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5月12日 星期日

5月12日!蘋果手機未來將會有ChatGPT功能!

 

新聞說:蘋果與OpenAI接近達成協議 iPhone將會有ChatGPT,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蘋果(Apple)已接近與OpenAI達成協議,將在iPhone上使用OpenAI的技術。這是蘋果廣泛推動旗下各種裝置帶進人工智慧(AI)功能的一環。消息人士說,蘋果與OpenAI針對iOS 18使用ChatGPT功能的協議,已經在對條件做最後確認。iOS 18是下一代iPhone將使用的作業系統。蘋果同時也和Google洽談Gemini聊天機器人的授權使用。這些磋商都還沒有正式簽下合約,但仍持續進行中。蘋果下個月計劃宣布一系列的新AI功能,如果與OpenAI達成協議,就能夠提供這個熱門的聊天機器人。彭博上個月報導過蘋果與OpenAI正在加緊討論合作事宜,目前還不能保證協議可以很快宣布。蘋果、OpenAI和Google都拒絕評論相關消息。蘋果下個月將舉行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計劃屆時要在AI的應用表現上大出風頭。先前媒體另有報導,蘋果未來推出的一部分AI功能,將會由資料中心來運行,而資料中心的處理器將會使用自研晶片。

 新聞說:臻鼎AI伺服器雙位數躍升,ABF數倍成長,臻鼎-KY 今年首季每股盈餘1.03元,創歷年同期次高,看好今年AI伺服器產品營收將雙位數成長,ABF今年將3、4倍成長,帶動明年加速成長,目標2023至2027年營收複合成長率大於50%,並於2030年成為全球IC載板前5大供應商。PCB廠臻鼎-KY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第1季合併營收新台幣325.1億元,年增3.1%,稅後淨利14.36億元,年增66.4%,歸屬母公司淨利為9.77億元,年增94.1%,每股盈餘1.03元,創歷年同期次高。臻鼎-KY指出,展望第2季,臻鼎-KY董事長沈慶芳表示,雖是淡季,但會比去年好不少,未來幾年在伺服器及車載營收都將雙位數成長。臻鼎AI伺服器產品自2023年開始貢獻營收,2024年持續擴大客戶市占,外界關注輝達GB200貢獻部分,營運長李定轉說,AI伺服器營收今年預計會有雙位數成長;

A大回答:大家看一下鴻海旗下重大關聯子公司的第二季及接下來的展望,很明顯也是會受惠AI伺服器,臻鼎AI伺服器雙位數躍升,外界關注輝達GB200貢獻部分,營運長李定轉說,AI伺服器營收今年預計會有雙位數成長,臻鼎的營收是不會算到鴻海本業中影響毛利率及營利率的,但是臻鼎的獲利是會算在鴻海業外的關聯企業及合資中,所以大家不要以為鴻海只有旗下工業富聯能受惠AI伺服器,以鴻海垂直一條龍的生意模式,只要AI伺服器強勁成長,很多鴻海集團的子公司獲利都會明顯的提升的,鴻海獲利又是由這些子公司獲利組合出來的,自然鴻海的獲利就會很有看頭,很多散戶一直把鴻海看成一個數字,覺得股價漲到多少後他賣了,股價就要下跌讓他買,以鴻海接下來幾年AI伺服器會強勁成長,鴻海每一個月,每一季,每一年的營收及獲利都會年增,這是有基本面及產業面當基礎的,這也是為什麼三大法人加千張超級大戶敢在兩個多月買鴻海一千億的原因,一些散戶每天就是在微小的股價波動中迷失,其實你跳出來從比較高的視野看,你會覺得那就僅是小波小動,鴻海未來幾年的成長動能出現了,在AI伺服器營收及獲利還沒有明顯到一個頂部時,鴻海股價不容易出現太明顯的回跌,除非就是短線股價過熱,了不起修正回檔一下,很快股價就又會漲回去,大家把自己想像成三大法人,你現在是看好鴻海AI伺服器的營收及獲利,現在也才四月營收年增19%,第一季獲利都還沒有出來,一般你想要確定AI伺服器讓鴻海營收及獲利成長的極限值在哪時,你要做的事也很簡單,你就觀察鴻海的營收及獲利情況,你看什麼時候營收及獲利不會再向上成長,那時就是AI伺服器對鴻海影響的最大值,那時再以那個最大去拿走二十年的獲利,一開始三大法人連鴻海成長的最大值在哪都不知道,他們是不可能出貨的,我舉個例,如果今年鴻海可以因為AI伺服器獲利到12元,明年14元,後年16元,對三大法人來說,這就是一個成長的趨勢,也沒有什麼好賣的,如果到了2028年鴻海一年賺20元,到了2029年變賺19元,這時三大法人就知道最大極限值就是20元了,不會再向上成長,當這種情況出現時,股價就會修正的比較明顯,現在鴻海的獲利都還沒有出現參考值,所以了不起就是佈局的階段,修正就僅是換手,以AI產業年複成長這麼高,接下來三到五年可能都還是藍海期,一開始一定就是最好賺的,三大法人應該是沒有蠢到在那預設高點,除非像緯創及廣達這樣,獲利一年多了還沒有出來,結果股價漲到股價淨值比3到5倍,這種情況就是欠修正了。

新聞說:和碩公布首季財報,受到經濟低迷導致市場需求疲軟,首季三大產品部門的收入年增均雙位數下降。首季營收為2504億元,年減21.3%。但毛利率和營益率首季則是較去年同期上揚,毛利率為4.2%,營益率為1.2%,稅後淨利率為1.5%,呈三率三升;歸屬母公司淨利為32.57億元,年增8.3%,EPS達1.22元。和碩首季匯兌收益2.99億元,流動比上揚至153%,負債比下降至57%,折舊和攤銷合計39.59億元。和碩首季三大產品部門營收均呈2位數下滑,資訊產品(PC)年減12%、消費性電子產品(如家用遊戲機)年減58%,及通訊產品(以iPhone為主)年減19%。

A大回答:大家看和碩第一季的財報,這種財報就是沒有吃到AI伺服器會有的情況,和碩目前比較像鴻準一樣,就是讓自己的營收大幅度的下降,把不賺錢的營收都不要做,留下稍微比較賺錢的營收,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毛利率會提升,2023年第一季和碩營收3181億,毛利率3.26%,營利率0.87%,獲利1.13元,2024年第一季和碩營收2504億,營收年減21.3%,毛利率提升到4.23%,營利率提升到1.21%,獲利來到1.22元,通常這樣的三率三升外資群不太買單的,因為你是透過減少營收來提升毛利率的,之前劉董曾說過,沒有市佔率,何談競爭力,鴻海之所以要做獲利最大化的原因在於,這樣才能穩居EMS的龍頭,所以鴻海不會像和碩,鴻準這樣讓不賺錢的營收減少,鴻海就是抱著能賺錢就接單,讓獲利最大化,但外資群機構就走火入魔的只看毛利率,他們完全不管鴻海獲利已經從8元提升到10元了,撐了這麼多年後,終於被內資主力打破僵局,最近鴻海股價上漲單純就是反應這幾年下跌掉的5到10元差價,還有把淨值多增加的15元漲回來,大部份在2021年到2024年2月買到的股東,差不多的10萬人,都是在這種本來就是屬於你的價位出局,鴻海股價漲到股價淨值比1.57倍,這還是屬於很委屈的價格,但是一些人常常就在那中錨定效應,說要讓股價跌回100元,我就不懂了,大家看台股會跌回8592點嗎?這就是台股的大盤淨值比一倍的位階,大盤目前的淨值比約2.4倍,大盤淨值比是由台股幾千家上市及上櫃公司加權出來的,憑什麼鴻海這種三十六年獲利,三十六年配息,近二十年獲利平均有資產的10%,近三年獲利超過10元的公司,股價該在淨值左右,很多投資人都是有病的,看到之前緯創及廣達股價上漲,就走火入魔的一直去追,買到股價淨值比3到6倍,現在套在裡面了才在那每天很痛苦,大部份的人都會在公司股價最值得買時一直瘋狂看衰,在股價來到瘋狂時才在那瘋狂的捧,最終受重傷就僅是剛好的而以。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