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3年5月5日 星期五

5月5日!台灣重量權值績優股第一季獲利情況!


第一季很多大型權值股獲利都開出了,大部份的公司都呈現了大幅度的年減,台積電年增2.7%算是表現的很好的,另外表現的很好的還有研華,做工業電腦的,還能年成長15%,剩下的大型權值股衰退都是比誇張的,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些大型權值股第一季的表現吧。台積電第一季稅後純益達2069億元,稅後純益約2,069億元,季減約3成,年增2.1%,,每股盈餘為新台幣7.98元。聯電第一季稅後盈餘161.83億元,季減15.1%、年減18.3%,每股盈餘1.31元。8吋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第一季淨利13.6億元,季減44%、年減66%,創5年以來新低,每股盈餘為0.83元。光學鏡頭龍頭大廠大立光第1季財報,稅後淨利32.88億元,年減4成,每股盈餘24.64元,探7季來新低。南電第一季稅後純益23.25億元,季減45.15%,年減40.13%,每股稅後純益3.6元。欣興第一季淨利約40.95億元,季減逾44%,年減27.7%,每股純益2.7元,下探七季來低點。國巨第一季稅後純益41.32億元,季減0.8%,年減33.8%,每股盈餘9.90元。聯發科第一季淨利為168.9億元,寫下2021年第一季以來低點,季減8.8%、年減49.4%,幾乎腰斬,每股盈餘為10.64元。瑞昱第一季稅後純益17.93億元,季減15.9%,年減65.4%,每股稅後純益3.5元。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第1季稅後獲利58.17億元,季減63%,年減55%,為12季低點,每股純益1.36元。南亞科第一季稅後虧損16.85億元,較上季擴大,較去年同期轉虧,每股虧損0.54元。面板大廠友達第一季虧損為新台幣109.1億元,基本每股損失則為新台幣1.42元。台塑第一季稅後利益23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85.9%,每股稅後盈餘為0.37元。南亞第一季稅後利益為8.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11元,比去年同期減少94.3%。台化第一季合稅後損失為7.55億元,每股稅後損失0.13元。台塑化第一季稅後利益44.35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67.6%,每股稅後盈餘0.47元。工業電腦龍頭研華第1季稅後純益29.59億元,為歷史次高,季增16.3%,年增15%,每股純益3.8元。資產租賃龍頭中租-KY第一季獲利為68.9億元,年減3.9%,單季EPS為4.35元。


新聞說:14家金控3月與第一季獲利12日全數出爐!為民眾整理14家金控獲利金額,成長率及每股EPS排名一次看。14家金控3月稅後盈餘約330億元,累計第1季稅後盈餘賺不到780億元,年減率將近47%。一張圖表看14家金控獲利再洗牌!第1季整體只賺778億元年減47%,新光金唯一虧損。據各家金控自行申報在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整體14家金控自結3月單月稅後純益為330.39億元,相較2月的244.05億元與元月的234.88億元,都有顯著成長,月增35%左右。但是跟去年3月賺433億元以上相比,則年減達23.8%左右。金控單月獲利較上月好轉,主要來自銀行金控貢獻,持續受惠美升息利差及投資好轉。部份壽險金控也因孫公司疫苗險理賠減少,加上匯率因素好轉,部份子公司轉虧為盈,證券子公司也有好轉。累計方面,14家金控累計第1季稅後純益賺了約778.11億元,跟去年同期相比則衰退近47%。主要因為壽險金控去年同期趁股債站上歷史高峰,大舉實現獲利。今年前2月還有防疫險跟匯損問題,3月雖然改善,投資市場也好一些,但加總後累計1到3月仍較去年同較衰退46.9%。


A大回答:再來看一下金控及銀行類股,第一季整體獲利也是年減47%,這些金控也機乎都是台灣五十成份的中的個股,所以第一季已開出財報的大型權值股中,機乎九成表現都獲利衰退,在疫情發生的期間,很多電子股獲利都暴增,現在疫情結束,FED加速升息,這些公司的獲利就被打回原形,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如果你買到獲利被拿走很多年的個股,那最終風險就由你來擔,獲利別人先拿走,在股價漲很多時一堆吹牛的人說的公司一付會飛天似的,當初的聯發科,聯詠,欣興,南電,瑞昱等,後來公司獲利逐漸打回原形,股價修正三成,四成甚至是五成都會,如果買到這種獲利被別人拿走很多的績優權值股,你要是一直向下攤平,最終在跌到谷底時心理面一個軟弱或是金融槓桿被斷頭,你就是永遠的出局,所以不要以為買到績優股就不會賠錢,你要買到好的股票,而且要符合中長線獲利十要素,這樣你才能單純用時間就穩賺。回到金控銀行股,去年六月多我就和大家說過,一般的防疫險都是一年期的,就是會到今年的四到五月,所以這些金控及保險業會賠到今年第二季的機乎很大,現在第一季財報開出來,整年獲利還是年減了47%,第二季防疫應該就是會賠比較少了,可能就是僅有影響到一個月左右,這一次疫情等於就是政府訂了一個政策,然後叫銀行股幫他們紓困,至少就是拿了幾千億給保戶,這些錢就是從存金融股的股東口袋出,我想這也是很公平的,在疫情期間,台積電,鴻海,慈濟也是有捐了BNT疫苗,很賺錢的公司拿錢出來共體時間,銀行及金控業大概就是損及一些股東的權益,也就是今年股息會配比較少,這一點我去年六月就和大家說過了,很多事只要大趨勢出來,你就不用理中間股價起起伏伏,大趨勢不會改變的,當初政府剛選擇與病毒共存後兩個月,我就看出金控,銀行,壽險會因為防疫保單而重賠,一些號稱存股的人,在太平盛世看不起金融負債工具,結果跌一跌就開始說自己要去借錢歐印金融股了,這種人就是半調子,他使用金融工具是因為賠錢然後不甘心,而我們使用是因為知道用時間就能穩贏,我在使用金融槓桿時,在鴻海中連續加碼三次,沒有一次是因為賠錢我才買的,我每次機乎都是在三到四月時使用金融負債,因為再幾個月就領股息,而且一整年鴻海賺的獲利僅反應了一半到股價,這種別人不要的5%多獲利,那就由我來拿吧,這和一些賠到懷疑人生,不服氣然後去借錢買是有天差地別的,即然你都賠到懷疑人生了,代表你那筆投資就是有問題的,怎麼會在賠很多時去使用金融負債,這種行為就是新手幼幼班的,一般人就是賣了一點鴻海後,說要去買點投機股,題材股,一開始都小買一些,後面買到的投機股,題材股下跌,他就會把鴻海多賣一些,然後去買投機股及題材股,這就是人性,把自己穩賺的投資去換正常一直賠錢的投機,這就是中了不服氣,向下攤平的人性弱點,這種等級算是菜鳥級別的。

再來看一下中小型及航運類股,看得出來第一季大部份企業的獲利就是不好看,成衣代工大廠儒鴻第一季財報,受到產業景氣調整,稅後純益 8.26億元,季增 4.4%、年減53.8%,每股純益3.01元。達方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1.43億元,季減50.7%、年減42.5%,每股純益0.51元,探3年單季低點。宏碁第一季稅後純益5.15億元,較前季虧轉盈、年減76.9%,每股純益0.17元。散裝航商正德第一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7643萬元,年減近70%,創7個季度來低點,每股純益(EPS)0.32元;慧洋-KY,第一季稅單季稅前虧損為1.28億元,每股稅前虧損為0.17元。去年初台股就因為FED說要升息,市場就預期接下來幾千家上市及上櫃獲利會變很差,所以股市就從年初開始下跌,從最高點的18619點跌到12629點,那時幾千家上市及上櫃公司獲利還是很好,到了十月底後,市場已經跌到恐慌了,政府基金及國安基金就開始進場,接著就反彈到1.6萬點,現在在15609點附近整理,當第一季上市公司開出很差的財報後,大部份的公司機乎沒有在跌了,這就是因為之前市場早就有預期了,而且預想的更差,現在開出後,單純就是覺得符合預期,一般散戶都是看到獲利很好時,但股價一直下跌,他就一直向下攤平,他會覺得現在公司獲利這麼棒,他都不怕,結果過了幾年後公司忽然就獲利大減,有的是忽然變虧損,這時股價已經跌到谷底了,他看到很差的財報,結果股價沒有跌或是小漲一些,他就急急忙忙的賣出,覺得市場怎麼這麼笨,讓他可以逃,看到股價再漲,他就反手放空,這就是散戶的悲歌,之前友達在30元時,面板業大好,獲利六元多,一堆散戶都說不怕,說本益比好低,結果友達接著大賠了三季,這時你要怎麼去判斷股價呢?所以只要看到虧損就心灰意冷的賣出,最終妥妥的就是韭菜,別人看到這種景氣循環股時,都是賣在公司獲利最好,買在公司大虧時,不過我是不會買這種獲利不穩的就是了,我個人知道景氣循環股要這樣玩,但我對不是穩贏的投資沒有興趣,唯有獲利穩定且持續,這種公司我才會投資,那種景氣循環股,誰知道哪天忽然就永遠不賺,我怎麼可能把自已的資產賭在一家公司虧損後是否能再獲利上。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