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5月24日 星期五

5月24日!投機股在修正時不會知道底部區哪?


新聞說:證交所公布,23日買進、賣出合計總金額為1,162.5萬元,買進、賣出相抵後金額(即違約交割金額)為661萬元,這是繼4月12日的4,752.6萬元今年新高、4月11日的1,324.4萬元次高,以及4月24日769.8萬元、4月3日723.4萬元之後的第五高。證交所統計,4月12日違約交割達4,752.6萬元,當天主要因士電出現2,616.1萬元的鉅額違約交割,是今年唯一一檔遭到券商申報違約交割的個股。由於重電股近來跌跌不休,再度引起市場關注,據統計,亞力5月來跌26.37%、華城及士電各跌19.36%及19.18%、大亞及中興電也各跌11.95%及11.96%。市場高度關注這波重電股若再不止跌,恐將有違約交割擴大的風波。

A大回答:之前市場在瘋重電概念股,華城股價從四十幾元漲到988元,時間也才花了一年多,就這樣漲了二十幾倍,這時會有散戶說買華城能賺比較多倍,但華城,士電屬於中小型股,這種個股只要你一下大注,裡面炒作的主力一下就發現你了,當這些重電概念股曲終人散時,還傻乎乎留在裡面的人就成了最後一隻老鼠,以華城淨值才19.14元,一年才賺9.87元,股價敢炒到988元,等於就是股價淨值比五十倍,敢買的人真的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像輝達這種獨佔AI產業龍頭的公司,股價淨值比也才五十倍,重點是輝達是全球AI的領航者,華城算個毛,當散戶搞不清楚炒作及價值投資時,他們就會中錨定效應,覺得華城最高988元,現在跌到700元了,覺得跌了三成了好便宜,但現在華城的股價就是會一直持續的向下跌,之前大家都還在玩吹牛時,就是每個人進來比吹牛,誰吹的厲害就把錢拿走,當別人知道曲終人散後,他們就一輩子不會再進來了,留下一些散戶在那幻想股價還會在飆一次,這就會造成違約交割,當一檔投機股上漲了一大段後,裡面一定會有很多極度盲目樂觀的無知小散戶,這些人習慣買了就睏霸數錢,以為股價會一直漲上去,覺得只要回檔就是洗盤,這種散戶就是沒有基準點的概念,一檔一年賺10元的公司,淨值19.14元,股價超過200元以上你還敢買,那你就要去做智力測驗了,股價200元就已經把20年的獲利先拿走了,更不用說股價來到988元,你買了一間未來100年的獲利都被拿走的公司,留給你的自然就僅有悲慘的人生,以鴻海來說,之所以我敢和大家說鴻海在洗盤,那是因為鴻海隱含淨值112.86元,一年能賺十幾元,目前股價176元,獲利了不起被拿走五年,因為接下來有AI百年大行情,鴻海幾年後一年不一定僅賺10元,也許五年後一年能賺16到20元,所以到了2028年時,也許鴻海一年就賺20元,這樣等於才是被拿走三年的獲利,AI產業成長的趨勢很明顯,而且鴻海是最有潛力成為AI伺服器龍頭的公司,當鴻海股價從102元漲到105元,120元,132元,我就和大家說,這到底有啥好賣的,120到132元,單純就是鴻海賺1到2年就有了,所以一定就是持續的抱著,當鴻海漲到150元時,這時就是用三年的風險換AI百年大行情,當鴻海的AI營收,獲利愈來愈明顯時,你看到了,市場其他散戶,法人也看到了,這時你才想買,那你就是要付出更高的費用,一家公司未來獲利被拿走二十年,這已經是很誇張的價格了,更不用說華城這種未來獲利被拿走100年的公司,這種公司你怎麼和主力玩,記得一件事,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就是散戶賣的,以我們在鴻海時,我們之所以不用怕,那是因為鴻海的股價還是很有價值,就算三大法人知道股票在散戶的手上,他們除了洗盤,他們也沒有別招了,如果三大法人想要參與鴻海的AI百年大行情,他們也只有硬著頭買,未來鴻海股價來到300到400元時,散戶在這個價格進來買,那就很可能被三大法人整,因為如果散戶不買,三大法人就把股價拉抬到500元,如果散戶買了,三大法人就倒貨給散戶,股價從500元跌到450元,400元,350元,300元都有可能,所以你在進場買一家公司時,你要先從價值投資十要素下手,這樣三大法人不論怎麼耍花樣,玩把戲,最終都是拿你沒辦法的,如果你傻乎乎的去士電,華城和主力玩短線,那以籌碼面來說,散戶一定就是穩死的,畢竟股價漲不漲主力可以決定,股票在他們手上時,自然就是會拉抬及護盤,股票到散戶手上時,他們就拍拍屁股走人,留下散戶在華城中懷疑人生,買了一家獲利被拿走100年的公司,你投資這樣的公司我是不懂要幹嘛,這種接下來一言不合就是跌,因為股價太瘋狂的,股價跌到一兩百元也沒有什麼問題。

新聞說:在輝達周三發布第一季度財報後,黃仁勳時反駁了在當前和下一代人工智慧晶片轉換期間,公司需求可能面臨停滯的擔憂。「人們現在就想立即啟用資料中心,」他說。「他們希望立即利用我們的圖像處理器(GPU)並開始投入工作,這樣才能開始賺錢、省錢。因此需求非常強勁。」輝達正在從目前的 Hopper AI 平台,過渡到更先進的 Blackwell 系統。在公司公佈業績之前,華爾街一些分析師提出了疑問,即假如在今年稍後推出更多 Blackwell 設備之前,客戶是否會在下Hopper的訂單時更加謹慎。「在我們宣布Blackwell之後,Hopper的需求仍繼續增長,所以看數字你就能看到有多少需求,」黃仁勳說。黃仁勳補充說,對這兩個平台的需求都將超過供應,這情況將持續至明年,而這些晶片的複雜性也為加速生產帶來了挑戰。「我們資料中心的每個組件、每個部分都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複雜的電腦,」黃仁勳說。「因此產量受限也是合理的事。」輝達公佈的第一季財報的業績超出了華爾街的預期,調整後每股收益達到6.12美元,盈利為260億美元,分別是年增率461%和262%。第一季非GAAP營業收入為181億美元。輝達預計本季盈利將達280億美元左右,這也比分析師預期的266億美元好。該公司還宣布將股份一拆十,分拆將於6月10日生效。股東截至6月7日仍持有股票的話,所擁有的每一股將獲得十股股票。輝達還與其他大型科技同業一起提高了季度股利,由每股配息0.04美元增加至每股0.10美元。黃仁勳也討論了輝達將如何從協助公司訓練AI模型,過渡到為同一批公司客戶提供AI推論模型。人們一直質疑微軟、Google和亞馬遜等大型雲端供應商會否放棄輝達的推論晶片,轉而使用自己的產品。但他認為輝達的產品無論用於推論還是訓練同樣強大。「我們在推論方面佔據著重要地位,因為推論是非常複雜的功能。」「軟體堆疊很複雜。人們使用的模型類型也很複雜。今天的絕大多數推論都是在輝達上完成的。因此,我們預計這種情況將繼續下去。」黃仁勳還談到了公司對亞馬遜、微軟和Google等主要雲端服務提供商之外的客戶銷售增長,他表示,從Meta和Tesla到製藥公司,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收購越來越多的輝達晶片。事實上,最大量地採用輝達資料中心晶片的行業,如果不算入雲端公司,就是汽車。「Tesla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遙遙領先,」他說。「總有一天,我們的每輛車都必須具備自動駕駛能力。」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