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5月7日!高股息ETF助攻鴻海股價持續創高!

 

今天外資群買超台股69.94億,投信買超台股46.3億,自營商買超台股4.1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台股120.35億,外資群期貨增加467口,期貨留倉空單19225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8345口,今天台股成交4069.16億,上漲130.22點,漲幅0.63%,收在20653.53點,電子上漲12.11點,漲幅1.14%,收在1071.27點,金融下跌3.24點,跌幅0.17%,收在1908.13點。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凱基,買了2825張,第二名的是永豐金,買了1836張,第三名的是元富,買了1671張,第四名的是群益,買了1409張,第五名是統一,買了1192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美林,賣了6149張,第二名的是台灣摩根,賣了4901張,第三名的是富邦,賣了3487張,第四名是玉山,賣了2666張,第五名的是摩根大通,賣了2661張,今天主力作多內資及外資群在大混戰,今天買超前幾名的都是內資主力,之前第一波作多內資主力是元大,元富,富邦,凱基,國泰,統一,永豐金,後面他們在159元跌到137.5元時出貨,最近這些內資主力又回來了,今天內資主力買了5965張,今天第一波作多外資群及第二波作多外資群也在換手,今天作多的有瑞銀買超934張,法國興業買超755張,上海匯豐買超481張,高盛買超437張,這四家外資合計買超2607張,賣超的外資群有美林,賣了6149張,大摩賣超4901張,小摩賣超2660張,三家外資群合計賣超了13710張,賣超的內資有富邦,賣了3486張,最近買超的內資主力,很有可能是新發行的高股息ETF,還有一些是要換股的高股息ETF,現在這些主力彼此換手,這也是好事一件,之前內資買到的成本在120元,成本太低才會在137.5到159元之間出貨,最近兩個交易日買在167元,成本提高了,所以這些內資想要出貨就是要把股價拉高,現在就變成第一波作多主力大摩,小摩及瑞銀成本最低,大概就是在136元左右,第二波作多主力的成本在151元,就是要這樣輪流的換手,鴻海股價才會回到正常的區間,不然之前大部份持有鴻海的股東成本都在106元,股價當然就是一直在106元左右整理,當三大法人進來玩時,他們不同時期佈局到的成本不同,所以想要賺錢的話,他們就會在股市氣氛不好時護盤,在行情好時拉抬。
今天鴻海成交125880張,上漲2元,收在169.5元,外資群賣超13735張,投信買超2634張,自營商買超2252張,三大法人賣超8850張,今天大盤是上漲130點,所以就和5月2日剛好是相反,5月2日大盤下跌174點,外資群買超2255張,結果當天鴻海下跌2元,之前我就說過了,一買一賣成交易,只要氣氛好時,股價就能成交比較高,今天大盤上漲130點,加上內資,高股息ETF買了近五千張,所以鴻海股價還是能上漲,賣超的外資群是大摩,小摩,美林,內資則是富邦,凱基台北,今天外資瑞銀,法國興業,上海匯豐,高盛是買超的,今天的情況就是主力之間在換手,因為高股息ETF一定得買,不論市場開多少價格,高股息ETF都得買,之後00940,00878,00919都是一樣的情況,對主力作多外資群及內資來說,他們方向是偏多,過程中會有一些高股息ETF進來買超,外資群及內資只要讓這些高股息ETF買高一點的價位,這樣就能拉抬鴻海的股價,未來外資群及內資也能用這些銀彈在氣氛不好時護盤,在氣氛好時拉抬,以鴻海接下來兩年AI伺服器會強勁成長,這兩年每一個月,每一季的營收及財報一定會很好,昨天有網友去算鴻海四月營收整體年增19%,雲端網路佔25%,元件及其他佔5%,這兩項強勁成長,智能消費及電腦終端顯著成長,在這樣的情況下雲端網路要成長幾成,算出來就是四成多,這就是很兇猛的成長幅度,重點是市場看好的GB200都還在下半年及明年,現在雲端網路都能成長四成多了,那下半年還得了,重點是我們從工業富聯第一季財報得知,營收年增12%,獲利年增34%,很明顯AI伺服器就是藍海,工業富聯公佈第一季財報時,有說AI伺服器營收成長兩倍,生成式AI伺服器營收成長三倍,AI伺服器營收佔伺服器四成,所以就是能確定工業富聯獲利變好是因為AI伺服器,所以三大法人想要出貨,我個人認為最快也是明年,那時股價已經拉開他們的成本區,散戶也都中錨定效應了,那時大部份的散戶就會在某一個區間買來賣去,就像緯創及廣達這樣,大家看三大法人出貨多久了,緯創還一直在100到120元,廣達還是在260到280元,緯創及廣達中有一半的股東是買在這價格,想要讓散戶接受某一個價格,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該價格在上面整理半年到一年,然後向上拉個錨點,向下跌個10到20%,很多散戶就會不請自來了。
在2019年年我買進鴻海時,我就知道鴻海未來股價會上漲,其實道理真的很簡單,一開始我就一直和大家解釋,只是很多人一直聽不進去,那時我說鴻海股價有很長時間會在70元是底,90元是頂,那是因為鴻海會配股票,之前鴻海賺8到10元,配出現金加股票後,每年股價會減少的比鴻海賺的多,以配1元股票來說,股價如果100元,等於配完後股價就剩90元了,鴻海配1元現金,1元股票,等於就是扣11元,鴻海一年賺8元,股價減少11元,當然股價會一直在70到90元之間,那時鴻海的淨值是不太會增加的,很多舊思維股東自己都不知道投資鴻海在有配股票時,能得到股票及股息一年10元以上,到了2017年之後鴻海就不再配股票了,我2019年看懂這件事,我就和大家說,很多舊思維股東因為中了錨定效應,所以他們會覺得70元是底,90元是頂,重點是2018年鴻海減資兩成,讓淨值從68元提升到83元,很多散戶就一直被股價錨定在70元是底,90元是頂,很搞笑的讓鴻海股價在淨值83元的情況下跌回68元,我大概就是七十幾元進去買,我那時就和大家說,總有一天所有的人會意識到鴻海2019年之後賺8元僅配出一半,剩下的流到淨值中,當淨值愈高,股價自然也會愈高,到了2020年底時,鴻海股價從74.6元漲到134.6元,之後就一直在100到110元整理,這時我看到的就已經達成了,那時我就說,2019年我投資鴻海,幾年後大家發現到鴻海淨值提升,而且也不會配股息,股價愈來愈高是天經義意,隨便找一個樂觀時都能有120元以上,我看的價格不到兩年就達到了,後面劉董提出F1.0(現況優化),F2.0(數位化轉型),F3.0(轉型升級),當鴻海股價漲到120元時,股價淨值比了不起也才1.3倍,還在非理性崩盤價,那時我就決定繼續的持有,我相信以鴻海這種好公司,股價淨值比和大盤一樣來到1.5到2倍是很簡單的,時間過去三年了,今天鴻海股價收在169.5元,淨值107.7元,股價淨值比1.57倍,其實也到了我想要的位階了,但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AI趨勢就很明顯,2024年徹底大爆發,鴻海在伺服器又市佔近五成,在AI伺服器目標四成,這時我又看上AI百年大行情,我想過,如果鴻海股價淨值比在1.5倍時,買進去賭百年AI大行情,這樣的情況我願不願意,最終我得到的答案是願意,畢竟台積電看到2028年,AI營收年複成長50%,二線AI概念股的股價淨值比5.5倍,三線AI概念股股價淨值比3.1倍,鴻海目前才1.57倍,所以鴻海有很大的機會來到股價淨值比三倍以上,這時需要冒的風險就是三年,有一些人會說我在鴻海這麼多年了,覺得我是死多頭,其實我每一年觀察鴻海及產業後會做出新的決策,會在鴻海五年是因為鴻海還是值得投資,當一家公司還值得投資時,你是沒有任何理由賣掉它的,現在進來投資鴻海的人,最好就是以2028年為目標,不過我個人覺得,一般三大法人的習慣就是會在前一兩年就把股價炒上去,後面幾年在慢慢出貨,所以一開始大部份散戶不敢買時,才會是最安全的,之前我在鴻海剛漲上來時,我就和大家說一開始才是最安全的,但很多散戶一直在那幻想我要出貨給他,我就一句話,那時鴻海股價淨值比才1.2到1.3倍,我還出貨給你咧,有多少我買多少,到了150元時,我和大家說,外資群出貨對他們不會有好處的,因為他們沒有低成本庫存,他們一定是要向上拉抬,把股價拉離開他們的成本區,而且拉上去後股價要整理很長一段時間,如果你聽得進去,你就不會在159元跌到137.5元時賣出,現在鴻海股價來到169.5元,距離第一波作多外資群有30元的差價,不過這種AI百年大行情,以外資群及主力在廣達及緯創的經驗來說,一定就是要賺幾十萬張,然後兩到三倍的差價,鴻海股本大,可以玩一百多萬張,然後賺個一兩倍的差價,大家看廣達及緯創股價在三大法人出完貨後,還是在當初他們出貨時的位階,所以不用每天在那擔心外資群要出貨,外資群及主力真的出完貨,股價還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畢竟AI百年大行情還擺在那,外資群及主力就算出完貨了,他們偶而也是還會進來玩個短線,裡面的散戶買在緯創100到120元,買在廣達220到240元,他們對於未來還有夢,也不會傻乎乎的就賤價賣出手上股票,這也是為什麼緯創及廣達股價在三大法人出完貨後還能一直高高掛在上面。

新聞說:軟銀、輝達領銜注資 英國自駕新創公司Wayve獲逾10億美元,英國自駕車軟體新創公司Wayve7日宣布,在新一輪募資取得軟銀領銜挹注的10.5億美元,以加速導入「體現AI」(Embodied AI)技術的自駕車研發並量產上市。除日本電信龍頭軟銀這個既有金主之外,Wayve在C輪融資也獲AI晶片龍頭輝達的青睞。經過最新一輪融資後,Wayve共募得超過13億美元資金,這也是該家專攻AI技術的英國新創公司獲得的最大筆投資。英國首相蘇納克為此發聲明,肯定Wayve新一波募資成績,「證明我們在這個產業的領導地位,我們的經濟計劃奏效。」Wayve總裁達根指出,他們借助AI的原始力量打造「體現AI」系統,以超越人類編寫程式的速度,從現實世界和合成數據學習如何處理邊緣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