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3月27日 星期四

3月27日!個股行情會有不同的心理面壓力!

 新聞說:蔣尚義透露鴻海集團布局先進封裝和矽光子CPO好事近了,鴻海半導體策略長、同時也是鴻海子公司訊芯-KY董事長蔣尚義今天表示,鴻海在先進封裝及光學元件封裝獲得重大進展,預料在整合扇出型封裝切入大陸手機晶片廠;至於CPO領域,與美系網通大廠合作的CPO封裝架構,可望在年底導入特殊應用晶片設計等產品,迎合高速運算需求。蔣尚義透露,在他加鴻海集團後,即提升鴻海集團在先進封裝和CPO布局。其中位於青島的新核芯科技,因具備INFO技術,原本想承接蘋果手機的INFO封裝業務,後因蘋果統合由台積電承接後段INFO業務,並非出晶粒,因而無緣問鼎。但經調查,隨著大陸手機大廠包括小米、OPPO等均已有自行開發手機應用處理器能力,給新核芯科技開展這項業務的機會。他透露鴻海集團正與這些大廠接洽,有助於開展INFO版圖。據調查,鴻海去年已透過旗下工業富聯增資青島新核芯科技台幣4.4億元,藉此擴大AI等高階應用晶片封裝布局。根據新核芯官網,青島新核芯科技由鴻海集團S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擔任董事長,成立於2020年,是鴻海集團布局第五代行動通訊、人工智慧等高階應用晶片高階封測需求所做的投資。蔣尚義也擔任訊芯董事長。法人透露,訊芯在CPO的合作夥伴,正是全球網通晶片龍頭博通,雙方合作除了ASIC外,還包括市占領先的網路交換器。蔣尚義表示,去年因訊芯的合作夥伴開發進度延宕,導致訊芯營收表現不如預期,但目前雙方合作已開始推進,希望年底前能傳出好消息。據調查,訊芯與博通合作項目包括光收發模組和ASIC,全是客製化產品。其中因應高速網通傳輸需求的交換器(Switch),計畫從800G的傳輸速度推進至1.6T。因稍早輝達已宣布將在今年推出CPO架構的,採用1.6T傳輸速度的Quantum-X,明年推出Spectrum-X,兩款交換器劍指挑戰博通龍頭地位,預料也將加速博通新產品上市時程。

記得2020年台股上漲22.8%,鴻海上漲1.32%,2021年台股上漲23.66%,鴻海上漲13.04%,那時有不少投資鴻海的人自我心理面崩潰,覺得買到鴻海爛透了,認為一大堆股票都在上漲,只有鴻海不漲,重點是鴻海身為台股第二大權值股,結果漲幅還輸給大盤,那時我就說過,上漲愈多的個股,未來修正的愈厲害,正常隨著公司獲利而上漲的,未來在修正時會跌比較少,但是很多散戶都聽不進去,時間來到2022年,大盤下跌22.4%,鴻海僅下跌3.94%,在2020到2022年三年之間,你投資鴻海是很難因為資金有弱點而出局的,畢竟鴻海2020年到2021年就是上漲1.32%,上漲13.04%,下跌3.94%,重點是這三年鴻海都有配出股息,分別是4元,5.2元及5.3元,所以這三年鴻海賺的扣掉配出來的股息,其實市場還欠鴻海幾元,這應該很好理解吧,2020年鴻海賺7.34元配出4元,2021年賺10.05元配出5.2元,2022年賺10.21元配5.3元,還有十幾元沒有配出來流到淨值,這些差價本來就該反應到鴻海股價中,大家可以看一下2022年到10月時台灣五十成份股下跌的有多誇張,鴻海單純就是沒有上漲也沒有下跌,就能排在漲幅前三名,下跌前十名的包括第一名矽力,跌幅71.06%,第二名萬海,跌幅65.49%,第三名南電,跌幅63.55%,第四名長榮,跌幅61.4%,第五名聯詠,跌幅56.03%,第六名瑞昱,跌幅55.95%,第七名聯發科,跌幅52.52%,第八名陽明,跌幅49.92%,第九名欣興,跌幅46.97%,第十名國巨,跌幅44.11%,就連大盤也下跌29.81%,0050下跌32.82%,台積電下跌38.29%,這就是很會上漲後也很會下跌,當初我和大家說鴻海上漲的比較少,這樣至少你不會因為上漲後下跌而出局,會有一些散戶覺得寧願要上漲後下跌,這樣會比較爽一點。
即然股東想要試試看大漲後再修正自己會怎樣,鴻海在2024年到2025年就滿足股東的期望,讓大家感受一下2022年台灣五十成份股跌三成以上成份股的股東心情,在2022年時,台灣五十成份股中就有超過一半的股票是跌三成以上,甚至還有下跌五成,六成甚至七成的,下跌到五成,六成甚至是七成的公司都比較偏成長股,像是大盤就僅下跌三成及台積電了不起就是下跌38.29%,在2024年鴻海上漲76.08%,台股上漲28.47%,鴻海在2024年上漲就是去彌補之前沒有上漲的部份,今天台股下跌1.38%,鴻海下跌3.31%,所以六年的累積大盤及鴻海是漲幅差不多,從2019年到昨天大盤累積是上漲了128.8%,鴻海是上漲134.5%,鴻海中的股東應該是有嚐到從234.5元跌到160元的滋味,累計下跌了74.5元,跌幅31.76%,比之前台積電下跌的38.29%輕一些,我敢和大家說,2020年到2022年鴻海股東雖然感到很悶,很痛苦,但應該是不會有人因為資金有弱點而出局,但2024年中到今天,鴻海最高點到最低點合計下跌了31.76%,確實很有可能有人因為資金有弱點而出局,投資鴻海六年以上的股東,你們就是有嚐過別的成份股暴漲鴻海不漲,然後其他成份股暴跌鴻海下跌,最近一年是鴻海暴漲,成份股暴漲,鴻海暴跌,成份股也暴跌,大家可以比較哪一種情境比較痛苦,是2020年到2022年比較痛苦,還是2024年到2025年比較痛苦,這兩種走勢對於新手來說,應該是2024年到2025年會比較兇險一些,因為2024年到2025年這樣的走勢是會讓資金出現弱點,記得之前鴻海股價漲上來後,我就提醒大家未來股價波動會很劇烈,之前我就有用緯創及廣達提醒過大家了,這兩家公司股價上漲後是有下跌三成多以上的,在2022年期間,也是有很多大型權值股下跌三成以上,這就和人生一樣,你覺得自己的人生好苦,其實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苦,在2020年到2022年時,你覺得2020年到2021年鴻海一付要死不活的樣子讓你很痛苦,覺得別的大型權值股及成長股漲了好多,覺得好棒,但是2022年時,那些買到成長股的人,他們就是在經歷資金健全度及自我心理面強健度的考驗,正所謂得到後再失去,痛苦是三倍,很多買到成長股的散戶,他們是200元買到漲到400元,接著跌到280元,這樣雖然還上漲了80元,但對很多散戶來說,他們是感受到少賺了120元,當初我們在2020年到2021年因為股價不漲而痛苦,但2022年就沒有感受失去的痛苦,到了2024年到2025年,市場也讓鴻海中的股東嚐一次2020年到2022年買到成長股散戶的痛苦,我個人是覺得,如果你想要當價直投資者,你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情境,當你遇到的情境愈多,你就會知道巴菲特了不起的地方在哪裡,之前只覺得巴非特就是買了後放幾十年,這不是有手就行了,但你沒有想到抱著股票能有這麼多不同的情況,我們了不起就是僅有抱著六年多,就經歷過這麼多酸甜苦辣,巴菲特可是持有幾十年,他遇到的情況一定是比我們更多的。
之前我常常會把投資鴻海要做的四件事掛在嘴邊,也就是買進,持有,等待及不要出局,這四句話看似簡單,但也不是一般人能辦得到的,大部份的散戶在股市很樂觀時他們是敢買進,這一點沒啥問題,但你要他們持有及等待,那就是要了他們的老命,在股市行情很好及很差時,大家可以去觀察新聞,媒體,一些討論區及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這些人都是有可能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常常就聽到新聞及媒體恐嚇你,不然就是聽到一般討論區網友嘲笑你,不然就是聽到來自親朋好友一付好意的關心,例如,你手上的鴻海還好吧,最近跌的很慘,聽說還會再跌,你要不要先賣了之類的,反正你抱不住股票的理由千千萬,你就是會因為某一個理由把手上的股票賣掉,有一些是因為上漲時太貪心,所以開了很大的槓桿,在股價下跌時就一直擔心自己被斷頭,這也是之前我常說的,在股市行情好時開很大槓桿的人一付賺很多及賺很快,但當股市下跌時,你就會知道自己有沒有之前我一直強調的危機處理能力及自我心理面是否健全,有一些散戶開很大的槓桿,看到股價跌下來時就是在那邊等死,一些有危機處理能力的人是會去找一些方法來處理危機,股市就是一場淘汰賽,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淘汰,所以股市才會相對的健全,股市和房市不同,很多人在房市會開五倍,十倍,甚至二十倍槓桿,但房市卻沒有把這些房蟲淘汰掉的機制,這就造成房市會變的很不健康,明明大部份的人平均薪資就一點點,房價動不動就幾千萬,搞的一付人人年薪都兩百萬,三百萬,五百萬似的,之前我就一直說,如果房市和股市一樣,能把一些開太大槓桿的人淘汰掉,大家就不會看到這麼搞笑的房價了,進到股市中你要先區分出自己要投資或投機,如果要投資的話,這屬於穩贏的,你要付出的就是時間及資金,過程中股價會波動,你不需要太在意,只要公司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你就是持續有錢就買,沒錢就抱,時間一個月,一季,一年過去後,鴻海又會再賺十幾元給股東,一年配出來,另一半流到淨值中之後會反應在股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