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1月2日!成為短線投機客持續修練的實例!

每一次年底時,大家就會看到有一些人在發賺了多少錢,賠了多少錢,也會看到一些人在發檢討整年的策略,大家可以從在發檢討報告人的內容中看出這個人的缺點及還欠缺什麼,如果你看不出來,代表你還很嫩,距離短線投機高手還差的很遠,我看了很多一般討論區的網友發自己的年度檢討報告,這些人都是想要成為短線的投機高手,還在持續持續摸索中,我說過,我成為短線的投機高手前,我是被股市教訓過八年,也是常常做過很多次這樣的檢討,當一個短線的高手,你就是要打敗裡面短線操作的人,所以會是少數人才會成功,你可以靠自己花錢及時間摸索,也可以透過閱讀去吸收短線高手的經驗,我們就先來看一下網友的年度檢討,雖然我們現在是價值型投資者,但大家可以透過了解一些短線投機客的心態去比較一下當短線投機客機還是中長線價值投資者好,這有助於自己持有股票的心理面強健,有一些人天真的以為短線投機很容易,自己一直抱著股票很蠢,當你常常看到一些短線投機客的實例後,你就會發覺,他們自我心理面是更痛苦,而且很多時候都是在瞎忙,最終真正能成功的人,就是少數中的少數。

一般討論區網友說:想了很久年報要怎麼打,看了自己之前的年報跟半年報,整體形式上都流於流水帳,決定換個方式來結帳看看。年初操作本金500萬,以下損益皆包含實現與未實現。累計至Q1結算損益賠了1230000元,累計至Q2結算損益賠了485220元,累計至Q3結算損益賠了447372元,累計至Q4結算損益賠了405018元,2022年結算總損益,賠了405018元,損失8.1%,這次年報分四個面向去檢討,分別是策略面、操作執行面、資金控管面、心態面。

1、策略面

Q1並沒有清楚意識到多頭已經結束這件事,還在按照多頭時期的思維去歐印單一當時最看好的個股長榮,賭在有限時間內將操作資金再翻倍。這時的策略走向仍是報酬最大化大於風險上的控管,但也因此導致走勢不如預期的時候,損益兩度大幅滑落,最後在心態崩壞下停損在很沒有尊嚴的位置。痛定思痛後,Q2的策略轉向為空頭市場的應對。不再求報酬最大化,而是先存活在市場上,每一筆交易都必須先確認可能承受的最大虧損。交易上最直接的就是從操作多單獲利為主,在Q2開始徹底變成以空單為優先的操作模式。在Q2這個策略可說順風順水,比別人提前一步看空整個市場就比較容易有超額報酬,這一批空單在一季之內幫我打回70萬的虧損。但Q3開始國安進場加市場多單力道回升後,純看空這個大方向變得很難操作,市場在個股的實務操作上轉為一個多空難測的氛圍。就算是確定走空非常久的產業與公司,在交易量減少的狀況下,少數內資主力資金在短時間大水漫灌,也能瞬間嘎空兩根漲停板左右的漲幅,相當容易讓後面追加的空單打到停損點出場。Q3獲利拉不開,是遇上8月驅動IC類股跟TYPEC類股的嘎空,一天最高停損了15萬,績效最後靠著9月防疫股空單追回損失。Q4拉不開則是同一批防疫股空單整季沒回補,結果遇上大盤大反彈加上中國疫情讓我從最多賺30%獲利,一路到12月底曾被嘎到最高賠20%。最後Q4靠著電子垃圾的空單勉強維持著單季正損益。


2、操作執行面

大方向上我覺得我策略抓的是沒錯,2022年的確是全年度走空的一年,全年度大盤跌幅高達22%,但實際執行面上對個別空單的掌握度不佳,持有著沒補的空單嘎爆了我,認虧補掉的空單之後都反彈沒力下去探親,這部分是來年可以再加強的地方。我有認知我並不是很擅長短線操作的交易人,所以在部位建立上都是採取波段的方式去執行。經歷Q1的大損失後,Q2之後一次操作都不太會打出資金占比太高的空單,多半都是一天一單、一口的方式在進行。如果像是聯發科期貨這樣資金占比太高的空單,停損上就抓得非常的小。本身的習慣是不喜歡留下一下單就負損益的操作,這種單多半都會在損益兩平時被我結清,或是當天就找機會認賠。帳面是紅字對我來說比較有抱波段的耐心。但這是在單次打入大資金的狀況下,如果能緩步建立部位,就不用太受到這樣的心情影響。7月跟11月的大反彈我運氣很好,因為判斷當下的投損比過低,幾乎都是空手狀態,基本上是沒什麼受傷。只是同樣的我也沒有賺到這兩波又急又猛的反彈,不少人績效應該是靠這兩波回血不少。如果想當交易人感覺心態上應該要能更多空兩吃,部位不要留單太久就好。但這跟策略面上的大方向又有相衝突,要怎麼調適我也還在學習。Q3在整批電子垃圾空單集體受創停損後,後面操作上就減少很多,觀望心態濃厚,甚至開始研究抗跌的存股。結果我的空單停損點就是大盤走下坡的開始,導致後續兩個月殺到萬2這一波其實也沒甚麼吃到,這是最令我惋惜的部分。

3、資金控管面

Q1那種歐印單一個股,還把停損執行百分比數放到20%的方式我應該這輩子都不會再這樣做了。Q2開始執行把資金切割,單一產業空單的部位上限儘量不超過50萬,假如相當看好這個部位的發展也應該儘量以一個部位為限去增持。整個Q2算是蠻嚴格在執行這個規則,雖然獲利頗豐,但就錯過不少空單的大行情。事後有點惋惜,導致Q3想偷雞。8月在驅動IC空單拉到快4個部位,結果慘遭天罰。Q4在大反彈後做了不少次在發哥730元附近摸頭,直接尻出空一口大聯發科期的操作,雖然蠻明確知道發哥不太可能突破760這關卡,但大資金部位的損益波動讓我變得非常容易心情受到影響。搞到750元到710元這一段的來回洗刷我其實沒吃到多少肉,一次下大部位造成得不償失。在Q4的最後回歸小聯發科期1口1口加的操作,才讓我順利吃到700元到620元這一段的跌幅。現在手上空單也是以小期空單為主,未來在資金控管上應該會回到一天打一小口緩步建立部位,但不強迫限制可是儘量遵循自己單一個股總部位建立的路上。

4、心態面

Q1經歷兩次大回調,Q2找回信心,Q3及Q4則面臨績效停滯的徬徨,這是我的狀況。而2022年必然是多數交易人不好受的一年,如果策略跟執行面上不夠彈性,太容易被市場一波帶走,就不會是發年報而是畢業文了。不過整體來說,我認為2022年對有心的交易人來說是非常好的一次磨練,在可能十幾年來最好做的兩年之後,提升成了噩夢難度,也最大程度的篩選了能留在市場上的玩家。這兩年大家想必都加入了不少的投資群組,也想當然爾的越來越少人講話。我很幸運的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可以陪我度過每一次的績效回調跟日內洗刷,有時候真的需要一些懂你在做甚麼的人來陪著你講幹話,讓你的心不那麼的恐懼。另外我也開始找回投資交易外的興趣,睽違15年的組了桌上型電腦,開始了Steam這個蒐集遊戲的遊戲,轉移我對盤面的注意力。我漸漸注意到,既然我是波段交易者,其實不必然需要時時刻刻對盤面如此在意,但韭菜的心讓我很難停止對盤面的關注,這時遊戲發揮不少的幫助。2022年過去了,2023年雖然不一定會更好,但經過2022的磨練,我想還活在市場上的交易人都已經是更好的人。祝大家2023年能夠交易順利,財源滾滾。

A大回答:年底到了,很多人會分享自己的一整年交易心得,其實他們就是想要透過分享知識做一個自我檢討,這些人都是想要成為短線的投機高手,其實市場上已經有不錯的書教你如何成為短線的投機高手,想要靠自己的金錢及時間去買教訓,也沒有人說不行,或者你可以直接去圖書館或是網路上抓這一本書下來看,你會發覺很多短線投機的方法都已經寫在書裡了,我記得我也是成為短線投機高手後才看到這一本書,我個人覺得寫的很不錯,不過一開始對市場完全不了解的人,在看這一本書時,也許感觸就沒有這麼深,如果你想要成為短線的投機高手,你一定要接受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你不需要因為買了下跌或上漲而開心,也不需要為了沒有買到少賺了而傷心,在短線的世界中,就是有輸有贏,你要接受所有的結果,市場不會按照你的想法去走,你要順著市場去做,只要你做對的次數比較多,累積賺的比賠的多,那你就是一個合格的短線投機客,如果你發覺短線投機賺的還不如中長線價值型投資者賺的,那你不如就是做中長線的價值型投資,如果你想要再拼一下,看未來可不可以賺很多錢,那你就繼續磨練,短線投機高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功,也不一定能賺到很多錢,但我敢說,中長線價值投資者人人都能成功,而且複利會讓你的獲利變的很可觀,有時我會分享一些短線的例子給大家,道理很好懂,因為股市中分為投資及投機,如果你完全不懂投機客在想啥,你說你是高手,那僅會是一個笑話,所謂的高手就是了解投資客及投機客的優缺點,可以抓住他們的弱點打敗他們,如果無法打敗中長線的投資客,至少你也能選擇成為投資客,如果你一開始就學中長線的價值型投資,你會對一些投機客吹牛抱著幻想,那些投機客會和你說的天花亂墜,說的天下的財富多容易取得似的,但只要你了解投機客是幸存者,而且想要成為一個厲害的投機客要學多少東西後,你自己就會去評估是不是想要成為投機客,或是你基於穩贏的投資客下,使用金融槓桿,當你槓桿開愈大,這風險不會比投機客小,報酬率也不會比投機客小,在穩贏的投資標的下開極大的槓桿,你唯一的風險就是股價的波動造成維持率的問題,整體的困難度也是遠遠低於投機客的,但報酬率有可能是可以超過投機客的。

試想,你當投機客時,大部份的人都不會重押,而且會做資金配置,每一次出手就算給你賺幾十趴,但他只能用資金的三成,兩成之類的,只要放到五成,歐印壓力就會湧現,當你在中長線的價值型投資時,重押所有的資金是基本的,如果使用金融負債到槓桿兩倍或三倍,只要你得到10%的報酬,透過槓桿的放大就是20~30%,那些投機的人,只敢放兩三成,給他賺到50%,那了不起也僅有10~15%,投機客要一直換股,所以對於選股、紀律,止損,消息,籌碼面,技術面的要求是很嚴格的,簡單來說就是要很忙,但你做中長線價值型投資,反正標的是固定的,基本面,產業面你已經熟到爛了,唯一的風險就是股價的波動,以鴻海來說,一年下來股價波動的平均幅度也在5~10%之間,除非你槓桿開到10~20倍,也就是100萬買到1000~2000萬,不然波動5~10%的股價不會讓你出局的,一般人透過信貸,股票質借開到槓桿1倍,股價就算波動個50%你都不一定會出局,大家可以看一下短線客的自我檢討,其實他們距離真正的投機高手還差的老遠,上面那些投機客雖然列了很多的面向,但大部份都還是憑感覺及憑直覺,我說過,如果你沒有一個基準點,什麼紀律都是錯的,我舉個例,淨值100元股價1000元,淨值100元,股價100元,這兩個股票如果你套一樣的紀律進來,一個就是錯的,另一個就是對的,淨值100元,股價100元,這種有啥好止損的,淨值100元,股價1000元,你當然要止損,一樣的例子,兩家公司外資群拼命的賣,合計賣100萬張,這時籌碼面不利,你要不要賣出呢?淨值100元,股價1000元的,你當然要賣出,淨值100元,股價100元的,你管那些蠢外資群賣不賣,他們賣,單純就是他們蠢,再用技術面,淨值100元,股價1000元的,如果跌破所有的均線,這時你當然要賣,淨值100元,股價100元的,誰管你跌到什麼線以下,就算所有的均線都跌破了,公司的價值就在那裡了,你不旦不用止損,你還要加碼,這就是很多散戶的問題所在,他們沒有基準點,所以相同的策略用在不同基準點的股票上,一個就是對的,一個就是錯的,最終他們會覺得自己的策略有時對,有時錯,最終乾脆就憑感覺,憑直覺,那有時候外資群、主力,法人故意會讓有價值的公司跌破價值區,有時候故意讓沒有價值的公司股價漲到天上去,這就是為了混淆你判斷基準點的方法,試想,如果鴻海淨值104.53元,股價就是104.53元,第四季賺了3~3.6元後,股價就來到108元,那全部的人都不會玩短線了,也不會有人花109元買,花108元賣,這時外資群,法人就得失業了,他們所處的券商就收不到手續費,所處的ETF或基金就收不到管理費,也不會有人去融資,信貸,質借,所以外資群,法人,券商一定要打破基準點這件事,讓所有的人不相信基準點,不然市場就會變成死水一片,沒有任何人會花高於或低於公司淨值的價格成交,但對我們來說,淨值就是基準點,外資群,法人,主力會讓價格高於或低於這基準點,我們也不理他們,反正就是堅定信念,基準點就是基準點,雷打不動的基準點,股價會隨著市場心情而動,會隨著裡面的投機客交易而動,但這都不影響到我們對基準點的判斷,只要你堅定基準點,最終你所有的判斷準則就能得到一個標準的方法,什麼時候該加碼,什麼時候該減碼,什麼是貴,什麼是便宜,什麼時候該死抱,什麼時候該使出懶得理你大法,所有的策略都能有統一正確的標準了。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