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5月12日 星期日

5月12日!鴻海股價及股東近十二周變化!

大家常常會覺得我分析法人行為及散戶行為會很準,其實我也不是什麼神算或摸骨的,單純就是從很多的數據去分析,之前我常常會分析台積電,聯發科,廣達,緯創,光寶科,英業達,還有一些題材股,強勢股,熱門股,那時我在分析時,會有人覺得我在黑那些公司,其實我單純就是透過那些個股了解法人及散戶在股價上漲及下跌的過程中會有的行為,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你平常如果不去操練自己的士兵,乎然要打戰時,你怎麼可能會有好的士兵及好的策略,當初我分析那些個股,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法人及散戶進到鴻海準備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覺得鴻海從三月開始起漲,大部份的走勢和我說的都一模一樣,連散戶變化也一模一樣,道理其實很好懂,因為之前早在別檔都發生過了,大部份三大法人在炒作及散戶面對上漲會有的反應,早就在別檔通通都出現過了,我單純就是把過去在別檔發生的事情,再一樣的套在鴻海中,大家想一件很簡單的事,法人如果有一套操作的準則,那一套準則是能賺錢的,你覺得他會不會一直套用呢?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尤其是中線及長線的操作方法,一般短線是千變萬化的,你很難透過觀察過去的題材股,飆股,熱門股百分之一百知道每天的走勢,但是中線及長線其實能用的招就不多,一定就是先要在底部佈大量的低價庫存,然後一路的把股價拉起來,過程中會洗盤,換手,把低成本庫存的股東及散戶洗出去,也有部份的內資主力或外資會出貨,但只要夠多的主力及外資群還是偏多,那股價了不起就僅是會回檔一些,在回檔的過程中,讓一些持有低成本庫存的散戶及主力出去,換一些新的主力及散戶進來,因為新進來的主力及散戶成本在平台整理區,他們的成本就在那,自然那個平台整理區就會變成底部,鴻海股價在起漲之前,也就是2月17日到3月1日,這兩周鴻海股東分別減少5333人及3595人,這些人就是在去年查稅時買到均價96.6元的股東,漲到103元時,他們覺得賺到了鴻海一年的股息,然後想著之後跌到100元之後再買回來,但他們沒有想過鴻海跌到100元以下,那是因為發生了重大的政治利空,一旦政治利空結束後,鴻海是很難再跌到100元以下的,接著3月1日到3月8日這一周,鴻海股東減少16917人,去年10月鴻海查稅事件多了四萬名股東,就在3月8日全部都被清出去,而且還多清掉一些短視的股東,他們就是覺得鴻海100元是底,105元是頂,看到鴻海漲到108.5元,他們就覺得能高賣低買好輕鬆,接著3月8日到3月15日,鴻海股價從105元漲到132元,過程中經歷了三個錨點,一是漲過105元,一定就會有人因為前一周股價從108.5元跌回105元的心理陰影而賣出,還有一些人會因為115到120元是近兩年除息前一波高點而賣出,少部份人是覺得134.5元是2021年3月高點而賣出,這一周鴻海股東就減少了52203人,接著3月15到3月22日,鴻海股價從132元到145.5元,這一周比較多人就是死在134.5元是2021年3月的高點,覺得如果不賣,這樣會被再套三年,所以這一周鴻海股東還是大量的減少39971人,接著3月22日到3月29日,鴻海股價從145.5元到150.5元,因為會賣的早賣了,所以這一周僅減少了3171人,這就是一般股價上漲會出現的情況,從2021年開始到2024年2月,鴻海股東增加了10萬人,結果就僅僅一個半月鴻海股東人數就減少了12萬人,等於是把2021年以來買在106元的股東全數清出去,大部份的人是賣105元,120元及132元,分別減少的人數是105元減少3萬人,120元減少5萬人,132元減少4萬人。
接著時間來到3月28日到4月3日,鴻海股價從150元到159元,開始有少量無知小散戶及小散戶進來買了,那時我就說過,股價只要一直漲,一開始一定就是引來無知小散戶及小散戶,這些人對價格不敏感,他們也不會管你漲多少了,他們在乎的就是股價一直漲,他們進來打帶跑就好了,這一周鴻海股東增加了961人,鴻海股價在159元時,我說主力外資群及內資主力不可能出貨,因為大部份的散戶還不相信鴻海股價值159元,這時他們出貨單純就是找死,內資主力成本在120元,外資群主力成本在136元,那時我說如果外資群及內資主力出貨,他們一定是會受重傷的,因為大部份賣出的散戶還是中了100元是底,105元是頂的錨定效應,他們出貨一定就是找死,接著4月3日到4月12日,鴻海股價從159元跌到150.5元,鴻海股東增加12193人,因為鴻海股價急跌,很多短線客,投機客想要進來搶個反彈,所以增加的散戶會比較多,接著4月12日到4月19日,鴻海股價從150.5元跌到143元,過程中還有跌到137.5元,鴻海股東僅增加3269人,大家看到沒,上漲過程減少12萬鴻海股東,下跌到137.5元時,也才增加了1.6萬股東,千張超級大戶兩周也才賣了四萬五千多張,在上漲的過程中,千張超級大戶可是買了65.58萬張,才出掉15分之1,鴻海的股價就跌到第一波外資群主力的成本區間,這是不是符合我說的,一開始散戶還不相信鴻海股價該在159元,所以跌下來散戶一定是不會買的,外資群及內資要出貨,他們百分之一百出不掉的,硬要出的話,大部份中錨定效應的散戶會在100到115元低接,如果三大法人真的把這六十五萬張出掉,大概就是會賠幾百億,我按照邏輯來推測,如果你自己是主力,你拿了八百多億進來操作鴻海,結果一兩個月後認輸,然後輸幾百億,很搞笑的事是,明明流動籌碼在你手上,你還能控制股價走勢,你有可能會蠢到讓股價跌下去嗎?而且接下來兩年還有AI百年大行情,AI產業年複成長四成以上,台積電還看到了2028年,AI營收年複成長五成,有這樣的基本面及產業面為基礎,我是想不到三大法人有啥好認輸的,所以我說不可能會一直下跌,三大法人一定會自救的。

接著4月26日到5月3日,鴻海的股價從155元漲到156元,中間有去挑戰之前的前高161.5元,結果沒有挑戰成功,最高來到161元,然後兩天都沒有挑戰成功,一些散戶又在那自作聰明的賣出了,這一周鴻海股東減少10410人,千張超級大戶又趁機吃了24051張回來,大戶也買了8921張回來,這一周鴻海股東人數又少了9054人,千張超級大戶又吃走了45136張,大戶也吃掉了六千多張,鴻海股價從156元到169.5元,中間有漲到175元,就是被散戶賣下來的,這也是我常說的,外資群想要佈一個局,一定先要買大量的低價庫存,然後再把股價拉離開自己的成本區,第一波作多的內資成本約120元,後面在159元跌到137.5元時賣出,後面又在166元買回,結果成本提高到140元左右,和第一波作多外資群成本136元差不多了,第一波外資群後面其實也有買,還有護盤及拉抬,所以成本也是向上提升到一百四十幾元以上,第二波作多外資群成本在151元,很明顯現在鴻海的股價才慢慢的拉開主力的成本區,這樣的股價三大法人還是不可能出貨,一來是賺沒多少錢,二來是接下來兩年有AI百年大行情,未來至少兩年中,每個月的營收及每一季的財報都會年增及三率三升,外資群可以慢慢的把股價向上拉抬,讓散戶一點一滴的中錨定效應,大家應該有看到鴻海股價從102元漲到161元,向下跌到137.5元再漲到155元,鴻海股東就增加了1.8萬人,這就是錨定效應的威力,不過現在這樣的價格對三大法人來說還是太低,還是會傷到他們的佈局成本,所以透過時間一點一滴的讓鴻海股價向上漲,時間久了後,三大法人一來可以每年領股息降成本,三年領個5.4元,5.6元,5.8元,三年後三大法人的成本就降低了16.8元,那時鴻海股價300元,只要跌到250元,一定有一大堆散戶進來買,三大法人的成本就是150元減16.8元,成本就僅是在133元,就算都賣在250元左右,還是能輕易的賺一倍,那時散戶不論怎麼玩,他們的成本就會在月線,季線,半年線,也許那時的月線是300元,季線是280元,半年線是250元,成本能在250元的人,在當下就是佼佼者,但長期來說,他們的成本就是韭菜價,三大法人在緯創,廣達,光寶科,英業達等個股已經玩過了,所以大家也不需要懷疑,還有在一些大型權值股也都有玩過,有一些人一直覺得鴻海股價要崩盤了,三大法人要出貨了,結果近兩周下來,千張以上超級大戶買了鴻海股票七萬張,大戶也買了一萬五千張,我就不懂了,這些大戶及千張大戶難道是來股市中做善事的嗎?他們買了股票後,就是為了再低價賣回給散戶嗎?你覺得會有這種事嗎?這些千張超級大戶手上有股票,有銀彈,他們如果在拉抬的過程中不要拿手上的股票出來賣或擋在上面,股價隨便都是能大漲十元以上的,大家應該有發覺一件事,這一周鴻海股價是上漲13.5元的,一些散戶看到外資群連四賣,結果就在那以為外資群要出貨,我和大家說,外資群這一周的賣超,可能就是為了下星期二鴻海開出好的財報後要奮力拉抬,也許開完好的財報後,股價又是上漲十幾元。
從2月17日到5月19日,鴻海的集保股權很明顯的是中實戶,大戶,超級大戶把散戶的股票買走,鴻海近三個月下來股東人數減少121880人,其中1到5張的人減少89265人,賣掉股票214416張,減少第二名的是1到10張的散戶,減少19402人,賣掉手上股票146778張,200到400張的中實戶增加了34人,買走股票14259張,600到800張的增加32人,買走股票21312張,800到100張的大戶增加23人,買走股票21608張,千張以上超級大戶增加82人,買走股票667254張,所以200張以上的鴻海股東增加163人,買走股票72.12萬張,大家應該有看到中實戶,大戶及超級大戶在幹嘛吧,他們一定懂我分析的那些道理,所以他們一開始就先把股票搶起來放,只有傻乎乎的散戶看到漲了一點就在那急急忙忙的賣,鴻海這一次是有很明確的AI百年大行情,一般中實戶,大戶及超級大戶他們看的比較長遠,只要趨勢確定,他們就是買了後放著等行情發酵,一般的散戶每天就在那我又買了,我又放空了,我又買了,我又放空了,打我啊,笨蛋,結果就被中實戶,大戶,超級大戶圍歐了,大家應該有常常看到什麼吃屎博士,常常在那說又買了,又放空了,其實就是一個小菜蛾,當股票落在中實戶,大戶,超級大戶手上時,他們在下跌時會護盤,上漲時會拉抬,重點是他們也不會在那恐慌的殺出,所以大家會看到鴻海的股價常常就是會大漲小跌。
鴻海在起漲之前,一般討論區一直在那看空,看衰鴻海,結果那時鴻海的融券僅有182張,我就說大部份的人都知道鴻海很有價值,長期放空必死,沒有多少人敢放空的,會看衰鴻海的有兩類人,一類就是想要高賣低買好輕鬆的低級投機客,他們就是買了叫多,賣了叫空,常常就是在幾毛到幾元之間操作,他們天真的以為在鴻海上漲時用一些言語傷害鴻海,當股價跌下來時再說幾句好話就能彌補,當初就是太多這類低級投機客了,所以鴻海股價就一直在100到105元之間整理,三月開始有內資主力開始進場大買,鴻海的融資大量的增加,那時我就和大家說,這些融資絕對不會是散戶買的,上面我有追集保股權分佈給大家看,鴻海在上漲的過程中,千張超級大戶是增加的,所以這些融資百分之一百是主力使用的,在鴻海股價從159元跌到137.5元的過程中,融資減少了近三萬兩千張,這時就是內資主力止利出場,最近三周融資又增加,之前我有追蹤賣掉的內資主力又回來了,所以這些融資就是內資主力買的,絕對不會是一般散戶買的,很多人連這種最基本的籌碼面都看不懂,就在那說鴻海融資餘額一直增加,覺得是散戶買的,當你在說這樣的話時,你花個30秒去看一下集保股權分佈,你就會知道你說的這些話完全是不符合現實的,你要相信數據還是相信一個散戶的空口說白話呢?當鴻海股價102開始向上漲時,就會有散戶開始進來放空,不過敢進來放空的人也是極少數,在鴻海股價從102元漲到132元時,融資增加了1771張,之後股價再漲到145.5元時,融券減少257張,又漲到150元時,融券減少1100張,這些融券放空的人就是進來送錢的,最近鴻海從155元漲到169.5元,又有近兩千張融券進來,這些數量真的就是微不足道,大部份的人還是知道鴻海股價還是很委屈,是沒有膽量進來放空的,不過還是會有一些少數看鴻海上漲就不爽的人,他們單純就是看股價上漲不爽進來放空,後面鴻海除息後,這些人又會被強制回補,鴻海五月十四開第一季財報,會三率三升的機率幾乎就是百分之一百了,五月營收會年增機率也是百分之一百,在開五月營收前又有COMPUTEX,輝達董事長來台灣可能和鴻海又有新合作案,一路就是漲到六月底,融券就要強制回補了,一開始三大法人會先把未來二十年的獲利先拿走,一般人會覺得鴻海的營收也才年增19%,第一季財報也才賺兩元多,覺得憑什麼漲這麼多,其實憑的就是鴻海說未來兩年AI伺服器會是主要的成長動能,下半年及明年GB200會出貨,台積電說AI營收到2028年會年複成長50%,三大法人就是看到2028年AI產業所有的獲利了,他們想要搶得先機,就是先把股價炒上去,在底部先卡好位,之後營收及獲利每一個月,每一季出來時再出貨,散戶看到鴻海的營收一直年增,獲利一直三率三升,又看到股價一直漲,最終就會失心瘋進來搶,那時可能股價淨值比都三倍,四倍,甚至是五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