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討論區網友提問:信貸歐印美債是否可行?因為自己最近也剛好遇到同樣的問題。目前心目中比較好的標的是美債ETF,但也是沒那麼肯定,希望大家可以理性討論,主要原因在於這筆錢是有成本的,我希望盡可能不要冒著太大的風險,最好能穩定產生的基本價值可以超越資金持有成本的2%,在這個前提下爭取更多獲利,初步選擇美債ETF為主的原因有幾個,1.從銀行搬出來的錢是一次到位。我相信買股市ETF長期定期定額的獲利會比較好,但我其實不敢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大筆的買入股市ETF,畢竟短期內實在漲得有點兇悍,至於比較低金額的長期定期定額會同時持續進行。所以我覺得不衝突所以以下的考量還是假設會單次注入相對大的金額為主,(例如500萬資金,一次投入50萬、100萬,而不是每個月小額買進、平滑成本的做法)。2.風險,股市ETF的風險來自位階已經很高,但可以理解預設這種立場本身就是風險,但我覺得追高會怕也是很多人會面臨的障礙,而且真的好難克服,美債ETF的風險最主要應該就是萬一美國通膨又牙起來,突然喊有可能要再升息。但我是覺得就算FED激進一點喊說要再升息,應該也很難再像一兩年前這樣狂升,作降息時間後延也沒關係,部位如果有切割得當,等FED宣布重大消息的時候還能繼續買就還好,算是拿3%多的殖利率當防禦(cover貸款利率),坐等降息的事實發生。總之,策略上面我認為債息只是盾牌,目標還是實際降息後的資本利得,而要賺取這個獲利,可能需要的時間會是一年兩年這種級距,而不是10年20年,另外債息的收入得考慮匯損這件事,我覺得應該也要同時考慮降息時的資本利得,所以我會覺得(4%債息減2%資金成本減匯損加降息資本利得)比較完整,而不是只看匯損只要大於2%就要GG了。但重點是我並沒有打算要真的持有美債10年20年。10年20年的這種布局就是持續進行大盤的買進,跟現在選擇標的抉擇應該不衝突,開槓桿貸款的投資人會需要更在乎風險,所以可能會選擇潛在獲利較低的債市而不是股市,我認為在此時用你債市賺個幾毛錢、我股市早就賺爛了,類似這種角度的言論並不是很恰當就是了。畢竟風險應該是差蠻多的,不是我不選擇股市,我也想要高獲利,但前提是我得先活著,因為自己也還在思索這個部分,也是很怕有什麼重大盲點沒被我考慮到的,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A大回答:最近常常聽到有人要借錢來無風險套利,之前有聽到一個要借錢去定存美元的,說美元利率5%多,個人信貸利率才2%,這樣能套利3%的差價,但那時我有和大家說過了,美元利率愈高時,美元就會愈強勢,之前美元漲到最高32.4元,最近跌到31.3元,現在FED利率還在5.25%到5.5%,之後只要FED降息,美元就會走弱,之前台幣很長一段時間在27.6元左右,從32.4元到27.6元,會有4.8元的差價,也就是14.81%,一般美元優存5%多的,了不起就是半年,一年,那你也要存一年才能得到5%,當一年到期後,你拿到5%了,這時FED已經降息了,也許美元對台幣已經跌到30.3元了,如果你繼續存,第二年拿到4%的利息,美元對台幣可能跌到29.6元了,再下一年拿到3.2%的利息,這時有人說,怎麼利率愈來愈低呢?這不是廢話嗎?FED接下來幾年會降息,除非世界又發生了什麼大事件,從這裡大家就能知道這不叫套利,這還是算投資,你還是會有利率降,台幣升值的風險,即然美元會有這樣的風險,那美債差不多也一樣的意思,現在債券價格便宜,殖利率高,但是你要拿台幣換美元的價格高,之後你拿到幾年的殖利率後,美元對台幣可能也從32.4元跌到27.6元,當美元對台幣貶值,之後你拿到的美元債息,就只能換到更少的新台幣,所以一樣是會有匯率的風險,所以也不會是什麼沒有風險的套利,很多散戶很天真,一直在那幻想自己的套利,但其實這不叫套利,所謂的套利是沒有風險的,你這個會有利率及匯率的風險,如果操作不好,最終你還是有可能會賠錢的,再加上這些網友是買美債ETF,這時就搞笑了,你還要被ETF發行商賺一層,你以為你買了美債ETF後,ETF發行商會好心的幫你吸收台幣換美元的手續費,還有未來美元換台幣的差價嗎?真的是不要傻了,金控業是很聰明的,設定了這種美債ETF,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賺投資者的台幣轉美元差價,正常來說,你換美元時會被拿走0.1元的差價,例如你買進是31.4元,你賣給銀行就是31.3元,這種ETF另一個要賺的就是每年的管理費,想要買債券,你就自己去買債券,不要傻乎乎的讓ETF每年賺你0.5%,債券利率都已經不高了,還有匯率風險,你還在那給ETF發行商賺0.5%的管理費,還覺得自己很聰明的想套利,到底是哪來的信心。
一般討論區網友提問:小弟是普考公務員,年收大概60萬,目前存款50萬,想要去辦信貸貸個50萬出來,拿100萬歐印買高股息ETF幫自己加薪,00929,00919,00878,0056,請益哪一隻風險最低,可以穩定幫我每月加薪?謝謝。一般討論區網友B回答:擦鞋童理論再現,看來高點差不多到了。2022年初的時候,當時風氣也是台灣防疫領先全球,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加上當時台積電各大電子業創新高,竹科接單接到房價漲一倍,彷彿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重現。各種財經網紅名嘴在當時全力喊多,甚至喊出台積上看1000元,當下都覺得下個月台積就要衝破1000了,再不上車不行了。當時選了有台積持股的科技高股息,當股價從19多的高點回檔,想說趁回檔這波接上,所以18多元開始建倉數十張,接著如同常見的股市波段圖,沒錯,回檔就是送錢,加倍攤平。最後一路攤到15元已經150張,還繼續再跌。這時候開始有些擔心,氣氛也轉為開始有些雜音,高階製程需求不高balabala,而股價也繼續探底,股價直到12左右稍微停滯,已經買到快200張,帳面虧損達百萬。當時心態已經躺平了,12元價格只能意思買幾張,雖然知道ETF算安全,但何時才能解套完全看不到曙光?之後配息雖然0.7到1元,但對轉盈根本沒太大幫助,想說這一筆錢可能要套五年以上了,沒想到去年中因為AI暴漲莫名其妙解套了,而且還反賺幾十萬。你說那一年多大跌會不會怕,廢話,不怕的話我就拿不動產,動產抵押歐印了,問題在人性就是不可能,當股市無限下跌帳面有巨額虧損,我不信有人可以保有希望而沒有壓力。在當時,全都是畢業文就知道多悲悽了。如果,我是說如果。某一天中國包大人‘’突然‘’精神上發作,直接尻一枚導彈到台灣,不要說本島,射到綠島就好。你信貸去買的壓力就足夠讓你跳樓了。後記:看來明天封關日要出清一些股票獲利了。
A大回答:1月中時我曾有寫過一篇小資族使用金融負債的好處,確實資金愈小的人使用金融負債愈有利,不過這些網友想要個人信貸買高股息ETF,之前我有說過高股息ETF缺點,包括公司無法複利再投入,個人要繳更多所得稅及二代健保,會拿本金及差價平準金當股息配,會去持有不是高股息的個股,會頻繁的去更換持股,每年會收管理費及手續費,現在高股息ETF屬於狂熱階段,現在借錢去買高股息ETF,那無疑就是找死,一開始高股息ETF得到的高股息及差價,未來會全部都還回去,記得一件事,唯有公司賺到的錢才是真實的獲利,一開始高股息ETF因為規模一直變大,所以會因為換股賺到差價,未來高股息ETF退燒時,換股就會賠差價,而且目前高股息ETF持有的公司股利率都不高,未來不僅會賠差價,每年的股利率也不會太高,至於金融槓桿風險包話美元定存會有利率及匯率風險,投資股票會有價格波動風險,個人信貸及理財型房貸會有利率波動風險,股票質借會有利率,維持率風險,保單會有前幾年解約賠錢風險,持有台幣會有購買力變小風險,槓桿太大會有自我心理面壓力太大風險。至於上面網友回答,一部份是他的慘痛教訓,然後又在那憑感覺,憑直覺的說擦鞋童理論再現,看來高點差不多到了,這種人就是沒有基準點的概念,你要買賣手上的股票怎麼可能僅憑網路上某一位網友說要借錢投資高股息,然後你就要在下星期一賣掉,其實這位網友單純就是被口訣洗腦,也就是農曆長假恐國際股市有變,現金為王,入袋為安,大家常常看一些散戶錯誤的行為,你們就會知道為什麼散戶在股市中總是賠錢,他們會被市場上熱門的高股息ETF洗腦,也會被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訣洗腦,不然就是會去追一些熱門股,題材股,強勢股,最終就是在這一點一滴的小錯誤中把自己的錢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