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5月8日!股價已反應的AI概念股僅剩風險!

新聞說:緯穎財報,首季三率飆新高,獲利季增逾三成、每股賺26.92元雙締新猷,緯創旗下伺服器代工廠緯穎董事會7日通過第1季財報,單季毛利率續站穩一成大關、達到11.1%,營益率衝上8.4%,三率同寫新高,稅後純益47.07億元,季增33.9%,年增42.7%,每股純益26.92元,單季獲利與每股純益同締新猷,開始收割AI伺服器商機帶來的甜美果實。緯穎第1季受惠新產品NRE(一次性工程費用)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達11.%,季增0.1個百分點,年增2.8個百分點,營益率8.4%,季增0.5個百分點,年增2.4個百分點,稅後純益率6.8%,季增0.8個百分點,年增2.4個百分點,呈現三率三升,並同創新高。緯穎看好雲端產業與AI伺服器長期需求成長,持續投資深化資料中心技術與產品開發,耕耘雲端資料中心IT基礎設備、模組化設計的AI加速伺服器平台,以及先進液冷技術。緯穎除持續開發AI時代所需的整櫃式液冷板冷卻技術外,也與散熱領域技術領導廠商展開合作,緯穎表示,第1季已投資關鍵散熱技術廠ZutaCore、私募基金Andra Capital,開發多元技術,並進一步開拓潛在市場。緯穎也持續執行全球自有產能擴建計畫,目前馬來西亞二廠及台南二廠均按進度進行,墨西哥三廠已進入量產階段,墨西哥廠區將打造為系統整合的主戰場。

A大回答:我有和大家說過,一般三大法人在炒作股價都有一個習慣,就是一開始先把股價炒完,之後才逐月,逐季,逐年的去驗證結果,而且一開始會以最好的獲利去推測,然後把未來二十年的獲利都先拿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司股價會忽然漲很兇的原因,一般投資人會想,營收也才增一點,獲利都還沒有出來,憑什麼股價漲這麼多,所以散戶一開始就不會在三大法人炒股價時去追價,半年及一年後,散戶開始發覺公司的營收及獲利出來了,每一個月看到營收或每一季看到獲利,覺得營收及獲利不錯,他們就想要去追,而且覺得開了好營收及好財報股價就該大漲,其實你還是得看該公司股價是不是已經被炒作過了,以緯穎昨天開出了第一季很亮眼的財報,緯穎第一季稅後純益47.07億元,季增33.9%,年增42.7%,每股純益26.92元,這樣的獲利情況就和鴻海旗下最賺錢金雞母工業富聯差不多了,但大家要注意一件事,緯穎的股價已經從700元被炒到2395元了,股價淨值比來到8.61倍,現在緯穎淨值278元,接下來幾年獲利能一直很不錯沒有問題,不過就是股價淨值比已經很高了,未來獲利都被拿走了,如果三大法人還要硬去炒作,目前第一季賺26.9元,一年賺一百來元,之前大立光一年賺到兩百元能炒到六千多,緯穎真的想要炒可以炒到三千元,但2400元到3000之間,也才差600元,差不多就僅是25%,之後AI伺服器藍海期過後,緯穎可能就會步上大立光的後路,也就是之後五年賺五百多元,淨值增加兩百五十元,五年後淨值來到五百多元,股價卻跌到一千元,有一些人可能覺得不可能,其實大立光都走一遍給你看了,很多成長股,飆股,題材股等,其實走勢都是差不多,昨天緯創開出很亮眼的營收,結果股價就開高走低,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這一兩年三大法人把鴻海的股價炒一兩倍後,之後大家看到鴻海營收及獲利都開的很漂亮,那時大家會發覺怎麼股價走勢很弱,如果營收及獲利開的不夠漂亮,股價就會出現大幅度的下跌,按照這樣的思路來說,一開始三大法人正在炒作鴻海的前一兩年,這時其實才是最安全的,而且只要出現一些利多就會大幅度的上漲,未來股價炒到位後,出現好的營收及財報都是正常,如果比預期好的話,了不起就是小漲一些,如果不如預期股價就會出現大跌。

新聞說:緯創公告4月業績,單月合併營收以726.43億元,較上月減少19.13%,但年增率達16.93%,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為3108.7億元,年增13.4%。其中,緯創4月筆電出貨量160萬台,月減30萬台,桌機出貨70萬台,月減20萬台,顯示器出貨80萬台,也較上月減少5萬台,不過,AI伺服器逐月走揚,成為業績成長主力。緯創表示,4月業績月減,主要是3月還有一部分印度廠iPhone的業績認列,加上4月筆電、桌機、顯示器均下滑等因素所致。不過,對於AI伺服器,該公司信心十足,除替美系晶片大廠出貨基板之外,為美系品牌大廠也會出貨系統產品,今年將逐月逐季成長。該公司日前法說會釋出對今年AI伺服器的出貨展望,樂觀評估將三位數成長,至今目標並未改變。而4月雖資訊產品出貨月減,但就第二季來看,預估筆電仍將較首季成長5-10%之間,桌機更會有雙位數的季增率,而顯示器則亦可望較上季有個位數的成長率。

A大回答:大家看一下緯穎母公司的緯創,昨天在緯穎好的財報激勵下開高,最終還是僅上漲0.5元,緯創的股價也早在第一年就已經反應完了,一開始投資人不相信緯創股價會上漲,所以在緯創上漲過程中站在賣方,結果緯創就從26元漲到161元,這時散戶就中了錨定效應,錨點已經從26元變到161元,接下來緯創股價跌到100到120元,很多散戶就進來買進緯創,他們覺得緯創已經跌好多,所以好值得買,2022年緯創賺4.01元,2023年僅賺4.08元,這種搞笑的獲利增加,股價已經漲了三倍,從26元漲到115元,目前緯創的股價淨值比也還有3倍多,最重要的事是緯創僅持有緯穎42%,持有不到五成,還敢把緯穎列到本業中,這樣就會產生虛胖,我舉個白話文,我開一間店,然後有一間子公司,持有子公司比例僅有42%,這樣子公司賺100元的話,母公司只能分42元,如果我說對該子公司有控制權利,那子公司的獲利就會全部成為我本業的獲利,我開母公司本業賺50元,子公司賺100元,我只能認列42元,但財報上會先把這100元列到我的本業,所以大家就會看到我本業賺150元,到了最後再從非控制權益把58元扣掉,這也是為什麼緯創的本業毛利率,營利大幅提升,但獲利提升的還好,原因就是把緯穎的獲利全部灌到自己本業中,以緯穎第一季賺26.9億,毛利率11.1%,營收696億,緯創就會把這696億通通放到自己本業中,其實真正屬於緯創的僅有292億,這樣等於偷灌了403億,毛利率11.1%的營收進緯創中,緯創第一季營收2382億,等於偷灌了近兩成毛利率11%的營收進來,所以緯創的毛利率才會提升這麼多,鴻海持有工業富聯有84%,這樣把營收及毛利率灌到鴻海中,才算是比較正派的,鴻海持有工業富聯84%,幾乎就是快要全部持有了,AI伺服器強勁成長,鴻海持有做AI伺服器的工業富聯有84%,緯創持有做AI伺服器的緯穎僅有42%,結果鴻海股價淨值比1.55倍,緯創股價淨值比3.1倍,大家這樣一比就知道為什麼緯創股價會弱勢了,未來AI伺服器營收及獲利愈大,緯創輸給鴻海就會更明顯,畢竟鴻海持有金雞母的比例有84%,緯創持有的僅有42%,以AI伺服器年複成長這麼高,愈到後面營收及獲利愈明顯,結果緯創也才持有42%,這樣股價淨值比還有3.1倍,這樣的公司股價如果再漲,那真的就是有鬼了。

新聞說聚焦AI伺服器出貨成長,美系外資調高技嘉目標價至450元,美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表示,技嘉4月營收年增291%,優於美系外資原先預估的45%,美系外資強調,隨較低層雲端和企業客戶對AI伺服器的需求更加強勁,可望推動技嘉AI伺服器業績今年成長約4倍,市場對於GB200市佔減少的擔憂有些過頭,決定調高目標價,由原先的400元調高至450元,重申重申「加碼」評等;同時調高今年第二季及全年營收目標,預估全年營收調高至2698億元,年增97%。美系外資調高第二季營收預估達751億元,季增36%,年增187%,每股盈餘預估約3.7元。同時調高今年營收至2,698億元,年增97%,強調今年技嘉在AI伺服器出貨將成長4倍多,達到22,000台。

A大回答:大家再看一下技嘉,營收動不動就是年增個幾倍,結果2023年的獲利僅有7.46元,比2022年的10.72元差,技嘉的股價從90元漲到快400元,就技嘉這兩年的獲利來看,還比鴻海差,結果股價都敢漲到快400元了,昨天技嘉開出四月營收年增290%,今天股價還下跌0.5元,一來是去年四月營收太差了,二來是技嘉的股價早反應過了,技嘉的淨值58.95元,股價311.5元,股價淨值比5.28倍,這個淨值比已經和廣達一樣了,就算真的出現AI百年大行情,技嘉的股價也早反應過了,接下來技嘉營收及獲利好都是應該的,只要稍微不如預期,股價就是會出現明顯的修正,這也是我常說的,你不能去買一間獲利早被拿走,風險你來擔的公司,一開始三大法人在炒作股價時,他們一定是看好未來公司的營收及獲利會大幅提升,所以一開始就會先把二十年的獲利先拿走,大部份的散戶一定是不敢在營收及獲利都還沒有看到時就追,這樣散戶就不會和三大法人搶股票了,後面散戶看到營收年增三倍,獲利增兩成,三成,這時再進去追價,三大法人就是趁機出貨,大家了解三大法人的習慣後,就該知道一開始鴻海股價上漲時才是最安全的,明年及後年股價已經炒到股價淨值比3到5倍時,鴻海不論開什麼營收及獲利,都很難出現明顯的上漲,因為三大法人會在那時趁利多出貨。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