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5月22日!鴻海中主力持續換手才是健康走勢!

 

今天外資群買超台股321.11億,投信賣超台股2.52億,自營商買超台股39.64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台股358.23億,外資群期貨空單減少2572口,期貨留倉空單5663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1709口,今天台股成交4405.83億,上漲315.08點,漲幅1.48%,收在21551.83點,電子上漲23.7點,漲幅2.14%,收在1132.71點,金融上漲8.9點,漲幅0.45%,收在1966.08點。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港麥格理,買了3925張,第二名的是花旗環球,買了1579張,第三名的是統一,買了1529張,第四名的是國泰綜合,買了1132張,第五名是上海匯豐,買了1042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台灣摩根,賣了4277張,第二名的是凱基,賣了1811張,第三名的是美商高盛,賣了986張,第四名是港商法興,賣了702張,第五名的是永豐內湖,賣了489張。今天買第一名的是港麥格里,買了3925張,之前我們就追蹤過麥格里的進出情況,明明就沒有買這麼多股票,結果還去借券賣出,今天在台股大漲三百多點的情況下,麥格里就回補了3925張,買第二名的是花旗環球,買了1579張,花旗算是第四波新進來的外資,最近是有比較積極的買超,主力作多內資統一買1529張,國泰買1132張,元大買630張,元富買162張,富邦賣76張,永豐金買53張,凱基賣1811張,合計買超了1619張,瑞銀今天買5286張,賣5166張,當沖賺46.9萬,瑞銀這幾天比較偏護盤,我覺得瑞銀是活該,在那自作自受,本來外資群及主力都買的好好的,瑞銀就在漲到一百七十幾元時在那帶頭慣殺,然後為了想要玩短線賺差價,現在有一些主力及內資偏空操作,瑞銀在那護盤,最近大摩有比較明顯的賣超,月底有MSCI指數調整,月底我們再來看一下大摩真正的意圖,會有一些人看到主力作多內資及外資群進出,就認為我該和大家說鴻海股價該下跌了,我也是不懂這個人腦袋在裝什麼,這裡追求的是中長線價值投資,我們看的是大方向,主力籌碼分析單純就是讓你知道外資群,主力,內資,散戶平常在幹什麼,給你看這些主力籌碼進出,那是讓你知道短線就是零和遊戲,勾心鬥角,誰是最後一隻老鼠,沒有大團結,如果你覺得某一些主力內資及外資群短線在賣,你覺得鴻海股價該修正,你想賣那是你家的事,對我來說,我看的是基本面,產業面及AI百年大行情,看我文章及影片的人至少是幾萬人,這些人能賺到錢的唯一方法就是價值投資,然後透過時間賺錢,當你持有的時間愈長,你可以賺到愈多穩賺的錢,成本也會愈來愈低,未來如果鴻海因為AI百年大行情,股價淨值比來到3到6倍時,你就知道買進風險會極大,那時鴻海大概就不會是什麼價值投資了,裡面就是會充滿很多投機客,你願意留著領息你就領,你想賣了你就賣,這就是你家的事,我的影片就是分享給你什麼價位的風險有多大,然後現在該不該抱,未來會有什麼樣的行情,而不是拿來教所有的人短線進出的,在公開討論區教你短線進出的人,八成不會是什麼好東西,程度也不會太好,因為他蠢到連短線是零和遊戲都不懂,有一些人看到大摩或是一些內資及外資群在賣,他覺得該修正,你覺得該修正那是你家的事,你想要玩短線也是你的自由,我看的是幾年後的AI百年大行情,我本來就沒有打算在上漲的過程中買來賣去,所以不論是哪一個外資群,內資在賣或換手,都不會影響我對AI百年大行情的看法,我只能和大家說,那一些外資群,內資,主力算老幾,價格最終是靠公司基本面及產業面的,短線股價是能被籌碼面,消息面,技術面,法人心理面及散戶心理面影響,但長期下來看的就是基本面及產業面,只要我確定AI產業未來會很好,那我就是會一直覺得鴻海股價未來會上漲,至於是先俢正再上漲也好,不修正一直漲也罷,那都不影響我持有鴻海的決心。
今天鴻海成交55693張,上漲3元,股價收在169元,外資群買超2864張,投信賣超1575張,自營商買超2528張,三大法人買超3817張,今天台股上漲315點,漲幅1.48%,鴻海上漲3元,漲幅1.81%,鴻海今天整體的走勢還是偏弱,原因是雖然有麥格里這個空頭認輸回補,還有第四波作多的花旗環球買超1579張,整體上今天內資及外資雙方勢均力敵,最近幾個交易日除了借券賣出的空方外,主力作多內資及外資群也是故意偏空,所以造成鴻海股價走勢偏弱,這時就會有人擔心主力要出貨了,我說過,外資群,主力,法人,散戶在鴻海這一波AI百年大行情中都是過客,他們彼此之間會換手才是好事,就像有12萬個散戶在105元,120元,134.5元把手上六十幾萬張賣掉,所以第一波外資群及內資才能買到股票,當鴻海股價漲到159元時,就是有第一波作多的內資賣掉手上股票,才會有第二波主力作多外資群,高盛,上海匯豐,法國興業進來買,後面第一波作多主力的瑞銀及大摩在賣出及買來賣去玩差價,才能讓第一波作多內資賣了又進來買回來,最近第一波及第二波的外資群在賣,就會有第四波的外資群及散戶進來買,這就叫換手,這會好過之前2021年3月到2024月2月這三年中,大部份的散戶都買在106元好,因為有十萬個散戶買了六十萬張均價在106元,所以股票不容易換手,股價也不會波動,大部份的人成本都在106元,所以就會被五毛仔有機可趁,每天就是在那賺五毛的買來賣去,鴻海股價也一直在100元到105元波動,那時我就說過,鴻海的價值遠遠高過105元,但就是大部份的散戶平均成本在106元,這些人中了錨定效應,就一直在100到105元之間玩你丟我撿,現在這些人都被清出去了,讓不同的主力,外資群,內資,投信,自營商,散戶進來換手,大家買進及賣出的成本都不同,但為了要賺到差價,新進來買進的外資,主力,內資,散戶就會希望股價上漲,這樣他們才能賺到差價,股價就在這些人之間持續的換手,鴻海的股價自然就會愈來高,鴻海淨值112.86元,一年能賺十幾元,所以這些在裡面買來賣去的外資群,內資,主力,散戶能玩的區間還很大,以目前鴻海的基本面,產業面,競爭力,獲利能力來說,股價漲到180元,200元,250元,300元,350元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只要進來的外資群,主力,內資,散戶持續的換手,股價反而是有機會還鴻海一個公道,現在大部份人手上就沒有140到150元以下成本的庫存,股價自然就不容易跌到這個價格以下,之後鴻海股價在180元到200元整理一段時間,進來買來賣去的人成本都在180到200元之間,自然股價就容易在這區間整理。
今天鴻海股價佔上周線的168.8元,月線164.47元,大家應該有看到鴻海的月線,季線的均價愈來愈高,這就是很正常的情況,一般三大法人大買幾十萬張後,就是讓要月線及季線慢慢的靠近股價,這樣新進來買到的人成本才會在均價上,一開始買到的三大法人才會比較安全,我這樣說好了,目前大部份的三大法人成本介於140到150元左右,如果鴻海的周線是168.8元,月線價格在164.47元,代表近一周及近一個月買到鴻海的散戶成本就是會在164.47元到168.8元,當散戶進來買到這價格後,他們的錨點就會介於164.47元到168.8元,這樣三大法人成本在140到150元就會變的比較安全一點,現在就算發生什麼事件,鴻海股價下跌,愈往下面跌,買盤就會愈強,因為近一周及近一個月進來買的人成本就在這,這些人即然這一周及這一個月願意以164.47元到168.8元進來買,代表他們是覺得這個價錢值得買,當股價再往下跌破這個價格,那大部份的投資者自然就會覺得更值得買,這就是錨定效應,以目前三大法人的成本在140到150元之間,現在的股價對他們來說還是太危險,所以他們不可能在這裡出貨的,了不起就是做一個底部,讓一些投資者在170元之間換手,大家看之前鴻海股價也是有在155元之間整理,所以如果發生什麼大事件,155元左右就會成本鴻海的底部,畢竟之前有在155元附近整理,雖然整理的時間不長,但還是會有支撐的,現在鴻海股價在170元整理了十幾個交易日,這樣的底部效果就會顯的更好,三大法人最近的調整有可能是為了讓鴻海股價不要漲太快,先在170元附近整理一陣子,之後再趁著利多把股價拉上去,順便把一些沒有信心的人洗出去,也讓更多的投資者在170元左右換手,在170元這價位整理的愈久,那之後這個價格就會愈有支撐,不過我所謂的支撐就是指整理完後拉上去,如果在170元整理幾個月後跌到160元,那170元就會成本套牢區間,之後需要比較大的力氣才能向上突破,畢竟很多人買在170元左右,又會有很多散戶投資是為了解套,一開始買在175元,跌到166元後再漲到175元就賣,所以三大法人如果想要作多,正常來說就是整理一陣子後就會向上突破,不然之後向下跌破後再上漲,賣壓會變的比較大,不過以外資群目前持股水位41%,故意跌破也是有可能,我個人是覺的,三大法人讓鴻海跌破再漲上去,效益不會太好,畢竟會賣的早賣了,三大法人花了這麼大的力氣讓股價跌破,然後再讓股價漲上來,其實能多吃到的數量也是有限,在股市中交易是需要成本的,之前在105元,120元及134.5元吃貨的效果就很好,現在在170元左右,三大法人要在這吃貨效果不會太好,下一個位階應該是200元比較能吃得到貨,畢竟很多人對鴻海200元這個數字很有印象,如郭董說200元退休,之前外資分析師說目標200元,所以三大法人想吃股票就去200元吃,應該是能吃個十幾萬張,甚至是幾十萬張。

鴻海官網說:在鴻海與ZF Group的合資公司ZF Foxconn Chassis Modules成立後,劉揚偉董事長造訪公司Osnabrück總部,和管理層及員工度過了難忘的一天!劉董事長分享了許多寶貴的商業洞見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也傾聽了大家的想法。透過這次交流,不僅提升了成員默契,也為團隊注入了滿滿的能量!我們對未來的智慧移動有著共同的願景,讓我們一起努力加速創新!

鴻海官網說:鴻海研究實力再獲認可!鴻海研究院半導體所的化合物半導體前瞻研究成果榮登《自然評論:電子工程》(Nature Reviews Electrical Engineering)期刊!這次,鴻海研究院半導體所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央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的頂尖學者合作,深入探討電動車關鍵功率轉換技術,聚焦寬能隙半導體在電動車的應用前景及發展趨勢。研究結果顯示,碳化矽(SiC)MOSFET在提升牽引驅動系統功率密度和效率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能有效縮短電池充電時間。而氮化鎵(GaN)HEMTs因其低開關損耗和高開關頻率,成為高功率密度直流-直流轉換器和車載充電器的理想選擇。這些突破性研究成果也將在2024年6月於德國布萊梅舉辦的國際功率半導體元件及積體電路研討會(ISPSD)上發表!鴻海研究院將持續引領創新,帶來更多幫助產業進步的研究成果。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