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5月18日!鴻海在不同股價時主力及散戶變化情況!序言


下星期一是總統就職典禮,短線會有人擔心就職典禮上總統提出了什麼特別政策,然後造成股市波動,這就會使得有人在星期五就先賣出一趟,我只能和大家說,進到股市中投資時,一開始你就要想好風險,然後去試著承擔風險,股市中會發生大大小小的事件,如果你進到股市都是一頭熱的個性,聽到利多就衝,聽到利空就逃命,那最終你會在一買及一賣的過程中把錢賠光的,我之前說過,大部份進到股市中的人會賠錢,那是因為他們常常在那一買及一賣,因為存在無敵的政府及券商,只要你交易,他們就會收交易稅及手續費,時間只要一拉長,自然就是一直頻繁交易的人會賠光自己的錢,最近幾年下來,政府及券商每一年都是能穩賺幾千億的交易稅及手續費,這也是為什麼短線投機客大部份人會賠錢的主因,我這樣說好了,我簡化股市中參與的人數及金額,就十個人,一人拿100萬進來玩短線,這十個人總共有1000萬元,因為投機就是零和遊戲,有人贏就會有人輸,一年後如果政府及券商合計收了100萬元的交易稅及手續費,那十個人就剩下900萬元,平均一個人是賠10萬,投機又是很吃技術的一種遊戲,所以一定就是強者把弱者的錢贏走,如果有一個人贏了400萬,加上自己的100萬就是500萬,再扣掉政府及券商穩贏的100萬,那就剩下400萬,九個人分400萬,一個人平均拿到44.44萬,一個人就平均賠了55萬,這就是短線客,投機客,當沖客會在股市中賠錢的主要原因,很多散戶一直搞不懂自己是進到股市中投資或者是投機,如果你平常會在那買來賣去,那你就是進到股市中投機,不論你買到的是不是績優股或投機股,只要會一直交易的,你就是投機客,當你在投機時,你就要知道贏家總是少數,如果你選擇當投資客,那你就是一開始要先做好功課,從基本面,產業面及自我心理面下手,過程中你就是接受風險,你當一個投資客時,就只會有三種情況,一賺錢,二賠錢,三不賺不賠,所謂的投資就是你把錢給公司,然後公司拿去經營,接著公司把賺到的錢每年配出來,這就是正和遊戲,每一個股東都是能用時間賺錢的,但是有一些人明明也是持有公司很久,但還是一直不賺錢,原因就是出在他買到的公司獲利被拿走太多年,像之前的大立光一樣,淨值688元,一年能賺200元,市場就把大立光股價吹到六千多元,結果後面大立光獲利不再成長,雖然大立光近七年的時間賺了一千多元,配出五百多元,剩下的五百多元流到淨值中,淨值也來到一千兩百多元,但股價還是從六千多元跌到2325元,這就是我常說的,你在價值投資時,不能買到獲利被拿走二十年的公司,因為三大法人覺得自己很專業,會去分析一個產業趨勢,然後就把公司未來二十年獲利拿走,所以你要投資的就是還沒有被拿走二十年獲利的公司,這樣的好處在於,你進可以拿到三大法人炒高的二十年公司獲利,退可以拿到公司每年真金白銀的獲利,這樣的情況下你投資就是穩贏,大家按讚並留言,一開始投資時就要想清楚風險,過程中不要隨著消息及股價起舞,股市中最大的風險就是三心二意的買來賣去!

很多散戶股市中喜歡憑感覺及憑直覺,他們不懂基本面,產業面,籌碼面,技術面,法人心理面,散戶心理面,所以常常就是容易被新聞,媒體或是一些討論區低級投機客唬住,這一次鴻海面臨的AI百年大行情,其實你從基本面及產業面就能清楚的知道鴻海股價容易會上漲,畢竟AI趨勢這麼明顯,雲端大廠也都增加資本支出,也計劃設AI數據中心,這些資本支出一旦提出,那就是會照表操課,雲端大廠的AI伺服器資本支出,最終就是會變成AI概念股的營收,研調單位也提出到2031年AI年複成長會超過四成,台積電也說到2028年AI營收會年複成長五成,鴻海在法說會上說近兩年AI會是主要的成長動能,這一次法說會所有的分析師,外資群都把火力集中在AI伺服器的成長情況及GB200出貨的營收時間點,很明顯這些法人就是很關心AI伺服器及GB200對鴻海的貢獻,接下來每一個月,每一季鴻海的營收及財報都會年增及三率三升,明年GB200會貢獻大量的營收,這就會使得獲利大幅的跳升,當GB200貢獻營收及獲利時,市場投資人才會願意進來花比較高的價格買單,所以三大法人要做的事就是先佈局,然後把鴻海股價拉高,先讓散戶中錨定效應,在佈局的過程中先把鴻海二十年的獲利拿走,當明年GB200大量出貨時,鴻海每一季開出的財報都是比漂亮的,不但毛利率,營利率漂亮,獲利也大增,市場投資人這時進來買,就只能買在周線,十日線,月線,季線,三大法人這時如果已經把鴻海股價淨值比炒到三到四倍,那市場的散戶也僅能在300到400元買到鴻海,這時會有人說怎麼可能,我和大家說,鴻海股價在100元時,我說鴻海股價能漲到150元,很多人會覺得是笑話,結果兩個半月後,鴻海股價漲到170元,最近一兩個月,散戶已經能接受150到170元的鴻海,近五到十個交易日買到鴻海的人,平均都是買在170元,就算你是近一個月進來買的,你平均也是會買在160元,這是當初鴻海股價在100元時,散戶打死都不敢相信的,結果兩個半月後,他們就是在150到170元買,這就是錨定效應及技術分析的厲害之處。

如果你很懶得去花很多時間聽鴻海及台積電法說會,也不想去關心谷哥,臉書,微軟,亞馬遜的AI數據資料中心的資本支出,也不會想看輝達GTC大會說了什麼,也不理調研單位寫的報告,你想要直接從籌碼面切入,你可能抱著聽三大法人,公司說什麼,不如看他們怎麼做,如果你疑心病很重,不相信公司法說會,也不信雲端大廠的展望,那你就從籌碼面三大法人進出找出他們的真實想法,這就是我們第一篇會分析的近十幾周主力籌碼分析,透過籌碼面就能去推測出法人心理面及散戶心理面,大家應該有看過不同面向的高手,他們大概就是靠一種技術就吃遍天下,其實你懂的愈多,你可以彼此用來輔助及驗證法人的心態及散戶行為,這會比一些散戶在那憑感覺及憑直覺準,今天的主力籌碼分析我們可以分成近一周,近兩周,這是比較短期的主力籌碼分析,可以看出短線主力及散戶的心態,接下來我們把主力籌碼切成兩部份,也就是從2月7日到3月29日,這一段期間是散戶被洗出去最多的價格,大部份散戶都是在105元,120元及132元被洗出去,接下來我們看3月29日到5月17日,這期間單純就是在換手,沒有大量的散戶被洗出來,千張超級大戶也沒吃到股票,了不起就是零股小散戶先衝進來買了,1到50張的小散戶及散戶還是覺得股價太高,然後把股票賣給了50到1000張的小實戶,中實戶及大戶手上,轉移的人數及股票張數都不多,一開始進來買到千張超級大戶籌碼也沒有任何鬆動的情況,其實一開始我就和大家說過了,三大法人一開始絕對是不可能會賣的,因為大部份的散戶還沒有中錨定效應,而且三大法人佈局的成本在120到136元,那時股價也才150元,那時出貨鐵定就是找死的,從3月29日到5月17日,很多散戶漸漸的接受了150元到170元的鴻海,但目前股票還是從1到50張的散戶手上轉移到50到1000張的小實戶,中實戶,大戶手上,這時千張超級大戶還是出不了貨,最近我有追蹤緯創的集保股權給大家看,最終大部份的股票是會被1到10張的小散戶及散戶買走,直到今天,這些級距的小散戶及散戶還在減少,而且目前主力的成本上升到150元左右,現在鴻海股價170元,千張大戶如果動真格出貨,了不起就是打平,這3月29日有一點不同了,當初三大法人如果在鴻海股價150元時出貨,那時他們可是會賠幾百億,現在鴻海股價170元,也有一些人漸漸的接受150到170元的鴻海,但現在三大法人手上持有六十幾萬張,他們一但出貨,也許會跌到140元左右,平均能賣在150元就很偷笑了,這差不多就是三大法人的成本,出貨大概也要兩到三個月,這時有趣了,進貨三個月,出貨三個月,結果三大法人不賺不賠就出場,那三大法人不如去跑個熊貓,半年還能賺個幾十萬,結果花了一千億的成本,進到股市中沒賺沒賠就出場,更搞笑的事是,三個月後他們出完貨了,那時就是GB200準備出貨的時候,所以你從籌碼面,法人心理面,散戶心理面就能知道目前三大法人不可能在鴻海中出貨,最後我們再看一下鴻海旗下最賺錢的金雞母對AI伺服器的展望,我認為最快三大法人也是會選在GB200大量出貨時出貨,而且股價一定要遠高於他們的成本,不可能三大法人成本140到150元,結果股價在170元,想要順利出貨,股價至少是要在300元,然後把周線定在300元,月線定在280元,季線定在250元,這樣三大法人出貨就能很順利了,畢竟之後股價跌下來時,就會有一批自稱技術派大師在月線,季線,半年線搶反彈。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在不同股價時主力及散戶變化情況!

2、工業富聯法人說明會AI產業佈局問答!

3、鴻海借券賣出背後可能的外資及券商!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