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5月25日 星期六

5月25日!鴻海GB200大贏家靠CMMS模式奪大單!

 

新聞說: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4日清晨表示,號稱「地表最強AI晶片」GB200伺服器進入量產階段,激勵緯穎股價早盤一度飆天價2,865元。不讓廣達和鴻海獨領風騷,緯穎董事長洪麗甯表示:「預計今年第4季GB200伺服器可以出貨。」她更透露,明年預期有新客戶提升緯穎業績。GB200伺服器的出貨進度備受關注,但市場將目光鎖定在廣達和鴻海身上,洪麗甯現身緯穎股東會,她主動提及GB200的最新進度:「緯穎是最早與NIVIDA合作的業者之一,預計第四季可以出貨。」隨著第四季進入GB200出貨期,「AI伺服器營收比重會達到整體伺服器的50%。」洪麗甯看好AI是長期的火紅趨勢,「緯穎的策略要更專注提升毛利率與獲利表現,同步展開新品研發與供應業務。」她趁此說明緯穎1.7億股的現增案原委,強調增資不超過10%,對盈餘稀釋有限。另一方面,洪麗甯強調,隨著自有產能的擴充工作,對母公司緯創的依賴程度雖降低至約一成,但雙方在AI伺服器持續合作,「輝達推出GB200的GPU(圖形處理器)的伺服器,需一條龍供應鏈來應對,新任總經理林威遠過去在緯創與多家GPU大廠接洽過,有望再打下更好的基礎。」至於緯穎的全球布局,考量風險分散與就近服務客戶,持續擴充全球自有產能計畫,除了墨西哥3場已進入量產階段,馬來西亞2廠、台南2場也按進度進行,未來有望在GPU和ASIC(特殊積體電路晶片)並進發展。這場股東會,洪麗甯鬆口:「預期明年可望有第4家客戶,為緯穎業績帶來貢獻。」這番話,讓市場有更多想像空間,因為緯穎主要客戶為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由美系3大客戶撐腰,包括微軟、Meta、亞馬遜。

A大回答:看緯穎的法說會可以有助更了解AI伺服器及GB200的出貨情況,上面提到但市場將目光鎖定在廣達和鴻海身上,不知道這是記者還是緯穎說的,他有沒有聽一下自己在說什麼,緯穎淨值277.6元,股價2740元,股價淨值比都10倍了,這種股價就是給韭菜買的,還在市場僅關注廣達及鴻海,現在鴻海股價淨值比才1.56倍,廣達股價淨值比6.5倍,給你選一百次,一千次,一萬次你也該選鴻海,你選緯穎到底是要幹嘛,一家未來獲利被拿走20年的公司,這種股票你是買來幹麻的,這種獲利別人先拿走,未來留給你的就僅有風險,記得七年多前大立光也是這樣,說是高階鏡頭的王者,市場當初也是吹的很兇,淨值688元,股價六千多元,一年賺200元,未來30年的獲利都被拿走了,之後大立光獲利到一個頂點後,現在一年也是能賺個140元,結果股價來到2170元,近七年下來大立光的淨值從688元提升到1258元,提升了快要一倍,這七年大立光也賺了近千元的獲利,結果大立光現在的股價僅有2170元,跌掉了4000元左右,當初敢花股價淨值比100倍的價格去買大立光的人,七年後妥妥就是韭菜,明明大立光七年下來賺了一千元,但股價硬生生的就跌掉了四千元,未來緯穎獲利來到一個頂點後,接下來獲利開始平穩,股價就會開始每年的修正,緯穎還是能每年賺很多錢,但股價就是會每年持續的下跌,直到把被拿走的獲利補回來,這也是我和大家說的,三大法人一開始就會把未來20年的獲利拿走,這樣他們才能透過錨定效應去割散戶的韭菜,鴻海旗下的工業富聯比緯穎厲害多了,股價淨值比也才四倍多,緯穎股價淨值比都被吹到10倍了,現在進去買緯穎的就僅剩風險,大家還是得要有基準點的概念,我相信緯穎未來會因為AI伺服器賺很多錢,但市場早把緯穎未來能賺到的獲利通通以股價的形式拿走了,現在三大法人僅在鴻海中拿走了五年獲利左右,鴻海真正的割韭菜價格是獲利被拿走20年的時候,那時市場大部份的散戶不但不會看衰鴻海,而且還會一直說鴻海很棒,這就是散戶會賠錢的原因,鴻海在股價淨值比1倍時,拼命的一直看衰,漫罵,酸言酸語,等到股價淨值比4到6倍時,就每天在那說好棒,要押身家,那時再買鴻海的人,妥妥就是大韭菜,雖然那時鴻海還是一間好公司,未來也能持續賺很多錢,但未來二十年,三十年獲利都被先拿走的話,那時鴻海就會變的沒有任何的投資價值,這也是我一直和大家說的,鴻海股價漲到130元,140元,150元時,你要做的事不是賣出,反而是要買進,因為一開始買進反而是最安全的,三大法人如果想要去拿走二十年的獲利,股價至少是要到300元,400元以上,如果三大法人沒有要炒作或炒作失敗,那也無所謂,反正鴻海淨值112.86元,一年能賺十幾元,風險也才兩三年,現在到2031年都是AI爆發期,買了放著領息都香。

新聞說:GB200供應鏈最新贏家,鴻海靠CMMS模式奪大單,電腦展開展在即,市場引頸期盼GB200最新供應鏈名單曝光,而ODM大廠首季財報法說會後,外資券商分析師罕見的雀躍,鴻海、廣達、技嘉目標價全面被調高,儘管三家ODM大廠股價已漲多,但分析師直言,GB200伺服器供應鏈出貨趨勢相當明確,且由於進入門檻變高,硬體供應鏈亦出現大洗牌及訂單集中化,能取得訂單的廠家,後市仍大有可為。鴻海靠CMMS模式奪大單GB200伺服器量產箭在弦上,不管是產業界或是法人圈,都積極盤點最大贏家,而這其中,又以鴻海奪得GB200 NV72及NV36伺服器機櫃主要訂單份額最受矚目,包括大摩、高盛證券、瑞銀等重量級外資券商全面調升鴻海目標價至200元以上,外資券商一致認為鴻海相較於其他ODM廠評價低估,即便自三月以來鴻海股價已大漲七成,仍未達滿足點。摩根士丹利證券直言,最近與全球超過五十位的機構投資人討論發現,很多客戶最近都想重新投資鴻海,但不確定鴻海取得AI伺服器訂單的核心競爭力如何,及其來自AI伺服器的潛在貢獻力,為此,大摩深入研究,市場普遍將鴻海定位為電子代工大廠,但鴻海這次能取得GB200 NV72及NV36伺服器機櫃包括運算板、交換匣到SmartNIC及DPU資料處理器的主要組裝訂單,主要歸因於其擁有獨創的零組件模組快速出貨與服務(CMMS)模式,因而能同時勝出取得輝達GB200 DGX及MGX NV72及NV36的伺服器機櫃整合業務訂單及主板的組裝訂單。摩根士丹利預估,鴻海明年來自AI伺服器的營收將達到256億美元,較今年成長超過三成,其中46%來自於輝達HGX GPU伺服器、54%貢獻來自於GB200 NVL72及36伺服器機櫃,且拜CMMS模式之賜,預期鴻海明年來自AI的獲利貢獻將較今年大幅成長126%至180億美元,其中四成貢獻來自於高階的伺服器主板組裝及35%貢獻來自大規模的GB200伺服器機櫃整合。鴻海取得大份額的GB200訂單利多推升股價大漲近七成後,外資分析師一致認為,鴻海股價仍實質性的低於AI伺服器ODM同業,包括緯創、廣達、技嘉及緯穎都享有平均十五到二十倍的本益比,但鴻海僅有十二倍出頭,這顯示市場仍未全面認同鴻海在AI伺服器營運的成長性,亦未理解鴻海未來來自AI伺服器的獲利爆發力。向來保守的大摩也罕見的將鴻海目標價從155元大幅調升至210元,並預估鴻海今、明年EPS分別為11.05元及13.5,對鴻海的獲利預估低於瑞銀、花旗及匯豐等外資券商,市場普遍預估鴻海明年每股盈餘將可上看14元。

頻道網友風大分享:這篇新聞的數字很多是錯誤的,營收256億美元,獲利180億美元,那意思是毛利率70%,EPS是約40元,所以看爽就好,營收的數字看起來合理,但是獲利不對,我猜是打字錯誤原本獲利18億美元,用18億美元反算回來毛利率是7.5%,EPS 4.1元,加鴻海原有的獲利10元,整個看起來就正常了。只是有那麼少嗎?用緯穎2023年第四季跟日前法說的資料可以推測AI機櫃毛利率約13.5%,緯穎是做白牌機的毛利率必定比較低,資本也只有17.8億,月營收210億,很可能是客戶consign或緯創做保或抵壓給銀行的。鴻海在GB200中有高速交換機及 散熱器技術,毛利率應該有15%,不管是用緯穎的13.5%或15%去算,EPS約是10元,加上原來鴻海獲利的10元,所以最終鴻海獲利是20元啦!看我算的更爽爽爽爽爽吧 。

A大回答:大家應該能看到鴻海新一代GB200出來前,市場不論是法人,外資,投資者,主力等,他們都會有自己一套營收及獲利的算法,不論正不正確,那都是好事,這代表市場的法人及投資者對鴻海這間公司未來抱著很大的期望,這就是所謂的本夢比,之前鴻海之所以會被稱為老人股,那是因為鴻海獲利就是太穩健了,沒有投機客,法人願意進來玩本夢比遊戲,時間久了後,大部份進來的投資者成本都在某一個區間,那股價自然就會在某一個區間整理,以2020年之前,鴻海股價就是在70元是底,90元是頂,因為市場對鴻海沒有什麼太大的期望,所以股價就是在70到90元之間整理,大部份的散戶就在這個區間中玩你丟我撿,到了2021年之後,鴻海股價來到134.5元,接著股價就是在100到120元之間整理,最續股價波動的區間愈來愈小,來到100到110元,最誇張時就是在100到105元之間整理,從2021年3月到2024年2月這三年之間,大部份進來買鴻海的投資者平均成本在106元,所以鴻海股價就一直在105元左右整理,現在市場因為AI伺服器對鴻海燃起了一絲的希望,準備進來鴻海中玩本夢比,不過之前鴻海股價之所以會一直在淨值以下,那是因為外資群賣了一百四十萬張股票,外資群想要進來玩本夢比之前,那就要把欠鴻海的差價先還來,也就是近三年鴻海股價多跌掉的5到10元,還有鴻海三年下來淨值增加15元,所以股價本來就該由125到130元開始算,不過很可悲的事是,散戶大部份的人就在鴻海股價起點的130元以內把股票賣了,這些散戶真的就是佛心來著,外資群,主力單純就是把近三年欠鴻海的真金白銀還回來,結果散戶就以為漲到130元後會跌回100元,外資群及主力拿著鴻海的股票是要幹大事的,不要傻乎乎的覺得外資群及主力買股票單純就是為了賺幾元差價,在鴻海上漲的過程中,我一直和大家說,只要GB200還沒有出來,外資群及主力根本不可能出貨,他們想出貨也出不了,大部份散戶都還沒有看到鴻海的營收及獲利大幅度的增加,三大法人買了近七十萬張,我是不懂他們要怎麼出貨,最重要的事是他們出貨也賺不到錢,現在三大法人出貨會出現的情況是,三大法人賣的時候賺不到錢,而且還可能會賠錢,散戶買的情況也是興致缺缺,未來鴻海股價上漲了半年,一年後,市場及散戶看到鴻海因為GB200營收及獲利大爆發,那時散戶捧著白花花的錢求三大法人高價賣給他們,他們還做做R200不然就是GB300,GB400的美夢,我常和大家說,投資股票除了基本面,產業面外及自我心理面外,你還是得了解籌碼面,技術面,消息面,法人心理面及散戶心理面,你想要對一家公司有基準點的概念,那一定就是要基本面及產業面,想要抱得住股票就是要健全自我心理面,想要去了解短線股價波動及市場的情況,那就是要籌碼面,技術面,消息面,法人心理面及散戶心理面,如果你連外資群,法人,主力炒作的模式都不懂,你怎麼可能賺到大錢,還有你要是不懂散戶的瘋狂性的話,你怎麼可能在瘋狂價時把股票賣給散戶,所以想要在股市中成為大贏家,你還是得懂所有的面向,很多散戶在一開始一直在那買進及賣出演內心戲,一開始在GB200出來之前,你所有的內心戲都是多此一舉的,鴻海的股價距離高點還差的老遠,到2031年市場會有1兆美元的AI生意,硬體能有一半,也就是16兆台幣,鴻海目標四成,也就是六點四兆,鴻海目前連一根毛都還沒有賺到,你就在那覺得是最高點,要是鴻海已經賺到五兆了,剩下一點多兆能賺,你和我說最高點出現了,我還聽的進去,都還沒有賺到錢,你就常常在那幻想最高點到了,你用最基本的股價淨值比來看,二線廠廣達都敢6.5倍,三線的緯創都敢3倍,緯穎敢股價淨值比十倍,我是不懂鴻海股價淨值比1.56倍有啥好在那演內心戲的,現在很多人還在那廣達及緯創好棒,之所以會覺得好棒,那是因為緯創最高股價161元,廣達最高299元,哪天鴻海最高股價來到500元,跌到400元時也會有人說鴻海好棒棒。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