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9月28日! 高股息ETF金亂象11月起須公告收益分配組成!

網友angelahuang說:謝謝A大,最近同事還取笑說他買00929都領比鴻海股息多了,我只能說各有各的看法,祝福他。

為消弭ETF平準金亂象,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周召集業者開會後,火速修正ETF資訊申報辦法,未來ETF必須公告「收益分配組成」占比,不能只公告股息金額,以提升收益分配資訊透明度,新規定自11月起生效。高股息ETF(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近年來大受投資人歡迎,成為不少投信公司重點發展項目。而台灣投資人對高股息ETF的關注度大多來自於股息多寡,部分業者為使ETF各期配息更為穩定,開始增設ETF平準金機制,概念是讓配息更公平分配的準備金,目的是為了讓每期收益分配不致因新申購投資人而稀釋,後來卻因各家公告時間、資訊內容等差異,成為行銷造勢策略,金管會接獲不少檢舉函。眾多檢舉函中,不乏是相當專業的「 Pro級投資人」。指標業者私下表示,幾乎周周被檢舉。高股息ETF 的配息來源包含是成分股股利所得、資本利得、收益平準金等,因收益平準金屬會計科目,可能有調整空間,主管機關擔心部分業者濫用平準金來吸引投資人,因有些投資人擔心高股息ETF配息會來自本金,導致左進(申購)右出(股息)都是投資人自己的錢。

證交所表示,投資有價證券所獲配的收益向來是投資人理財工具之一,而ETF收益分配組成占比,影響投資人投資決策,為強化資訊揭露,提升收益分配資訊透明度,修正業者資訊公告作業規定,將「股息」占比修正為「收益分配組成」占比,增加揭露各收益分配項目占比資訊。證交所本次修正的是「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及境外指數股票型基金上市之境外基金機構資訊申報作業辦法」第3條,規定發行ETF投信公司應於停止受益人名簿變更日或發放基準日前至少12個營業日輸入收益發放作業期日,並應於除息交易日前至少二個營業日輸入其收益分配金額、預估「收益分配組成」占比資訊與相關警語。新舊條文最大差異在於原本規定公告的「股息」字眼修正為「收益分配組成」。以ETF收益分配公告最新一筆資料,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收益分配為例,其公告內容為「依本基金信託契約第十七條規定,以評價日112年8月31日本基金淨資產價值進行112年度收益分配之評價,評價結果已達收益分配標準,每受益權單位實際配發金額為新臺幣0.540元。」未來不能只寫新臺幣0.540元,必須寫明0.540元的收益來源,多少金額來自股息收入、多少金額來自資本利得等。

A大回答:市場還是有一些醒著的人,我常和大家說,我就是會說實話給大家聽,說的過程中會擋很多人的財路,所以會被一些人攻擊,這些高股息ETF,半年配,季配,每個月配,他的玩法就是很簡單,先是拿投資人的錢去追某一些個股,這樣就能讓ETF持有的個股股價上漲,最終ETF股價就會上漲,當ETF持有個股的股利率變低,這時ETF就用平準金先配,因為很多ETF都去追某幾檔個股,所以就會產生差價損益,一開始散戶會覺得拿到很高的股息,然後ETF還賺到差價,但這僅是ETF發行商拿投資人的錢去追高個股造成的,這絕對無法持續的,所以會有很多有良心的人去檢舉,主管機關也懂我說的道理,那些ETF要的單純就是一開始散戶進去的管理費及手續費,一開始ETF的股價如果上漲,這樣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資者進來,一開始就能用平準金配出高股息,讓散戶有股價漲了,還拿到高股息的錯覺,最終這些錢一定就是要投資者自己去支付的,這樣說好了,我舉個最極端的例子,ETF持續的買進鴻海,把鴻海的股價買到400元,ETF就僅持有鴻海一檔,這時鴻海漲到400元了,ETF的股價當然也上漲,但鴻海股價400元時,股利率僅有1.25%,這時就拿差價賺到的平準金一樣配5%給散戶,這樣散戶就會覺得賺到差價及高股息,但只要ETF買盤不持續,鴻海的股價就很難一直在400元,而且鴻海一年賺的錢就僅有10元,配出5元,ETF不可能每年從鴻海這拿到1.25%的股息,然後反手就配給散戶5%,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一開始為了吸引散戶才有可能辦到,未來散戶都進來後,股價就會跌回來,這時ETF就會損失差價獲利,因為買到的均價高,假設買的均價300元,這樣一年股利率就僅有1.7%,最終股ETF的股利率就只能配出1.7%,這麼簡單的事,很多散戶卻一直看不懂,真的就是很搞笑。

一般討論區網友說:我才不會買毛三道四的公司,而且鴻海是靠不斷的併購別人才有這樣的規模,而且還用融資借來的錢發展公司。

A大回答:這就是一般散戶對鴻海會有的刻板印象,但很搞笑的事是,他眼中所有的缺點,都是要成為有競爭力公司必需要做的事,之前我就有和大家說過,毛利率可以用來判斷公司競爭力,但你不能直接用毛利率多少去判斷公司的競爭力,例如台積電毛利率55%,聯電毛利率35.7%,這兩家是同產業的公司,所以毛利率的高低就能拿來比競爭力,所以台積電競爭力明顯就是比聯電強,那來到代工廠的毛利率,大概就是在6到7%左右,所有的代工廠都是這個毛利率,會這樣的道理也很好懂,因為代工業是整個產業的終端,最終產業的總價格當然是比較高,愈是上游的公司,算的就是自己生產出來的價格,所以單價相對低,這樣說好了,上游關鍵零組件200元,公司能賺100元,這樣是賺100元,毛利率50%,到了最下游的成品,每個關鍵零組件價格都一起算,成本為2000元,這時你一樣賺100元,這時毛利率就僅有5%,有一些書沒有念透的人,直接就拿毛利率在那比競爭力,宏達電毛利率41%,鴻海毛利率6%,這樣你覺得宏達電比較有競爭力啊,真的是愛說笑,宏達電在他的產業中,對手是蘋果,毛利率44.5%,這時會有人說毛利率差不多啊,但蘋果每年的營收比較大,營利率約30%,而宏達電手機根本沒人要,營收很小,營利率負97.9%,看到這裡後,就引出一個規模的觀念,當你的營收愈大,你的營利率才能愈高,鴻海的競爭對手是立訊,緯創,廣達,和碩及仁寶,這五家營收加起來才和鴻海差不多,所以鴻海是具經濟規模的,鴻海之所以有經濟規模,就是從不斷併購,合資,擴廠而來的,鴻海想要做到垂直一條龍,一定就是要在所有的關鍵零組件廠上佈局,如果有現成的,自然就是用併購的,如果沒有現成的,那就要花點時間及金錢去建立,最後網友說鴻海錢都是融資借來的,以目前所有的上市公司,哪一間公司不會做一點金融負債以增加利潤,以銀行業來說,100元的資金中,有90元是借來的,連台積電這種一流的公司,100元中也有37.8元是借來的,鴻海則是100元中有58元是借來的,廣達則是100元中有74.2元借來的,一般代工廠普遍都是100元中有70到80元是借來的,所以鴻海在同業中算是負債比低的,有時你在看衰鴻海時,也許是你自己的程度有問題,而不是鴻海有問題。

一般討論區網友說:鴻海以前配的現金很少,所以投資鴻海賺不到什麼股息。

A大回答:大部份的公司分為成長期,平穩期及衰退期,之前的鴻海還在快速成長期,當然就是要保留大部份的現金再持續投資,然後配股票及少量的股息,我看上鴻海時,已經不是快速成長期了,而是穩健期,這個階段的鴻海就是會配五成左右,幾年後如果變衰退期,就會變緯創,廣達,英業達,光寶科那樣,賺到的都配出來,因為若是他們保留了很多錢的話,公司是無法創造其相對的獲利,所以就要都配出來,一般成長期的公司風險相對大,穩健期就是很安全,因為已經成長到王者了,雖然沒有快速成長的效果,但穩健獲利及配出一半息,這是很香很甜的,未來到衰退期,鴻海就成了高股息了,賺10元配8元,很多散戶搞不懂高股息的意思,對巴非特來說,他是不配股息的,這樣就不會被課稅,巴非特覺得給他再多錢,他都能一直創造出很高的獲利,所以巴非特敢一直保留獲利,這就是巴非特猛的地方,像中華電信,賺5元就配5元給你,一毛錢都不敢保留,因為只要一保留,那中華電信的ROE就會變差,中華電信ROE就是10倍,淨值50元,獲利5元,鴻海ROE也是10,淨值100元,獲利10元,雖然中華電信及鴻海都是配5元,但鴻海每年會有5元的淨值增加,這也是我說的,買中華電信的話,股價的成長一定是會受限的。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