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Rita提問:請問關於ETF收益平準金可以解釋一些有白話一點的舉例嗎?想解釋給親友聽,目前解釋他是內扣金,當股利沒有超過平準金,就等於自己給自己,當然第二年就不需要扣平準金,但以複利而言就變慢了這樣對嗎?但他們說也才影響第一年??但複利不是每年投入那每年都有新股票,親友說平準金只是調節作帳而已,這句話看起來好奇怪,但我又解釋不出哪裡怪,可以為麻瓜們開一段簡易的平準金課?市面上太多ETF在幫忙解釋正面意思,所以google了也沒看到誠實話。
A大回答:網路上解釋平準金的說明確實是正確的,平準金就是為了讓新增的股東配息能一樣,簡單一點來說,ETF手上假設持有30檔個股,這些股票除息的時間點都不同,這些ETF的規模會隨著申購人數愈多而愈大,我假設某一檔ETF,發行時100億,結果手上持股大部份在8月時都領了股息,後面有散戶持續申購這一檔ETF,讓規模來到200億,很明顯新多出來的100億就沒有參加除息,怎麼可能拿到股息,就以鴻海來舉例,你買了1000萬的鴻海,股利率5%,7月4日前如果你就是手上僅有1000萬元的鴻海,那你就是只能拿到50萬的股息,當鴻海除息後,你再買1000萬,這時你有2000萬的股票,你總不能再叫鴻海再給你50萬股息吧,想要股息,你至少就是要等到明年鴻海除息,因為ETF的規模會隨著申購的人數愈多,而讓規模愈大,所以就會遇到配息的問題,很多ETF都是半年配,季配,月配,散戶新買的ETF,不一定都是有參加除權息,所以才會產生平準金去配股息,這也是一般口中說的拿自己的錢配給自己,這時你會說,未來ETF趨近飽和時,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確實也是如此,不過我想大部份的人都搞錯重點了,目前高股息ETF去買某一族群的個股,使得公司股價炒到天上去,這些個股已經沒有辦法提供高股息了,如果散戶又去申購這一檔ETF,勢必新進來的錢就要去追天價的股價,如果ETF持有的個股無法提供你高股息,那ETF怎麼可能給你高股息。
白話文就是,你持有鴻海1000萬,在100元買進,合計買了100張,鴻海配出5.3元,所以股利率5.3%,之後鴻海股價漲到200元,鴻海一樣是配5.3元,股利率就會變成2.65%了,如果你買了200元的鴻海,那股利率就不可能有5.3%,所以那些高股息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現在去炒某幾檔個股,然後把股價炒到天上去,之後調整持股時,會賺到資本利得,這些錢也會到平準金中,也能拿來配出高股息,但是現在是資金在進駐時,所以股價會被炒高,之後ETF規模趨近飽和時,股價自然就不會再上漲,一堆ETF因為那些公司不符合高股息,就會開始把股票砍掉,很多ETF在砍股票時,股價自然就會一直大跌,這時有的ETF就會開始產生差價損失,這些錢就是散戶自己要負責的,所以在炒作時,ETF發行商告訴你買賣股票的差價能當平準金,讓投資者有高股息,但之後股價現回原形後,這些損失就會從本金扣,所以現在的高股息等於就是從未來的本金中拿,這也是很多散戶說這些ETF是左手配右手,結論就是,你把錢拿給ETF發行商,他們也要去買股票,只要他們手上持有的股票股利率沒有超過10%,這樣他們就不可能給你超過10%的股利率,一來ETF發行商要收管理費,經理費,在調整時還要收手續費,現在高股息之所以是高股息,那就是很多ETF去炒一些個股,所以會賺到一些資本利得,這屬於誰是最後一隻老鼠,股價也是這些ETF堆出來的,單純就是虛幻的,現在ETF持有的股票沒有股利率10%,然後ETF配10%給你,這是由資本利得而來的,也就是買賣股票差價,所謂的買賣股票就是有賺有賠,現在很好賺的原因在於,很多ETF一直去買進,進而炒高股價,之後投資者就會為此付出代價,但ETF發行商根本就不在乎,一開始把散戶騙進去後,他們爽收管理費,手續費,未來的事就是散戶家的事了,反正之後賠錢,ETF發行商也不需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