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鴻海今年強勁成長營收將八兆以上!作者:A大!昨天鴻海開出第四季財報,本業營利644.8億,相較2023年第四季489.3億年對年的大幅度增加32%,這是受惠AI伺服器出貨所致,不過業外獲利卻不正常的虧損11.67億,2023年第四季業外有179.7億,正常來說鴻海業外有100億左右,因為業外虧損11.67億,這就使得第三季的獲利3.34元,輸給了2023年第四季的3.83元,也打破了歷年第四季的獲利會贏第三季的傳統,全年鴻海本業營利2006億,比2023年全年營利1665億年增兩成,2024年營收增加11.4%,本業營利增加兩成,代表AI伺服器確實是會讓鴻海本業獲利大幅度成長,尤其第四季有小量出貨一個月GB200,本業營利更是年對年大增了32%,顯示AI伺服器及GB200對鴻海本業貢獻不小,會有一些散戶看到鴻海2024年獲利11.01元就覺得下星期一股價會大跌,以正常來說,三大法人及比較專業的投資人都是看本業毛利率及營利率的,鴻海2024年第四季毛利率6.15%,比2023年第四季6.12%高,營利率3.03%,比2023年第四季的2.64%高,這意謂著什麼呢?代表鴻海營收從2023年第四季的18520億增加到2024年第四季的21305億,營收增加2785億,新增的這2785億毛利率是更高一些的,因為營收增加營利率也是會增加,這就為今年鴻海營收大幅增加獲利也會大幅增加打了一劑強心針,讓三大法人及投資人知道一件事,鴻海營收增加,本業營收是真的會增加的,從2023年第四季本業營收的489.3億增加到2024年第四季的644.8億,營利大幅度的增加了155.5億,鴻海2023年第四季的業外179.7億,有很大部份是透過處份廠房,土地,基金及股票,這一點很早我就和大家說過了,這是為了去彌補2023年第一季夏普打消重大資產減損,鴻海認列了200億損失,2023年鴻海因為沒有AI伺服器的爆炸性成長,所以本業的營利增加不足以去彌補夏普損失的這200億,所以鴻海在2023年第二季到第四季都有做一些資產活化,也就是處份土地,廠房,基金及股票,2024年第二季開始,鴻海受惠AI伺服器爆炸性成長,本業營利一直表現的非常好,鴻海2024年第二季到第四季完全沒有去活化資產的意思,這一點三大法人及專業投資人一定是知道的,業外就是鴻海要不要活化而以,業外是能透過資產打敗資產,鴻海因為2024年有AI伺服器的強力加持,光靠本業營利,從第二季到第四季出貨AI伺服器,2024年本業營利就比2023年增加了341億,鴻海2024年營收68596億,2023年營收61622億,營收增加了6974億,這樣就能讓鴻海的本業營利增加341億,今年鴻海全年展望是強勁成長,鴻海定義的強勁成長是保底營收向上成長15%,也就是最少要增加10289億營收,以去年營收成長6974億,本業營利增加341億,今年保底本業營利益增加503億,大家不要忘了一件事,當公司營收愈高,公司的營利率會愈高,之前我就有舉過百貨公司周年慶及星巴克買一送一的例子,當一天賣的量愈大,店員薪資,水電,房租的成本都一樣,賣的愈多,營利率就會愈高,所以當營收愈大營利率就會愈高,所以至少今年本業營利保底是增加五百多億,重點是鴻海敢在第一季就和投資人說強勁成長,所以目前鴻海看到的營收成長絕對不可能僅剛好成長15%,因為鴻海有三兆多的營收是消費智能產品,也就是蘋果手機,蘋果會在九月底開賣,目前不要說鴻海不知道蘋果17高階手機是否能賣的好,連庫克現在也不會知道今年的手機是否賣的好,所以鴻海每年在估消費智能產品時都會估約略持平,就是抓個正負3%的空間,所以鴻海現在敢和投資人說全年強勁成長,2025年全年營收鐵定是要高於18%的成長的,所以2025年會上八兆的機率很大,本業營利會增加五百億以上,甚至是六百億也是正常的。
鴻海從2019年開始,業外獲利賺489.8億,2020年業外賺346.4億,2021年業外賺446.1億,2022年業外賺137.2億,2023年業外賺257億,2024年業外賺112.68億,大家可以很明顯的發覺一件事,業外獲利從489.8億下降到112.68億,去年大家會因為業外少賺了一百多億而被影響到,那是因為去年本業營利多賺了341億,一百多億的業外就是三成左右了,今年鴻海本業營利會再多賺五百億以上,加上2024年多的341億,也就是說2025年會比2023年本業多賺850億,2024年的業外獲利已經低到剩112.68億了,鴻海是一家正利息收入的公司,所以每年業外會賺錢是很正常的,2023年及2024年因為有夏普打消重大資產減損,今年開始夏普已經是輕資產的公司了,應該是不會再有什麼重大資產減損了,今年開始鴻海本業營利增加的幅度,就不會再被業外給影響了,這也是為什麼三大法人及專業投資人會看本業的原因,因為本業營利是會持續的,業外就是一次性的,鴻海活不活化資產,那些資產都是在鴻海中,鴻海當然也是能為了第四季獲利更好看去多處份120億的土地,廠房,股票及基金,這樣確實能讓鴻海多賺一百多億,第四季獲利就會來到4元多,但這樣對鴻海來說也沒什麼好處,處份出來的資產就是多繳幾十億的企業所得稅罷了,沒有處份的資產也是在鴻海的淨值中,大家應該有發覺一件事,鴻海2023年底淨值107.72元,2024年第四季來到118.5元,增加了10.8元,2024年賺了11.01元,但年中配出了5.4元,正常來說淨值應該只會增加個5.6元,結果卻增加了10.8元,所以鴻海有5.2元的額度能去把第四季的業外做的漂亮,鴻海把淨值中的1元土地,廠房,股本及基金實現,這樣獲利增加1元,其實最終淨值一樣是不會變的,只是會計上就是獲利12元,淨值一樣是118.5元,三大法人及專業的投資者對這樣的操作比較不會買單的,因為這樣操作只是讓獲利更好看,從賺11元變賺12元,但實現的這1元就是138.6億,要繳20%的企業所得稅,也就是近三十億要繳給政府,鴻海何必做這種傻事,未來如果又出現COVID-19,夏普打消重大資產減損,或是康達智做假帳之類的,鴻海為了把獲利顯示出來,就能去活化資產,對專業經理人來說,他們會有經營目標,明明本業做的很好,結果你出了一些和我經營公司無關的事,你還要算在我頭上,我怎麼可能會吞,例如劉董目標是鴻海獲利一年比一年高,這就是劉董的績效指標,結果夏普打消重大資產減損,這和劉董經營鴻海有個毛關係,明明劉董是能讓2023年獲利高過2022年的,結果認列夏普200億虧損後,2023年的獲利會低於2022年,這樣劉董的績效指標就不合格了,因為不是劉董的問題,所以活化資產如土地,廠房,股票及基金,讓2023年的獲利高過2022年,一方面劉董績效達標,二來可以把2023年真實賺到的獲利配給股東,這時去活化資產繳個幾十億企業所得稅才會相對值得,2024年鴻海就算不要去活化任何的資產,獲利都來到11.01元了,比2023年的10.25元高0.76元,績效鐵定就是達標的。
鴻海第四季法說會中釋出的新資訊,第一就是全年營收強勁成長,這一點對外資群及投資機構來說就是重大利多,大家還是得了解一件事,川普在打關稅戰,三大法人及投資者是會擔心關稅戰帶動經濟衰退,鴻海這種具經濟規模的公司,一旦全球經濟衰退就會造成鴻海營收衰退,結果鴻海今年的全年展望是強勁成長,這比鴻海業外多活化一百多億有效的多,等於就是為三大法人打一劑強心針,鴻海就算遇到川普關稅不確定因素,今年還是敢開出全年強勁成長的展望,,也就是至少今年營收保底7.89兆,以蘋果手機這麼難估來說,鴻海一定是看到AI伺服器展望更好,不然就是新的電動車訂單接到了,所以才敢這麼有信心的說今年全年業績強勁成長,光鴻海全年展望開強勁成長就夠鴻海上漲了,我和大家說,鴻海2024年獲利12元然後今年展望顯著成長,這一定比不上2024年獲利11元,因為業外虧11.67億,然後今年全年強勁成長威力大的,鴻海今年敢在川普關稅不確定下開出強勁成長,這算是很有膽量的,三大法人賣了這麼多鴻海股票,怕的不就是川普關稅讓鴻海營收衰退及獲利衰退,鴻海都敢開出今年強勁成長的展望了,這是不是去打臉了怕川普關稅的三大法人呢?另一個利多就是鴻海兩個月內將與日本客戶簽署CDMS合約,代表鴻海在電動車生意上開始有實質進展了,我個人猜測鴻海之所以敢在川普關稅戰威脅下還開出全年強勁成長的原因就是需求更強的AI伺服器,不然就是有接到傳統車廠的電動車代工,這兩個營收是比較不會受到川普關稅戰影響的,最後一個比較中期的利多是財務長進一步指出,中期的股東權益報酬率目標是從9%提升到12%以上,這和我之前推測不謀而合,我也是和大家說從今年開始到2030年,鴻海會從獲利平穩股變成獲利成長股,也就是之前100元能賺10元,之後受惠AI伺服器強勁成長,營收會大幅度成長,就會變成100元能賺12元之類,當鴻海股東權益報酬率從9%提升到12%,鴻海的股價淨值比一定會大幅度提升的,一些無知酸民會覺得鴻海獲利從10.25元提升到11.01元,股價從100元漲到170元,這樣的情況很搞笑,我只能和大家說,鴻海2021年到2023年連續三年都能賺10元以上,淨值100元,股價100元,市場有沒有看一下自己有多蠢,一家獲利這麼穩定,競爭力這麼強的公司,你和我說淨值100元,股價也該100元,正常來說,鴻海淨值100元,一年賺10元多,股價就該兩百元以上了,正常台股的大盤淨值比是2.5倍,鴻海淨值100元,股價淨值比2.5倍就該250元了,去年單純就是稍微反應一下市場的不合理股價罷了,現在鴻海淨值來到118.5元,接下來三到五年股東權益報酬有可能從9%提升到12%,也就是118.5元的淨值如果股東權益報酬率是12%的話,那一年是能賺14.22元,這樣的公司股價淨值比該在1.5倍嗎?真的就是來搞笑的,大家去看一下台達電,一年也才賺13.56元,股價來到378.5元,大部份的股票是落在外資群手上,外資持有比例高達64.7%,代表一般的散戶都不傻,不會蠢到去買台達電當盤子,鴻海的股東從80萬提升到110萬,近一年多有40萬個股東是買在鴻海股價淨值比1.6到1.8倍之間,這些人都是聰明人來著,鴻海接下來三到五年會從穩健股變為成長股,股價淨值比提升到2到3倍都是正常的,未來股價淨值比上去後,一定就會有人在那嗆買在一百八十幾元的人成本好便宜,一直在那騙別人買300到400元,前一陣子就一堆酸民一直說成本100元的人騙散戶買一百八十幾元鴻海,我敢和大家說,六年後就會有新的酸民說成本一百八十幾元是什麼神仙成本,說你成本這麼低,你才敢在那說風涼話。大家按讚並留言,鴻海受惠AI伺服器強勁成長,不畏川普關稅戰經濟衰退風險,鴻海全年展望強勁成長,並且中期讓股東權益報酬由9%提升到12%,從穩健股向前邁進為成長股!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今年強勁成長營收將八兆以上!
2、鴻海中期目標ROE從9%變12%!
3、鴻海將與日本客戶簽CDMS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