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3月26日!鴻海首次納入標普全球永續年鑑!

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2.26億,投信買超台股35.69億,自營商買超台股8.53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台股41.96億,外資群期貨減少-1136口,期貨留倉空單33016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4802口,今天台股成交2154.93億,下跌12.9點,跌幅0.06%,收在22260.29點,電子下跌3.15點,跌幅0.26%,收在1204.55點,金融上漲9.66點,漲幅0.45%,收在2154.47點。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1636張,第二名的是港麥格理,買了1236張,第三名的是摩根大通,買了576張,第四名的是元大,買了565張,第五名是凱基台北,買了425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美商高盛,賣了1806張,第二名的是花旗環球,賣了655張,第三名的是瑞銀,賣了620張,第四名是港商野村,賣了332張,第五名的是美林,賣了327張。

今天鴻海上漲1元,股價收在166元,成交量僅有18569張,外資群買超72張,投信買超794張,自營商買超329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195張,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一些會賣的基金及ETF差不多把鴻海都賣了,所以投信這一欄位容易出現買超,另一個原因是最近投信有在推市值型ETF,鴻海權重大概佔8.4%,所以投信會持續的買超幾百張,一兩千張的鴻海,近兩個交易日下來,三大法人同步買超鴻海,雖然只有買超一千到三千張,但是也是近幾個月以來很少見,之前外資群就像在倒垃圾一樣的一直賣鴻海,投信也一直賣,三大法人合計都賣超一百萬張的鴻海了,鴻海的股價也從221元跌到一百六十幾元,外資群的持股比例也來到僅剩下33.6%,之前我列出鴻海近六年的本業及業外獲利情況,只要你有一點點觀察能力的人,你都該知道接下來幾年鴻海的獲利會大幅度的提升,三大法人因為害怕川普的關稅戰,覺得川普是瘋子,會對全球課關稅,接著全球會對川普做出反擊,然後企業反應不過來,當企業獲利衰退,接著企業把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造成美國通貨膨脹,當美國人民感到痛苦,就會去教訓川普及川普的政府,大部份的投資機構都是往上面說的這樣想,所以就無視鴻海接下來獲利會大幅度的提升,確實投資機構認為的事有其發生的機率,但大家還是得了解鴻海的股價淨值比並不高,和台達電,台積電,廣達相比,鴻海的股價淨值比真的就是委屈到爆炸,我也是搞不懂為啥投資機構能傻成那樣,鴻海是一家連續三十六年獲利,三十六年配息,近二十年獲利有資產的10%,近四年獲利超過一個股本,鴻海賺到的十幾元,這和別間公司賺到的十幾元是一樣的,例如台達電一年賺13.56元,淨值才88.58元,結果台達電的股價來到400元,鴻海今年要賺到13.56元,我個人覺得機率是蠻大的,結果股價才166元,一些外資群及主力還在那拼命的賣,這樣的情況竟然還有一些魯蛇及酸民覺得外資群及投資機構好棒,覺得我被外資群打敗了,我也真的是服了那些魯蛇及酸民,你在投資一家公司時,長期不就是看基本面及產業面嗎?鴻海接下來到2030年的股東權益很有可能提升到12%,也就是說原本鴻海淨值100元可以賺10元,淨值118.45元可以賺11.84元,之後可能就是100元能賺12元,118元能賺14.16元,接下來幾年鴻海很有可能都會朝向這樣的方向前進,所以鴻海會愈賺愈多錢,而且配出愈來愈多股息,結果最近三大法人卻傻乎乎的因為川普關稅而賤賣手上的股票,大家看現在三大法人賣的很開心沒有錯,你們會覺得三大法人就是天,就是神,未來三大法人看到川普關稅淡化後,他們一定會回頭買的,那時大家就能看到三大法人有多傻了,就是賤賣股票後未來高價買回,這時會有人說,川普關稅會讓經濟大衰退很久,這種鬼話我也聽到不要聽了,之前說COVID-19會讓人類死掉10%,說FED升息會回收市場資金,而造成經濟大衰退,結果時間幾年過去了,世界依舊一樣的在轉,只要你不要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半年,甚至是一年中出局,很快你就會看到外資群,主力及投資機構回頭買鴻海,會有人說為啥投資機構及外資群一定要回頭買股票呢?道理也很好懂,因為股票是所有金融商品中報酬率最好的工具,一些資金了不起就是出去避險一下,股價是資金堆出來的,當資金都出去避險,股價自然會悲觀一些,但未來資金回來時,你就會發覺股價變的比較樂觀,所以不要常常看到股價悲觀時在那演內心戲,只要公司有價值,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未來外資群,主力一定是會回來把股票買回的,你要擔心的不是三大法人啥時回來買回,而是他們回來買時,你手上有多少股票及是否能抱的住,很多散戶很搞笑,就是套牢能抱永遠,解套就馬上賣,所以進到股市就是永遠為解套,股價在甜美價時不敢多買,到了氣氛好時才一直拼命買,這種人注定就是股市中的輸家。

新聞說:鴻海首次納入標普全球永續年鑑,獲產業最佳進步獎,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憑藉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領域的卓越表現,首次成功入選2025年標普全球永續年鑑,並榮獲「產業最佳進步獎」殊榮。在全球450家電子零組件企業評比中,鴻海的企業永續發展評估占據第15名,展現在永續發展領域的顯著進步與全球競爭力。標普全球永續發展評級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企業永續發展評估之一,其年鑑僅收錄產業前15%的企業,並要求企業永續發展評估得分至少達到30分,評估涵蓋氣候變遷應對、能源管理、供應鏈責任、勞工權益、企業治理等百項嚴格指標。此外,「產業最佳進步獎」為標普全球永續年鑑中特別設立的榮譽,僅授予過去一年內CSA評分提升最多,並成功進入產業前15%的企業。經過一整年的優化改善,鴻海的CSA分數從前一年的50分大幅增加到71分,分數成長幅度超過40%。這也讓鴻海首次獲得電子零組件類別「產業最佳進步獎」殊榮,充分展現其ESG戰略的有效性及持續優化能力,並獲得國際的認可。鴻海永續委員會推動辦公室主管黃奕誠表示:「此次鴻海首次納入標普全球永續年鑑,並獲得Industry Mover殊榮,這是對集團推動永續的中央ESG各小組、事業群同仁,總共近680人團隊的肯定。未來我們將持續以『好還要更好』的理念下,繼續推動永續工作,期望在明年能創下更好的成績。今年鴻海也會訂定最新的ESG長程目標,對外宣示,更積極、更前瞻的永續推動方向。」鴻海科技集團於2022年首次發布32項中長期ESG目標,涵蓋氣候行動、供應鏈責任、員工福祉及公司治理等多個領域。截至目前,大多數目標已提前達成,彰顯公司在永續發展領域的堅定承諾與顯著成果。過去三年來,鴻海在中長期ESG目標相關推動成就包括,鴻海綠電使用比例已突破60%,女性董事比例達28.6%,並積極推動關鍵供應商簽署綠電承諾。公司始終秉持包容與多元文化,致力吸引來自各界的人才,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並持續確保無任何違反公平就業原則的事件發生。後續鴻海將公布集團新ESG長程目標,完成年度全球永續敬業度調查,持續優化供應商責任報告書,同時建立綠電資產平台架構以滿足集團綠電需求。透過園區管理制度,優化員工照護管理服務,提升園區員工健康管理目標,攜手全球夥伴共創永續未來。

台灣及全球投資機構有哪一些基金或ETF會依據標普全球永續年鑑而投資的?

直接回答
研究顯示,台灣及全球投資機構中,依據標普全球永續年鑑投資的基金或ETF主要包括採用道瓊永續指數或相關ESG評級的產品,因為該年鑑基於S&P Global的企業永續發展評估(CSA)數據。
在台灣,元大台灣ESG永續ETF(00850)可能間接受到CSA數據影響,透過其追蹤的MSCI台灣永續高股息指數納入ESG考量。
全球範圍內,iShares MSCI KLD 400 Social ETF、SPDR S&P 500 ESG ETF及iShares ESG Aware MSCI USA ETF(ESGU)等ETF直接或間接參考S&P Global CSA數據或DJSI成分。
一個意外發現是,部分基金如Vanguard ESG U.S. Stock ETF雖未直接提及年鑑,但其篩選標準與CSA評估指標高度重疊。
概述
標普全球永續年鑑是基於企業永續發展評估(CSA)分數選出各產業前15%的企業,並授予「產業最佳進步獎」等榮譽。投資機構可能透過追蹤道瓊永續指數(DJSI)或相關ESG評級,間接依據年鑑數據選擇投資標的,如鴻海這類入選企業。

詳細分析報告
以下是對台灣及全球投資機構中可能依據標普全球永續年鑑進行投資的基金或ETF的分析,基於2025年3月26日可獲得的公開資訊,呈現專業文章風格。

背景與方法論
標普全球永續年鑑依據S&P Global的企業永續發展評估數據,評估超過7,690家企業,涵蓋氣候變遷、能源管理、勞工權益等百項指標,並選出各產業前15%的企業(約780家,跨62個產業)。CSA數據與道瓊永續指數密切相關,許多基金和ETF以此為基礎篩選成分股。鑑於鴻海入選2025年年鑑並獲「產業最佳進步獎」,其股票可能被相關基金納入。

由於年鑑本身並非直接投資指數,分析聚焦於使用CSA數據、DJSI或類似ESG標準的基金與ETF。以下分為台灣及全球兩部分探討。

台灣的基金與ETF
台灣ETF市場近年快速成長,2024年規模增長約65%,部分產品納入ESG考量。以下是可能依據標普全球永續年鑑或相關數據投資的ETF:

元大台灣ESG永續ETF(00850)
追蹤指數:MSCI台灣永續高股息指數。
ESG關聯:該指數由MSCI編製,篩選高股息且符合ESG標準的台灣上市公司。雖然未直接使用CSA數據,但MSCI的ESG評級與S&P Global的評估方法有一定重疊,可能間接涵蓋年鑑中的企業如鴻海。
資產規模:截至2025年3月,約新台幣150億元。
投資吸引力:鴻海作為台灣指標企業,若其CSA分數提升(如從50分升至71分),可能提升在該指數中的權重,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富邦台灣永續發展ESG ETF(00901)
追蹤指數:台灣永續發展ESG指數。
ESG關聯:由台灣證交所與富時羅素合作編製,納入ESG績效優異的企業。雖然主要依賴FTSE ESG評級,但其標準與CSA指標(如氣候行動、公司治理)相似,鴻海的年鑑入選可能影響其權重。
特點:2024年推出,強調永續與財務表現並重。
機構基金可能性
台灣的機構投資者,如國泰投信、元大投信,可能在其主動型基金中參考CSA數據或DJSI成分,特別是鴻海入選年鑑後。但具體基金名稱因公開資訊有限,難以逐一確認。
全球的基金與ETF
全球範圍內,許多ETF直接追蹤DJSI或基於S&P Global ESG數據,這些產品可能因鴻海的年鑑表現而納入其股票。以下是代表性例子:

iShares MSCI KLD 400 Social ETF(DSI)
追蹤指數:MSCI KLD 400社會指數。
ESG關聯:該指數篩選符合環境、社會與治理標準的美國企業,並與S&P Global的ESG數據有合作基礎。雖然鴻海為台灣企業,未直接納入,但其供應鏈角色(如與蘋果合作)可能間接影響成分股。
資產規模:約45億美元(截至2025年3月)。
特點:由BlackRock管理,適合重視永續的投資者。
SPDR S&P 500 ESG ETF(EFIV)
追蹤指數:S&P 500 ESG指數。
ESG關聯:由S&P Dow Jones編製,直接使用CSA數據篩選S&P 500成分股中ESG表現最佳者。雖然聚焦美國市場,但鴻海作為全球供應鏈關鍵企業,其CSA提升可能影響相關評級。
資產規模:約10億美元。
特點:低費用率(0.10%),吸引機構投資者。
iShares ESG Aware MSCI USA ETF(ESGU)
追蹤指數:MSCI USA Extended ESG Focus指數。
ESG關聯:強調ESG表現優於同行的美國企業,MSCI與S&P Global的數據共享使其可能間接參考CSA結果。
資產規模:約130億美元。
特點:涵蓋大型企業,與鴻海的業務生態有潛在關聯。
Vanguard ESG U.S. Stock ETF(ESGV)
追蹤指數:FTSE US All Cap Choice指數。
ESG關聯:雖然未直接提及年鑑,但其篩選標準(排除化石燃料、武器等)與CSA指標高度一致,鴻海的永續進步可能使其相關業務受青睞。
資產規模:約85億美元。
意外發現:該ETF的管理費用率僅0.09%,極具競爭力。
iShares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World ETF(潛在產品)
追蹤指數:DJSI World Index。
ESG關聯:直接基於CSA數據,涵蓋全球永續領先企業,鴻海入選年鑑後可能成為成分股。
備註:此類ETF由BlackRock管理,但具體產品名稱因市場而異,需進一步確認。數據與表格
以下表格總結台灣及全球可能依據標普全球永續年鑑投資的基金與ETF:

討論與不確定性
台灣市場:台灣ETF多數未直接提及年鑑或CSA,但其ESG指數(如MSCI、FTSE)與S&P Global評估方法有共通處,鴻海的年鑑表現可能間接提升其吸引力。
全球市場:DJSI相關ETF直接使用CSA數據,最可能依據年鑑投資,但具體成分股需待2025年年鑑完整名單公布後確認。
限制:由於年鑑數據並非公開指數,基金是否明確依據年鑑難以逐一驗證,需依賴其指數編製方的ESG方法論推測。
結論
台灣的元大台灣ESG永續ETF(00850)與富邦台灣永續發展ESG ETF(00901)可能間接受到年鑑影響,全球則以iShares MSCI KLD 400 Social ETF(DSI)、SPDR S&P 500 ESG ETF(EFIV)、iShares ESG Aware MSCI USA ETF(ESGU)及Vanguard ESG U.S. Stock ETF(ESGV)等為代表,這些產品透過CSA或類似ESG標準納入永續企業如鴻海。投資機構若重視年鑑認可,可能優先選擇這些基金或ETF。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