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

3月17日!鴻海業外因匯損及夏普導致虧損!

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103.06億,投信買超台股76.19億,自營商賣超台股45.55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72.42億,外資群期貨空單減少2315口,期貨留倉空單39562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9490口,今天台股成交3028.15億,上漲150.58點,漲幅0.69%,收在22118.63點,電子上漲9.14點,漲幅0.77%,收在1192.78點,金融上漲13.11點,漲幅0.62%,收在2144.53點。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大和國泰,買了800張,第二名的是國泰敦南,買了652張,第三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505張,第四名的是富邦,買了425張,第五名是新光,買了355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瑞銀,賣了6312張,第二名的是台灣摩根,賣了3439張,第三名的是凱基台北,賣了3328張,第四名是台灣匯立,賣了1516張,第五名的是港商野村,賣了1472張。

今天鴻海下跌兩元,股價收在168元,成交量50999張,外資群賣超21151張,投信買超295張,自營商賣超298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1154張,一般正常外資群及投資機構都是注重本業營利,鴻海2024年第四季營收年對年增加15%,毛利率及營利率也較去年提升,營利比去年同期大增32%,結果今天外資群卻是賣超21151張,會有人說外資群因為鴻海第四季獲利不如預期,但我是不相信外資群看不懂財報,鴻海第四季獲利表現的不如預期,很明顯就是業外沒有活化太多的資產,還有去認列了夏普堺工廠重組計劃資金,加上打消相機模組的損失,之所以夏普要打消相機模組的損失,原因是夏普計劃把相機模組廠賣給鴻海,對夏普來說,堺工廠及相機模組廠都是拖油瓶,剛好堺工廠有長期電力合約,所以可以用比較好的價格賣給軟銀,KDDI及積水化學,等一下我們有一整篇來分析夏普處份業外的情況,對鴻海來說,是可以收購夏普的相機模組廠,不過鴻海並沒有像軟銀,KDDI及積水化學這樣一定很需要夏普的相機模組廠,所以對鴻海來說,夏普的相機模組廠不值這麼多錢,這才會有夏普去認列相機模組廠的損失,如果外資群,投資機構,主力及投資人很在乎業外賺的0.5元到1元,那第一季夏普賣了堺工廠會認列754.24億日圓固定資產出售獲利,那時看到鴻海獲利多賺0.5到1元時,記得要買好買滿,我個人覺得三大法人因為川普關稅戰賣了一大堆鴻海,現在屬於是頭已經洗下去了,大家才會看到明明鴻海第四季本業營收增15%,本業營利增32%,加上鴻海對今年全年的業績展望是強勁成長,在這麼多的利多下,外資群竟然去雞蛋裡挑骨頭的覺得業外多賠了0.5到1元很嚴重,看了我都笑了,大家如果平常有觀察一些大型權值股開財報的情況,外資群,主力及投資機構看的都是本業毛利及營利,對於業外虧損是有比較大的容忍度的,畢竟業外就僅是一次性的。

我們大致看一下鴻海第四季業外的表現情況吧,應該很多人對鴻海業外很感興趣,我在下一篇花了一整篇分析夏普,因為夏普也是第四季鴻海業外會虧11.67億的元兇之一,夏普認列了堺工廠相關結構改革費用,還有相機組模費用,導致夏普原本本業從賺199億日圓變成最終賠265億日圓,鴻海持有夏普34%,認列了二十幾億損失,今年第一季已經把堺工廠賣給軟銀了,會認列754.24億日圓的固定資產出售收益,第四季夏普還有認列相機模組廠資產減損,有可能是因為今年八月要把相機模組廠賣給鴻海,鴻海覺得認為沒帳面上的價值,夏普就先打消資產減損,這就是為什麼夏普本業是賺199億日圓的,最終賠265億日圓的原因,接下來鴻海其他利益及損失賠了36.83億,這個應該就是匯損之類的,要賠三十幾億很簡單,這一項是原本可以放一個賣土地,廠房,基金,股票,鴻海因該覺得沒有必要,所以賠36.83億,鴻海利息收入加其他收入減掉財務成本,這三項加起來賺40.46億,這也是我常和大家說的,鴻海是一家正利息收入的公司,每一季會穩賺40到60億,這一季賺40到60億的低標,很有可能就是鴻海把更多的資金拿去投資AI伺服器,大家應該是了解一件事,鴻海利息收入加其他收入減掉財務成本這一項之所以會能賺40到60億,那是因為鴻海手上有很多保留盈餘,AI伺服器需要大量的現金流,鴻海把會拿一些現金流去備貨及變成應收款,手上的保留盈餘變少,穩賺的收入自然就會變少,一般關聯企業及合資這一項本來是會賺錢的,但最近兩年夏普在做重大轉型,所以常常會有夏普出現虧損讓這一項變虧損,第四季這一次是虧15.33億,正常來說,這一項是會賺個幾十億,加上利息收入加其他收入減掉財務成本40到60億,就會有穩賺的60到80億,這也是為什麼我說鴻海第四季業外會有100億左右,如果鴻海的本業沒有極度亮眼,鴻海很有可能會在其他利益及損失中去處份一些土地,廠房,股票及基金之類的,讓這一項不要賠錢,或是變小賺二十億之類的,這一次就是讓其他利益及損失這一項賠36.83億,鴻海在法說會上是說匯損,這也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全球匯率變動本來就是很難預測,鴻海偶而也是會有出現匯率損失,不過之後很有可能就會彌補回來。

鴻海2024年第四季列了一筆廉價購買利益27億,是便宜買到了哪一些公司?

鴻海在2024年第四季(2024年10月至12月)財報中列了一筆27億新台幣(約合8,300萬美元)的「廉價購買利益」,這通常表示鴻海以低於公平市場價值的價格收購了某些資產或公司,從而產生會計上的收益。然而,截至2025年3月17日,鴻海尚未正式發布2024年第四季的完整財報(預計於2025年3月14日公布),因此具體細節尚未完全公開。以下是基於現有資訊和背景的分析與推測:

廉價購買利益的背景:
定義:「廉價購買利益」是指收購價格低於被收購公司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根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 3)計入當期損益。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賣方急於脫手資產,或買方具備強大談判優勢時。
金額:27億新台幣雖然不算鴻海整體財報中的大數目(例如其2024年第四季營收高達2.13兆新台幣),但仍顯示某項交易顯著低於市場價值。
可能涉及的公司或資產:
由於鴻海尚未公布詳細財報,以下是根據2024年第四季相關報導和鴻海策略推測的可能對象:

夏普相機模組事業:
交易背景:2024年12月27日,夏普宣布計畫於2025年8月將智慧手機用相機模組事業賣給鴻海子公司Fullertai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夏普在2024年10-12月財報中已對該事業認列減損,顯示其帳面價值被調低。
廉價購買可能性:若鴻海在2024年第四季提前完成部分交易協商或資產移轉,且收購價格低於夏普調整後的淨資產公允價值(例如廠房、設備或技術),可能產生廉價購買利益。27億新台幣的規模與相機模組事業的部分資產價值相符。
鴻海動機:鴻海作為夏普母公司,可能利用內部談判優勢壓低價格,強化其在智慧手機供應鏈的布局。
其他潛在收購(未公開細節):
AI或伺服器相關資產:鴻海2024年第四季營收創紀錄(2.13兆新台幣),主要受惠於AI伺服器需求(例如Nvidia GB200產品出貨)。若鴻海在此期間收購了某小型供應商或相關技術公司,且價格低於其資產價值,可能產生這筆收益。
電動車或半導體業務:鴻海近年積極擴張電動車(EV)和半導體領域,例如在美國俄亥俄州設廠。若2024年第四季收購了某破產或低價出售的相關公司(如零件供應商),也可能觸發廉價購買利益。
夏普堺工廠交易的間接影響(可能性較低):
背景:夏普於2025年3月14日以1,000億日圓將堺工廠賣給軟銀,認列754.24億日圓收益。但此交易屬於2025年1-3月,不直接影響2024年第四季。
間接可能:若鴻海在2024年第四季協助夏普處置堺工廠相關次級資產(例如設備或存貨)給第三方(如KDDI或積水化學),且以低於公允價值的價格轉讓給鴻海子公司再賣出,可能間接產生這筆收益。然而,這種情況較複雜,且金額偏小。
鴻海2024年第四季的具體收購:
截至目前(2025年3月17日),鴻海2024年第四季未公開宣布重大新公司收購案。已知交易如夏普相機模組事業的出售計畫是在12月27日宣布,但正式完成預計在2025年8月,可能涉及前期協商或資產評估。
根據鴻海財報慣例,27億新台幣的廉價購買利益可能來自多筆小型交易合計,而非單一重大收購。
推論:
最可能對象:夏普相機模組事業的部分資產最可能是這筆廉價購買利益的來源。夏普已減損其價值,鴻海可能以低價接手相關廠房或技術,產生27億新台幣的會計收益。這與鴻海整合供應鏈的策略一致。
其他可能性:若非夏普相關,則可能是鴻海在AI伺服器或電動車領域的小型收購,但缺乏具體證據。
結論:
鴻海2024年第四季的27億新台幣廉價購買利益,極可能是便宜買到了夏普相機模組事業的部分資產,因夏普已於2024年10-12月減損並計畫出售,鴻海可能以低於公允價值的價格提前接手部分資產。若非此項,則可能是未公開的AI或EV相關小型公司或資產。確切答案需等待鴻海2024年第四季財報(預計2025年3月14日發布)中的詳細披露。如有進一步需求,可持續關注相關公告!

新聞說:輝達將於17日至21日在美國舉行GTC技術大會,是人工智慧(AI)與加速運算領域盛會,外界高度關注,今年除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主題演講、新一代AI晶片以及舉辦首屆「量子日」活動外,台灣夜市文化躍登GTC舞台,也成為熱門話題之一。輝達GTC大會於2009年首次舉辦,原本主題聚焦繪圖處理器(GPU)在遊戲和高效能運算中的角色,隨著AI與深度學習逐漸興起,輝達開始把GPU定位為AI運算的核心工具,GTC也成為全球AI開發者的年度重要聚會。今年GTC有1000多場會議、2000名講者和近400家參展廠商,估計將有2萬5000名與會者親赴現場,還有30萬人線上參加。盤點全球矚目的輝達GTC大會共有6大值得期待的亮點。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主題演講將帶給全球哪些驚奇?黃仁勳將於台灣時間3月19日凌晨1時在SAP Center發表主題演講,介紹改變世界的AI和加速運算技術。通常這場主題演講是GTC的重頭戲,外界預期他將揭曉新產品或新技術,為投資者和產業界提供輝達未來策略的指引。黃仁勳日前表示,「AI正在改寫可能性的極限,將昨日的夢想化為今日的現實」,今年GTC將展示目前實體AI、代理型AI和科學探索領域的突破性進展。黃仁勳今年1月來台宴請供應鏈夥伴時指出,輝達和台積電具有長期友誼,雙方正在共同創造新的市場及機會,例如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他過去演講曾多次提到機器人在AI領域的重要性,預料也將成為今年GTC話題之一。GTC將發表哪些新一代AI晶片?外界認為,今年GTC將發表GB300系列伺服器、矽光子共同封裝技術(CPO)交換器,以及下一代GPU平台Rubin、中央處理器平台Vera的更多細節,展示新一代AI晶片的威力。隨著AI晶片效能越來越強,能耗越來越高,散熱方案也更顯重要,GB300預計採用更高效的液冷技術,可能讓傳統風冷技術退出市場。外資指出,GB300採用新的GPU插槽設計,將在每顆GPU和CPU採用分離式冷板設計,並導入體積更小的NVQD新型散熱接頭,取代現有GB200採用冷板模組與快換接頭(UQD)相連的方式。GB300也有望採用更先進的光通訊模組,並將安裝在伺服器內的備援電池模組、提供短期快速供電的超級電容列為標配,可大幅提升穩定性與AI運算效能。「量子日」初登場科技大咖與會將擦出什麼樣火花?輝達將於3月20日在GTC舉辦首屆量子日,量子運算產業的領導者將於當地時間早上10時至12時與黃仁勳對談,就量子運算的現狀和未來提供見解。此次量子日與會者包括D-Wave執行長巴拉茨、Atom Computing執行長布倫等。傳統電腦運作方式是透過位元來處理資訊,每個位元狀態是0或1,只能選擇其中一種狀態,而量子電腦使用的是量子位元。量子電腦目前的主要挑戰是量子位元的穩定性,因為它不易控制且容易出錯。黃仁勳先前表示,將「非常有用的量子電腦」推向市場,可能需要15到30年的時間。Google對量子運算5年內實現商用表示樂觀;IBM則預測,量子電腦大規模投入實際應用時間是2033年。輝達在機器人領域有什麼進展?黃仁勳看好未來2到3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將有明顯突破,未來實體AI將以機器人呈現。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指出,人形機器人將成美國和中國較勁新戰場。輝達對機器人的重視程度,從台廠參與GTC將展示的技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工業電腦廠新漢將在GTC發表全球首款搭載NVIDIA Jetson AGX Orin模組的Dual EtherCAT AI機器人控制器,內建新漢自研的即時作業系統,支援雙重EtherCAT Master架構,可提升機器人應用效能。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