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5月23日 星期四

5月23日!輝達營收大好鴻海未來業績吃到飽!

 

今天外資群買超台股166.84億,投信買超台股23.45億,自營商賣超台股1.98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台股188.31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3062口,期貨留倉空單8725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4034口,今天台股成交5108.35億,上漲55.6點,漲幅0.26%,收在21607.43點,電子上漲10.67點,漲幅0.94%,收在1143.38點,金融下跌14.31點,跌幅0.73%,收在1951.77點。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花旗環球,買了7133張,第二名的是台灣匯立,買了6354張,第三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3509張,第四名的是瑞銀,買了2879張,第五名是元富,買了2851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凱基,賣了1833張,第二名的是元富緯城,賣了1718張,第三名的是美林,賣了1134張,第四名是國泰敦南,賣了776張,第五名的是元大台北,賣了767張,今天第一波作多外資群全部就是站在買方,昨天港商麥格里買超近五千張,結果借券賣出就減少了一萬多張,所以確實港商麥格里就是部份借券賣出的空方,今天麥格里又哭著回來買1050張,麥格里不用哭,你再白目的放空,未來悲觀的日子還長的很,前幾天有一些散戶看到主力作多外資群賣超,就在那一付掌握什麼先機似的,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從四月中開始,千張超級大戶明顯就是吃不到股票,所以會在那買來賣去的耍花樣,卻有人覺得我是傻多,一個AI百年大行情就擺在那了,我敢和你打賭,現在當一個傻多,報酬率會比一些自作聰明的人高出許多,不服的可以留言說你短線買來賣去賺多少,之前看到賺一兩百萬的,幾百萬的,還有一兩千萬的,你丟這種報酬出來,在頻道討論區臉是會被打到像豬頭一樣腫的,今天主力作多外資群又買了,那之前賣出的,你現在是不是又要買回來了呢?近十個交易日賣出平均是170元,今天鴻海收在173元,扣掉交易稅及手續費,你等於就是170元賣,173.6元買,我是不信你有多少差價能賠,大家有注意到買超第一名及第二名的花旗環球及台灣匯立,之前我們追蹤花旗環球是第四波作多的外資,如果花旗動真格買,買個六萬到十萬張都是有可能的,買第二名的台灣匯立,這外資一直就是偏空,如果台灣匯立真要認輸回頭買,能買個十到二十萬張的水準,這就是我說的,近三年下來外資群賣了一百四十萬張鴻海,所以大部份外資群都是賣一大堆股票的,這些外資群只要動真格回補,每一家都是能買個五到十萬張,不然就是十到二十萬張,這就是支撐鴻海股價持續上漲的動能。

來看一下今天買超前六名的外資群及主力進一個月的進出情況,台灣匯立在5月8日及9日兩個交易日賣了兩萬多張,最近幾個交易日有一點點的在買回,今天看到輝達開出好的營收及下一季更好的營收後,直接就是認輸買回了,買第二名花旗環球,從五遙10日開始就進來當第四波主力作多外資,花旗環球一進來買成本就是一百七十元,所以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這也是我說的,愈多外資群進來後,而且他們換手後的價格愈高,他們為了不要賠錢,他們自然就會拉抬及護盤,買第三名的是大摩,最近一直有賣的現象,看到輝達財報後就直接轉賣為買,瑞銀也是一樣的情況,元富及富邦也是一樣,這就是我說的,決定公司股價走勢是基本及產業面,一些小菜蛾會覺得籌碼面,技術面,消息面就是一切,最終這些外資群及主力面對基本面及產業面利多時,他們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買回,輝達第一季營收超乎預期,這很有可能會反應在鴻海的第二季上,輝達展望第二季營收會更好,這會反應在鴻海第三季營收上,這也是為什麼主力作多內資,外資群看到輝達財報後,完全不會去理什麼中國軍演,眼睛閉著就一直買,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因為有中國軍演,才能在僅上漲4元情況下買到兩萬七千多張,外資群及主力一定是覺得超級爽的。
今天受到輝達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加上第二季展望也優於預期,外資群,主力,內資就大舉的回補鴻海股票27260張,股價上漲4元,收在173元,成交量84346張,今天在輝達這麼大的利多加持下,外資群及主力竟然可以買回27260張,而且股價僅才上漲4元,這就是歸功於一早七點四十五分,中國宣布這兩天在台灣外海軍演,一早台股指數開高,接著一路下跌到21745點,本來上漲一百多點,因為中國軍演最多下跌七十幾點,接著指數一路的回穩,有一些散戶是沒有經歷過政治面的軍演這種事,聽到中國軍演就嚇的屁滾尿流失了魂賣出,外資群及內資就爽爽的一直買,一個不小心鴻海收盤價又創新高了,之前最高是五月十四日時的172元,今天直接就是收在173元,大家看三大法人的進出明細,5月6日買了37940張,接下來四個交易日賣了三萬六千張,接著四個交易日又買了兩萬張,再花三個交易賣三萬張,最近兩個交易日又買了兩萬張,等於是5月6日到5月22日外資群就是買來賣去在洗盤,比較清醒的人就會看成5月3日買22639張,5月23日買27260張,一些被外資群及主力洗到昏頭的人,他們會覺得漲上去後會跌下來,之後再漲上去,接下來他們覺得還會跌下來,輝達第一季營收表現比較好,等於就是宣告了鴻海第二季營收會更好,輝達第二季營收會更好,等於就是宣告鴻海第三季營收也會更好,這基本面及產業面的利多,一定是很有續航力的,接下來五月底鴻海有股東會,六月初有computex,六月中有蘋果WWDC發表大會,這些一定就是能讓鴻海股價上攻的利多,大家會發覺輝達財報好時,廣達及緯創不太上漲,會這樣的原因我早和大家說過了,廣達股價淨值比6.5倍了,緯創股價淨值比3倍,這些二線及三線廠的股價已經反應了,重點是輝達現在營收好及未來營收好,大部份的營收也都會被鴻海拿走,和廣達及緯創有個毛關係,所以鴻海股價還沒有反應,又能拿到未來大部份的訂單,自然鴻海股價上漲後創新高,緯創及廣達股價就持續的要死不活。

新聞說:鴻海董座劉揚偉,赴歐洲搶電動車訂單,鴻海集團擴張新事業兩路並進,除擴大人工智慧(AI)伺服器在全球的產能,鴻海董事長劉揚偉22日出席歐洲半導體今年盛會的比利時IMEC年度世界技術論壇並發表演講,親自介紹鴻海的營運本地化(BOL)商業模式,持續擴大在歐洲的電動車布局,以爭取歐洲車廠的整車代工訂單。劉揚偉以「跨越半世紀的製造卓越:啟動智慧未來的創新航程」為題發表演說。他分享鴻海在前瞻技術研究成果,介紹鴻海研究院在AI、半導體、量子計算、新世代通訊等領域的突破性研究。透過學術研究結合集團事業單位的技術實力,鴻海做到持續創新,全集團擁有超過5.6萬項專利,每年推出800個新產品介紹導入(NPI)。劉揚偉指出,鴻海致力於創新,是希望讓社會更進步、更美好。鴻海的創新BOL商業模式,強調與全球夥伴的合作及與當地社會共榮成長。鴻海近年積極發展電動車,也採取創新委託設計製造服務(CDMS)商業模式,縮短產品開發周期與上市時間,讓產業更具競爭力。他強調,鴻海正從製造服務公司轉型為平台解決方案供應商,聚焦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和智慧城市,全方位推動創新。他說,電動車產業面臨價格下降壓力,目前在電動車產業委外代工比重不高,但過去在PC產業,當價格下降,毛利率愈來愈低,促使PC品牌廠開始委外代工,這個發生在ICT產業的經驗,未來也將在電動車產業發生。

新聞說:裕隆產能稼動率七成,n7交貨量持續放大,估第二季毛利率正向看待,裕隆下午舉行集團法說會,裕隆指出,納智捷n7目前每月交車仍維持1200到1500台,預計第三季底前把之前逾9000張訂單訂單量完成交貨,預計第二季底、第三季展開第二波預購。展望第二季,目前稼動率7成,隨n7交貨量持續放大,固定攤提可望下降,對單季毛利率正向看待。鴻海旗下鴻華先進23日召開股東會,由鴻海暨鴻華先進董事長劉揚偉親自主持。鴻華先進2023營收10億4399萬元,年增253%,營運成本及費用管控方面,營業毛利總計1億5709萬元整。劉揚偉表示,鴻華先進成立3年多來,造車速度有目共睹,旗下商用車、乘用車款總計已交付超過2000輛給客戶,未來將以台灣為基礎,持續拓展海外如北美、東南亞市場,朝「立基台灣,放眼全球」的目標持續推進。談及鴻華先進電動車布局進展,劉揚偉指出,鴻華以「開放平台為核心,推動電動車普及化」的願景,藉平台分享來降低開發費用及縮短開發時程,現旗下四款電動車,已有電動巴士MODEL T、乘用車MODEL C兩款車型量產交付客戶,市場反映正面。MODEL T獲海內外客戶大力,且支持訂單大於產能,促使鴻華投入電動巴士製造,鴻華橋頭新廠已於今年4月11日動土,預計2025年完工,初期產能約年產500輛、2028年目標擴產至1,000輛。除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鴻華橋頭新廠也會是電巴的重要出海口,基於鴻海集團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三大平台的頂層架構,橋頭新廠將是鴻海在台灣建置的指標性AI工廠之一。以MODEL C為車型的首部台灣國產電動車Luxgen n⁷,鴻華先進交付客戶已超過2100輛,預計今年第三季前可望將9000輛預訂交付完畢,全年出貨量目標破萬輛,可望為鴻華帶來百億營收貢獻;外界高度關注的第二款乘用車MODEL B也將於今年第四季度投入量產準備,配合客戶進行預訂。劉揚偉預告,今年鴻海科技日(HHTD24)將會推出新款乘用車、商用車。鴻華在研發端也持續投入,持續強化各車型研發、測試驗證、量產推進、技術整合以及各項軟體建置等自主研發工作,以提供客戶更優質的CDMS委託設計製造服務。至於外界最關切的海外布局,劉揚偉表示,全球電動車市場仍處於正成長,鴻華先進會先聚焦北美、東南亞市場,致力往全球市場邁進;同時,鴻海集團目前手上的CDMS專案,鴻華也有一定程度參與,未來可以說是營收可期。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