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5月9日!微軟將在威州投33億美元建AI資料中心!

新聞說:微軟威州建AI資料中心,微軟總裁史密斯今天宣布將在威斯康辛州投入33億美元興建人工智慧資料中心,讓威州成為驅動創新經濟的核心,美國總統拜登也出席典禮。史密斯中午12時45分在蓋特威技術學院宣佈這項3新台幣1068.7億元的人工智慧資料中心計畫,將能協助數百家公司、數百家製造業設計、運用人工智慧系統,確保威斯康辛州製造業的競爭力。根據微軟的新聞稿,威斯康辛州的人工智慧資料中心將在2025年前創造2300個營建相關的工作機會,未來幾年內將提供超過2000個永久工作職位。微軟新聞稿指出,這筆投資將用於興建雲端計算及人工智慧基礎建設、打造美國第一個專注於製造業的人工智慧共創實驗室,並推動人工智慧培訓計畫,目標是讓超過10萬威州州民擁有必要的AI技術。新聞稿指出,微軟也將與該技術學院合作,建立資料中心學院,5年內培訓1000名學生,使他們能進入資料中心、或者資通訊部門工作。

A大回答:微軟計劃在威州建AI資料中心,廠址就在鴻海威洲廠附近,理論上這些AI伺服器應該就是鴻海就地生產,就能省去大筆的運輸成本,有一些新聞在那酸鴻海跳票,沒有蓋面板廠,沒有實現諾言之類的,那些就是政治攻防戰,反正有一些媒體就是政治腦,想要點流量就要稍微攻擊一下有題材的公司,如果當初鴻海按計劃蓋面板廠,大家可以看一下群創,友達及夏普的下場,鴻海也不是慈善機構或學術機構,計劃本來就是要因應潮流而變,一些政治腦常常就在那覺得公司不能做調整,我這樣說好了,公司是要為股東負責的,如果鴻海明知蓋面板廠會賠錢,還硬去蓋,這對鴻海的股東才是利空,當初鴻海做了正確的選擇,這才讓微軟有機會在威州建AI資料中心,在商業上,對微軟來說是好事,對鴻海來說也是好事,微軟可以就近從鴻海取得AI伺服器,鴻海也能就地供應微軟AI伺服器,這是雙贏的情況,一些政治腦酸來酸去,反正那些注定是魯蛇,你若對資訊沒有判斷能力,就會被這種政治新聞給左右。

新聞說:廣達4月營收973億元、月減4.3%,創歷年同期新高,代工大廠廣達9日公告4月營收973.37億元,受到季底拉貨效應影響,基期較高,營收月減4.3%,年增25%,寫歷年來最旺的4月。由於3月適逢季底,PC拉貨動能強勁,使廣達4月筆電出貨量降至320萬台,月減32%。廣達先前表示,由於第1季GPU缺料情況已有所改善,預期第2季AI伺服器拉貨動能將會明顯轉強,相關營收可望有雙位數成長。廣達將於5月15日召開法說會,屆時將公布第1季財報,並釋出最新的營運展望。英業達7日公布4月合併營收510.48億元,月增2.7%,年增38.5%,衝上近23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合併今年前3個月營收達1,815.54億元,年增15.6%,符合市場預期數值。展望未來,內部看好,今年營運表現有望達到逐季成長。而經營團隊將於5月14日參加富邦證券所舉辦的第1季營運實績說明會,外界關注屆時釋出的最新市況。公司提供資料顯示,英業達4月份筆電(NB )的出貨量為1.5M。較3月出貨量1.7M有所減少,對此,英業達表示,營收表現維持成長態勢、主要是受到旗下伺服器產品表現良好(包括在AI 人工智慧、與中國大陸訂單需求挹注),以及旗下NB產線的出貨量也出得不差,兩大利多所致。據悉,英業達主要業務為筆記型電腦、伺服器及通訊產品研發、製造及銷售,而公司在汽車電子布局已久,旗下客戶有電動車廠,也有燃油車客戶,除跟關鍵元件廠商合作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DAS)與車載資訊娛樂系統(IVI)合作外,未來將延伸至電子控制元件(ECU)等領域。

A大回答:大家看一下附圖伺服器的市佔排名,第一名是鴻海的43%,第二名的是廣達的17%,第三名是緯創的14%,第四名是英業達的12.8%,伺服器和AI伺服器最大的不同就是伺服器運算用CPU,AI伺服器運算用GPU,所以伺服器市佔排名高的公司,在AI伺服器營收自然就會相對高,廣達四月營收年增25%,英業達四月營收年增38.5%,緯創四月營收年增16.93%,鴻海四月營收年增19%,這些公司才是和伺服器相關的公司,之前市場還在那炒光寶科,在伺服器排名跟本沒有看到光寶科,所以光寶科四月營收年減11.9%,仁寶伺服器的市佔僅有0.6%,和AI百年大行情也不會有什麼關係,仁寶四月營收年減2.2%,當鴻海的營收開始年增時,這代表AI伺服器的市場已經起來了,鴻海四大產品類別中的雲端網路佔總營收的26%左右,這樣的情況下鴻海四月營收年增19%,這就意謂著鴻海四月營收雲端網路部份年增四成多,現在營收沒有年增的公司,其實和AI伺服器就不會有太大的關係了,之前我和大家說過,廣達,緯創,英業達也會受惠AI浪潮,這一點沒有什麼好懷疑的,因為AI年複成長夠大,這些真的有在做AI伺服器的公司,營收一直就是會持續的年增,鴻海和這些二線及三線AI概念股之間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鴻海的股價淨值比才1.55倍,廣達已經5.5倍了,緯創也有3倍,這些二線及三線的AI概念股股價已經反應了,所以緯創昨天開出營收年增16.93%,今天股價還下跌了3元,
廣達今天開出四月營收年增25%,這也是屬於很不錯的,不過廣達的股價早已經反應了,所以營收出現年增股價不一定會大漲,這就是我這幾天和大家說的,一開始三大法人看到一個產業趨勢後,他們就會把股價拉抬到位,後面再利用均線讓散戶中錨定效應,大家看近一個月,近一季,近半年,如果你想要買緯創及廣達的話,你的平均成本是不是在緯創的100到120元之間,在廣達的220到250元之間,三大法人因為已經出完貨了,不論現在散戶不論怎麼交易,三大法人還是能輕易的在這個價格區間出貨,所以最近鴻海股價在上漲時,就和之前廣達及緯創上漲情況一樣,反正營收及獲利不需要出來太多,只要三大法人確定AI產業的趨勢,也確定鴻海有拿到GB200的大單,還有拿到很多AI伺服器的大單,再加上看到工業富聯營收年增12%,獲利年增34%,這就能確定AI伺服器是藍海,看到鴻海四月營收開始月增及年增,代表鴻海四月開始AI伺服器的貢獻就很明顯,緯創四月營收雖然是年增,但是月減19%,廣達四月營收雖然也是年增,但也是月減4.3%,從這裡可以得知鴻海AI伺服器成長才是最兇猛,四月營收月增及年增,重點是鴻海三月營收是年增11.8%,三月營收算是表現的很好的,四月能出現月增及年增雙位數,代表AI伺服器強勁成長,一開始鴻海的營收及財報都會被放大幾倍,因為一開始三大法人要先把未來二十年獲利先拿走,一旦三大法人拿走後,之後散戶不論怎麼進來玩,成本一定就是在月線,季線,半年線上,一些自作聰明的主力或散戶,他們一直在那預設高點,覺得營收及財報才好一點點而以,股價憑什麼漲這麼多,其實單純就是三大法人先把二十年的獲利先拿走,三大法人唯有這樣玩,未來才能透過統計去割散戶韭菜,一開始你隨便買然後抱著會贏的機率很大,之後三大法人把鴻海股價拉到位後,你除非短線很強,不然你是很難賺錢的,就算你賺到,大概也是5到10%這種小毛小利,一開始三大法人在拿走二十年的獲利時,你買到是能賺50%,100%,甚至是150%。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