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4月1日!主力作多外資群巨頭持續買超鴻海!

 

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26.22億,投信買超台股25.07億,自營商賣超台股27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28.15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3569口,期貨留倉空單4323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3343口,今天台股成交3591.91億,下跌72.12點,跌幅0.36%,收在20222.33點,電子下跌8.09點,跌幅0.76%,收在1058.19點,金融下跌8.49點,跌幅0.46%,收在1826.53點。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瑞銀,買了7849張,第二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2575張,第三名的是群益大安,買了1435張,第四名的是元大北港,買了1353張,第五名是國泰綜合,買了1178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台新,賣了2987張,第二名的是富邦,賣了2327張,第三名的是國票綜合,賣了2033張,第四名是摩根大通,賣了1303張,第五名的是花旗環球,賣了1113張,今天買超第一及第二名的是瑞銀及大摩,合計買超了10424張,是三月主力作多三巨頭的主力外資群,今天一早看得出來有主力在拉抬鴻海,不過在00940掛牌完後,一些豆腐軍團資金撤退,讓台股開高走低,一些散戶看到廣達,緯創,和碩股價大跌就覺得鴻海也要跑,就讓鴻海的漲幅收斂,主力作多內資元大,元富,凱基,永豐金,富邦,統一,國泰合計賣超1691張,算是防守的態度,美玲姐今天跑去當沖,買2952張,賣3002張,鴻海股價開高走低,美林能賺錢,一定就是先賣後買,也就是偏空操作才會賺錢,以美林近期在鴻海的行為來看,會偏空操作也不令人意外,當沖客的小虎隊今天僅有買645張,賣697張,當沖賺2.3萬,算是沒什麼在操作的。

今天鴻海成交量僅有78537張,上漲0.5元,收在150.5元,外資群買超6951張,投信買超1781張,自營商賣超3524張,三大法人買超5207張,今天台股的焦點就是在00940上,因為很多豆腐軍團會把手上的00940成份股賣出,所以就會造成這些成份股大跌,今天00940下跌1.61%,收在9.76元,下一篇我會用一篇來說一下00940的表現情況,今天外資群之所以會買超就是主力作多外資群瑞銀及大摩買的,昨天有一個網友說自己放空在157元,說主力不可能讓買到157元的散戶解套,結果157元就是作多三巨頭大摩,小摩及瑞銀買的,現在是散戶想要坑殺作多三巨頭的節奏嗎?近一個月買超第一名的是大摩,買第三名的是瑞銀,大摩買超了15萬張,瑞銀三月買超了3.8萬張,瑞銀是這一波最早進來買的外資,在三月之前已經有先買兩萬張左右的,之前我就說過,瑞銀看到大摩及小摩進來大買,他應該做的事不是買來賣去,而是和大摩及小摩一起進攻,只要成功的讓其他外資群回頭來買,這樣他就能取得重大的成功,最近瑞銀確實也是這樣做,今天就是瑞銀做進攻,也許明天或後天就換大摩及小摩進攻了,自營商之所以會選擇賣出,那是因為裡面有權證的散戶,星期四是清明連假,洗腦的口訣又朗朗上口了,現金為王,入袋為安,先跑一趟,長假恐國際有變,接著還有五窮六絕七上吊,不然就是五月大戶要賣股繳稅等,反正市場上有千千萬萬讓你頻繁交易的口訣,影片最後一段我們來看一下,網友分享股市投資看法,說一次買,分批買還是股災來再買,如果你的程度不夠,根本就不是資金配置的問題。
我們從今年1月23日開始看主力籌碼進出,之所以選1月23日,那是因為外資群持有的水位是最低點的37.9%,我們從那一天開始看的話,買超第一名的一樣是大摩,買了13.54萬張,買第二名的是小摩,買了8.73萬張,買第三名的是瑞銀,買了6.41萬張,買第四名的是港商麥格里,買了24535張,大家應該可以發覺從1月23日開始算的話,其實也是有一些外資群回補了持股,美林回補了19242張,法國興業買了18809張,高盛買了16190張,上海匯豐買了9602張,野村買了9220張,大和國泰買了5964張,在三月買超的內資主力,國泰買超20442張,統一買超1945張,元大賣16萬張,富邦賣30920張,元富賣24257張,永豐金賣超13167張,這時大家會發覺,哦,原本內資主力作多算是回補持股,有一些人可能一直害怕這些內資主力賣掉三月手上買的股票,有可能他們會等不到,從外資群持股最少的1月23日開始算,其實這些內資主力單純就是回補手上持股罷了,現在就是等港商麥格里,美林,法國興業,高盛,上海匯豐,野村,大和國泰,花旗環球,瑞士信貸等外資群回補手上持股,外資群近三年賣超138萬張,不會僅是大摩,小摩及瑞銀賣的,剩下的這些外資群也是賣了一大堆,目前大摩,小摩及瑞銀只要能把股價控制在150元附近,這些外資群之後看到鴻海因為AI伺服器營收,毛利率,營利率,獲利提升,他們就會回補手上持股。
今天一早鴻海在瑞銀及大摩大買情況下走勢相對強,不過台股在00940及成份股下跌情況下,就會有一些散戶沒有信心的賣出,今天鴻海中賣超的是自營商,賣了3524張,其中有一半是權證的避險賣壓,也就是散戶買了權證,看到大盤下跌就急急忙忙的賣出,然後把瑞銀及大摩早上拉抬上去的漲幅給磨掉了,不過每一次鴻海股價上漲都是有意義的,意謂著讓一些短線沒有信心的人出去,股票集中到外資群及投信手上,有一些散戶每天在那幻想鴻海股價漲上去後就要掉下來,三月買最多的就是大摩,小摩及瑞銀,他們三個巨頭佔了外資群買超的前三名,今天大摩及瑞銀會買,那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這就叫自己的股價自己護盤及拉抬,想要讓散戶中錨定效應,還需要多給散戶一些時間,現在大部份的人還沒接受鴻海股價150元這件事,外資群一定也是懂這個道理的,我們可以從外資群在玩其他大型權值股就知道他們的策略,他們就是會讓股價上漲幾個月,半年,甚至是一年,在過程中散戶才會中錨定效應的進來,外資群讓鴻海股價在150元以上整理,這才有助於他們化解風險,目前大摩,小摩及瑞銀的成本就在137元,現在誰都可以倒貨,就只有大摩,小摩及瑞銀不會去倒貨,因為他們只要一倒貨,他們手上買的二十幾萬張,一定是會賠錢的,大摩,小摩及瑞銀想要成功,第一階段137元成本的股票僅是低價的核心庫存,之後在鴻海股價整理一陣子或慢慢漲一陣子後,他們要在向上拉抬,然後再打一個錨點,後面在上面玩短線,當沖之類的,然後把第二階段拉抬的股票賣掉,這時會有人說,第二階段拉抬後就會賣了嗎?這也不一定,如果鴻海的局勢夠好,他們是不會預設立場的,會持續的讓獲利奔跑,以之前外資群在廣達及緯創的玩法來看,他們是賺了三倍左右的差價,緯創外資群佈了幾十萬張低價庫存在45元以下,之前他們也持有一大堆的26元以下持股,後面把緯創股價拉到160元,這價格一定也是外資群買上去的,在120到160元他們就是自買自賣自爽,根本沒有打算讓散戶買這個區間的股票,如果有少數散戶買,他們也是很開心的,後面外資群就是在100到120元區間整理,把手上在120元買到的股票賣掉,這時就會出現一段很長時間的整理,外資群就在裡面玩短線,當沖,後面把散戶引進來玩後,一些散戶玩到後面很開心,覺得玩贏外資群了,這時外資群在100到120元玩輸,那也無所謂,就把手上佈局在45元的低價庫存倒出來,散戶因為已經習慣100到120元的緯創,所以就拼命接,拼命買,外資群除了把45元低價買到的庫存倒光,還拿了一些26元以下成本的庫存出來賣,不過在鴻海中外資群就沒有所謂100元以下的低價庫存能賣了,因為近三年和價值投資者拼個魚死網破,把手上很多的低價庫存都在100到105元賣光,最近買的三十萬張成本在137元,所以外資群如果想要成功,他們的目標絕對不可能是什麼150元,也不會是兩三個月就結束,外資群作這個局至少要一到兩年,散戶只要看鴻海股價超過半年,一年在150元以上,他們的低檔錨點就會在150元左右,現在大部份的散戶錨點都還在100到105元,外資群只要現在倒貨,死的就僅是他們罷了,很多散戶現在每天內心戲一堆,一直盯著微小的變化在那看誰跑的快,這種人就是沒有大格局的思維,大家就想一件簡單的事,外資群想要賺大錢,他們局一定要做夠大,只要他們成功,差價報酬就會是兩倍到三倍,如果失敗,反正鴻海淨值就在107.7元,外資群買137元,差不多兩到三年就沒啥風險了,我是不信外資群手上買一大堆股票後,他們會讓鴻海淨值比在1倍,不要以為他們是散戶,外資群買了股票後,他們是對自己的股票很樂觀的,以台積電來說,他們覺得股價淨值比該6倍以上,如果大部份台積電的股票都在散戶手上,現在台積電股價可能就是140元左右。

新聞說:鴻海與醫院合作 AI 診斷,在單導心電與攝護腺等取得進展,鴻海B事業群暨數位健康總經理姜志雄表示,鴻海默默耕耘智慧醫療領域,並發展CoDoctor AI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平台,目前已與多家醫院合作,而且在單導心電、攝護腺、眼底影像等領域取得進展,其基於巨量醫學模型的架構成為其顯著優勢。姜志雄強調,CoDoctor AI的誕生雖然源自科技,但其更深層的核心價值在於幫助全台灣的醫護人員,為他們分憂解勞,實現事半功倍之效。「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第六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周舉行,並邀請姜志雄做專題演講時,他做出以上表示。姜志雄代表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HiMEDt)分享智慧醫療守護健康-從院內走向院外與患者建立的永續關係,強調在宅照護、遠距看診和電子處方簽等方面,為患者提供永續性照護。姜志雄說,CoDoctor AI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平台,強調端雲整合、虛實交互的原創解決方案,科技為橋樑協助台灣醫護人員而非取代,實現事半功倍之成效。以及與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擬研議討論Mobile Nurse/NP智慧派遣平台的創新照護模式。Mobile Nurse/NP專科護理師智慧派遣平台,結合科技與人性化關懷,構建適應高齡照護的新生態系統,將為高齡長者慢性病的照護帶來改善。隨著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政策引導,健保在宅照護將擴大遠距醫療應用,相關計劃預計今年7月啟動試辦。這意味著醫療服務需從院內走向院外,透過在宅照護、遠距看診和電子處方簽等方式,為患者提供延續性的照護關懷。因此,需要以患者為中心、以醫院為主軸、以科技為橋樑,提供端雲整合、虛實交互的原創解決方案。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