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鴻海與采埃孚合資車用底盤公司通過,加速戰略創新,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采埃孚股份公司(ZF集團)1日宣布,采埃孚與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已於4月30日正式完成乘用車底盤系統合資公司程序。鴻海收購采埃孚底盤模組公司50%股份,雙方各持有50股份。鴻海與采埃孚於2023年7月24日簽署合資協定,並獲得相關監管機構批准。新合資公司名為ZF Foxconn Chassis Modules,將成為股東雙方未來發展戰略的核心要素。雙方的戰略合作,不僅為采埃孚集團帶來了更多獲利成長的資源、新客戶群體,更將為采埃孚在不斷成長的車軸系統組裝這一核心市場之外創造更多發展機會。對於鴻海來說,收購采埃孚底盤模組有限公司50%的股份,為其在汽車產業開闢了新的前景。合資公司的企業價值約為11億美元,雙方將利用現有業務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和流程優勢,致力於新市場的開拓。采埃孚集團執行長柯皓哲博士表示:「采埃孚和鴻海在合資公司中優勢互補,將各自獨有的優勢,如工程能力、靈活性、經驗技術和客戶導向等在全球範圍內融合在一起,確保了我們在當前成長領域的領先地位,並且為我們進入未來市場鋪平了道路。我們將和鴻海攜手,精準滿足市場新舊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同時將更多創新技術成果應用於量產車型。」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見到這個戰略合作案終於底定,鴻海的全球網路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將有效賦能雙方長遠的發展戰略。我們非常期待在更廣泛的交通和出行領域,與采埃孚共同探索更多合作機會。」該合資公司將由兩位采埃孚經驗豐富的高階主管帶領,艾克·多夫擔任執行長一職,財務長則由烏爾斯·里恩霍夫擔任,未來將不斷優化生產流程,緊跟市場趨勢以滿足客戶需求,掌握全球車軸總成市場的發展商機。采埃孚底盤模組營業單位的企業價值約為10億歐元(約11億美元)。采埃孚底盤模組股份有限公司為全球高端和暢銷車型製造商提供產品,在全球擁有25個據點,大約3800名員工,其中近100人常駐德國。 采埃孚底盤模組業務2023年銷售額約為47億美元。
A大回答:最近AI伺服器的成長動能太兇猛了,完全可以讓鴻海整體運營接下來兩年顯著成長,而且AI年複成長率高,每年來到42%,台積電更是看到2028年AI相關營收年複成長50%,所以接下來幾年鴻海的AI伺服器都是能成為主要的成長動能,這就能減輕電動車爆發的壓力,之前劉董是看好電動車在2025年爆炸性成長,現在因為電動車競爭壓力大,一些傳統車廠還有錢能繼續燒,所以還沒有很明顯的接受鴻海說品牌及代工分開的觀念,不過鴻海之前的目標的四個,一是與全球品牌商合作,二是整車代工製造,三是平台及動力底盤,四是關鍵零組件,現在一些傳統車廠還沒有和鴻海合作組裝代工,不過鴻海目前也是能透過賣動力底盤及關鍵零組件得到一些電動車方面營收的成長,鴻海接下來幾年的成長動能是AI伺服器,所以電動車在接下來幾年內如果有爆發那是最好,如果沒有爆發,鴻海就在AI產業多發點力,多投入一些資本支出,電動車方面還是能透過賣關鍵零組件,動力底盤得到小幅度的成長,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前幾年鴻海在佈局AI相關產品時,也沒有想到會在2023年下半年開始大爆發,而且年複成長還異常的高,現在鴻海在電動車就持續的佈局,說不定在2025年或2026年忽然所有的傳統車廠都想通了,要接受鴻海這種品牌及代工分開的方法,那時鴻海電動車營收就會出現大爆發,現在鴻海就是朝著電動車持續的佈局,目前雖然沒有大爆發,但最基本的需求還是有的,這一次鴻海收購采埃孚底盤模組公司50%股份,這樣未來采埃孚底盤模組公司的營收就會算到鴻海的本業中,影響毛利率及營利率,鴻海把一些不賺錢的本業亞太電信賣給遠傳,把業外夏普的面板廠關閉,這等於就是賺錢的多賺,不賺錢的就少做,以鴻海保留盈餘這麼高,只要用大家看不起的淨值去收購毛利率高,營收高的公司,這樣鴻海本業毛利率就會大幅提升,這一次花了百億收購采埃孚底盤模組公司50%股份,等於就是算到本業營收中了,接下來我們可以觀察一下這一家公司的毛利率如何,理論上一定是高過代工廠平均毛利率6%的,網友有去查去年采埃孚整體毛利率16%,但是整體的毛利率,鴻海這一次僅是收購了采埃孚底盤,這部份佔采埃孚全年營收的17%左右而以。廣告區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5月1日!鴻海與采埃孚合資車用底盤公司通過!
最近大家應該在路上有常常看到鴻海的電動巴士,電動乘用車,電動車當計乘車滿街跑吧,鴻海最近在橋科、和發園區打造電動車產業鏈,以因應電動巴士未來的產能,一開始很多散戶覺得鴻海造車是笑話,現在全台都有鴻海的電動巴士了,而且電動巴士還因為太熱銷,所以鴻海要擴充產能,最近鴻海和裕隆合作的N7也是持續的交車,最近路上也是一大堆鴻海電動乘用車滿街跑,這些都是鴻海電動車佈局的成果,只是沒辦法和目前最火紅的AI伺服器相比,不過只要方向正確,慢慢累計電動車出貨的數量,最終數量足夠大時,就會開始被市場看見,而且台灣算是一個測試的好場所,鴻海和裕隆合作的電動車就是先在台灣大量的普及,台灣也是要讓公車全面電動化,鴻海就是能提供一個好的選擇,台灣也是需要電動車品牌,不然就只有晶圓代工的台積電最強,然後電動車被中國打趴,這樣也不是辦法,電動車全球市場很大,未來鴻海還是會以不同的形式去參與,畢竟鴻海股本大,市值高,每年淨資產都會增加七百多億,新增加的七百億總是要有新的產業能投資,這樣才能維持鴻海的獲利能力,之前鴻海淨值八十幾元,鴻海一年能賺八元多,現在鴻海淨值107.7元,現在一年能賺十元多,再五年後鴻海淨值140元,至少要能賺到十四元以上,這樣才叫做新增的淨值能賺到相對應的錢,像可成及鴻準,這兩家公司就是淨值愈來愈高,但獲利愈來愈低,這就會被市場看衰,投資人會覺得可成及鴻準資產愈來愈多,結果賺的錢愈來愈少,沒有能耐幫投資人賺錢的話,那就把賺到的錢通通都配出來,就像中華電信及廣達這樣,鴻海近五年新增加的淨值是有賺到相對應的獲利的,接下來幾年AI產業大爆發,鴻海的獲利也會出現比較大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