹底發揮雙方各自的獨特優勢。值得注意的是,鴻海與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合資的電動車品牌Ceer日前宣布,斥資新台幣25.6億元,將在阿卜杜拉國王金融城 興建電動車製造工廠,預計2023年初動土、2025年開始生產。
A大回答:今年是鴻海電動車開花結果的一年,結果外資群把股票賣到2019年的最低水位,這也是很有趣的事,他們是完全不相信劉董說的話,還是不相信鴻海這兩三年的佈局呢?有一些人覺得外資群很聰明或很厲害,其實真的一點也不會,他們就是短視的投資機構,他們會覺得現在還沒有看到鴻海電動車及半導體的成效,以2021年前三季鴻海毛利率6.05%,營利率2.34%,2022年前三季毛利率6.2%,營利率2.78%,外資群可能覺得這樣沒有增加多少,2021年前三季鴻海獲利6.85元,2022年前三季鴻海獲利7.32元,成長了0.47元,獲利成長了6.86%,昨天緯創有開出2022年的全年營收及獲利,緯創去年營收達 9846.13 億元、年增14.2%,毛利率7.08%、年增1.15個百分點,營益率2.79%、年增0.89個百分點,稅後純益111.63億元、年增6.6%,每股純益4.01元,為2012年以來新高。緯創的營收年成長了14.2%,毛利率年成長了1.15%,營利率成長了0.89%,結果獲利也才成長了6.6%,鴻海2022年前三季財報,合併營收4.66兆元、年增13.63%,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015.03億元、年增6.93%,前三季毛利率6.2%、營益率2.78%,優於去年同期6.05%、2.34%,鴻海2022年的營收年增度和緯創差不多,毛利率,營利率成長的比較少,結果稅後淨利年增6.93%,比緯創的還要好,之前我就說外資群書讀到背上了,他們一直希望公司毛利率,營利率要大幅成長,但他們卻忘了毛利率,營利率增加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獲利增加,鴻海可以透過營收最大化,讓獲利最大化,這樣不但能獲利最大化,而且也能保持市場龍頭的地位,劉董曾說過,沒有市佔力何談競爭力,如果鴻海想要追求毛利率及營利率最大化,那還不容易,2021年做六兆,2022年也做六兆就好了,剩下6000億毛利率差的營收都不要,就保留營收高的產品,這樣毛利率,營利率自然就高了,但如果這樣做,會產生一個問題,這6000億的營收等於就是一個立訊,如果你不做這6000億的營收,自然會有競爭對手去做,雖然競爭對手拿到這營收毛利率,營利率變低,但競爭對手的市佔就會變大,時間久了後,也許就會威脅到鴻海龍頭的地位,有一些人很天真,覺得競爭對手要追上鴻海了,覺得競爭對手的毛利率,營利率比較高,其實只要競爭對手營收做到像鴻海這樣大,他們就會面臨鴻海目前的問題,就是有經濟規模的營收,你就要有經濟規模的競爭力,就是因為價格有競爭力,競爭對手拿了後不容易賺錢,所以競爭對手就會望而卻步,想要拿鴻海和競爭對手比,那要等那些競爭對手的營收做到鴻海這樣規模時再來比,大家看台灣的代工廠和碩,廣達,英業達,仁寶,緯創,這五家的營收及獲利總合,還輸鴻海,而立訊連這五家都還沒有打敗,更不要說打敗鴻海。外資群覺得當鴻海電動車及半導體營收及獲利有明顯貢獻時,一定會反應在營收,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上,到時他們再買還來得及,散戶那時就會因為幾毛或幾元的差價把營收,獲利都出來的鴻海賤價賣他們,還覺得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賺了幾毛或幾元,如果散戶看到鴻海電動車,半導體營收出來後,不但不賣外資群,反而到市場中再大買股票,之後外資群就不敢在那傻乎乎的賣出,現在外資群有恃無恐的賣,那是因為大部份的散戶都很傻,就是會因為幾毛或幾元的差價把好公司賣出,未來當看到鴻海電動車及半導體營收出來後,如果股東們是繼續大買,那之後外資群就不敢在沒看到公司獲利而賣出了,因為外資群會付出太大的代價。

新聞說:平息鄭州廠騷動,鴻海蔣集恆立功,鴻海集團宣布拔擢A事業群總經理暨iPhone組裝事業負責人蔣集恆,原A事業群總經理王城陽轉換跑道,專注在董事會的角色。蔣集恆長期在大陸第一線,是比較年輕的高階主管,讓鴻海鄭州廠員工騷動事件一天平息,產線迅速恢復滿載,表現獲得矚目,他受拔擢也代表鴻海在A事業群布局完成世代交替。中國大陸2019年底爆發新冠肺炎疫情,靠蔣集恆運籌帷幄,讓鴻海在中國大陸的iPhone生產不曾停止。競爭對手爆發疫情與人員感染導致工廠停工,蔣集恆還爭取獲得不少轉單機會。據了解,去年底鴻海鄭州廠爆發疫情感染,連帶引起員工騷動事件,原本是棘手場面,但蔣集恆因為長期在大陸第一線與員工、政府接觸,了解當地文化與民情,他充分與客戶及政府溝通與合作,鄭州廠順利在耶誕節前產能滿載,蔣集恆功不可沒,是獲拔擢的主因。為了快速平息鴻海鄭州廠區的騷動,蔣集恆當時立刻公開表示,鄭州廠區在在招募新進員工的流程時,出現技術性的失誤,導致薪資不如之前所預估,他同時回報董事長劉揚偉,保證實際薪資會如之前所同意的一致,鄭州廠員工騷動事件僅一天就平息。他接著快速啟動鴻海鄭州廠區人力招募,給予新進與既有人員高額補貼,趕上耶誕節的商機。

A大回答:很多散戶喜歡為鴻海這種世界競爭力一流的公司擔心,當初看到鄭州廠員工出走事件,新聞,媒體,視頻就說的鴻海一付要死的樣子,說鴻海鄭州廠無法再生產蘋果手機,說立訊會搶走鴻海的高階蘋果手機的訂單,結果兩個月過去了,鴻海2022年第四季營收還比2021年第四季年成長了近4%,鴻海12月營收也比11月營收有雙位數的成長,當農曆春節結束後,鴻海又會開出一月營收,相信鴻海的營收已經完全恢復正常的水準,接下來是電子業的傳統淡季,所以挑戰性就會變的相對的小,之前是訂單很多,中國又很強硬的動態清零,病毒的傳播力道太大,中國官方又把確診洗腦的很恐怖,才會使得人心惶惶,鴻海競爭力,危機處理能力這麼強,都還會有員工出走,更不用說中國內部一些阿貓阿狗的公司,單純就是新聞,媒體喜歡把注意力放在鴻海這種一流的大企業上,他們會覺得,連鴻海這麼一流的公司都發生員工危機,那剩下的公司一定就是更慘了,結果2022年12月初中國的政策就來個大轉彎,目前中國選擇與病毒共存,一開始大部份的人都會確診,也許會比較混亂一些,但兩三個月後,一定就會出現短期的報復性消費,中國政府也會開始去追求經濟的成長率,畢竟過去三年關太久了,很多人民都已經關到窮了,鴻海又一次以實力證明自己的危機處理能力,讓一些看衰的人臉又腫的像豬頭,鴻海一家這麼大的企業,一定是會有能人的,我常和大家說,你不用常常為一些年薪幾百萬,幾千萬,上億的經理人擔心經營及危機處理能力,鴻海可以三十四年獲利,三十四年配息,近二十年獲利平均有10%,這也不會是偶然,一定就是本身有強大的競爭力才有可能的。

新聞說:台灣大併台灣之星、遠傳併亞太 NCC審議通過,NCC今天審議通過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遠傳電信合併亞太電信兩大申請案;但由於合併後2家業者頻寬超標違法,附款要求台灣大、遠傳在2024年6月底前,以無償繳回頻寬、交換或交易等方式,限期改正頻寬超標問題。NCC今天審議通過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遠傳電信合併亞太電信兩大申請案。台灣大哥大宣布合併台灣之星、遠傳電信合併亞太電信,為電信產業投下震撼彈,兩案分別在去年2月10日、3月23日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請遞件。對此,NCC去年9月底召開聽證會,歷時近1年審議通過,兩項合併案後續還需要經公平會同意。然而,傳出「台台併」可能重新議約,也讓電信業「新三國時代」出現變數。

A大回答:在去年初遠傳計畫併購亞太電信,資訊如下台灣電信產業整併再添一樁,遠傳電信2022年2月25日宣布合併亞太電信,遠傳將發行3.57億新股,斥資247億元收購亞太電信。遠傳董事長徐旭東表示,雙方合併著眼於更大的目標,以雙方絕配的頻譜資源,合併後的經濟規模,將為用戶與企業提供世界級通訊服務。根據規劃,未來遠傳為存續公司,合併基準日暫定9月30日,仍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及公平會核准,可延展至2023年3月31日止。雙方換股後,鴻海將持有遠傳4.02%股權,成為第五大股東。結果拖了一年,NCC終於審議通過,台灣大哥大併台灣之星有頻寬超過的問題,台灣大哥大可能比較不願意接受繳回頻寬,遠傳併亞太電信雖然也有頻寬超過的問題,不過遠傳表示願意繳回,因為遠傳取得多的頻寬價格比較低,所以放棄頻寬然後併亞太電信是相對有利的,對鴻海來說,之前鴻海、台灣大哥大持有各20%的亞太電信股權,隨著亞太電信一直賠,台灣大哥大也不想要再增資亞太電信了,這時亞太電信就選擇增資,就把台灣大哥大的股權稀釋掉大部份,現在就是鴻海持有大部份的亞太電信,因為鴻海持有亞太電信比例過大,所以要列到本業,這會影響毛利率及營利率,亞太電信又每一季都賠錢,雖然每一季亞太電信僅賠十幾億,但每一季的賠對鴻海的毛利率及營利率還是會有小幅的影響,劉董說的F1.0(現況優化),就是要把賠錢的生意少做,亞太這種不賺錢的看可不可以賣掉,最終遠傳選擇併亞太電信,然後鴻海用亞太電信的持股換成遠傳的,一旦交割成功,未來鴻海就不用再支付亞太電信的損失,之後就是每年領遠傳的股息。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