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10月28日!立訊營收持續成長是否會威脅到鴻海?序言

 10月28日!立訊營收持續成長是否會威脅到鴻海?作者:A大!影片開始前,請先按讚、分享、留言及追蹤!有網友提問立訊營收持續的成長,最終是否會影響到鴻海呢?以近幾年市場一直在那喊出立訊要取代鴻海,要打敗鴻海,時間幾年過去了,鴻海的營收還是持續的在長大當中,立訊一開始因為股本小,營收少,所以在成長速度會比較驚人,鴻海在幾十年前從中小型股成長時,那時鴻海的成長速度也是很驚人,一路的從幾百億,幾千億到現在的6.6兆,當營收規模愈靠近世界經濟規模時,自然成長速度就會放慢,立訊營收近幾年來從幾百億,幾千億,到今年差不多能到1兆,但今年第三季立訊的營收成長,已經創下近十幾年來最低速成長了,所以當規模變大後,後面就要和世界級的公司競爭,這時才能看出公司的競爭力,鴻海想要吃下世界經濟規模的訂單,那價格一定要很有競爭力,所以最終毛利率才會變6%左右,當和碩營收做到一兆多時,毛利率就介於3到4%,這是因為和碩有不少的產品和鴻海重疊,以立訊營收很少時毛利率有21.55%,一路營收成長到9600億時,毛利率就僅剩12%,前兩季更是出現10%左右的毛利率,這代表想要和鴻海訂單有重疊,那就會面臨巨大成本的考驗,鴻海在ICT產業幾十年了,佈局了垂直一條龍整合,所以除了組裝事業外,關鍵零組件也是佈局的很完整,這才能讓僅有3到5%的組裝業務,最終毛利率能呈現到6%,大家要記得一件事,組裝代工的營收是很巨大的,但毛利率很低,想要把毛利率3到5%的組裝業務拉到整體6%,代表其他的關鍵零組件毛利率要更高一些,可能模組有10%,零組件有20%,組合出來才能把整體毛利率拉高,如果立訊拿到很多3到5%的組裝訂單,其中的模組或關鍵零組件營收不夠多,那立訊的營收雖然會大幅增加,但毛利率就會急速的滑落,當做到1兆5千億,做到兩兆時,說不定立訊的整體毛利率就跌到4%了,以目前立訊的股價淨值比4.27倍來說,市場看到立訊營收增加,毛利率又腰斬,一定會去教訓立訊的股價,所以立訊喊出2024到2025年要進軍新事業,也就是電動車,立訊知道在組裝代工毛利率很低,硬去和鴻海搶,只會降低自己整體的毛利率,所以與其去搶3到5%毛利率的訂單,不如去找一些高毛利率,高複合成長的產業,劉董在四年多前也是這樣的想法,所以才提出了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半導體,5G及AI,所以世界一直變,公司也一直變,飽和的產業訂單就這樣而以,毛利率更是低的可憐,鴻海及立訊的高層,他們也不會在這種飽和及低毛利率的業務上非要拼個你死我活,一些散戶常常就在那擔心什麼鴻海訂單少了怎樣,反正鴻海每個月都會開營收,你就看營收就行了,今年鴻海營收衰退的幅度是遠低於一些電子業的。

影片第二段來看一下外資群近二十幾年下來在台股的進出情況,從外資群長期持有台股來看長線投資的威力,有一些人常常在那說外資群每年在台股中賺走很多錢,說他們好壞,如果你覺得外資群的策略真的能賺錢,你要做的事就不是抱怨或怨天尤人,你應該是去觀察外資群怎麼做,然後做了什麼才能這樣的賺錢,我常和大家說中長線價值投資能穩贏,道理在於股市中幾千家上市及上櫃公司能一直賺錢,時間久了後,每年得到的股息,再加上公司每年賺的獲利複利再投入,自然公司的淨值及股價就會愈來愈高,二十年前你買到台股,可能就是5000點買到,二十年之間,你每年賺到股利率4到5%,最終指數還在1.6萬點,你差價賺了1.1萬點,妥妥的就是好幾倍,當你觀察外資群整體的籌碼進出時,你就不難發現這個問題,這一段我就是把外資群近二十年進出的情況列出來,然後把他們的籌碼列出來,最近四年外資群賣的兩兆多,其實就是把前面十年買到的一兆賣出,這部份就賺了一倍差價,還有近十年來的股利率,外資群持有十年左右,也不用買到什麼飆股,買一兆元,賺了兩兆,合計至少就賺了兩倍,二十年前買的部份,買了二點六兆,現在賣出的話可以賣7.8兆,這還不包括近二十年每年賺到4到5%的股息,外資群就是買進並持有20年,這時有人說,這樣就能賺這麼多錢,太簡單了吧,如果你會這樣想,真的就是天真了,這二十年間,股市發生的大事件多得去了,2008年還有雷曼,我前幾天把近五年鴻海發生的事件列出來,台股的大事也也不會比鴻海的少,所以想要抱住二十年,這也是一種能耐,外資群賺的錢是應該的,如果你覺得外資群的策略好,那你就跟著他們買進並持有,最終你就能得到和他們一樣的報酬。

影片最後一段來看一下鴻海佈局電動車2025年是否能成功?最近有周刊寫了一大堆,最終就是不是很看好鴻海電動車的發展,我只能說,那些周刊的人,一篇可能就是賺個幾百元的稿費,鴻海整個經營階層的人,年薪是幾億,十幾億,鴻海可以把公司帶到目前的高度,代表他們有過人之處,一些不是公司中高層的人,他們就會用比較淺短的目光看公司,覺得沒看到訂單,覺得產能還不夠,覺得佈局還差在哪,但是這些問題公司都會去考慮,未來只要電動車起來,鴻海手上現金很多,可以採合資,也可以採併購,所以不用為鴻海的產業佈局有太多的擔心,劉董每一季會開法說會,鴻海每一個月會開營收,每一季會開財報,最終佈局的成果都會顯現在業績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鴻海目前的股價完全沒有先反應電動車的利多,所以不需要嚴格的去看待,如果鴻海股價已經像AI概念股這樣漲了三倍,四倍,那你要嚴格的檢示電動車的進度,那還有一點道理,即然完全沒有反應電動車的佈局,那就平常心的看待,反正電動車是未來的趨勢,公司也朝著正確的方向佈局,之後鴻海賺到的錢能有地方再去增加同等的獲利,這樣就很足夠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立訊營收持續成長是否會威脅到鴻海?

2、外資群近二十幾年下來在台股的進出情況!

3、鴻海佈局電動車2025年是否能成功?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