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5月23日 星期四

5月23日!AI帶動供不應求台積電今年新建7座廠!

新聞說:AI帶動供不應求,台積電今年新建7座廠,台積電近年來不斷擴增廠房,繼日本熊本廠之後,將繼續興建熊本二廠,美國亞利桑那廠以及德國廠也在計畫蓋建中。而台積電高層也在23日的台灣技術論壇上表示,今年計畫將新建7座廠,因應高效能運算(HPC)強勁需求,今年3奈米產能將增加3倍。台積電在23日舉辦技術論壇,台南18B資深廠長黃國遠表示,台積電今年將新建7座廠,在台灣有3座晶圓廠以及2座先進封裝廠,海外有2座晶圓廠。新竹晶圓20廠與高雄晶圓22廠是2奈米製程生產基地,從2022年開始興建,預計明年開始率續生產。台中AP5與嘉義AP7兩個封裝廠,則分別生產CoWoS與SoIC。黃遠國表示,台積電2017至2019年間以一年兩座速度建廠,2020年一口氣新建6座,2021年再建7座,2022、2023年分別建置3座、4座,預期今年再建7座新廠,包括2座先進封裝廠、2座海外晶圓廠以及3座台灣晶圓廠。全球佈局方面,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預計興建3座廠,第一座預計明年量產4奈米,第二座2028年量產,第三座則會在後續進入生產;日本熊本一廠今年第四季量產,二廠2027年量產;歐洲德勒斯登廠今年第四季動工,2027年量產,中國南京16廠也持續擴充28奈米產能,滿足客戶需求。黃遠國補充說到,為了因應人工智慧(AI)強勁需求,2022年至2026年系統整合單晶片(SoIC)產能年複合成長率將超過100%,CoWoS先進封裝產能年複合成長率超過60%。

A大回答:之前鴻海在法說會的時候財務長有提到,鴻海是一家很保守的公司,一定就是訂單在手才會去買設備,買土地,擴廠,因為鴻海的執行力很強,幾個月就能把組裝工廠蓋出來,所以大家看到鴻海最近持續的在增資海外AI伺服器的產能,這就代表鴻海AI伺服器的需求真的是很強勁,我們先從法說會上展望聽鴻海說AI伺服器需求很強勁,再實際看到鴻海真的是有在擴充產能,所以接下來鴻海的AI伺服器真的就是會很強勁的成長,看一下最近有關伺服器的擴廠消息,5月22日鴻海公告,增資美國休士頓子公司 Foxconn Assembly LLC.,交易金額新台幣 4.5 億元,據悉將用以擴充 AI 伺服器產能及研發量能。2024年1月1日鴻海昨斥資新台幣3.11億元增資墨西哥子公司,外界臆測,鴻海持續擴增墨西哥廠的產能,積極衝刺人工智慧(AI)伺服器與電動車零組件兩大事業。2024年4月2日鴻海公告,新加坡子公司投資旗下工業富聯(FII)墨西哥子公司約新台幣38.5億元,產業人士分析,這次投資主要目的擴大人工智慧(AI)伺服器產線。2024年2月27日鴻海砸8.27億元取得墨西哥土地擴AI伺服器產線鴻海,透過轉投資工業富聯墨西哥子公司約台幣8.27億元,取得哈里斯科州土地。產業人士分析,投資主要為擴大人工智慧(AI)伺服器產線。2024年5月9日鴻海表示投資威州10億美元,是資料伺服器關鍵製造據點。除了鴻海的佈局外,大家應該有看到台積電的佈局,台積電在法說會上說到2028年AI營收年複成長會有50%,台積電敢蓋這麼多廠,一定就是雲端大廠和台積電說有這麼大的需求,雲端大廠的資本支出列出來後,就是會按表操課,所以從微軟,谷歌,臉書,亞馬遜,台積電的資訊來看,鴻海說接下來兩年AI需求非常強勁,那真的就是太客氣,光台積電說到2028年AI營收年複成長50%,你以為台積電做出這麼多產品,是有哪一間代工廠有能耐吃得下,自然就一定是龍頭鴻海吃,所以接下來幾年大家聽鴻海法說會,應該就會一直聽到AI營收強勁成長。

頻道網友仁傑分享: 美國5大公司(不含頻果)未來5年AI伺服器投資金額約 1兆美元(約1年2000億), 但是似乎很少人談到大陸狀況, 所以找了一下, 其實整體金額也是不小平均一年也快300億美金, 以伺服器技術, FII在大陸方面也是可以吃到不少, 而且依大陸公司狼性, 如果收溢真的很不錯, 就會大量投入,備註,以上數據我覺得都在打個7折, 比較保守一點。

 新聞說:當沖降稅延五年但47%賠錢,立委王鴻薇批「割韭菜」、「賭博」,當沖降稅滿七年,當沖到底會不會讓投資人慘賠?是否還要再延長?新金管會主委彭金委22天在立院被問到該問題,他回應「獲利人數還是比賠錢人多」,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也親自證實「53%賺錢、47%賠錢」,而大戶賠得比較多,而小戶是小賺小賠。立委王鴻薇上午批評「這不是賭博嗎?」她說不怕得罪「航海王」,質疑當沖繼續延長降稅,已經不是再活絡市場而是割韭菜。金管會新主委彭金隆今日立法院處女秀,被問到金管會支持當沖降稅再延長五年,立委賴士葆說,對於當沖繼續降稅,業界有不同意見,因為殺進殺出?一般大戶、散戶到底是賺錢還是賠錢?彭金隆回應:獲利的人數還是比賠錢多,彭金隆回應,有請證交所統計,從買進、賣出的價差資料顯示,「獲利人數還是比賠錢人多,但是金額方面,確實賠錢是比較高,但賠錢的主要都集中在某一個區塊上。」證交所統計:53%賺47%賠,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補充,經統計,從人數上是「53%賺錢、47%賠錢」,其中賠錢帶著九成的虧損,意謂是集中大戶,而小戶是小賺小賠,大戶是賠得比較多。「誰是最大獲利者?」賴世葆直言是政府賺證交稅才是最大受益者。林修銘回答說,當沖產生的量能,能讓資本市易更活絡。立委王鴻薇接棒也繼續關注當沖是否繼續降稅?她今日在立院直言,台股日均量已達到5千億元,到底還要再活絡什麼?她說自己不贊成再延長,可能會因此得罪「航海王」等當沖客,但這個當沖年年「虧損」,到沖到底是活絡了市場還是在割韭菜?王鴻薇痛批:一半賺一半賠那不是賭博嗎?是在割韭菜,她說,證交所說只有53%的人賺錢,47%的人賠錢,幾乎是一半賺、一半賠,她說「跟賭博有什麼不一樣?」。股市牛市時是攀升,但熊市時,會殺進殺出,加深跌勢,她說唯一得利者是政府當莊,最賺的是政府!彭金隆說,從損益角度說,金管會立場是不會從這個角度,而是流動性增加、價格發現跟市場交易量是比較好。一件事會有其正反面,資本市場有很多面向,金管會會把各種面向提供資料給財政部。至於補充保費從2.11%,提高到3%?大家關注彭金隆的態度?包括立委賴士葆跟李彥秀也都在立院中質詢,都提到這會影響到台股長期投資、存族股相當重大?他的個人態度為何?這份份,彭金隆僅說會跟衛福部討論一下。

A大回答:政府統計說當沖53%賺錢,47%賠錢,其實這個很明顯就是文字游戲,政府及券商每年收了幾千億的交易稅及手續費,這幾千億就是參與當沖的人支付的,當然還有一些是正常買賣的交易稅及手續費,我個人是讚成當沖費率減半的,原因很簡單,政府提供你比較低的當沖稅,也沒有人叫你天天進到股市中當沖,偶而有好的機會當沖一下,這樣費用是相對低的,如果政府不把當沖稅減半,會當沖的人還是會用融券賣出,融資買進的當沖,一買及一賣沒有任何券商折讓的話,差不多就要千分之六的交易成本,當沖可以熱絡股市,我也沒有討厭當沖客,投機客,短線客,我比較看不起的是低級投機客,就是在那買了叫多,賣了叫空,常常在那買了就說好棒,賣了就在那看衰,這種低級投機客和詐騙集團沒啥兩樣,進到股市中會賠錢的,絕對不單單因為當沖而賠錢,會賠錢的人都是自己的程度不夠好,每天吃飽沒事幹就在那買進及賣出,大家看永豐哥一伙在緯創中當沖,他們算是有策略性的,雖然平常我站在價值投資者的角度會去念念他們,但這種當沖客我並不會看不起,有了這些當沖客股市交易才會活絡,如果你一直用股息納入所得稅,股息要課3%的二代健保這樣去課稅,這樣等於是主動的找價值投資者開刀,一般短線進去當沖的人,他們是你情我願的進到股市中當沖,交手續費及交易稅也是你情我願的,如果把當沖稅減半取消,那政府及券商的收入就會大減,那就更會去找人民收稅,也會找價值投資者股息開刀,所以當沖稅率減半是好事,這可以幫助股市流動性,也沒有人逼散戶一定要每天進去當沖,即然要進去當沖,交易稅比較便宜是好事一件。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