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5月21日!GB200 NVL72將帶動鴻海接下來業績!


最近幾個交易日下來鴻海的走勢確實是比大盤弱很多,上星期五及星期一都是主力作多內資及外資群清一色賣才會讓鴻海股價呈現這麼弱勢,大家可以看一下從3月4日到4月8日,鴻海股價從102元漲到161.5元後,接著從4月9日到4月16日鴻海股價連幾天下跌,股價從159元跌到最低137.5元,想要讓鴻海股價這樣跌下去,一定就是主力作多內資及外資群賣的才有可能,因為短線流動的股票都在他們手上,只要他們不要賣,然後再拿一點小資金買,鴻海股價就不至於出現大幅度的下跌,當他們要讓鴻海股價下跌,只要把他們手上買的股票擋在上面,一般主力,外資或散戶就不敢太過積極的向上買,在4月9日到4月15日這段期間,富邦賣24013張,元大賣11059張,大摩賣10938張,統一賣6595張,永豐金賣4056張,凱基賣3370張,這一些都是第一波作多主力內資及外資群,他們賣有可能是止利,也有可能單純是為了洗盤。
從4月17日到5月14日這段期間,港商賣格里買回9160張,在4月9日到4月16日下跌時賣10410張,港商麥格里算是認錯買回,元富買回6690張,之前下跌時是賣11059張,永豐金買5320張,前一波下跌時賣4056張,大摩買3645張,前一波下跌時賣10938張,花旗環球買3171張,前一波下跌時賣8324張,大和國泰買2285張,前一波下跌時賣8021張,國票敦北買1789張,前一波下跌時賣3377張,這一些賣的內資及外資是被第二波作多的高盛,法國興業,美林及上海匯豐逼的買回去的,高盛買28258張,法國興業買23418張,美林買14310張,上海匯豐買11434張,所以上一波鴻海股價從159跌到137.5元時,一來是因為伊朗及以色列緊張,二來是內資止利,後面內資發覺伊朗及以色列關係沒有這麼緊張了,就回頭買回。

新聞說:AI軍備競賽開跑!未來五年大廠資本支出將破1兆美元,AI商機無限讓科技大廠展開軍備競賽,資本支出也急速擴大。投資機構Bernstein最新報告預測,未來五年亞馬遜、微軟、谷歌、Meta、蘋果等五大科技巨頭的資本支出合計將突破1兆美元,其中絕大部分將投入AI晶片及資料中心。Bernstein估計,上述五大科技巨頭光是今年合計資本支出就高達2,000億美元。以往科技巨頭資本支出大多用來投資房地產、伺服器及網路設備等固定資產,但隨著生成式AI市場快速起飛,科技巨頭投資重心紛紛轉向AI相關設備。Bernstein分析師表示:「過去18個月AI一直是科技業投資重點,但這波投資循環的規模還在持續刷新紀錄。」以往科技巨頭資本支出占年營收比重約10%,但Bernstein預期未來兩年該比重將增至14%或15%。以上述五大巨頭預計在今年支出的2,000億美元為例,金額將超越標普500指數其餘90家上市電信公司的資本支出總和。

新聞說:代工龍頭可望拿下全球四成AI伺服器份額AI算力業績兌現期來臨?借助生成式AI熱潮,接下來一段時間,將帶動全球代工龍頭鴻海(富士康母公司)業績成長的很大動能或將是AI伺服器。《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5月14日、15日,鴻海精密及其在A股上市的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業富聯)相繼召開2024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介紹了公司AI伺服器一季度的表現及未來趨勢。鴻海精密財務長黃德才對2024年集團全年業績預測稱:「從原先的中性​​,上調到顯著成長,這次展望維持不變,目前全年度的能見度比3月時又更好一些,主要是因為AI伺服器的需求強勁帶動。同時,針對市場高度關注的AI伺服器業務,工業富聯董事長鄭弘孟回應說:“2024年預計公司AI伺服器佔全球市場份額40%。”目前,工業富聯是全球市佔率第一的伺服器ODM廠商。預計全球市佔率40%,5月14日,鴻海精密揭露2024年第一季業績,當季營收1.32兆元新台幣,年減2024年第一季業績,當季營收1.32兆元新台幣,年減9.47%,儘管第一季因大客戶鄭州廠區前年受到疫情影響訂單延後到去年第一季生產,導致基期數據較高,影響今年第一季出貨,但以伺服器、AI伺服器為主的雲端網路產品需求帶動明顯。鴻海精密發言人巫俊毅表示,在雲端網路產品方面,我們看到AI伺服器需求持續增強,第一季AI伺服器營收較2023年同期成長將近200%,預期接下來會一季比一季好。同時,巫俊毅也預期公司第二季成長率“將是過去三年來最強勁”,主要受益於人工智慧相關的需求,仍預期公司AI伺服器業務今年將成長40%左右。同時,在5月15日工業富聯第一季業績說明會上,鄭弘孟表示,2023年公司AI相關業務量接近600億元,約佔雲端運算總收入30%,高於2022年20%水準。

2024年預計AI貢獻占公司雲端運算總營收40%,公司AI伺服器將達全球市場份額的40%。根據財報,工業富聯第一季營收1,186.88億元,年增12.09%,淨利41.8億元,年增33.77%,均創下同期歷史新高。鄭弘孟表示,營收、淨利主要動能來源是AI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AI伺服器需求大幅提升,AI在雲端運算佔比不斷提高,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去年第四季度,工業富聯方面曾表示首次拿下英偉達的HGX(高效能運算和人工智慧加速器平台,主要用於資料中心)AI伺服器晶片基板的訂單,加上早已拿到的DGX(大內存AI超級電腦)AI伺服器晶片基板訂單,工業富聯已成為英偉達AI伺服器晶片基板的最大供應商,佔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更早之前工業富聯方面也曾披露,已開發並量產英偉達的H100及H800等高效能AI伺服器。過去一年,全球掀起的新一輪人工智慧浪潮,AI產業蓬勃發展,不僅讓高效能晶片供不應求,也帶動AI伺服器的需求大增。根據MIC及Trendforce測算,2023年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逾125萬台,年成長超過47%,2024年預計成長至194萬台。AI伺服器產業鏈涵蓋了從上游的元件生產商到下游的雲端運算服務商營運商等多個環節,產業鏈中游主要是組裝零件的伺服器製造商包括主機板及整合商(ODM)廠商與伺服器品牌廠商。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師龔明德對記者表示,以AI伺服器產業來看,目前AI伺服器代工廠主要有廣達、工業富聯、英業達、緯創等台灣廠商,合計估佔整體AI伺服器市場出貨的近九成。龔明德預測指出,整體而言,各家伺服器ODM廠商2024年出貨方面仍是AI伺服器出貨較為強勁,主要受惠於北美雲端資料中心業者訂單帶動,2024年,高階AI伺服器(如搭載NVIDIA H100,H200,H20、AMD MI300等)出貨可望達到雙位數成長。Trendforce先前的報告指出,AI伺服器訂單方面,Foxconn(工業富聯)今年已獲頒Oracle(甲骨文)訂單,同時也承接部分AWS(亞馬遜)的訂單。

2024年3 月,英偉達在GTC 2024大會上發表GB200運算平台和GB200 NVL72系統等產品,這被視作是接下來帶動鴻海AI業績,並提高其在AI領域能見度的關鍵。這個產品剛在3月份推出來,我們應該會在今年開始進行生產,但是客戶什麼時候開始拉貨由客戶來做決定。巫俊毅指出,鴻海看到的是需求確實非常強勁,但時間點或由客戶來決定,不管在今年下半年,或在明年,整體來看,新的產品所帶來的市場規模的確是非常可觀。能否帶動毛利率提升?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由於組裝毛利率低,鴻海精密毛利率的情況一直被外界詬病。在2019年劉揚偉接替郭台銘上任鴻海精密董事長後,就宣稱要擺脫外界對公司低毛利的刻板印象,目標是3~5年要把毛利率從6%拉高到10%,並看好「電動汽車、數位健康及機器人等三大產業發展帶領鴻海提高毛利率表現」。而AI伺服器的營收貢獻逐漸提升,是否會帶動鴻海毛利率提升,也是業界關注。AI伺服器價格顯著高於伺服器均價,市場認為,AI伺服器價格可望推動整體伺服器市場量價齊升。方正證券研報測算,全球伺服器平均單價在2021年前約為7,500美元,此後明顯上漲,2022年均價達8,227美元,預計2023年、2024年均價將進一步上升至8,442美元、8,732美元。受惠於AIGC的快速發展,全球AI伺服器維持供不應求態勢,價格和出貨量提升將帶動伺服器市場整體量價成長。工業富聯方面揭露,受AI伺服器市佔率上升,公司2023年雲端運算業務毛利率達5.08%,較2022年提升1.12%,是公司2018年上市以來該板塊年度毛利率水準首次突破5%。記者以投資人身分致電工業富聯證券部門,其工作人員表示,2024年第一季毛利率也是類似的情況。 

同時,可以看到鴻海精密2024年第一季的整體毛利率為6.32%,季度環比增長0.2%、年同比增長0.28%,毛利率也得到一些改善。談及毛利率發展情況,鴻海精密財務長黃德才表示,提升毛利率是公司長期的目標之一,第二季度AI伺服器以及零組件相較於去年同期預期將強勁增長,這是公司在產品組合上的努力,持續對毛利率產生正面的貢獻,但同時也要考慮到三個因素對毛利率的影響,包括通貨膨脹、匯率以及成長的資本支出所產生的折舊費用。「此外,伺服器業務是否可以拉高整體的毛利率,還要看接單的模式。如果客戶希望是buy and sell模式,那麼GPU卡單價會高,但毛利率會降低。若客戶希望是Consign模式(即送料模式:由品牌廠商購買物料送到EMS工廠加工,完成生產過程),毛利率會提高但單價獲利會低一點。負擔資金成本)也就是buy and sell模式,我們也樂見這樣的趨勢,也符合我們極大化獲利的目標。藉此可達獲利最大化目標,至於Consign模式將使營收及獲利金額貢獻降低,而毛利率相對較高。鴻海精密方面表示,系統垂直整合能力是CSP客戶究竟下單給誰的關鍵,鴻海投入冷卻系統研發6~7年,掌握高速傳輸技術及液冷技術,將負責整合網路交換器、運算服務器、冷卻系統的設計整合,是業界少數從模組、基板伺服器、高速交換器、液冷系統、整機到資料中心都能自己設計的,鴻海將透過系統組裝帶進垂直整合業務,讓獲利最大化,由於客戶期望快速導入AI服務器,故最希望減少界面幹擾,垂直能力越高越受歡迎。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