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鴻海自去年4月啟動輪值CEO制度以來,首位輪值CEO、集團E事業群總經理林忠正已順利完成任務,也交棒于第二任輪值CEO、集團中央園區長楊秋瑾,將於31日正式就任。
鴻海實施輪值CEO制度似乎有助於領導接班規劃、年輕化管理、提升公司治理,並整合業務單位與中央運作。
研究顯示,這種制度可能促進組織靈活性,幫助公司應對全球市場變化。
一個意想不到的細節是,輪值CEO來自不同背景,可能帶來多樣化觀點,增強決策質量。
領導接班與年輕化
輪值CEO制度允許高階主管輪流擔任CEO,培養潛在接班人,確保公司未來領導力。劉揚偉董事長提到,這能讓管理層年輕化,注入新觀點,特別適合科技業快速變化的需求。
提升公司治理與整合
第一任輪值CEO林忠正來自業務單位,幫助整合業務,提升營運績效;第二任輪值CEO楊秋瑾來自中央單位,預計進一步整合中央與地方,提升服務能力,達成「強中央、富地方」目標。
應對全球挑戰
楊秋瑾擁有全球供應鏈管理專長,特別在當前地緣政治變動下,她的領導可能完善鴻海全球布局,增強公司應變能力。
報告
鴻海自去年4月啟動輪值CEO制度,首任輪值CEO林忠正已於2025年3月30日完成任務,交棒給第二任輪值CEO楊秋瑾,她將於同日正式就任。參與交接典禮的包括經營管理委員會委員、各事業群最高主管及中央單位代表。劉揚偉董事長強調,輪值CEO制度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一環,旨在年輕化管理層、培養接班人才、強化分工與公司治理。
輪值CEO制度的背景與目的
輪值CEO制度於2024年4月啟動,首任由E事業群總經理林忠正擔任,第二任則由中央園區長楊秋瑾接任。劉董事長表示,該制度的核心目標包括:
接班計畫:通過輪流擔任CEO,識別並培訓潛在領導者,確保未來領導力。
年輕化管理:引入年輕高階主管,保持公司動態與創新能力。
提升治理:不同背景的領導者帶來多樣化觀點,改善決策過程。
整合運作:第一任來自業務單位,第二任來自中央單位,促進業務與中央的協同作用。
第一任輪值CEO的表現
林忠正於任內貫徹CEO職責,全力推動營運目標,表現優異,奠定輪值制度的良好範例。劉董事長肯定其貢獻,認為其領導經驗為後續輪值者樹立標竿。
第二任輪值CEO的背景與期望
楊秋瑾2007年加入鴻海,歷經多單位培訓,現兼任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公司董事長與執行長。2023年,她從數百位國際女性高階主管中脫穎而出,當選WeQual Award亞太區專業類年度最佳女性高階主管,體現其專注、勤勉與跨領域整合能力。她的領導風格與鴻海核心價值「誠信、勤奮、敏捷、分享、合作、共榮」高度契合。
作為第二任輪值CEO,楊秋瑾將聚焦經營管理,推動管理優化,標準化與數位化管理制度,促進「分享、合作、共榮」文化落地。她表示,將以集體智慧將輪值CEO制度打造成全球企業管理的標竿,打造敏捷、承接力強的領導架構,特別在當前地緣政治變動下,仰賴其全球供應鏈專長完善集團布局。
輪值CEO制度的具體效益
以下表格概述輪值CEO制度的潛在效益與實施細節:
領導接班規劃,培養潛在接班人,確保未來領導力,減少領導轉換風險。
年輕化管理,引入年輕高階主管,保持公司創新力,適應科技業快速變化。
提升公司治理,多樣化領導觀點,改善決策質量,強化分工與協調。
業務與中央整合,第一任來自業務單位,第二任來自中央單位,促進協同作用,提升營運與服務效能。
全球應變能力,輪值CEO具備不同專長(如供應鏈管理),增強應對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化的能力。
戰略靈活性,根據CEO背景調整焦點,靈活應對市場需求與優先事項。
全球管理標竿,通過制度創新,提升企業聲譽,吸引頂尖人才。
潛在挑戰與對策
雖然輪值CEO制度帶來多重效益,但也可能面臨挑戰,如領導更換可能影響策略連續性、員工適應新領導的困難等。鴻海似乎通過明確的職責分工與標準化管理制度,試圖減輕這些影響。
結論
鴻海的輪值CEO制度不僅是接班計畫的創新嘗試,還體現了其對全球市場變化的前瞻性布局。通過培養多元領導人才、整合組織資源,該制度有望提升公司治理與競爭力,特別是在AI、電動車等新興領域的擴張中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