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6月22日 星期六

6月22日!鴻海股價上漲後價值投資者不敢持續分享!序言

6月22日!鴻海股價上漲後價值投資者不敢持續分享!作者:A大!這一周鴻海集保股權的千張超級大戶增加了69085張,股東減少了4263人,因為是從上星期到這星期四,所以星期五富時調整是沒有算進去的,這兩周鴻海的股東減少16317人,鴻海的十日線是196.65元,這些賣的人是5月10日到6月7日新增六萬三千人的股東機率很大,之前我就說過,很多散戶就是想要進來低買及高賣,5月10日到6月7日平均買到鴻海的均價在174元,最近兩周減少的16317人平均是賣在196.65元,平均賺了22.65元,平均賺了13%左右,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有這麼多散戶願意進來買174元的鴻海,代表市場已經接受了174元的鴻海,重點是那時偏空外資群及主力合計賣了12萬張,才讓股價從185元跌到174元,當蘋果在WWDC發表AI功能僅支援在新款及高階產品時,新一波的主力及外資群又進來買,部份的散戶就在短短的一個月不到就賺了13%,這些賣掉的散戶之後還是會持續進來玩你丟我撿的遊戲,星期四鴻海股價最高217.5元,現在有可能股價跌到212元,210元,205元,甚至是200元時,就會有很多散戶進來買了,這有助於幫助鴻海股價打底,外資群之前賣了台股一千五百億後,沒有辦法將指數打下來,後面反手把賣的部位再回來,讓指數又上漲了一千五百點,現在又要往下賣看看投資人的信心,外資群目前擺了兩萬口期貨空單,就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把指數打下去,確實指數不可能漲到天上去,台積電股價遇到1000元也有可能會有強大的賣壓,不過這就是對短線來說,接下來到2028年台積電AI營收年複成長50%,現在會有很多散戶準備去低接台積電,所以只要台積電股價下跌個10元,20元,30元,50元,甚至是100元時,一定會有很多散戶進去買台積電的。

所以台股的指數要崩跌個幾千點,那難度是很高的,外資群就是喜歡打不下去就反手全力向上拉抬,當指數又比之前高一千五百點,自然是容易造成短線的賣壓,最近外資群就是想趁著指數下跌時,看可不可以讓散戶恐慌,股市本來就是容易出現波動,一些股價淨值比五倍,六倍,甚至是七倍的公司,這確實是會修正,像鴻海這種股價淨值比1.88倍的,只要能在下跌時少跌一些,未來指數上漲時,鴻海是能漲的更高,所以指數或股價修正時不用太恐慌,心中要有一個基準點,以目前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廣達等公司的股價淨值比來說,這些公司我是不敢說股價不會大跌到哪,以鴻海能受惠AI百年大行情,股價淨值比才1.88倍,這種公司股價在修正時就是給你機會加碼或攤平,大家記得一件事,未來股價漲到淨值比3到6倍,甚至是7倍時,這時你就不能做任何的加碼及攤平,不然你的風險就是會極大,現在我雖然覺得台積電未來AI前景很看好,但股價淨值比7倍多,這種價格我還真的是不敢和外資群或主力硬拼,還有廣達這種股價淨值比7.5倍的,雖然廣達接下來五年還是能吃到AI伺服器的商機,不過未來二十年的獲利都被拿走了,買到這種公司就是獲利別人先拿走,風險你來擔,如果你在廣達這樣的股價淨值比和外資群及主力硬拼,我覺得最終跪下來的會是你,大家看我們過去五年和外資群及主力硬拼,外資群及主力之所以跪下來的原因很好懂,就是因為鴻海股價就在淨值,外資群及主力能整我們五年,但這五年我們就是賺資產的10%,反正時間拖的愈久,我們賺的愈多,有這種底氣時,你才有可能和外資群及主力硬拼,如果你在廣達股價319元和外資及主力硬拼,有可能你等了十年,二十年外資群也懶的理你,因為未來二十年獲利都被拿走了,外資群及主力有什麼好向你跪下認錯的,大家按讚並留言,判斷公司股價的基準點是基本面及產業面,好公司如果被拿走超過二十年以上的獲利時,投資時也會變的相對的危險!

最近我會常常分享一些其他的個股,也就是未來獲利早被拿走會有的情況,未來鴻海股價進到瘋狂價,也就是獲利被拿走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以上時,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我常常看到一些人去買獲利被拿走20年,30年,50年,甚至是100年的公司,結果股價一直下跌才在那漫罵,怨天尤人,真正相對安全時,散戶就是中了低點的錨定效應,也就是廣達60元,緯創26元,英業達24元,光寶科46元,當這些二線,三線及四線AI概念股在上漲的過程,因為大部份的散戶眼中的錨點就是之前出現的股價,所以當股價漲愈多,他們自然就是愈不敢買,當緯創漲到161元,廣達漲到271元,英業達漲到73.5元,光寶科漲到174.5元後,這些散戶的錨點就從廣達60元,緯創26元,英業達24元,光寶科46元,變成廣達271元,緯創161元,英業達73.5元,光寶科174.5元,接著在下跌時就拼命的加碼及攤平,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些個股未來的獲利都被拿走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這就是散戶會中的錨定效應,現在大部份的散戶中了鴻海100元的錨定效應,他們也不管鴻海之前淨值比107.7元,一年能賺10.25元,他們就僅會攤開鴻海過去的技術線型,然後看到股價106元是三年的平均線,他們心中的錨點就是106元,所以當鴻海股價漲到105元時就會有3萬個股東被洗出去,漲到120元會有5萬個股東被洗出去,漲到132元會有4萬個股東被洗出去,這些股東被洗出去後,現在就是每天在那充滿了悔恨,覺得自己抱幾年都不漲,結果賣了就一直漲,天天漲,漲不停,轉眼間股價都漲到217.5元,星期五富時指數調整,股價修正到212元,現在對賣出的散戶來說,還算是天價,因為他們的錨點還是在106元,未來鴻海GB200元出來,AI伺服器強勁成長,AI手機及AI PC出現換機潮時,股價來到300元,400元甚至打一個錨點到500元,接著股價開始從500元跌到480元,460元,440元,420元,400元,對散戶來說,錨點就會從106元變成500元,他們會覺得鴻海股價從500元跌到400元了,覺得好值得買,但他們不知道的事是,之前從100元漲到120元,150元,170元,190元,210元,217.5元時,他們一直覺得是天價,所以我常和大家說,判斷公司股價該值多少元時,你要用基本面及產業面,而不是看股價曾經來到多少,當鴻海股價一直在100元時,我就覺得鴻海值300元以上也是正常的,當初覺得不信的人,現在看到最高來到217.5元時,他們也就會相信了,我的理論也很簡單,鴻海加股息的淨值112.86元,股價淨值比2.5倍是瘋狂價,如果出現一波比較大的行情,當初是覺得電動車,5G或數位健康,現在明顯是AI產業,不論是鴻海F3.0(轉型升級)的哪一項造成鴻海業績成長,鴻海股價淨值比來到2.5倍也不會是什麼極度誇張的事,所以值個300元有啥好奇怪的,加上有AI百年大行情,台積電,廣達股價淨值比都敢7倍了,台達電及聯發科都敢5倍多了,我是不懂鴻海3到4倍有什麼好不可能的。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股本大股價需配合營收及獲利上漲!

2、生成式AI超耗電新世代核電廠正式動土!

3、散戶歡喜在法人把未來獲利拿走後才買!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6月22日!鴻海股價上漲後價值投資者不敢持續分享!

 

當鴻海股價上漲後,會有一些平常在分享鴻海基本面,產業面,消息面,籌碼面等的人會消失,其實會這樣的原因有幾個,一是這些人其實也是中了錨定效應,他們認為鴻海股價從一百元漲到兩百多元,覺得鴻海股價處在高檔了,他們覺得現在分享鴻海風險會提高,另一個原因就是擔心很多瘋狂的散戶在未來追到瘋狂價時會找人怪罪,這就造成當飆股股價瘋狂時,一般討論區就僅看得到一些無知的小散戶在那叫罵,看好的人就去嗆看壞的人,看壞的人就是酸看好的人,兩派人馬就是在那吵的不可開交,完全就是沒有任何值得參考的內容,其實鴻海股價上漲後,可以讓進來的投資者知道風險的程度,之前我就常常和大家說大盤淨值比,系統性非理性崩盤價是1.1倍,這種就是發生雷曼兄弟及台海戰爭最悲觀時會出現的價位,1.3倍是非理性崩盤價,這就是出現在之前COVID-19這種百年一遇到世紀疾病,大般淨值比1.5倍就是理性時相對低點,這就是發生在FED說要升息,一般人預期性心理的賣出,上一次發生理性時低點就是2022年10月底,FED說要升息,市場就預期性心理的一直賣,一直賣,一直賣,股價淨值比是理性時相對高點,一般股市無風無雨,投資人在一般情況時大概就是會在股價淨值比1.8到2.2倍之間買來賣去,當股價淨值比2.5倍以上就算是瘋狂價,這是以大盤的角度來看,所謂的大盤淨值比就是所有股票的股價淨值比加權,所以大家會看到很多股票股價淨值比七倍以上,例如台積電及廣達,因為現在有AI百年大行情,所以市場極度的看好AI概念股,所以才會出現這麼誇張的股價淨值比,一般的傳產業,很多都是在一倍左右,金融股大概就是介於1.5到2倍之間,大家有了這個概念後,就能知道鴻海目前股價淨值比處在的位階,股價212元,含股息的淨值112.86元,股價淨值比1.88倍,算是介於理性時相對低點及理性時相對高點的中上位階,這樣的鴻海算很瘋狂嗎?其實並不會,台積電,廣達,聯發科,台達電等股價淨值比5到7倍,這種才叫瘋狂,很多散戶因為習慣了鴻海股價淨值比1倍,現在看到鴻海股價淨值比1.88倍時,他們會覺得股價來到高點了。
之前鴻海股價淨值比長期在1倍,所以持有鴻海的人都是相對的保守,這就造成鴻海股價長期處在世界八大奇景的委屈價,之前鴻海被稱為鴻海電信,就是股價很穩定不會波動,獲利也是很穩定,但那時我就說,中華電信淨值50.6元,股價125.5元,股價淨值比2.48倍,中華電信一年賺4.76元,鴻海一年賺10.25元,那時我就覺得好笑,即然你說鴻海和中華電信一樣穩,鴻海一年是賺10.25元,中華電信一年賺4.76元,為什麼你覺得中華電信股價淨值比該2.48倍,鴻海股價淨值比該1倍,當鴻海股價漲到212元時,鴻海的股價淨值比1.88倍,還是輸給中華電信的2.48倍,中華電信的獲利是不可能大幅度成長的,鴻海今年可能賺個十一元多,明年可能就賺十二到十三元,甚至十四元,到2028年可能都賺到18到20元,我敢和大家說,中華電信到2028年,可能連賺5元都辦不到,連中華電信的股價淨值比都敢比鴻海高,大家就知道市場之前有多看壞鴻海了,隨著鴻海股價上漲,會把一些看衰鴻海的股東洗出去,之前鴻海股價從100元漲到105元,就有3萬個股東被洗出去,這些被洗出去的人就是看衰鴻海的人,我很開心這些人被洗出去,因為這樣就少了三萬個看衰鴻海的股東,接著在120元又有5萬個股東被洗出去,這也是一件令人很開心的事,會在股價淨值比1.1倍被洗出去,我也是不懂這些人是怎麼了,這種淨值比放在大盤上,是系統性非理性崩盤價,大概就僅有台海戰爭,雷曼兄弟才會出現,當鴻海股價漲到132元時,有4萬個股東被洗出去,在股價淨值比1.2倍被洗出去,我也是不懂這些人怎麼了,連淨值比1.3倍都還沒有碰到,大盤淨值比1.3倍是非理性崩盤價,百年一遇COVID-19時才有可能遇到,當這十二萬個鴻海股東被洗出去後,這就意謂著少了12萬個看衰自己公司的股東。
我常和大家說,看不起公司,你就不要持有該家公司,鴻海股價淨值比連四線的英業達,三線的緯創,二線的廣達都輸時,你在那賣掉手上股票是什麼意思的,之後再進來的股東,這些人就是看的起鴻海的人,願意在股價淨值比1.5倍時買,也就是170元,也願意在股價淨值比1.8倍時買,差不多是200元,這樣的股東愈多,才愈能還鴻海股價一個公道,一些新進來的投資者,自己要了解投資時的風險在哪,不然很多厲害的人會嚇到不敢分享投資資訊給你們,我會把鴻海不同股價淨值比時會有的風險和大家說,以鴻海股價漲到淨值比1.5倍以上時,我就說不要使用金融負債,因為鴻海的股價波動很大,你能抱得住就謝天謝地了,之前就有一個網友在109元使用了大量的槓桿,買了鴻海近五百張,結果漲到132元就把手上近五百張賣掉,我就不懂了,你開了這麼大的槓桿,結果會在股價淨值比1.2倍時全賣,如果你對鴻海沒有信心,當初你就不該開槓桿,這種人就是能突顯使用金融負債對你的心理壓力,現在投資鴻海的,就是在賭2028年的AI百年大行情,風險是有的,以廣達的歷史股價走勢,當鴻海一波漲到底後,也許是會出現一到兩成的修正,有一些散戶有可能會在這種修正下被一波帶走,有一些常分享鴻海資訊的高手,他們就是擔心鴻海股價修正時散戶會牽怒他們,所以才會刪文及停止分享,我個人是建議投資時好好的想清楚,別人分享資訊給你就是給你參考,自己動點腦,了解目前的風險在哪,還有你的目標是什麼,不然常常出現一些怪東怪西的散戶,這種沒有辦法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愈多,那之後鴻海有用的分享就會愈來愈少,畢竟股價漲上來後,一些人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也財富自由了,何必分享資訊,未來讓一些散戶怪罪,大家也是有看到一些酸民,他們常常就是喜歡帶風向去攻擊,其實那些人單純就是低級投機客,言論大部份都是沒啥參考價值的,投資賠錢時,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自己完全沒有任何的責任。
這一周外資群買超鴻海8582張,集保股權是從上星期五算到這星期四,所以外資群買超89253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90527張,這一周鴻海股東減少4263人,會減少這麼少的原因在於零股的散戶增加了6482人,大家還是得了解一件事,三大法人想要出貨的話,一定就是0到10張的小散戶及散戶要增加,如果還是零股的小散戶增加,三大法人為了讓市場夠多人相信買鴻海能賺錢,就會故意讓這些零股的小散戶賺錢,新增的零股小散戶6482人,也才買了385張,大家要了解一件事,你持有1張,5張,10張,20張,30張,50張的人,你也是一張嘴,別人買零股的也是一張嘴,外資群及法人只要讓這6482人賺錢,讓他們賺一倍,了不起就是385張的一倍,一張兩百多的話,讓這些零股小散戶賺100%的話,了不起就是花個八千萬就解決了,大家看平常主力外資群在護盤,他們一天光差價就能賠幾千萬,所以八千萬讓六千多個零股小散戶在市場幫他們宣傳,這是非常便宜的,以之前廣達,緯創,光寶科及英業達上漲的過程,都是零股小散戶在買時,那時股價一定就還是在低點,外資群及主力真正出貨時,1到10張的散戶一定是會爆量增加,三大法人能不能出貨,取決1到10張小散戶及散戶進不進來,如果鴻海股東人數沒有增加到100萬人,120萬人,甚至是140萬,三大法人是不可能把手上買到的股票賣掉的,很多散戶每天就在那攤開技術線型,然後看到鴻海從100元漲上來,覺得漲到105元,120元,132元,150元,170元,190元,212元漲好多,覺得股價要崩了,我就一句話,如果小散戶及散戶不相信鴻海股價值212元,裡面的三大法人就會一直持有鴻海股票,因為根本就賣不出去,當三大法人持有大量的股票時,他們會護盤,也會趁利多出來時拉抬,大家想一件簡單的事,鴻海現在有很大的實質利多出來嗎?目前我看到的利多比較真實的就是近幾個月營收年增近兩成,剩下的就是一些消息面的資訊,什麼AI伺服器強勁成長,GB200年底及明年大量出貨,蘋果WWDC會帶動高階產品換機潮,電腦品牌廠要強推AI PC,輝達要和鴻海合作智慧工廠,要佈局AI機器人等,這些利多大部份能買1到10張的人根本不會買單,一般能買1到10張的人,他們會買的情況就是鴻海漲到400元,然後跌到300元,這種是一般中錨定效應的,另一種情況就是營收持續年增兩成,財報持續三率三升,GB200真的大量出貨反應在營收中,AI PC營收也出來,AI手機營收也出來等,當這些資訊出來時,1到10張的散戶才會進來大量的掃貨,當然還有另一個情形,就是上次台北電腦展,輝達刮起了旋風,那四周下來,鴻海股東就增加了六萬三千人,只要鴻海的實質利多還是在未來還沒有出現,了不起就是股價漲太兇太猛時會出現短線的修正,也不太可能跌太深,試想一件簡單的事,如果跌太深,大部份的主力,法人,外資群,散戶知道鴻海之後GB200會大出貨,AI產品會大出貨,他們一定是會進來撿便宜的,這就和台積電一樣的道理,現在台積電如果大跌,投資人就會說,台積電還有七個廠還在蓋,一旦蓋完後營收及獲利就會大幅的增加,所以台積電只要回檔的太深,就會有投資人進來撿便宜,現在鴻海的情況也是一樣,鴻海最危險的時候絕對不會是現在的,一定就是之後拉出一個高檔錨點,接著鴻海的營收及獲利不如市場預期,如果鴻海接下來幾年營收及獲利就和市場想的差不多,那股價漲上去後,就會在某一個區間一直整理,三大法人這樣做的原因也很好懂,就是讓大部份的人中錨定效應,散戶想要買鴻海這樣獲利下的股票,那就是開這樣的價格,低了三大法人也不賣給你,時間久了後,大部份的投資者就會中錨定效應,這時鴻海的股價就會變的有意義,三大法人這時想要調節股票,想要玩差價等,就能在某一個區間玩,一些散戶常常就在那幻想鴻海從100元漲上來,之後會跌回100元,你去看一下廣達,緯創,光寶科及英業達,這些公司股價漲上來後會不會跌回原點,就連和AI伺服器沒有毛關係的光寶科,股價從46元漲上來後,股價也都一直維持在100元左右,之所以漲上來後短時間不會回到原點的原因也很好懂,因為大部份的散戶成本就在那了,他們獲利馬上賣,套牢可以抱永遠,而且目前AI百年大行情就擺在那,買到AI概念股二線,三線,甚至是四線的,他們也沒有必要現在認輸,放到2028年,說不定隨便樂觀的一波,買到AI概念股的人還能賺30到50%,所以現在散戶怎麼可能在AI概念股中止損。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6月21日!生成式AI超耗電新世代核電廠正式動土!



新聞說:「生成式AI超耗電」比爾蓋茲的新世代核電廠正式動土,能解決AI用電過量問題嗎?由比爾蓋茲創辦的核能公司TerraPower,其第一座新世代核電廠正式破土動工。除了幫助實現減碳目標外,在全球開始擔憂AI訓練及運轉所消耗的龐大電力時,這項新技術有辦法成為能源救星嗎?新世代核電廠,正式動土!位於美國西部的懷俄明州,這個美國人口最少的一州,近日正式開始興建TerraPower的新世代核電廠。這座新廠房將使用比當代核電廠更小型、便宜的新式反應爐,同時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該核電廠預計將成為示範的測試設施,最快2030年會正式投入使用。比爾蓋茲:「我們需要其他能源方案」成立十多年才終於要建設第一座示範設施,並且工程可能遭遇延誤,以及預算超支等各種問題,TerraPower可能不是優質的投資對象,所幸比爾.蓋茲至今已為這間公司投入超過10億美元。「我投入TerraPower不是為了賺更多錢,而是因為我們對這種反應爐有很高的需求。」比爾蓋茲動土典禮當天向外界表示。太陽能、風電等綠電是能源領域追求減碳的主流,然而比爾蓋茲認為,這種不夠可靠的能源技術,不能作為唯一的解決方案,能夠全天候運作的核能有其必要性,「風電和太陽能很棒,但不代表我們不需要其他能源方案。」免換燃料,可撐60年,按照比爾蓋茲在個人部落格Gates Notes上的說法,TerraPower的設計比現在任何核電廠都要安全,反應爐的溫度是靠物理定律控制,而不是可能犯錯的運轉人員,非常可靠的同時,建造時間與成本都要大幅低於當今的核電技術。TerraPower使用的鈉冷卻快中子反應爐可以使用貧鈾──一種核廢料──作為燃料,在無須更換燃料的條件下可運行40到60年,並且設計上可以調整功率輸出,能夠配合風電及太陽能的供電波動。

雖然TerraPower第一座核能廠已經破土動工,作為核心的反應爐實際上還沒獲得美國政府批准,今年3月,該公司才提交了長達3,300頁的申請文件,預計相關部門需要花費數年時間來審核,這段時間,他們會先建設核能設施以外的部份。越倚靠AI、越需要用電,儘管比爾蓋茲投入核電,主要著眼於減碳及解決氣候變遷,TerraPower的核能技術若是商業化成功,也可能成為填補AI用電黑洞的重要手段。近年的AI浪潮促使各家科技公司投入大型語言模型訓練,然而AI的訓練及運轉都需要龐大電力,詢問ChatGPT一句問題就要Google搜尋15倍以上的耗電,這也浮現另一個問題:電該從哪裡來?國際能源署預估,2026年時全球資料中心用電將達到一兆度以上,《日經亞洲》指出,這個數字幾乎等於日本一整年的用電量──也就是說,資料中心用電幾年內將相當於全球用電量第四高的國家。引領AI發展的科技公司也是核能技術的擁護者。微軟去年就發布了針對核能技術的「主任專案經理」職缺,似乎有意投入先進核能技術研究,為資料中心耗電及早做準備;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也親自投資了核能新創公司Oklo及Helion;而Google則參與了核能新創TAE Technologies 2.5億美元的融資。核能發展的過程中一直有著許多爭議,也有不少問題等待解決,不過比爾蓋茲認為,核能將是世界向前邁進的重要動力,「今天,我們朝著安全、充足且零碳的能源,邁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步。」

A大回答:之前就會有很多人擔心生成式AI需要大量的電力,這樣有可能會阻礙生成式AI的發展,其實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殺頭的生意有人做,只要生成式AI是未來確定的趨勢,那就會有很多公司,企業去投資電廠,這就像投資AI數據中心一樣的意思,因為AI趨勢是確定的,很多公司,企業,消費者需要AI數據中心,就算一個AI數據中心要花很多很多很多的錢,還是會有公司去投資AI數據中心,大家有看到之前夏普要把面板廠轉成AI數據中心,也是一堆企業要夏普數據中心的產能,因為AI數據中心能幫助公司更有效率,節省成本,只要有需求,就一定會有公司及企業去滿足,所以AI是能帶動很大的商機的,之前很多人覺得AI伺服器僅有微軟,谷哥,臉書,亞馬遜這類的雲端公司需要,後面發覺連蘋果也需要,電信業,教育,國防,一般的工廠,甚至是傳產的塑膠業,紡織業,鋼鐵業等,大家會愈來愈常聽到某某公司要導入AI,那些公司是你想都沒有想過的一般公司,這就能解釋AI伺服器的商機有多大,所以我和大家說過了,AI伺服器需求大於供給,這在接下來兩三年應該是無解的,這就和當初美德醫,恒大口罩及口罩原料一樣,只要需求大於供給,價格一定就下不來的,AI伺服器和口罩最大的不同點在於,AI伺服器需要技術,這技術短時間還很難被取代及超越,這也是為什麼輝達股價會一直上漲,最近是有修正一些,不然輝達股票一分十之後,股價還像隻瘋牛的向上噴,這種上漲方式就是不健康的,以AI產業來說,輝達目前的技術還是不能被取代的,股價漲多本來就是會被修理一下,當初全世界都在搶口罩時,之所以一年就破了,那是因為雖然全世界需要口罩,但口罩這種東西沒啥技術可言,隨便一間公司買台口罩機,買個原料就能生產,現在全世界需要AI伺服器,能提供的就僅有輝達,當然還有幾間公司,不過那些公司AI伺服器就比輝達弱,大部份的AI伺服器僅有輝達能提供,全世界又在搶,這樣缺貨就會拉很長的時間,一些代工AI伺服器的,你公司如果規模太小,資產太低,你也很難做這麼大的生意,畢竟一台GB200這麼貴,股本一百億,兩百億的公司,是怎麼和股價1386億的比,一些二線,三線,四線的AI概念股,保留盈餘就幾十億,一兩百億,幾百億,這是怎麼和鴻海這種有1.2兆保留盈餘比,想要做很大的生意,好歹你手上也要有足夠大的資產,重點是AI概念股中,鴻海的負債比還是最低的,來到57%左右,剩下的都七成多,甚至還有八成的,這些二線,三線及四線廠的資產已經夠小了,結果他們槓桿也已經開很大了,所以就更難去拿到大訂單。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6月22日!散戶歡喜在法人把未來獲利拿走後才買!

 

最近會有人問佳世達為什麼這麼慘,其實這些人單純不懂三大法人操作模式罷了,然後就會去怪東怪西,說公司爛,說某網友介紹的爛股,其實單純就是他們不懂三大法人操作模式罷了,佳世達從10元漲到65元,合計上漲了6.5倍,佳世達的獲利從2019年的1.82元,增加到2020年的2.54元,再來到2021年的4.22元,2022年的4.2元,當佳世達的獲利持續的增加,三大法人就會去預期幾年後最高的獲利,然後拿走二十年的獲利,有人會問,為什麼是二十年,其實這就是一個大概,情況差一點的拿走十幾年,好一點的拿走二十幾年,小型股,投機股,題材大一點的,拿走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都有可能,大家看佳世達的上漲模式,從2019年的20元開始向上漲,獲利的最高點是2023年的3月多,佳世達2022年第三季獲利3.24元,大部份都是業外來的,2022年第三季的財報至少是2022年11月中才公佈,所以股價會在這附近出現瘋狂模式,接著佳世達的獲利開始衰退,2023年獲利僅有1.51元,這時就有趣了,三大法人已經先把獲利最高點的二十年獲利先拿走,結果佳世達獲利從賺4.2元變1.51元,差了2.69元,大家如果把這2.69元乘以二十年,那就會是一個不得了的數字,也就是53.8元,三大法人如果要修正是有可能把漲的股價修正回來,我們再來看一下佳世達的淨值變化情況,2019年時佳世達淨值17.26元,到2023年淨值來到18.84元,股價如果最高來到64.8元的話,股價淨值比3.43倍,一年賺4.2元的話,因為股價和淨值差了45.96元,所以等於10.94年的獲利被拿走,這樣看起來好像不多,但是佳世達獲利來到1.51元,股價和淨值差了45.96元,那等於是30.43年的獲利被拿走,所以佳世達的股價被修理,那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很多人說佳世達現在很慘,股價跌到38.4元,股價淨值比2.07倍,我是沒有看出來慘在哪,委屈在哪,目前佳世達的獲利被拿走19.9元,以一年賺1.51元來算,未來獲利被拿走13.17年,大家看出來了嗎?市場對於佳世達沒有太大的期望,所以就是以獲利拿走10到15年之間當成合理價格,一般來說,公司獲利如果會衰退或不穩定的話,其實股價是會被打為多折的,以目前佳市達的股價表現來說,還是比鴻海貴,但很多散戶會覺得鴻海漲很多了,佳世達從64.8元跌到34.8元了好值得買,這就是我常和大家說的,三大法人會先去拿走未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獲利,之後再去逐季,逐年的驗證獲利,只要之後公司營收及獲利不如預期,那三大法人就是修理股價,因為股價已經在高檔打出一個錨點,散戶會中錨定效應,股價向下跌時,三大法人就能安全的下車,散戶就只能一直在佳世達中問股價怎麼了,一開始佳世達股價向上漲時,其實才是最安全的,但就是很多散戶要看到錨點64.8元後,然後中了錨定效應才在那向下攤平,我也一直提醒大家,未來不要在鴻海中犯一樣的錯,一開始鴻海的獲利還在向上增加時,這時你買一定是最安全的,未來獲利出來,逐季,逐年開始增加,只要不如三大法人的預期,股價就是會被修理,三大法人之後可能打一個錨點,也許是三百元,四百元,五百元,把未來幾十年獲利先拿走,只要鴻海之後獲利膽敢衰退,向下跌都是要乘以20的下跌,例如三大法人看好2028年鴻海能賺18到20元,這是我舉例的,要是股價炒到400元了,結果2028年獲利僅有16到18元,到了2029年剩下15到17元,那時大家就會看到鴻海股價被狠狠的修正,可能跌個50元,100元都是有可能的,一定就會有很多散戶在那說鴻海怎麼了,開始在怪東怪西,罵公司,怨董事長,其實單純就是你愚蠢,你不懂三大法人的操作模式,在上漲時就在那演內心戲,常常就是在打帶跑,不然就是空手,還有一些人是放空,等高檔打了一個錨點,你才相信鴻海值那個錢,但那時就是股價修正的時候了。

新聞說:蘋果延後在歐洲推出最近發表的AI功能,蘋果公司(Apple)今天指出,由於歐洲聯盟意在遏制科技巨頭力量的新立法存在「監管不確定性」,將延後在歐洲推出他們最近宣布的人工智慧(AI)功能。法新社報導,蘋果發言人援引歐盟「數位市場法」表示:「我們認為今年無法對歐盟用戶推出這些功能。」蘋果本月稍早發表AI平台Apple Intelligence,向用戶保證蘋果不會在AI熱潮中落後。蘋果這項宣布包括與OpenAI合作,讓iPhone用戶使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功能。蘋果表示,這項功能,以及iPhone Mirroring和SharePlay螢幕分享增強功能被擱置。蘋果指出,「我們致力與歐盟委員會合作,試圖找出一種解決方案,使我們能在不損害歐盟客戶安全下向他們提供這些功能。」為了在歐洲灌輸公平競爭概念,「數位市場法」為蘋果等特別指定的網際網路守門人列出一份該做和不該做的清單。

A大回答:蘋果推遲在歐洲的AI功能,這確實是會讓今年蘋果的用戶降低因為AI功能而換新機的衝動,不過延遲也意謂著明年的爆發力會變的更強,等於就是把換機潮推遲爆發,還有一個重點,如果歐洲今年不能使用蘋果的AI功能,你又剛好想換蘋果新機,這時你會選中低階還是高階呢?應該還是會買高階吧,你今年換了新手機,你自然也是希望明年這隻手機能用AI功能,所以蘋果在歐洲推遲AI功能,這會影響到衝著AI功能換手機的客戶,但一般今年本來就想換新手機的,他們還是一樣會去選高階的手機及產品,這樣明年才能直接使用AI功能,有一些比較短視的人,他覺得蘋果今年在歐洲不能推AI功能,這樣就會影響蘋果AI的換機潮,真的就是好傻好天真,我們看的本來就是接下來三到四年一些使用舊蘋果手機的人會把舊手機及電腦換掉的商機,今年少一點點,明年就多一點點,接下來三到四年的總商機是不變的,有一些想炒短線的外資群及主力,他們也會想,明年鴻海GB200會大量出貨,結果蘋果會有部份歐洲客戶的換機潮會延遲到明年下半年才爆發出來,這就能讓鴻海的行情走長一點及久一點,我看的本來就是比較長遠一點,我也希望鴻海股價隨著營收及獲利階梯式的上漲,也就是上漲一波段後要整理一段時間,讓有信心的留下,沒信心的出去,新的股東進來,就這樣持續的到2028年,大部份的外資群,法人及主力,他們的想法就是在第一年就先把股價炒作到位,之後再逐季,逐年的驗證營收及獲利,只要營收及獲利不如預期,那股價就會是出現一波的修正,記得一件事,一開始三大法人在拿走二十年,三十年的獲利時,他們會無視任何的利空,就像之後二十年,三十年獲利被拿走後,他們會無視任何利多,之前廣達及緯創股價在上漲時,大家會發覺緯創2023年第一季獲利開出0.06元時,明明就是一個大利空,但三大法人頭洗下去了,就直接再花兩個月把股價拉抬到161元,當初在緯創開出0.06元財報進去放空的,也就是大概50元左右,最終緯創股價是一直在100到120元整理,一般放空需要支付九成的保證金,所以大概50元軋空到90元,放空的就直接歸西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廣達的股價走勢,廣達的股價走勢算是很不錯的,也算是很符合三大法人操作的模式,一開始散戶打死都不相信時,廣達股價就一直漲,天天漲,漲不停,從60元漲到270元後,就在220到240元整理,時間一年過去了,廣達年線來到240元,股價收在319.5元,三大法人在裡面就會很安全,畢竟近一年進來廣達的投資人平均就是買在240元,廣達目前是和鴻海一樣被列為AI概念股的指標股,一開始鴻海及廣達確實也是能吃到一開始的藍海期,因為廣達是二線廠,是能再吃到成長期五到十年,最後進到十到二十年後的穩定期及衰退期時,廣達可能就會顯得壓力很大,鴻海則是AI概念股的龍頭,一開始能吃到藍海期兩到三年,還能吃到五到十年的成長期,最終再吃到十到二十年的穩定期及衰退期,這就是一線廠,二線廠及三線廠的差別,以緯創來說,就是一間三線廠,一開始藍海期確實能吃到,大概就是前兩到三年,後面成長期可能就吃不到了,所以緯創股價淨值比停在三倍左右整理,廣達可以吃到成長期,所以大概能爽到10年左右,所以廣達股價淨值比會來到7.5倍,鴻海則是吃到AI伺服器結束為止,所以理論上鴻海的股價走勢不會弱於廣達,大家看一下廣達的股價走勢,當漲了四到五倍後,之後就在漲四倍附近整理半年,接著股價再突破,如果你放空廣達,你就是會被折磨半年,然後廣達股價再向上突破,鴻海的走勢應該會和廣達差不多,而且可能比廣達更強,畢竟鴻海才是一線大廠,一開始進來放空鴻海的,可能在150元就在那放空,軋到兩百多就開始懷疑人生,鴻海股價如果要照著廣達這樣走,可能連拉升段都還沒有走完,不過鴻海是大型權值股,我就當一開始拉升到的極限就在200到300元之間,當散戶被軋到這區間時,已經是要自行了斷了,之後鴻海股價可能就是會出現半年到一年的區間整理,讓一些散戶換手,讓對鴻海有信心的人繼續複利再投入,之後随著業績出來後,持續再突破新高,很多散戶總是幻想鴻海股價漲上去後就會跌回100元,廣達就擺在那給你看了,你說鴻海拉到最高點向下修正個一兩成我相信,但要跌回去,那是很困難的,之所以很困難的原因在於,進來的人平均成本就在那了,大部份的散戶是漲一點馬上賣,套牢可以抱永遠,如果散戶被套在鴻海280元,之後鴻海股價在240到260元整理,我敢和大家說,八成以上的散戶是可以死死的抱著的,因為這是一般人的人性弱點,套牢後就是能一直死抱。
大家看一下緯創及英業達,這種比較偏三線及四線的AI概念股,股價漲上來後,還是能持續的維持在高檔,以緯創來說,股價從26元漲到161元,就算跌下來也還是有113元,最近緯創被很多人看衰,股價淨值比還是有三倍,英業達股價從22元開始漲,最高來到73.5元,現在也還有56元,大家應該了解AI概念股的上漲模式了吧,我們就當鴻海和三線及四線數這樣沒啥用,股價至少漲上去後,都是維持在上漲前的2.5倍,3倍,也就是說,鴻海股價漲到400元,然後跌到250元到300元,這樣就和光寶科,英業達及緯創一樣了,不過鴻海應該是要和廣達比,而不是和三線及四線AI概念股比,廣達從六十幾元漲到270元,然後在220元到240元整理,最近突破到330元,鴻海再怎麼差,也不會從100元漲到217.5元,然後又回到100元,不會有這種事的,連緯創,英業達,光寶科都不會這樣走,鴻海是未來最有潛力成為AI伺服器龍頭的公司,走勢比廣達強也是合情合理的,只要鴻海走勢和廣達一樣強,現在鴻海的股價等於就僅是在山腳下,就算鴻海股本大,市值高,就和三線及四線的緯創,光寶科及英業達一樣的走勢,那目前股價也還差的很遠,這些三線及四線AI概念股,至少都是漲了三倍到四倍後,之後股價回檔修正到2.5倍到3倍,鴻海這一波的上漲,因為有之前二線,三線及四線當範本,所以操作起來就會變的相對簡單一些。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6月21日!為何鴻海股價100元時不買現在拼命買呢?序言

6月21日!為何鴻海股價100元時不買現在拼命買呢?作者:A大!今天台股下跌152點,成交量6281億,指數收在23253點,外資群把賣的部位買回來後,讓指數上漲一千五百點,現在再往下殺,這樣就是能測試投資人最高能接受的指數在哪,當外資群發覺指數殺不下去時,外資群就反手故意的拉抬,讓指數大幅度的上漲,三天就漲了九百點,當指數大漲很多後,自然就會產生很多短線賣壓,外資群再順著這些賣壓及自己手上的部位向下摜殺,並且放了兩萬口期貨空單,外資群在股市中就是喜歡指數會劇烈波動,然後裡面的散戶會貪婪及恐懼,試想一件事,如果裡面的散戶都不會貪婪及恐懼,那外資群及其券商就不能賺到差價及手續費,外資群其實也是券商,他們就像台灣的金控一樣,旗下有投信,券商,銀行,保險等,投信就是發行基金及ETF,券商就是能賺手續費,一般同集團都會把單下給自己的券商,當然有時也會下給別的券商,那別的券商也會下給他的券商,就是能彼此受惠,所以外資群,法人,政府,投機客,當沖客,短線客等,其實他們是不喜歡股價一直上漲或一直下跌,大家常常看到一般討論區的低級投機客,他們都是買了叫多,賣了叫空,如果股市只會漲或只會跌,這些低級投機客就不能在那被鬼打到的叫多或叫空,他們叫多及叫空的目的就是為了賺差價,如果你是一個價值投資者,你買了後就是完全不動,政府及券商完全就賺不到你的交易稅及手續費,三大法人,短線客,投機客,當沖客也賺不到你的差價,股價會波動就是很正常的,唯有股價波動,投機的人才能在裡面賭博及玩誰是最後一隻老鼠,很多散戶很喜歡在股市中買來賣去,一開始買到飆股,他們就喜歡預設高點,然後在那打帶跑,最終飆股漲完後,他們卻沒有賺到多少獲利,但他們因為已經吃到甜頭了,當飆股開始修正時,他們還是會用同一招進去持續的玩,最終就是上漲賺到打帶跑的少量獲利,下跌賠到整段的差價,重點人性弱點又是不服輸,向下攤平,所以大部份的散戶都是在上漲時小賺一點點,下跌時都是全力買進,然後賠著飆股跌全程的,大家按讚並留言,三大法人操作有一套特有的策略,一般的散戶上漲時僅會小賺一些,下跌時因為人性弱點攤平賠全程!

之前我有和大家說過,一般的散戶對資訊解讀能力不足,所以看到股價上漲或下跌時會憑感覺及憑直覺的操作,一開始三大法人在買進鴻海時,他一定是不會告訴你原因的,但等他們買了一大堆股票後,他們就會用最簡單的話讓散戶知道他們看到了什麼,當散戶看到這些資訊後,才會驚覺,原來是這樣啊,一開始還有一些投資人會不信,但接著公司每個月營收,每一季財報,甚至是法說會就會公佈營收年增,獲利三率三升,調升營運全年目標,之前我也和大家說,外資群,法人,券商說的目標價不用理他們,因為他們就是會用當下的股價向上或向下一點,不然鴻海股價100元時,外資群或法人和你說鴻海值300元,這樣就會被笑不專業,一定就是鴻海股價100元時,外資群及法人就設目標價90元或110元之類的,大家看鴻海股價漲到212元,現在有外資群敢說鴻海股價目標價90元到110元嗎?一定是不敢的,他們一定就是以212元為基底,然後向上或向下個10%左右,來看一下一些券商及外資群和大家說他們看到鴻海什麼利多吧,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我最近一直常在說,外資再度翻多鴻海,美系外資表示,蘋果WWDC 大會中AI戰略助攻,有望提升iPhone換機潮,鴻海在全球具備生產基地,在地緣政治影響下至關重要,仍在高端機款上享有較高占比和毛利率表現,且加上AI伺服器啟動,今明年貢獻營收將可達13%、19%。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從227元上調至257元。美系外資看好鴻海後市動能,除調升目標價外,也同步調升今明年每股獲利預估,今明年鴻海每股獲利將可上看11.5元、14.9元,優於市場預期。美系外資表示,蘋果引進AI新功能Apple Intelligence,將可激勵iPhone明後年出貨量分別看增1000萬、1100萬支,總量有望上看2.405億支、2.485億支,也將帶動全球手機市場總量分別年增1%、1%至12.5億支、12.7億支。因此看好鴻海消費性電子事業受惠量能和平均單價,預期明後年將有1%、2%的成長動能,相較先前預估的衰退3%,將有回溫。AI 伺服器放量也同步超前,美系外資指出,輝達機架方案將在今年第四季起陸續出貨,鴻海將提供computing tray、交換器、液冷等AI機架級整體解決方案,且鴻海遍佈全球的生產基地,有利服務客戶,加上強大的資產負債表,可以更好地承接昂貴的零組件。因此預估AI伺服器營收,今明年將可貢獻營收達13%、19%。當大家看到外資群把實話告訴你時,代表他們已經買了很多的股票,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一定就是散戶賣的。

之前會有人和我說臉書有人冒充去私訊他,詐騙集團會盜圖,取一樣的名字甚至也臉書也會分享和我一樣的資訊,不過會來看我文章及影片的人都相對聰明一點,那種假冒我的,一加入群組就會開始介紹你小型垃圾投機股,一般的網友會知道我就僅投資鴻海,而且只投資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的公司,所以就算被詐騙集團騙到群組中,他們也會很快的發覺有問題,不過也不是每一個投資人都這麼聰明,大家看一下最近的案例,詐騙集團自今年5月開始利用股票投資名人「艾蜜莉」的影片下方留言,誆稱加入「長興投資」LINE群組即可獲得更多投資撇步,吸引想要賺錢的民眾上當。5名被害人陸續加入群組後,詐騙集團便以購買認股股票為由,要求被害人支付現金,事主察覺有異,隨即向警方報案,還是會有一些人傻乎乎的就被那些詐騙集團騙,現在詐騙集團的招數很多,什麼你自來水費沒繳,然後給你簡訊要你填資料,不然就是郵局單上有郵差的電話,你打過去後詐騙集團就開始詐騙,還有說你牌照稅沒繳,說你有罰單,這種大部份都是透過簡訊,然後給你連結,你連進去的網路就是詐騙集團做的假網頁,一但你輸入你的資料後,那詐騙集團就會有你基本的個資,如果你又輸入銀行帳號及密碼,這樣詐騙集團就能登入你的網銀,後面再去騙你的轉帳的簡訊驗證碼,大家自己要放聰明一點,我以前就不會在臉書去私訊你,現在我認為臉書管理實在太爛,所以我文章及影片也都不會發在臉書上,所以大家要看我的影片就訂閱這個頻道,想看文字的話,就到頻道留言區上,我會把文章的連結放上來,不要傻乎乎的被一些詐騙集團給騙了,我常常在宣導詐騙手法,還是會有幾個人被詐騙集團騙,所以不要以為詐騙距離你很遠,你在點連結或遇到一些簡訊時,就是要多動一下腦,我現在都不會直接點簡訊中的連結,我如果要查,我就會自己上谷哥上輸入關鍵字搜尋,我是不相信詐騙集團能谷哥的搜尋都能騙。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為何鴻海股價100元時不買現在拼命買呢?

2、富時指數度調整台股尾盤爆大量!

3、散戶搞不懂法人的操作模式僅能抱怨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6月21日!為何鴻海股價100元時不買現在拼命買呢?

 

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138.67億,投信賣超台股5.5億,自營商賣超台股8.8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152.97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3620口,期貨留倉空單20148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13936口,今天台股成交6292.70億,上漲152.71點,漲幅0.65%,收在23253.39點,電子上漲11.28點,漲幅0.89%,收在1254.47點,金融上漲3.19點,漲幅0.16%,收在2022.93點。今天是富時指數調整,很多外資群的進出就會比較失真一些,今天是混著一些被動基金的籌碼進來,所以看不出一些短線外資群及主力的心態,一些被動基金及ETF在調整時,其實一些主力的基金及ETF就會盯著它們,這些主動的基金及ETF可能就是在幾天前就做了一系列的操作,所以在一些基金,ETF,富時及MSCI調整時,就比較不容易看出一些短線主力,法人及外資群的心態。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美林,買了14788張,第二名的是法銀巴黎,買了1376張,第三名的是富邦,買了1353張,第四名的是國泰敦南,買了1353張,第五名是華南永昌,買了1140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瑞銀,賣了19355張,第二名的是美商高盛,賣了12769張,第三名的是台灣摩根,賣了9519張,第四名是凱基,賣了5893張,第五名的是群益,賣了5436張,今天是富時指數調整,所以一些外資群及主力可能前幾天就多買或多賣了,今天最後一筆看可不可以吃到豆腐,昨天外資群買超台股227億,今天賣超138億,星期三及星期四高盛買了近五萬張,今天賣12769張,明顯就是買的時候多買一些,然後在上面借券賣出,接著把多買的賣出,這樣就能賺到差價,大摩,小摩及瑞銀就是持續的把股價控制下來,不要讓鴻海股價失控,在這些作多外資群賣超情況下,跪林啊就買了14788張,富邦也買了1353張,大家應該有發覺之前偏空的高盛,美林,富邦都已經回頭買了,大摩,小摩及瑞銀把一些籌碼給這些偏空的外資群及主力,當這些外資群及主力買了股票後,看會不會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今天法國興業賣2008張,今天賣完後,法國興業了不起就剩兩百張股票,應該手上是沒有股票了,之前我說過,富時指數調整時,外資群買賣的籌碼就會比較不準一些,因為有一些是前幾天就買了要吃豆腐的,不然一些法人或外資群,他們知道富時是要增加或降低持股,結果就提早佈局,這樣指數調整時就會很容易被吃豆腐,現在富時,基金,ETF,MSCI調整時,其實根本就沒辦法用新增或刪除持股去判斷會漲或是會跌,因為這些基金及ETF都會提早就偷偷先動作,根本就不會是在當天完成所有操作。

今天鴻海成交165462張,下跌5.5元,股價收在212元,外資群賣超34843張,投信賣超8187張,自營商賣超1227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44257張,今天投信賣的部份一樣就是00713刪除鴻海造成的,下星期一00713再賣一天,大概就能清倉了,今天買鴻海比較多的是美林及富邦,就是鴻海僅剩下偏空外資及主力,今天瑞銀,大摩,小摩,高盛賣了一些股票出來給美林及富邦,看這些偏空外資群買了後會不會好自為之,美林如果被瑞銀大出貨的話,按照美林的實力是能買十四萬張的,不過美林從鴻海起漲到今天,都是一直在買進及賣出,最近看到麥格里及高盛紛紛跪下大買,不知道美林及富邦這兩家券商是怎麼想的,富邦及美林如果要動真格買,大概買個二十幾萬張沒什麼問題,但他們就是一直在那買來賣去,大家要了解一件事,我看到的三大法人買進及賣出統計,這些外資群及主力也看得到,如果你是富邦及美林,你會繼續選擇偏空嗎?如果美林和富邦再繼續偏空下去,那之後就有可能會被外資群及主力圍攻,今天美林均買價買在213元左右,富邦也是買在213元,今天鴻海收在212元,所以美林如果想要賺差價,那就得自己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這時大摩,小摩及瑞銀是能趁機賣一點給富邦及美林,讓富邦及美林成本在213元,這樣新進來的主力外資成本就是都在200元左右,鴻海股價200元自然就能成為底部,這應該很好理解對吧,最近買超的有花旗環球,法銀巴黎,麥格里,高盛,美林等,這些外資群及主力都是買在兩百多元,大摩,小摩及瑞銀把手上的一些籌碼倒給這些外資群及主力,如果你是花旗環球,法銀巴黎,麥格里,高盛,美林等,你接著要怎麼做呢?繼續去壓制嗎?慣殺嗎?你手上買了一堆成本在兩百元的股票,麥格里買了六萬張,高盛買了近四萬張,花旗環球,法銀巴黎兩家合計買了四萬張,均買價大概在190元,新進來作多的外資群及主力成本大概在190到200元左右,所以以法人心理面來說,他們當初希望鴻海200元能成為鐵板區,這樣他們之後要賣或是向上拉,都會比較方便,大家只要記得一件事,鴻海的基本面及產業面沒問題,也就是AI伺服器及GB200下半年及明年會大出貨,AI手機及AI PC接下來幾年也會有換機潮,近三年外資群還賣超100萬張,大概把握這幾個重點,就能好好的一直持有鴻海,當你買在兩百多元時,短期間自然是會有波動風險,不論你買在什麼價格,股價總是會波動,為了測試兩百元這個位階,其實股價就是會在兩百元附近整理及打底。

新聞說:鴻海旗下AMAX,接案爆發,鴻海集團轉投資AI伺服器軟硬整合商AMAX-KY昨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倪小菁指出,受惠AI需求爆發,今年接案量大幅成長,搭載輝達(NVIDIA)B200、GB200的產品預估明年開始出貨,展望樂觀。AMAX產品線主要分為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解決方案、高密度伺服器和儲存解決方案、液冷整機櫃解決方案、其他等四大類。其中,液冷整機櫃解決方案因AI應用火熱,成長速度最快。倪小菁表示,目前已有許多雲端服務商及企業開始大規模投資支持AI技術的各種設備,在算力大幅提升下,AI伺服器及散熱也將迎來爆發性成長,該公司自2015年就專注液冷及人工智慧機櫃的開發,有信心能跟著產業趨勢持續成長。AMAX前五月營收23.1億元,年減7.4%。倪小菁看好,業績將在第3季開始明顯轉強,第4季為全年高峰,明年開始大量出貨B200、GB200等產品,受惠單價較高,挹注營收成長會更明顯,預期明年業績會比今年更強。鴻海為AMAX的大股東,持股約25%,並取得二席董事,近期市場傳出,鴻海因訂單已爆滿,因此將部分AI伺服器訂單轉給AMXA。對此,倪小菁回應,該公司與鴻海一直都有深度的合作關係,但對於客戶訂單部分,暫時不便對外透露。根據調研機構研究報告預測,全球液冷資料中心2021年市場規模為18.1億美元,預期到2030年,整體產值可達155.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4%。展望未來,倪小菁強調,隨著時序即將步入產業旺季,加上AI需求有增無減,該公司目前處於非常忙碌的狀態,估計全年營收將較去年成長,明年會比今年成長更多。

A大回答:我們常常會去看一些公司的股東會或法說會,從他們的內容去推測GB200能大量出貨的細節,現在除了鴻海在4月已經出了GB200中低階版外,剩下大部份都是預期第三季就會有比較明顯的成長,第四季是高峰,明年大量出貨,這和一般市場認為鴻海GB200出貨的時程表也是差不多的,AMAX是鴻海旗下的子公司,目前的規模不大,股本就僅有四億左右,鴻海持有25%的股權,AMAX未來的成長應該是會很明顯,不過淨值51.47元,股價347元,股價淨值比6.74倍,其實未來的獲利都被拿的差不多了,這就是我常和大家說的,一間有前景,有題材的公司,股價淨值比不可能一倍給你買,之前市場一直在那看衰鴻海股價淨值比該在一倍,我就覺得好笑了,鴻海股價在淨值,那等於你買了後,根本沒有半毛獲利被拿走,重點是鴻海還是一間能連續三十六年獲利,三十六年配息,近二十年獲利平均有資產的10%,近三年獲利超過10元,當初我就和大家說,鴻海股價在淨值,你買了放六年,輸的算我的,贏的我們一人一半,結果說了這麼久,竟然沒有半個人敢和我賭,如果當初有一千個人和我賭,賭金100億的話,現在股價漲一倍,這樣這一千人就賺一百億,我就能賺五十億,台北最貴的豪宅我都買的起了,當初大部份的人也相信鴻海有價值,不過就是覺得鴻海是電信股,股價一直在100元之間整理,所以他們就不想進來買,他們常說,當鴻海股價開始發動後,他們再進來追,這樣可以節省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資金成本,如果當初鴻海爆量十萬張時,股價來到105元,那時你敢進來追,代表你就是高手,大家可以回頭看一下當初鴻海第一天爆量時,我說我以一個投機客的角度來說,鴻海成交量一爆量,我一定就是先買進一半,隔天成交量在維持住,我會再買另一半,但大部份的投機客一定是不敢的,我常和大家說我短線很厲害,但很多一般討論區的人不相信,那時我和大家說,你在爆量進去賭的話,會發生幾種情況,一就是你被騙了,買在105到108元,那時我說就算發生這種最差的情況,那時都三月初了,鴻海到除息前都會有一波除息行情,至少能漲到115元到120元,你賭錯了放三個月,你至少是能賺10%沒問題的,就是以穩賺為基礎再去求獲利,就算今年破天荒沒有除息前一波行情,鴻海淨值都107元了,我是不懂買在105到108元有啥風險,了不起就是套個幾個月,半年,最多一年,領一次股息後,在105到108元賣掉,就小賺個5%出場,這就是最差的情況,那時我也說過,最好的情況可能能賺到一兩倍的差價,你放到今天,也才三個多月,就賺了一倍,後面伴隨著愈來愈多確定的利多,鴻海的股價自然會愈來愈高,你想要什麼都確定,那就是要花高一點的價格買,這種感覺就像是,你花50元可以買一張還沒有開獎的彩券,今天你想要確定至少有四個號碼中獎的大樂透,那一張至少要2000元起跳,想要確定中5個號碼的,那就要付出一萬兩千元,這樣大家懂了嗎?你想要全部都確定,那你就是要花更多的錢,你確定後,別人也確定,是有誰會傻傻的便宜賣你,所以最近鴻海股價愈來愈高,那是因為有愈來愈多確定的利多,這些利多是能讓鴻海的營收及獲利大幅度增加,所以買比較高的價格,不一定是比當初買低的更危險,等到哪天鴻海股價淨值比也來到3倍,4倍,5倍,6倍,甚至是7倍,那時就沒有什麼好買的,這時的股票就是未來二十年獲利都被拿走,大部份的利多都確定了,就是等著驗證,只要未來出現不如預期的營收及獲利,那股價就僅有被修理的份。

一般討論區網友提問:為什麼鴻海股價100元左右大家不買現在拼命買呢?

A大回答:為什麼鴻海股價100元左右大家不買現在拼命買呢?其實這就有一點事後諸葛了!當初買鴻海的人就是為了一年能賺資產10%而來的,然後用時間就能穩贏,不過股價就是不太會動,算是鴻海電信等級的,適合給老人,保守族,資產大的人存股用,後面鴻海上漲,這是源於2023年下半年開始AI產業大爆發,那時雖然大家知道"可能"鴻海未來是AI伺服器的龍頭,但那時就是連根毛都沒有看到,從今年開始,AI爆發的更誇張了,輝達GB200找上了鴻海,因為鴻海有液冷,機櫃,交換機,GPU,基板等,鴻海等於是垂直一條龍的公司,這時大家才會知道鴻海"真的"能成為AI伺服器的王者,而且鴻海的營收也逐月的出來。我說過,每當出現一個資訊,讓鴻海在AI伺服器地位愈確定的話,那股價就會漲愈多,之前沒有人知道GB200要用液冷及交換機,也不會知道鴻海才能做整櫃,後面知道後,就知道鴻海潛力無窮,接著營收開始每個月年增兩成,再來AI PC出來,輝達和鴻海合作AI 機器人及智慧工廠,六月中蘋果WWDC大會宣佈AI僅支援新款及高階產品,每當一個資訊出來時,都會讓鴻海的營收及獲利在未來疊加上去,所以我和大家說,如果你想要愈確定的資訊,那你就是要花高一點的價格買,之前鴻海股價在100元時,你是不能"確定"上面的資訊的,所以不用事後諸葛了。我的投資風格是穩中求勝,我知道鴻海有價值,五年前我也不會知道鴻海會在AI產業大爆發,所以五年前我是不知道鴻海會有今天的,不過我能確定的事是,鴻海是一家三十二年獲利,三十二年配息,近二十年獲利有資產的10%,而且鴻海股價很委屈,這是我五年前知道的事,之所以抱的住鴻海,那是因為我看的懂消息及資訊,大家常常看我在解讀一些新的資訊,我都是出來愈多新的資訊,我就愈確定鴻海未來的獲利能有多大,所以現在不用說為什麼之前100元不買,現在才要買,現在買鴻海的人有比別人更多確定的資訊。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6月21日!富時指數度調整台股尾盤爆大量!

新閱說:富時指數半年度調整,這檔散熱股納入0050,富時羅素7日公布臺灣50指數半年度審核結果,成分股納入奇鋐、刪除彰銀;臺灣高股息指數新增中租-KY、台勝科、新唐、東陽、裕融,刪除友達、貿聯-KY、台塑、興富發、南電,相關調整自6月21日收盤後生效。臺灣指數公司發布新聞稿表示,富時羅素依據2024年5月27日資料審核結果如下,彙總說明如下:一、臺灣50指數:成分股納入奇鋐、刪除彰銀,候補名單包括技嘉、創意、英業達、萬海、陽明。二、臺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納入世紀鋼、彰銀、藥華藥、東陽,刪除奇鋐、貿聯-KY、福懋、景碩,候補名單包括群益證、群電、長榮鋼、國產、國票金、愛山林、神達、櫻花建、漢唐、慧洋-KY。三、臺灣資訊科技指數:本次無新增成分股,但刪除貿聯-KY、景碩、旭隼等三檔。四、臺灣發達指數:成分股納入世紀鋼、藥華藥、東陽、旭隼,刪除福懋一檔。五、臺灣高股息指數:成分股納入中租-KY、台勝科、新唐、東陽、裕融,刪除友達、貿聯-KY、台塑、興富發、南電。

A大回答:常常就是會有一些ETF,基金,富時,MSCI指數調整,這些就是券商,投信想出來的手續費永動機,美其名是優化投資組合,其實就是想從投資人手上多賺一些手續費,每年這些基金,ETF都會固定收客戶的管理費,但錢沒有人會覺得多,所以券商近幾年就是朝向最大化調整持股的策略,大家應該有看到最近的ETF吧,動不動就是換三成持股,不然就是換一半持股,如果規模是兩千億,三千億,大家知道這樣換個一半持股能賺多少嗎?至少就是能賺賣的手續費,還有買的手續費,大概就是千分之三,ETF及基金為了賺手續費,所以也要繳千分之三交易稅給政府,一般來說,股市如果在大多頭時,大家看不出問題在哪,就以00713來說,最近說換了持股得到了很多的資本利得,也就是差價,現在這些高股息就是透過頻繁的調整持股,去實現上漲的差價,這樣才能配出所謂的高股息,但只要未來股市出現修正,這些高股息ETF一樣是會持續的調整持股,這時就會產生差價損失,想一件很簡單的事,現在高股息ETF持有個股的股利率約2到4%,靠股價上漲調整持股賺差價,才能配出8到10%,未來調整持股如果是賠差價,再扣掉每年0.5%的管理費,每年大概股利率就是1.5到3.5%,一開始ETF的規模一直成長,大部份的投資者不會感受到這樣的問題,未來股市修正時,大家就會知道這些高股息ETF的問題在哪,今天最後一筆台股爆出了1187億,鴻海成交了36528張,台積電成交了31037張,玉山金成交了14342張,廣達成交了5387張,有一些散戶會想要去吃MSCI,富時或ETF調整持股時的豆腐,其實這些基金,ETF,MSCI,富時等,他們也許之前就已經買了或賣了,說不定富時要增加某檔持股比例,結果在當天是賣超的,原因就是在前幾天或是前一周就已經買了超過的量,生效當天把多買的賣掉,所以一般想去吃基金,ETF,富時及MSCI豆腐,那真的就是痴心妄想,在股市中真正無敵的策略就是買到一檔有價值的公司,用時間賺合理的報酬,只要你不要頻繁的買進及賣出,這樣就能打敗股市中最無敵的政府及券商,也能打敗三大法人,主力,投機客,短線客及當沖客,只要你持有的個股是有價值的,會忽然在某一天股價就發狂大漲,因為你在等待的過程中持續複利再投入,所以幾年後股價突然暴漲,你就會得到對你人生有意義的財富。

新聞說:遠傳總經理井琪表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刮起旋風,也引起AI焦慮,很多企業高層都覺得「不用AI,就沒有未來」;對遠傳來說,AI是現在進行式,5年來,「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帶來的營收已近新台幣百億元。遠傳電信今天召開2024年股東常會,由董事長徐旭東率領總經理井琪與經營團隊出席,說明2023年營運成果與未來布局。井琪表示,黃仁勳來台刮起旋風,也引起AI焦慮,很多企業高層,都覺得「不用AI,就沒有未來」,但對遠傳而言,AI是現在進行式,更是公司的全民運動,遠傳善用生成式AI,可以做得更大、更深。遠傳深耕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衍生的相關智慧應用與解決方案,井琪表示,5年來,大人物帶來的相關營收已有數十億元、近百億元,也減少數千萬噸碳排。遠傳強調「AI內外兼修」,除了導入生成式數位治理、優化服務,提高員工生產力、提升開發能力、強化資安韌性、商業營運應用,帶動營運成長。遠傳舉例,遠傳戰情儀表板即時生成股價與市值、財務目標、營收與EBITDA、門市觸及人數與客戶行為,效率遠高於傳統人工整理報表;同時透過數位分身,即時掌握網路流量與狀態,異常即時告警並開立工單,達成精準決策。在個人數位服務端,遠傳friDay影音透過導入AI互動生成推薦片單,點擊率更高於一般推薦片單8倍。除了以AI斷阻詐騙電話、詐騙簡訊,「遠傳守護網」更防止用戶誤入惡意網站,訂閱數已突破60萬;遠傳friDay購物也採用AI推薦引擎。井琪也表示,遠傳發展「新經濟」成長引擎,因為生成式AI,會越轉越快,新經濟營收目前占比20%,在大人物這一塊領域,會繼續成長並加深訂閱型服務,未來要超過20%的比率,到30%都是可期的。在國際化的進程方面,井琪表示,雲端子公司博弘已經興櫃,在香港發展很好,也將拓展到東南亞,是遠傳第一個拓展去海外的小金雞,未來會有更多新經濟服務有這樣的發展,例如,遠傳智慧診療日本也很有興趣。針對電信業者之間的規模論戰,井琪表示,3家電信業者轉型已各擅勝場,要不計大小,看投資報酬率。此外,井琪也指出,合併亞太電信之後,和鴻海溝通合作一直很好,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也透過鴻海硬體實力軟硬結合,例如協助高雄市政府做的智慧城市方案,富鴻網也是鴻海大力投資的公司。

A大回答:昨天我有提到傳產的台塑及遠東新需要AI技術,今天遠傳也說自己有在佈局AI,其實所謂的佈局AI,就是和網路相關,不然就是讓自己公司及系統更有智慧,這就能突顯出AI產業能運用到所有的產業上,這樣大家就知道AI產業的商機有多大,不要以為AI產業就是少數幾個特定的人或公司需要,以目前AI產業的運用,一般是平常在上網搜尋時就會用到AI,使用電腦,網路也能用到AI,工作也會需要AI,管理工廠,讓公司及企業更有效率,這也是需要AI,還有一些是國防,教育,遊戲,休閒,娛樂等,這一些都和AI會有相關,所以我一直說這一波是AI百年大行情,也不是隨便說說的,你可能一百年都遇不到這樣一次的大行情,之前很多電子業,如手機,電腦,伺服器,記憶體,被動原件,面板等公司,他們都是希望一個ICT產業的殺手級運用,這樣才能帶動換機潮,很多做電腦及筆電的,他們就常常幻想windows系統更新會帶動更機潮,我是不懂windows系統更新為啥能帶動大量的換機潮,就是因為不行,所以ICT產業每年就是持平或者是小幅度的衰退,現在ICT產業出來新的殺手級應用,也就是AI功能,這就是需要高階的手機,更大的記憶體,更好的關鍵零組件,所以自然就是能帶動ICT產業的換機潮,之前鴻海把亞太電信賣給了遠傳後,就換了一堆遠傳的股票放到庫存中,鴻海這樣就不用每一季在本業去認列亞太電信的損失,而且每年遠傳會一直賺錢,每年鴻海還能領到遠傳的股息,AI產業要很普及,網路設備及速度也是需要升級,所以也許電信業也是能吃到一些好處,就算不會因為網路速度需求大增而增加獲利,至少也會因為導入AI智慧工廠讓公司變的更有效率,現在很多傳產業都會開始注意到AI的重要性,這些傳產業也是會有員工及老闆,當他們發覺公司要導入AI產品,當導入後發覺真的能大幅改善效率,這樣這些人也會成為股民去買AI概念股,這時就僅剩鴻海比較便宜及值的投資,畢竟鴻海股本大,市值高,AI年複成長這麼高,能吃的下這麼大爆炸性成長的AI產業,也僅會是龍頭公司才有這能耐。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6月21日!散戶搞不懂法人的操作模式僅能抱怨!

 一般討論區網友說:世芯到底是得罪了誰?建議世芯實施庫藏股。相較於今年臺股一片漲勢。世芯近幾個月的股價,只能以慘不忍睹來形容。雖說公司專注於經營,不干預股價、尊重市場。但眼見其他千金IP股,例如M31、創意、力旺、祥碩、信驊,甚至是緯穎,股價也都從低點上漲至今超過三成以上。其中信驊不但拔得頭籌,股價都站上5000創新高,把其他公司遠拋在後。令人遺憾的是,目標價都被估到6000的世芯,股價卻從高點掉下來後,幾個月來低趴不動如山,至今漲幅少得可憐。在產業前景明朗、法說會展望樂觀、技術領先、營收年增加月增、月月創高、EPS年增三成以上等等的優勢條件下,眼前也沒有利空因素可言。第一季毛利率雖然少了4%,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壞消息,毛利率隨著每月財報而變動,也不是決定公司績效或是股價漲跌的唯一指標。相對上,EPS不是更能反映公司的獲利能力。但市場對其他好的一面不看,雞蛋裡挑骨頭,偏往死裡打,股價跌成這樣爬不起來,真是令人不解。我就問,世芯到底是得罪了誰?才慘遭股市大戶修理,硬是一直壓著股價磨到起不來。就算是下跌,也不應該跌成這副慘況。建議世芯考慮實施庫藏股,提振一下股價與市場信心,維護股東權益。雖說對公司經營能力與表現績效深具信心,世芯這幾年來創造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相信股價站上6000元,只是遲早的事。過去,面對世芯股價幾度大跌的慘景,愈跌愈買,不離不棄,「一張不賣,奇蹟自來」。市場最後也都還給了世芯股價應有的公道。但是,最近看到一堆科技股都漲成那樣了,卻只有世芯仍然跌得軟趴趴,難見起色時,難免令股東很不爽。股市很現實,「落井下石」跟「錦上添花」,最能形容股價漲跌走勢的原因了。

A大回答:這一個散戶就是很標準的不懂法人的操作模式,現在一直看著世芯股價在怨天尤人,世芯股價最高來到4565元,現在世芯淨值421元,去年賺45.47元,今年第一季賺15.83元,世芯的股價已經從69元漲到了4565元了,也就是說,三大法人已經把世芯未來一百年的獲利都先拿走,今天世芯股價還有2700元,對很多散戶來說世芯已經跌了1865元,覺得世芯好便宜,但是目前世芯淨值421元,一年賺六十元的話,股價淨值之間差1400元,等於還被拿走了二十幾年的獲利,這就是法人慣用的手法,在上漲時先把未來二十年,三十年,一些比較小型的投機股甚至會拿走未來一百年的獲利,而且是幾年後獲利高點的一百年獲利,之後散戶就會發覺世芯的營收及獲利都很棒,但股價就是一直跌,天天跌,跌不停,這就是一些散戶的悲歌,一開始世芯在上漲時他們一定是不相信的,等漲到4565元後,在這打了一個高檔錨點,接著每一個月,每一季獲利開始出來,當獲利不如市場之前預期的這麼好,股價就是全力的修正,散戶因為中了錨定效應,所以會覺得已經跌了四成了,覺得跌好多,好便宜,如果沒有錢加碼及攤平時,就會開始在那要公司實施庫藏股,不然就是希望公司多配一點股息拉高配息率,這一些都是死韭菜的行為,有一些人看到我說世芯,會覺得我在黑世芯,其實我單純就是以世芯當一個例子,讓大家知道三大法人操作習慣,還有散戶行為,大家會覺得我可以很精準的看穿三大法人及散戶的行為模式,其實也不是我會算命及摸骨,我單純就是會去看別檔個股中的散戶及法人行為,因為我看的個股夠多,所以會了解大部份法人及散戶的模式,很多散戶完全就是不會去觀察其他個股中法人及散戶行為,他們就只會在那漫罵,抱怨,自己中了三大法人的招,結果在那怪空方,罵公司,其實你會賠錢是源自你的愚蠢,而不是公司害你的,公司一樣是會持續的賺錢,只是你當初買的價格獲利被拿走一百年,我也是不懂你買獲利被拿走一百年的公司是要幹嘛的。
這一周鴻海股價上漲14元,上一周漲20.5元,最近三大法人就是加速去拿走鴻海未來二十年獲利,大家應該有看到世芯的情況吧,一開始從66元漲到4565元時都不信世芯漲真的,結果看到世芯股價從4565元跌到4300元,4000元,3800元,3500元,3000元就覺得好便宜,再跌到2700元就在那說世芯挖了主力,法人或外資群的祖墳,其實單純就是散戶不懂三大法人的玩法,以鴻海來說,三大法人已經知道鴻海會受惠AI百年大行情,知道下半年及明年GB200會大出貨,還有蘋果僅有新款及高階產品支援AI功能,這些資訊三大法人現在就已經知道了,而且營收及獲利會發生在下半年,明年,後年,大後年,甚至是大大後年,一個這麼確定的趨勢,三大法人當然就是拼命的先去把鴻海2028年EPS最高點的二十年獲利先拿走,所以現在在鴻海營收及獲利還沒有完全出來之前,鴻海股價就一直漲,天天漲,漲不停,很多散戶就覺得鴻海憑什麼上漲這麼兇,就一直去放空,結果鴻海就一直漲,當漲了一年或兩年後,會放空的散戶都被軋空到懷疑人生了,鴻海股價也到高檔整理一段時間了,大部份的投資者也都中錨定效應,鴻海的AI伺服器,AI手機,AI PC的營收就開始出來,散戶看到時就會覺得鴻海好棒啊,但三大法人早就預期到鴻海營收及獲利會大幅成長,當鴻海股價漲完了後,除非鴻海營收及獲利比外資群及主力想的更好,不然鴻海股價很難出現大漲,所以一開始三大法人在炒作時,這時一定就是最安全的,很多散戶就是非得在現在和三大法人對作,然後才被軋到外太空去,每天就是在那念心經,一般來說,三大法人對業績的預期都是極度樂觀的,所以一年或兩年後,鴻海營收再怎麼好,也很難符合三大法人的預期,除非那時又出現電動車或機器人的題材,現在外資群及主力比較確定的就是AI伺服器,GB200,AI手機,AI PC,現在就是基於這些產品在把未來二十年獲利拿走,如果兩年後發覺AI電動車,AI機器人趨勢又出來了,那時鴻海股價再漲就是在漲AI電動車及AI機器人,就不會是當下你看到的AI伺服器強勁成長,AI PC及AI手機營收大好。

頻道網友阿宏分享:我老弟也是裝懂,鴻海不抱好,拿200萬跑去買生華科(均價170元),最後均價50元被剃頭出場,今年初回頭買鴻海,持股到現在終於會笑了。生技股,跌到你親娘親都不認識你。

A大回答:一般有看我文章及影片一陣子的人,你絕對是不可能去買這類的生技股,大家回想一下價值投資十要素,投資要買進有價值的公司需具備1.獲利穩定性,2.獲利有續航力,3.連續且穩定的股息,4.股價不能距離淨值太遠,5.具競爭力,6.最好還要有未來的題材,7.大股本,8.高市值,9.公司提供透明的資訊,10.董事長有執行力及有誠信,看一下生華科,股價171.5元,淨值14.09元,這就不符合第四點,股價淨能距離淨值太遠,再來看一下生華科的獲利情況,每一年都是賠3到5元,根本就不會賺錢,淨值也愈來愈低,這就不符合第一點獲利穩定性,第二點獲利有續航力,第三點連續且穩定的股息,生華科股本才8.97億,也不符合第七點的大股本,第八點的高市值,有一些人說生技股符合第五點具競爭力,第六點的具未來題材,第十點的董事長有執行力及誠信,第八點的公司提供透明資訊等,就算硬給你湊,了不起就是符合四點,這種股票就是完全沒有任何的投資價值,今天生華科收在45.2元,股價淨值比還有3.22倍,股價都從171.5元跌到45.2元了,結果股價淨值比還有3.22倍,當你在171.5元買進時,股價淨值比是12.25倍,我是不懂一家連賺錢都辦不到的公司,你花股價淨值比12.25倍買是什麼意思的,這時會有人說,這種生技股只要開發出新藥就會發大財,這種鬼話我也聽到不要聽了,之前有人在投資合一,說合一的一是一千的一,說合一糖尿病藥膏拿到哪個國家的藥證後會賺進宇宙的財富,結果近十年下來,合一就僅有一年賺錢,大賺了0.93元,目前合一淨值30.33元,股價一百五十元,股價淨值比五倍,這種生技股都是比誰比較會唬爛的,之前一些討論區幾個網友就拼命的吹生技股,說的多好又多好,其實他們是看準了生技股股本小,市值低,容易炒作,反正生技股就是作夢行情,不賺錢也一大堆人敢買,如果你看我的文章及影片,你就不該買生技股,應該是這樣說,你就不該重注買生技股,有一些人會抱著買樂透的心態去小買生技股,我個人也覺得無所謂,反正你買樂透也是常常沒中獎,就是做做公益,買生技股你就是要抱著做公益的心態去買,這種生技股大部份都是吹牛的,一百檔中大概有九十檔以上都是比誰會吹牛,我可能太客氣了,一百檔中可能有九十九檔都是在玩吹牛,生技股就是給你當樂透買的,會去買一百萬,幾百萬,幾千萬的人,可能基本功力要好好修練一下。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6月20日!高盛強力認錯助攻鴻海站穩200元大關!序言

6月20日!高盛強力認錯助攻鴻海站穩200元大關!作者:A大!今天台股上漲196點,成交量5093億,指數收在23406點,外資群買超台股227億,賣超台積電8939張,買超鴻海33662張,今天台積電收在平盤,鴻海上漲14.5元,這兩天AI概念股是由廣達當破風手,廣達先去突破300元,接著鴻海就很有底氣的站上200元,當鴻海站上兩百元時,今天就放量大漲,如果說的比較細的話,就是因為高盛兩天大買了鴻海五萬張,前幾天麥格里才兩天大買六萬張鴻海,有愈來愈多的外資群認錯的回來大買鴻海,麥格里買完鴻海後,就消失了幾天,有可能就是經理人被開除了,把賣出的部位買回,然後就去做交接手續了,高盛兩天買回五萬張,這樣等於是從三月一日到今天買回了七萬五千張,高盛應該全買回來的話,能買個十萬張沒有問題的,法國興業從五月十四日一直賣鴻海,直到今天賣完後,手上就剩下兩千多張,明天法國興業賣完後,之後大家就不會再看到法商興業了,最近花旗環球及法銀巴黎也有買回的現象,花旗環球也是能買個五萬到十萬張,台灣匯立近一個月也有小買回的現象,買了一萬四千張,台灣匯立如果要買回,是能買到十四萬張這樣的水準,就和美林差不多,之前美林也是賣了十四萬張鴻海,大家應該有發覺一件事,愈來愈多的外資群進來買鴻海了,一開始就是大摩,小摩及瑞銀,後面麥格里跪下,高盛跪下,花旗環球回頭買,法銀巴黎也買,台灣匯立膝蓋有微微彎下來的感覺,如果大家要看整體的話,就是外資群今年買回44.27萬張,扣掉一月賣超的8.4萬張的話,就是從二月開始,外資群已經累計買回52.72萬張,距離近三年賣的145.8萬張還差了93萬張,這93萬張就是一些還沒有買回外資群賣的,大家知道供需法則,要買的人多,想賣的人少,這樣股價自然就會上漲。

我就問大家一句,直到今天還不相信AI百年大行情的有幾家外資?我敢和大家說,大部份的外資群及券商都相信了,連很多散戶也都相信了,畢竟AI伺服器強勁成長,工業富聯說四月GB200中低階版的已經出貨了,蘋果WWDC大會說AI功能僅支援新款及高階產品,加上六月台北電腦展強推AI PC,這些產品就佔了鴻海營收的94%了,所以鴻海大部份的營收都和AI相關了,賣伺服器,賣手機及賣電腦的品牌廠,他們為了賺硬體的錢,自然就會去強推AI伺服器,AI手機,AI PC,所以對鴻海的ICT產品來說,短期就能看到很強的成長動能,再加上輝達在六月電腦展示AI機器人,還有智慧工廠,大家有沒有看到一些傳產的公司開始說要和輝達合作AI,大家覺得這些傳統產業能合作什麼AI產品呢?說穿了就是合作AI工廠,也就是之前說過的數位孿生工廠,把工廠所有的資料都上傳到雲端,想要做什麼變動時,就先到AI伺服器上模擬一下,也能時時刻刻的把工廠及公司的資訊上傳到AI伺服器上的數位孿生系統上,對這些傳產來說,加入了AI智慧工廠後,可以讓公司變的更聰明,更有效率,也能節省成本,對輝達及鴻海來說,就是能賣AI伺服器,還要幫助這些公司及工廠轉型成智慧工廠,連一些傳統產業都看出來AI的重要性了,裡面也會有很多員工及老闆,他們知道後就會投資相關的AI概念股,目前就僅剩鴻海比較便宜一點,剩下的都偏貴了,鴻海今天的股價淨值比約1.93倍,大家應該有發覺鴻海股價淨值比愈高,市場看好的聲音愈多,目前鴻海大概快來到理性時的相對高點。

之前我說過,1.1倍是系統性非理性崩盤價,1.3倍是非理性崩盤價,1.5倍是理性時相對低點,2倍是理性時相對高點,2.5倍是瘋狂價,現在大盤的淨值比約2.6倍,鴻海就算沒有所謂的AI百年大行情,股價淨值比還是輸給大盤,幾年前我就和大家說這是很不合理的,鴻海是台股第二大權值股,怎麼會大盤淨值比在兩倍時,鴻海在一倍,台積電在五倍,大盤淨值比來到2.3倍時,鴻海還在一倍,現在鴻海僅是反應了之前沒有反應的股價,當鴻海股價來到淨值比2.6倍時,這才和大盤平均是一樣的,目前鴻海的股價還是平均低於大盤,也就是比大盤值得買,正常的情況鴻海股價淨值比來到2.5倍就是瘋狂價,但記得一件事,我說的是正常情況下,現在有AI百年大行情,台積電股價淨值比都7倍多,廣達也來到7.5倍,連搞笑的要死的三線廠緯創,股價淨值比都有3倍,我就不懂了,鴻海明明是一線大廠,AI年複成長四成以上,這種爆炸性成長的產業,怎麼會有人天真的覺得二線,三線,四線能吃到大部份的生意,當你發現二線,三線,四線AI概念股的股價淨值比還比鴻海高,代表接下來三大法人,投資者,短線客,投機客,當沖客等,他們想要投資或操作AI概念股時,他們的首選一定就是鴻海,不然你現在想去買股價淨值比三倍的緯創嗎?下半年鴻海出貨GB200時,大家發覺緯創連毛都沒有,還是要去操作股價淨值比7.5倍的廣達,如果廣達第三季能出貨GB200,那廣達股價淨值比也7.5倍了,不然你是想怎樣,之前市場說鴻海掌握了GB200中NVLINK重要的交易機關鍵零組件,鴻海是獨家供應,我就覺得好笑了,市場供不應求,為啥鴻海要把交換機的關鍵零組件供給廣達,現在是在哈囉嗎?下半年我們不知道廣達GB200能出貨多少,就算廣達如有神助的出貨了,股價淨值比也7.5倍了,要是鴻海就握著交換機的關鍵零組件,然後只供給自己,那廣達是去哪生交換機的關鍵零組件出貨GB200,大家還是得動點腦,如果鴻海吃不下這麼多GB200,代表GB200真的量超級大,NVLINK要供七倍的GB200數量,光賣交換機鴻海就賺飽了。大家按讚並留言,AI產業有百年大行情,要選擇目前股價淨值比低的,競爭力強,規模大的,這樣才能吃到AI強勁的年複成長。

頻道網友紫月分享:我同事也是賺到100萬就想辭職,我反問她你辭職靠什麼過日子,她說操盤,我說你現在有獲利是靠A大的分享文,自己根本完全沒有財商知識,何來的勇氣,今早我聽到她說她賺到百萬元吐回去了,因為去放空台指期被嘎到外太空,真是昏倒,真的是引以為戒,要警惕,我也不要搞自殺,我今天也告訴他財富是建構在知識之上,請他好好認真的閱讀每一篇A大的文章,這樣亂搞資產再多都不夠輸,就不知道他哪根筋扭到了,鴻海187元下車,沒跟上鴻海這一波還去放空了四口期貨大台加1口期貨小台,幾天時間百萬就不見了。

我給大家一個建議,不論你在鴻海能賺到多少錢,你都要先確保看過我大部份的文章及影片,如果第一次來看的,你就先的先訂閱頻道,這樣有新的影片就會第一時間通知你,裡面的文章及影片是我在股市二十幾年的知識及常識,而且我也已經把投資及投機區分好了,也建議大家選擇最簡單的價值型投資,只要你看懂我的價值投資三要素,基本面,產業面及能健全自我心理面,那你這一輩子就能在股市中永保安康,我不敢說能讓你發大財,但你至少這一輩子不會在股市中受重傷,這時會有人說,我投資的標的最終都是以大賺收場,其實我也不確定我投資的公司最終能賺多少,反正我就是穩中求勝,找到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的公司,買到有價值的公司後,我就是一直持有,當公司有類似AI百年大行情這種機會出現時,我也會毫不客氣的勇敢賺完全程,有一些人能一起和鴻海吃苦,但沒有辦法和鴻海一起富貴,這些人真的就是很可惜。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高盛強力認錯助攻鴻海站穩200元大關!

2、兩檔股票爆賺300萬銀行女霸氣離職!

3、散戶總是喜歡憑感覺的去放空強勢股!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6月20日!高盛強力認錯助攻鴻海站穩200元大關!

 

今天外資群買超台股227.1億,投信賣超台股6.54億,自營商買超台股93.42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台股313.98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4932口,期貨留倉空單16528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10118口,今天台股成交5102.63億,上漲196.56點,漲幅0.85%,收在23406.1點,電子上漲11.16點,漲幅0.89%,收在1265.75點,金融上漲10.17點,漲幅0.51%,收在2019.74點。今天外資群買超台股227億,近十七個交易日下來賣超192億,結果台股上漲了1547點,這就和上一波情況一模一樣,外資群賣超了一千六百多億,結果發覺指數完全跌不下去,後面把賣出的一千六百多億買回,指數就上漲了一千五百多點,這一波台股上漲就是因為台積電,聯發科,廣達及鴻海,這些都是AI概念股,之前我說市場是認為AI概念股的指標是廣達及鴻海,這兩天廣達先去突破三百元,等於就是當鴻海破風手,當廣達股價上漲後,市場就會覺得二線的廣達都敢330元了,鴻海站上兩百元有啥好奇怪的,畢竟時間只要一拉長,鴻海的股價本來就是要超過廣達的,最近三天台股大漲九百點,前兩天鴻海因為要站上兩百元,所以漲勢比大盤弱,今天就一口氣完全再反應過來,外資群現在應該就是抱著賣不下去就拼命往上拉的更高,然後放期貨空單,也就是說外資群就是想要測試台股投資人的信心極限在哪,賣一千六百億後跌不動,那外資群就繼續向上拉抬一千六百點,接著就是放期貨空單,我個人認為台積電一千元應該是一個不小的壓力區,畢竟是整數關卡,加上又是一千元的整數關卡,這種沒有營收及獲利去突破,我個人覺得不容易攻過去,這三天鴻海是因為台股大漲九百點,加上高盛狂買五萬張加持,這才讓鴻海股價漲過兩百元,接下來每多一個外資全力跪下,鴻海股價就會向上一波,我這樣說好了,廣達一年賺10.29元,鴻海一年賺10.25元,廣達淨值43.79元,鴻海淨值107.4元,這兩個淨值都沒有含配出的股息,鴻海接下來在AI伺服器的地位一定是不可能輸廣達的,獲利機乎一模一樣的情況下,憑什麼廣達330元,鴻海217.5元呢?重點是鴻海的淨值比廣達多一倍,不然你是覺得鴻海淨值是塑膠嗎?以AI年複成長性這麼高,你覺得是塑膠的淨值,它可以用來買料,備庫存,支付應收及應付款,買土地,蓋廠房,買設備,請員工等,廣達沒有這種塑膠淨值,不然是要去哪製造出更大量的營收。
上市成交金額排行前十名,第一名的是台積電,上漲0%,成交469.84億,第二名的是鴻海,上漲7.14%,成交374.47億,第三名的是廣達,上漲4.43%,成交235.83億,第四名的是士電,上漲5.13%,成交131.52億,第五名的是奇鋐,上漲5.11%,成交101.15億,第六名的是聯發科,上漲1.01%,成交92.01億,第七名的是世芯-KY,下跌0.54%,成交82.22億,第八名的是亞力,上漲1.38%,成交80.09億,第九名的是創意,上漲0.62%,成交65.81億,第十名的是智原,上漲2.76%,成交62.42億,鴻海最近已經開始奪回兵器譜排名第二名了,鴻海本來就是台股第二大權值股,之前一直被外資群故意冷落,讓鴻海每天成交量一直僅有兩萬張左右,現在鴻海成交量平均都是有十幾萬張,大部份的短線客,當沖客,投機客及波段仔就會進來鴻海中操作,之前鴻海一直被看衰時,資金是落在廣達,緯創,英業達及光寶科,之前我就有和大家說,鴻海是大型權值股,需要比較大的資金才炒作的起來,先把二線,三線及四線的公司炒起來後,就放一個錨點在那,就是這些二線,三線及四線AI概念股股價都能這麼高,憑什麼鴻海不能,加上鴻海股價上漲一個月後,營收及獲利就真的出來了,所以就是一連串的組合拳打出來。

外資群買賣超前五名,買超前五名、第一名的新光A-BBB電信債,買了99500張、第二名鴻海,買了33662張、第三名大華優利高填息30,買了23742張、第四名統一台灣高息動能,買了20492張、第五名聯電,買了18397張,賣超前五名,第一名的群益ESG投等債20+,賣了28885張,第二名的華南金,賣了23214張、第三名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賣了19681張、第四名的長榮航,賣了17235張、第五名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賣了17175張。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25214張,第二名的是元大,買了10712張,第三名的是花旗環球,買了2038張,第四名的是台灣匯立,買了1929張,第五名是摩根大通,買了1868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港商法興,賣了3308張,第二名的是台灣摩根,賣了3167張,第三名的是元 富,賣了2744張,第四名是元大新盛,賣了2034張,第五名的是美林,賣了1865張,昨天高盛買了24018張,今天又買了25214張,兩天下來買了近五萬張,高盛兩天就把從4月30日以來賣的全部都買回,現在高盛又重回作多外資的行列,高盛合計買了七萬五千張,今天很明顯就是高盛把鴻海股價拉抬上去的,之前我說過,外資群如果買了後,他們會想要把股票拉上去,昨天高盛買了兩萬四千張鴻海,成本在205元,結果最後一筆收在203元,高盛一定就是覺得不爽,今天又大買了兩萬五千張,成交均價在211元,所以大摩,小摩及瑞銀今天是防守不了高盛的強攻的,大家可以看一下大摩,小摩及瑞銀今天在幹嘛,就是一買一賣的把成交量擴大,讓投資人可以成交在兩百多元的價格,大摩,小摩及瑞銀今天都賺了幾千萬,會這樣的道理也很好懂,大摩,小摩及瑞銀看到鴻海股價被高盛強拉上來時,他們就賣出,股價跌下來時,他們就會在下面護盤的撿,所以最終就是能賺到幾千萬的差價,大摩,小摩及瑞銀今天合計就貢獻了62786張的成交量,佔鴻海總成交量177307張的三成多,美林今天也是短線玩的很開心,原因是高盛強拉發紅包,所以美林也賺了1943萬,這時會有人說美林好厲害,其實美林很慘,之前在105元賣了14萬張股票,現在大部份的外資群都紛紛的跪下來回補了,美林還在那小打小鬧,真的是很可悲的美林,今天花旗環球買了鴻海2038張,台灣匯立買了1929張。

之前我有和大家說過,近三年外資群在鴻海中賣了145萬張股票,所以大部份的外資群都是賣五萬,十萬,甚至是十五萬張股票的,他們如果想要買回來,就是能買五萬,十萬甚至是十五萬張,花旗大概就是能買五萬多張的量,台灣匯立如果動真格買,能買到十四萬張,美林真的要買,也能買到十四萬張,最近一直在賣鴻海的法國興業,現在剩下兩千兩百張,大家明天再看到法國興業最後一次,他手上就不會有鴻海了,今天當沖客的富邦嘉義賠383萬,台新台中賠255萬,大和國泰賠564萬,統一賠130萬,這些就是傻乎乎偏空操作被軋爆的當沖客,大部份的人會認為大摩,小摩及瑞銀要讓鴻海股價在兩百元左右整理,確實大摩,小摩及瑞銀真的也是這樣做,但誰知道高盛今天又猛起來買25214張,光高盛今天這樣大買,就足以讓鴻海股價飛上天了,最近四個交易日元大買了鴻海兩萬張,不是說好的00713元大台灣高股息低波動ETF要把鴻海踢掉嗎?00713持有鴻海兩萬張,近兩天賣了一萬張,我覺得元大可能是知道00713要踢掉鴻海,所以之前就一直先賣,後面發覺賣一賣股價愈來愈高,而且可能也賣太多了,最近才買一些回來,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有時候你不要以為自己有一點點業內消息你就無敵,鴻海這種大型權值股,不是00713賣個兩萬張就會跌下來的。

今天鴻海上漲14.5元,股價收在217.5元,成交量180562張,外資群買超33662張,投信賣超4347張,投信這兩天賣超就是00713賣的,我說過,這種ETF要賣,外資群就會趁機大買,大家有沒有看到高盛這兩天大買,就是趁著00713賣出手上持股,就是先搶先贏了,自營商買超1558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0846張,從5月28日以來,外資群合計買超74393張,本來是賣十萬張,結果把十萬張買回來後再買74393張,我就和大家說了,外資群持股才41.4%,這是什麼鬼持股水位,接下來鴻海會因為AI產業而營收,獲利成長,外資群目前持股水位才41.6%,今天買了後能來到41.8%,我常就供需法則和大家說,近三年賣出鴻海的外資群,只有三分之一的外資群買回來而以,還有三分之二的外資群還沒有買回來,我就一句話,AI產業趨勢這麼明顯,外資群如果不回補一些持股,他們是要怎麼去玩短線或是參與鴻海的AI百年大行情呢?昨天遠東新的董事長說要好好去了解AI產業,今天台塑董事長也說要和輝達合作,大家有看到了嗎?連傳產的紡織及塑膠都需要AI,連他們都開始感受到AI的重要性了,更不用說一些的科技公司,之前我說過,AI可以讓企業的公司及工廠更有效率,進而降低成本,現在又是少子化,很多工作是找不到人的,這時也是需要AI機器人及智慧工廠的幫助,所以輝達要和鴻海合作智慧工廠及AI機器人,這在三年後是很有看頭的,最近鴻海是在上漲AI伺服器及蘋果WWDC大會,因為蘋果說AI功能僅支援在新款及高階的產品,這就會造成接下來幾年會有換機潮,只要每年多個10%換機潮,這對鴻海來說就是四千到五千億的生意,加上今年AI伺服器年增個兩千到三千億,短期鴻海的業績就有著落了,之前有一些外資群不想這麼早跪,那是因為他們覺得今年AI伺服器了不起多貢獻鴻海兩千到三千億,明年才有可能再多貢獻五千到六千億,這些外資群就是想要當AI營收大幅出來時再跪下來回頭買,結果蘋果WWDC大會就讓鴻海有機會今年下半年就多四千億到五千億的營收,也就是蘋果的高階手機及電腦。
一點很重要的事是,蘋果AI功能的利多是會持續三到四年,也就是把現在低階的手機及電腦全換完為止,AI伺服器供不應求至少也是會有三到五年,所以這就是今年三大法人搶鴻海搶成這樣的原因,還有一點是最重要的,外資群近三年和價值投資者拼個魚死網破,他們以為他們有籌碼優勢,他覺得他們不買的話,鴻海再好也是你家的事,沒有料到AI產業可以讓鴻海出現很明顯的營收及獲利成長,這種趨勢太明顯了,結果外資群近三年賣了145萬張股票,他們現在買到都快哭出來了,當初一直很猛的賣在105元,一直賣,一直賣,一直賣,鴻海淨值增加,財報三率三升,他們還是一直賣,現在他們就一直買,一直買,一直買,才買到持股水位41.9%,鴻海股價就來到217.5元了,照外資群這樣的買法,想要買到持股水位50%,股價沒有400元是買不到的,當初我說鴻海股價200元能買到大量股票,結果高盛及麥格里就搶去買了,兩家買了十一萬張,大家看美林近三個波段都賺到兩三億的差價,覺得他好厲害,其實當初美林要是不要把手上14萬張以105元賣出,現在至少賺160億了,怎麼可能會在那可悲的賺兩三億,一些半調子還在那以為美林好棒,其實就是一個賣飛仔,美林看到愈來愈多外資群認錯回來買,美林的壓力也是比山大的,我說過,一買一賣成交易,昨天高盛買了兩萬四千張後,今天就自已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再狂買兩萬五千張,還有一家外資群躲在元大證券中,之前我說過,當鴻海股價上漲,會有幾百家的ETF及基金進來搶,因為助漲及助跌就是這些基金及ETF的角色,他們追高鴻海不怕,他們就是怕別的基金及ETF有鴻海,然後賺了幾倍,結果他手上沒有,這樣就會被主管檢討。

新聞說:鴻海市值破3兆元!成台股史上第二家「三兆元企業」,鴻海成台股史上第二家3兆企業!今日鴻海尾盤收在217.5元,漲幅超過7.14%,市值達3.02兆元,成為繼台積電以來,台股史上第二家市值突破3兆元的企業。鴻海:AI伺服器是成長來源鴻海17日舉行開工儀式,發言人巫俊毅表示,今年人工智慧(AI)相關伺服器產品會是主要成長來源,鴻海會延續優勢,預期整個供應鏈開始平順後,相關貢獻可較明顯。鴻海市值突破3兆元,為台股史上第二家。鴻海今日以205元開出,最低一度至203.5元,不過隨後一路上揚,最後更以217.5,漲幅超過7.14%,換算市值3.02兆,昨日市值為2.81兆元的鴻海,今日躍升成為台股史上第二家3兆元企業。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6月20日!兩檔股票爆賺300萬銀行女霸氣離職!

 

新聞說:「2檔股票」爆賺300萬!銀行女霸氣離職:這裡賺5萬太慢了,台股站上2萬3,讓不少人財富自由!一名在公股銀行上班的男網友稱,女同事自曝買了台積電與鴻海賺了300萬,毫不猶豫丟辭呈,說要出國念書完成夢想,不論大家怎麼勸都沒用,女同事則回「在公司一個月才賺5萬太慢了」,一番話讓原PO反思「「財富自由能夠離職的定義是什麼?」一名男網友在Dcard表示,女同事在昨天丟離職單了,說自己買台積電與鴻海賺了300萬,終於嚐到財富自由的甜頭,也決定實現出國念書的夢想,同時還稱每天損益都是50萬上下,相比現在每月只賺5萬,想致富實在太慢,「不管大家跟她勸說...不可能永遠都這麼順」,然而對方就是聽不進去。對此,原PO思索一番,假設今天女同事是說「賺到幾棟房」,大家才會認定真的有本錢離職,因此讓原PO好奇拋問,「財富自由能夠離職的定義是什麼?是賺到多少錢?或是多少資產?或是幾張ETF之類的?」最後,原PO也補充強調,目前任職公股銀行,大家都是努力讀書考進來的,且年終不差,職場氣氛很好、流動率不高,因此大家才會要女同事想清楚,「當然已經決定了也是只能祝福她。」文章曝光後,一票網友力挺,「她對財富自由定義就是賺到300萬可以支持她出國唸書,有選擇權很好啊」、「說不定她講的保守說賺了300萬,實際賺更多啊不透露而已,能有一筆資金能去追夢很棒啊」、「我對財富自由的定義:隨時可以離開不喜歡的工作環境or人」、「她這麼上進!賺了錢是要出國唸書欸,回國後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啊,這是投資自己,另外通常不可能把自己所有資產都Allin股市,賺300萬只是她資產的一部分啊」、「300萬很夠一大段時間生活了,趁年輕出國讀書投資自己,學成後賺更多不是件壞事」。還有網友分析,「賺300萬,本金可能700萬,市值1000萬,台積鴻海丟著年化10%,一年就100萬,的確不必跟你一起蹲在那個地方領5萬」。

A大回答:近八個月下來,鴻海上漲了125.4%,台積電上漲了85.4%,確實重押買到台積電及鴻海可以離職或是出國留學,不過出國留學的費用算是蠻高的,賺個三百萬應該是讀完書後錢就沒有了,很多從海外留學的人薪水不一定是會比較高,多花了兩年的時間,然後又從原本的公司離職,之後回來也許年紀太大別人也不要了,如果出國生活是她的夢想的話,那可以繼續的投資,用賺到的錢複利把錢滾大,之後去國外生活一陣子,不一定是要去讀書或留學,畢竟出國生活就生活,也不一定是要去念書,如果這位網友把賺到的錢都花在讀書上,之後回來台灣也是要繼續工作,就算直接留在國外,那也是要持續的工作才有薪水,所以我個人的建議是繼續工作,然後用賺到的錢繼續複利再投入,如果你已經是有錢人了,你應該就會知道靠錢賺錢才是最快的,但你想要靠錢賺錢,你必需要有知識,這種感覺就像是你去工作,你也必需要有工作上的專業技能,你的技能愈專精,愈不能被取代,你的薪水自然就愈高,所以以我一個過來人的經驗來說,賺到錢後應該是要用錢去把錢再滾大,而不是出國念書,一年花個兩百萬,念個兩年回來還負債一百萬,後面發覺你念完書回來後,可能薪水也不會增加多少,一個月五萬給你變十萬,還是十五萬,你一年也只能多存個一百萬,念書兩年外四百萬,結果回來後一年多存一百萬,等於是六年後妳才能回到原點,大部份有錢人不會是靠念書及工作賺來的,以我個人來說,因為家裡沒有錢,沒有辦法給我本金,所以我必需努力的工作,然後找到一份好工作,接著努力的一直工作得到薪水,在工作的期間要很努力的工作,這樣薪水就會持續的三級跳,賺到錢後就拿來投資,接著把錢愈滾愈大,十年後投資的收入就會遠大於薪資收入,這樣你等於就是打造一個自己的分身,可以用錢賺錢,這時你就不一定要繼續工作了。

新聞說:孫正義表示軟銀將在美擴大投資發電事業、支援AI,人工智慧(AI)引爆用電需求,日本科技巨頭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表示,將在美擴大投資發電事業,支援發展生成式AI的需求。路透報導,孫正義在軟銀集團旗下電信子公司軟銀公司的股東大會上發表演講指出,軟銀將在以美國為主的日本海外市場擴大發電事業、支援AI發展計劃所需。軟銀旗下的全資子公司SB Energy目前在美國經營再生能源發電業務。孫正義也表示,將繼續在海外物色投資標的,尋找「新一波革命的種子」。軟銀近年大力投資AI,孫正義去年曾表示AI將帶來爆炸性變化,他本人也自稱是ChatGPT的重度使用者。軟銀5月甫宣布,為了進一步擴增AI算力基礎設施、將在2024-2025年度期間投資約1,500億日圓,於日本國內數個據點建置新的AI算力基礎設施,將採用輝達最新的Blackwell架構GPU,目標將AI算力擴增至現行的約37倍。MoneyDJ 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軟銀旗下的英國晶片設計巨頭安謀2024年來已飆漲131.73%,收174.13美元。各大科技公司積極建設支援AI的高耗能資料中心,帶動用電需求激增。高盛於4月發布報告指出,到2030年,AI和資料中心需求預計將佔美國用電量的8%,佔比較目前增倍。高盛也預估,AI資料中心帶來的新能源需求中,60%將由天然氣滿足、剩餘40%將由再生能源來滿足。專家也預估,清潔能源需求將因此大增。

A大回答:軟銀這樣的佈局算是很合理的,之前輝達就有提到AI伺服器是吃電怪獸,如果基礎電力設備沒有跟上的話,那AI伺服器就不能夠普及,鴻海持有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軟銀做出正確的佈局的話,一來可以讓AI伺服器普及,二來也能透過佈局電力事業賺一波AI產業財,現在AI產業其實是很確定的,如果基礎電力設備跟不上的話,那還有AI手機及AI PC,也就是在本地端運行的設備,正所謂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事,只要投資機構發覺AI產業會對電力有極大的需求,他們自然會去投資民間發電生意,很多酸民一直覺得目前AI產業是在炒作,覺得台積電,聯發科,鴻海,廣達等都只是泡沫,其實目前單純就是先去拿走到2028年能獲利最高EPS的二十年獲利,很多投資人現在不能接受,但是明年,後年,大後年看到AI產業營收及獲利真的出來時,他們就會進來大買,那時三大法人就是要出貨給他們了,重點是已經把未來二十年獲利先拿走,這就是投資機構會做的事,他們會去參加公司法說會,然後請公司預測接下來幾年獲利增長情況,只要公司獲利會成長,他們就會做一個模型,接著去把未來二十年獲利拿走,這時會有人問,為什麼是二十年呢?這就僅是一個大概,就看投資機構預估及該題材能持續多久,反正就是預估一個獲利高點時,然後按那個獲利高點拿走二十年,三十年的獲利,之前大立光就是這樣,一年賺200元,股價六千多元,結果當大立光獲利不會再成長時,市場就開始去修理大立光,在大立光獲利還沒有到高點時,市場就一直吹,一直吹,一直吹,大立光的獲利就一直年增,一直年增,一直年增,股價就一直漲,一直漲,一直漲,直到大立光獲利衰退或變平穩時,大立光股價就開始向下修正,從六千多到五千,到四千,到三千,中了錨定效應的散戶就會覺得從六千跌到五千,跌到四千了好便宜,結果七年過去了,大立光賺了一千兩百元,配出六百多元,淨值從六百多增加到一千兩百多,現在股價才兩千六百五十元,這就是三大法人會做的事,散戶後面就是看到大立光曾經股價六千,向下跌就一直攤平,其實就是被三大法人割韭菜割假的,一開始大立光在上漲時,散戶一定是不想信大立光漲真的,三大法人就增著大立光獲利及營收一直年增時,把未來二十年,三十年的獲利拿走,現在台積電及廣達也被拿走了二十幾年獲利,三大法人現在也是企圖把鴻海未來二十年獲利拿走,有人說,鴻海一年賺十元,二十年獲利,了不起就是三百元,這是鴻海到2028年一年僅賺十元的情況,現在有外資群,法人機構敢說鴻海2028年一年僅賺十元啊,我是不相信,現在很多都吹到賺18元,賺20元了,誰在和你一年賺十元,那會不會賺二十元,就等到2028年再說,接下來三大法人就每一季,每一年的去驗證,如果獲利成長不如預期,就讓鴻海股價修正一些下來,這時散戶看到鴻海股價下跌,他們自然就會進來向下攤平及加碼,這樣三大法人才能玩得過散戶。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6月20日!散戶總是喜歡憑感覺的去放空強勢股!

 

一般討論區網友說:沒在怕的,怕什麼,30張,30張加碼的持續在放空鴻海,也能賠這樣而以,其他放空的標的有賺錢,完全不怕,儘量拉抬鴻海股價,越拉抬就繼續放空,別擔心,我們這邊有幾個天才,之前在180元放空,現在傻傻的回補,然後換手給我們,鴻海股價211元再放空單,還有期貨可以放空,舒服,舒服。

A大回答:這就是所謂的吹哨子壯膽,他在206.5到208.5元之間放空,然後又說自己在211元要持續放空,說每一口價都會擺三十張,結果鴻海這麼大的股本,發行了1386萬張股票,融券餘額才僅有可憐的3313張,我和大家說,大部份的人都不敢進來放空鴻海,因為知道鴻海有價值,之前鴻海股價在100到105元時,雖然整個市場極度的看衰,但鴻海融券餘額就僅有可憐的180張,這一位網友應該是想要玩當沖,就是先賣然後再買,大家今天應該有看到鴻海中的當沖客吧,都是慘賠出場,這種人就是所謂的低級投機客,他企圖用恐嚇的方式讓散戶害怕,只要散戶賣出,股價下跌,他就能完成一賣及一買的動作,只不過今天高盛及元大就不慣著這些低級投機客,昨天高盛買了兩萬四千多張,均買價在205元,結果今天這個散戶在那用幾張的量放空在206.5到208.5元,這不就是找死嗎?如果這位網友真的是融券放空,說要一直放著,那也是很搞笑,鴻海七月二日除權息,融券要在六月二十六日強制回補,就僅剩四個交易日了,怎麼會有人傻到在強制回補前幾天去融券放空鴻海,很多散戶單純就是看不爽鴻海股價漲了一倍多,他們也看不懂籌碼,也不會去管基本面及產業面,以鴻海淨值112.86元來說,一年能賺十元多,按照這標準,廣達都已經漲到330元了,廣達一年也才僅賺10.29元,多了鴻海0.04元,鴻海才是未來AI伺服器的龍頭,在GB200能做到垂直一條龍的出貨,重點是鴻海的GB200在四月已經出貨,單看產業面及基本面的話,你都不該去放空鴻海,如果你會一點籌碼面或技術面的話,三大法人買了近七十萬張,鴻海股價一直延著月線向上漲,我是不懂你怎麼會想要憑感覺及憑直覺就去放空鴻海,以廣達的基本面及產業面來說,廣達敢漲到330元,鴻海漲到400元也不奇怪,我之前就和大家說過了,之前鴻海股價100元時,緯創股價161元,廣達271元,那時我就說,要嘛就是緯創及廣達股價跌下來,不然就是鴻海股價漲上去,我個人認為AI百年大行情是真的,只要AI營收出來時,鴻海股價就漲上去了,現在緯創股價111.5元,鴻海股價217.5元,廣達股價330元,這樣的排列還是有問題的,鴻海的股價絕對不可能比廣達低的,我一樣那句話,要嘛就廣達股價跌下來,不然就是鴻海股價漲上去,因為有AI百年大行情,我個人覺得鴻海股價漲上去的機率比較大一些,AI是工業革命等級的,這個題材及夢想超級大,怎麼會有人一直去看衰AI產業,然後要和趨勢對作呢?這樣你賠錢有什麼好奇怪的。

一般討論區網友說:最近8逆逆進場買鴻海了,她是標準的股市反指標,我該把手上的鴻海賣掉嗎?有什麼投資及理財的書可以介紹我學習嗎?我預計五年後退休,畢竟公司及政府的退休金靠不住。

A大回答:如果你喜歡憑感覺或憑直覺的話,那神仙也很難救得了你,你買進及賣出一家公司,竟然會是因為某一個散戶買進或賣出,我也是不懂你這是什麼神仙的操作方式,判斷公司的價值應該是以價值投資十要素,而不是憑感覺及憑直覺,想要好好學習股市知識及常識,那就訂閱我的頻道,如果你看不習慣影片,那我有部落格可以看,完全都是免費的,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出書,我是不懂為啥要出書,你們想看我寫的文章,你們就去部落格看就好了,何必買一本書回去擺在那,我也有把一些投資心法放在比較舊的文章目錄中,也有整理成一些影片,就自己花點時間去看,去聽,如果你看我文章及影片一年,你還是不懂股市怎麼運作的,我勸你不需要再投資了,因為沒有人救的了你,我的文章及影片不會有什麼是似而非的話術,我就是以價值投資為基礎,清楚的把投資及投機分開,如果你想投資,那就是價值投資三要素,包括基本面,產業面及自我心理面,如果你想投機,那就是投機八要素,包括籌碼面,技術面,消息面,法人心理面,散戶心理面,自我心理面,資金配置及紀律,之前就有一個網友來看我的影片,看幾篇後覺得驚為天人,他就花了三個月把我所有的文章及影片看完,最終他就懂股市是如何運作,你如果想要財富自由,那必需靠財富自由三要素,知識,資金及時間,第一項的知識我可以提供給你,剩下的資金你要自己靠工作去賺,不然就是懂一點金融負債去借,最終時間大家都一樣,如果你早一點醒悟,你的時間就是會比別人多,我常和大家說,巴菲特之所以是股神,因為他做價值投資,而且複利六十五年,所以他才會是股神,大家不要小看複利六十五年的威力,我敢和大家說,一開始你在股市中賺到的錢,放到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後,那一定都是一筆小到不能再小的錢,記得之前我在做短線時,六年賺了五百萬,就會有人來嗆我說六年才賺五百萬,這樣算個屁,我也不能反駁他什麼,我只能說,莫欺少年窮,我的投資及投機觀念是正確的,時間七年過去了,當年那個說一年可以賺五百萬的,覺得自己賺很多的,現在你看他還敢不敢來再嗆我說賺很少,也才時間過去七年,我如果按照正確的投資策略一直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後,那時再回頭看,現在賺到的錢就是小到不能再小,所以學習正確的投資策略就是為了讓你能一直持續的贏下去,這樣你才有辦法持續的複利再成長,有一些投機客忽然賺,忽然賠,那種投資是沒有什麼用的,我寧願可以一直一年穩賺10%,我也不要忽然賺一倍,然後賠80%這樣的投資策略,如果你是剛來看我文章及影片的,這一次鴻海不一定能讓你財富自由,不過我文章及影片那些知識,至少能保障你永遠在股市中不敗。

放空鴻海賠到念心經的散戶說:鴻海現在的價格 我至少虧20%以上,接下來幾天有跌,我就要回補了。

一般討論區網友說:到底分散好,還是集中火力好,恐慌中,看到同事集中火力買了150幾張的鴻海,成本約100左右,現在每天看他都假裝鎮定其實都在暗爽,我只能羨慕嫉妒恨,想說也單壓一隻看看,但又怕不漲錢全卡住,所以是不是分散買AI,重電,電動車,營建,這樣搭配比較好呢?但這樣肯定賺得不會比單壓多,到底該不該賭一把啊?拼單壓算了!

A大回答:這個從一百五十幾元就開始喊放空的,一直在討論區上說要放空鴻海,說他年底就要發大財了,但6月26日鴻海融券就要強制回補了,他可能再幾個交易日就要回補手上空單,如果鴻海不除息權讓他強制回補,他這樣抱到年底會發生什麼事呢?接下來鴻海每一個月的營收一定都是年增兩成的,當營收年增兩成,獲利至少也是會增加個兩成,年底GB200就要大量出貨,明年出貨的量更誇張,所以放到年底的話,你每一個月,每一季都會遇到營收利多,法說會也漲,和日本傳統車傳簽約也漲,鴻海科技日也漲,只要有一點好的消息,股價一定就是漲個5%,不然就是7%交個朋友,等到三大法人把未來二十年獲利拿走後,也許鴻海股價來到300元,350元,甚至是400元,那時散戶也看到鴻海每一個月,每一季的營收及獲利出來,這時散戶就會想要進來買,那時鴻海不論開出什麼樣的營收,只要沒有超乎預期的好,也就是市場預期每個月營收都會年增兩成,明年AI伺服器有1兆元營收,那時如果鴻海AI伺服器沒有1兆,但就是年增四成多,這樣鴻海的股價也會被修理,這樣大家懂了嗎?一開始三大法人還沒有看到營收及財報利多時,但他們已經透過AI伺服器的趨勢知道接下來的營收及AI的年複成長,還有鴻海在GB200拿到的大訂單,這一些都是在三大法人的預期之內,所以當營收,獲利還沒有出來前,當然就是要先佈局,不然鴻海營收及獲利出來後,三大法人才要佈局,三大法人一買就是幾萬張,十幾萬張,幾十萬張,他們怎麼拼的過散戶,很多散戶搶股票時敢市價搶進,也就是開漲停搶,你覺得三大法人要買幾十萬張時,他們敢開市價搶嗎?一定是不敢的,大家看一下高盛今天才買兩萬五千張,鴻海股價就大漲14.5元,高盛這樣大買的情況下,根本就不讓大摩,小摩及瑞銀把鴻海股價控制在兩百元附近,大家以為大摩,小摩及瑞銀不夠力嗎?其實他們今天買及賣大概花了六萬多張,這種量是鴻海今天成交的三分之一,等於算是大咖了,但高盛今天花了36878張,重點是買了兩萬五千張,再加上元大裡面躲的外資群,這樣就買三萬多張了,這兩天元大中一直躲了外資群,可以是美林,台灣匯立或是哪個外資,他就是躲在裡面不敢出來給別人看,就是要跪也要躲在其他的券商中跪,現在大部份的外資群都偏多了,我是不懂哪一個外資有膽偏空,有人說,有啊,美林不是偏空嗎?之後大家就會看到十家外資群圍攻美林,之後美林就成了跪林啊了。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6月19日!高盛認錯回頭大買鴻海股票偏多外資調節!序言

6月19日!高盛認錯回頭大買鴻海股票偏多外資調節!作者:A大!今天台股上漲452點,成交量6033億,外資群買超台股485億,買超台積電12775張,買超鴻海19844張,之前我就說過,外資群大賣台股才小跌,外資群小買台股就漲百點,這就是投資人很有信心的情況,今天買了台股485億,結果台股上漲了452點,外資群這個波段本來賣一千多億,結果又都買回來了,指數又上漲了一千多點,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外資群喜歡拿六千億的籌碼在波段買來賣去,但最近一兩年外資群常常就是愈買愈高,賣了一兩千億後,發覺指數跌不下去,買回一千億後,指數又上漲了一兩千點,台積電股價都快要看到1000元了,對三大法人來說,現在就是要把到2028年台積電最高能賺的獲利拿走二十年,意思就是說,台積電2028年能賺50元的話,那三大法人就把台積電炒到1000元,台積電2028年能賺60元的話,就把股價炒到1200元,現在很多空手的及放空的散戶不知道三大法人的想法,所以他們覺得這僅是鄧紫棋的泡沫,之後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廣達,大立光股價炒到位後,接著這些公司的營收及獲利就會逐月,逐季,逐年的開出,只要獲利符合預期,那股價就是在區間整理,散戶如果想要買的話,未來二十年的獲利就先被拿走,這時可能有人聽不懂,我這樣說好了,你現在去買預售屋,你覺得建商是以現在的價格賣你,還是以預期五年後會上漲的價格賣你?我相信一定是預期五年後的價格賣你,因為這樣建商才能賺到錢,不然蓋房子蓋五年,五年後你拿到房子你就賺一筆,你以為建商這麼佛心啊,當然是先把蓋五年的時間算進去,然後把五年的獲利先拿走,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他們怎麼拼得過一些散戶去搭帳棚漏夜排隊的,所以三大法人在股市中也是會幹這種事。

試想,外資群要投資鴻海的話,一口氣就是幾十萬張,一兩百萬張的買,買完後可能都三個月,半年,甚至是一年,一般散戶三秒就買完,三秒就能賣出,三大法人如果要和散戶比速度,那一定就是會輸的,所以三大法人就是先預測未來公司能賺多少錢,然後先把未來二十年獲利拿走,反正預測的不準也沒關係,股價先拉抬起來後,獲利不如預期就是讓股價向下跌一些,因為散戶會中錨定效應,如果外資群把台積電炒到1200元,然後整理個三個月,半年,接著台積電開出營收年增三成,AI營收年增四成,這時對散戶來說就是年增四成,超級好的營收,但當初台積電是說AI營收年複成長五成,所以很明顯就是不如預期,外資群就讓股價從1200元修正到1150元或是1100元,散戶看到台積電從1200元跌到1150元,1100元,會覺得跌了50元了,跌了100元,就會衝進去買,三大法人不但能順利賣出,而且還能賺一筆,大家還記得從去年11月外資群買了五十萬張台積電的成本吧,沒有錯,就是575元,當財報不如預期時,外資群還能賣在1150元,還賺了一倍差價,這可真的是香,如果財報和預期的一樣好,散戶想要買的話,那就拿1200元來買,這就是炒作的方式,這樣三大法人才有辦法去戰勝散戶,目前廣達,緯創的股價早已經反應了到2028年的獲利,偶而外資群及主力還是能趁氣氛好時玩個短多,但廣達及緯創未來二十年的獲利早被拿走了,三大法人短多玩一玩後,還是僅是為了賺差價,就像富邦,高盛,凱基台北,法國興業在鴻海中這樣,每一個波段就是賺個20到30元,他們就是固定會看利多消息出來時玩個短多,大家按讚並留言,趁著鴻海未來二十年獲利還沒有被拿走前要一直買及持續抱,之後鴻海二十年獲利被拿走後,等於就是獲利別人先拿走,風險你來擔!

今天鴻海主力籌碼面,之前偏空的高盛今天大買了兩萬四千多張回來,還有第四波作多的花旗環球及法銀巴黎持續買,大摩,小摩及瑞銀則是故意大量的在兩百多元買進及賣出,讓裡面的投資者,主力,外資群換手,今天還趁著台股大漲時趁機的壓制一下,不要讓股價太快失控,大家可以看一下做比較長波段的主力外資群,他們的想法就會和我比較相近,我個人也是覺得要在200元附近打個底,但一些短線的主力,外資群想要賺差價,他們當然就是希望買了後股價快點上漲,像花旗環球及法銀巴黎,他們買在一百九十幾元,所以當然希望股價快點拉開他們的成本區,今天高盛買了兩萬四千張,成本在205元,所以接下來高盛就不敢再偏空了,現在偏空的外資群就變成原本作多的外資群,這些主力外資群是希望股價不要太快的失控,今天鴻海雖然整天股價都在200元以上,但還不能說完全站穩了兩百元,畢竟這兩天台股上漲了七百點,在大盤上漲時,所有的個股都雞犬升天,大家看不出股價是否有效,我想大摩,小摩及瑞銀也是懂這道理,當台股出現大跌幾百點,或是一個波段的下跌,這時你發覺鴻海股價跌破兩百元時買盤就很踴躍,那時代表鴻海股價就是站穩了兩百元,以目前AI概念股的股價淨值比來說,鴻海的股價還算是相對委屈,之後鴻海AI伺服器,AI PC,AI手機會逐月,逐季,逐年的發酵,所以時間是對價值投資鴻海的股東有利,就算台股出現了什麼利空或是股價修正,反正鴻海AI百年大行情就擺在那,之後每一次鴻海開出營收及財報的利多時,主力作多外資群及內資都能靠這些利多去拉抬股價,鴻海最好的漲法就是營收及財報一邊出來時,然後股價一邊上漲,之前緯創,廣達,英業達及光寶科因為營收及獲利連根毛都沒有看到,所以這些AI概念股在修正時都會跌到兩成左右,之後就在下跌兩成附近打底,鴻海的AI伺服器已經出貨了,所以營收每一個月都會出來,這一點沒有問題,所以股價上漲就僅是時間問題,單純就是在上漲的過程中不要太失控,不然要是出現主力作多外資群無法控制的因素,那鴻海上漲行情就算是被打壞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高盛認錯回頭大買鴻海股票偏多外資調節!

2、鴻海股價上漲後會隨著台股而波動!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6月19日!高盛認錯回頭大買鴻海股票偏多外資調節!

 

今天外資群買超台股485.47億,投信買超台股40.92億,自營商賣超台股31.33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台股495.07億,外資群期貨空單減少1342口,期貨留倉空單11596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6122口,今天台股成交6045.54億,上漲452.11點,漲幅1.99%,收在23209.54點,電子上漲34.18點,漲幅2.8%,收在1254.59點,金融上漲10點,漲幅0.5%,收在2009.57點。今天外資群又跪下來買回台股485億,指數上漲452點,從5月28日到今天,外資群還賣超台股420億,結果指數從21858點漲到23209點,合計上漲1351點,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目前台股有台積電,大立光,鴻海,廣達,台達電,聯發科等大型權值股價強勢,尤其是這些大型權值股又受惠AI大浪潮,所以外資群小賣指數就上漲,大賣才跌一點,小買就漲百點,大買就漲幾百點,現在三大法人就是在把未來百年AI大行情的獲利全拿走,這時很多投資者不相信,要嘛就空手,不然就放空,未來指數及個股漲完後,就會在某一個區間整理,接著AI百年大行情的營收及獲利就會出來,投資者就會開始進來買,這時投資者會發覺怎麼營收及利多一直出來,股價漲的幅度卻很小,還有可能會下跌,這就是未來獲利早被拿走會有的現象,現在三大法人就是在拿走未來的獲利,但是很多投資者看不懂,他們就一直在那預設高點,不然就是手賤的放空,結果就被軋到火星上,之後AI產業獲利出來,這些散戶開始作多,結果因為未來獲利早被拿走了,散戶買了後股價就一直修正,所以現在指數及個股會漲,都是在漲未來的,因為台積電說2028年AI年複成長會超過50%,所以三大法人正努力的把未來二十年獲利先拿走,之後台積電新廠蓋好,營收及獲利就會出來,投資者看到台積電營收年增兩成,三成甚至是四成,就會覺得護國神山,但那時台積電的股價早反應完了,現在股價及指數在反應時,有很多投資者因為沒有看到營收及獲利就一直不相信,不然就一直在那打帶跑,比較悲慘的就是還反手進去放空,最近就一直被軋空到懷疑人生。

外資群買賣超前五名,買超前五名、第一名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買了56305張、第二名統一台灣高息動能,買了46769張、第三名國泰永續高股息,買了37880張、第四名廣達,買了35540張、第五名群益台灣精選高息,買了30054張,賣超前五名,第一名的群益ESG投等債20+,賣了42156張,第二名的復華富時不動產,賣了21681張、第三名的建漢,賣了9164張、第四名的群益25年美債,賣了8222張、第五名的力積電,賣了7545張。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24018張,第二名的是國泰綜合,買了8172張,第三名的是凱基台北,買了2729張,第四名的是法銀巴黎,買了1579張,第五名是華南中正,買了1539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摩根大通,賣了12565張,第二名的是港商法興,賣了3501張,第三名的是凱基,賣了1847張,第四名是台灣摩根,賣了1799張,第五名的是港商野村,賣了1106張,今天很明顯又是大摩,小摩及瑞銀在控制鴻海的股價走勢,這三家主力作多外資群的想法和我一樣,因為他們是要做中長線,所以不希望股價在短線失控,所以就會在股價上漲時調節賣一些掉,小摩今天買9182張,賣21747張,合計賣超12565張,今天最後一筆還是小摩打下來的,大摩買7569張,賣9368張,合計賣1799張,當沖賠747萬,瑞銀買13736張,賣14351張,合計賣615張,當沖賺736萬,光大摩,小摩及瑞銀就產生了75953張的成交量,今天鴻海成交量173731張,這三家主力作多外資群就快佔了一半了,大摩,小摩及瑞銀這樣做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讓鴻海200元產生大量的成交量,這樣就能加速裡面的人換手,今天買第一名的是高盛,買了24018張,這時會有人說,疑,高盛不是偏空主力嗎?怎麼忽然大買了,嗯,沒錯啊,我就和大家說過了,這些外資群及主力就是喜歡在裡面買來賣去,他們單純就是為了賺差價,除了高盛大買24018張外,第四波作多的花旗環球也買了1342張,法銀巴黎買了1579張,比較有趣的是麥格里,買完六萬張後就消失了,可能經理人回補了鴻海持股後就被炒魷魚了,之前實在太愚蠢了,一直在105元賣鴻海,最終在192元回補,這樣的經理人本來就是需要被開除,今天當沖客的富邦嘉義賠132萬,兆豐復興賠164萬,兆豐中壢賠227萬,永豐金賠158萬,今天台股這樣大漲,這些當沖客應該沒有想到最後一筆會被小摩陰,讓鴻海少漲1.5元,主力作多外資群本來就是需要偶而這樣教訓一下裡面的當沖客,這樣才不會常常被吃豆腐。

來看一下高盛從三月一日進出鴻海明細,三月一日到四月八日買了21084張,四月九日到五月十四日買了43696張,五月十五到六月十八日本來賣38885張,我們都認定高盛就是波段偏空主力時,今天冷不防的就跪下來買回24018張,高盛在5月31日大賣了31703張,那時鴻海股價172元,高盛自從五月三十一日賣三萬多張後,就一路的偏空,結果股價愈來愈高,今天就只好在204.99元含著眼淚買回,高盛本來不包含今天的話,賣到剩兩萬六千張左右,差不多就是快要獲利了結完了,今天買回24018張後,累計是買超50633張,我和大家說過,一買一賣成交易,裡面的短線客,投機客本來就是這樣買來賣去,短線無朋友,很多外資群及主力賣一賣後,之後冷不防的就回頭進來買,那等於就是一個很大的買盤,我說過,從2021年3月到2024年2月這一段期間,外資群合計賣超145萬張股票,大部份的外資群手上是沒有股票的,一開始大摩,小摩,瑞銀進來買了近四十萬張,剩下的外資群手上是沒有股票的,他們如果想要參與鴻海這一波行情,他們必需要進來買股票,例如美林,法國興業,花旗環球,法銀巴黎,港商麥格里,台灣匯立,港商野村等,這一些外資群之前都是賣超鴻海五萬張,十萬張,十幾萬張,如果他們想要動真格買回來,就像麥格里這樣,一動真格買就是要買個六萬張,現在一直在那死撐的就是美林,台灣匯立,這些外資買了後會賣,大家看高盛,累積也買回五萬張了,花旗環球,法銀巴黎也持續一直在買,這些外資群持續的回補時,鴻海股價自然容易上漲,現在外資群持股水位才41.6%,這還差的很遠,外資群在鴻海中買來賣去時,大家不用擔心,這就是供需法則,大部份外資群手上沒有短線可以流通的籌碼,所以買的人比較多,賣的人少,自然股價就會一直上漲,未來外資群買到持股水位來到50%,這時大部份的外資群手上都有股票了,如果那時散戶買的不夠積極,股價自然容易就會下跌,有一些散戶喜歡在外資群持有鴻海水位41.5%時看衰鴻海,我是不懂有啥好看衰的,我是很確定AI產業趨勢,只要鴻海AI營收及獲利愈來愈好,外資群想要參與鴻海AI行情,那他們就是得進來買,供需法則嘛,想買的人多,要賣的人少,股價自然就是容易上漲。

大家可以看一下大摩,小摩及瑞銀今天的操作情況,大部份就是在203元到207.5元買來賣去,最後一筆鴻海收在203元,小摩賣了3268張,大摩賣1702張,所以很明顯就是大摩及小摩故意讓鴻海股價收在203元,今天高盛買在204.99元,合計買買了兩萬四千張,所以高盛想要賺差價,那就是要鴻海股價往上拉抬,就不能說今天買了,明天就能賺差價賣,高盛想賺差價,股價一定要在206元以上,畢竟現在隔日沖的成本要1元了,現在鴻海1元的差價等於是0.5%,大摩,小摩及瑞銀這樣的作法是很好的,就和我的想法差不多,就是讓鴻海股價在兩百元附近打一個底,當大盤大漲時,很多短線客,投機客,主力,散戶很有信心的向上追價,這時大摩,小摩及瑞銀就賣一些掉,這樣一來可以讓股價不要太快失控,二來可以在大盤修正時護盤,大家如果有看我追蹤鴻海主力籌碼面就會知道大摩,小摩及瑞銀在玩當沖,隔日沖及小波段的目的就不是為了賺差價,而是讓鴻海持續的維持多頭走勢,今天高盛買了兩萬四千張,誰知道高盛是不是真心想要買,大摩,小摩及瑞銀不知道哪一些外資群或主力的心態,那就是求人不如求己,當氣氛好時大摩,小摩及瑞銀就賣一些掉,之後氣氛不好就護盤,如果出現營收或財報的利多時,他們就會透過買來賣去的方式把股價拉抬起來,鴻海股價持續搭配基本面及產業面的利多前進,這才會是最健康的,所以大家會發覺鴻海在攻200元時是大摩,小摩及瑞銀幫助鴻海收200元,當上了200元後,為了不讓鴻海股價失控,所以會在上面買來賣去的調節,而且大摩,小摩及瑞銀也會故意的把成交量放大,讓更多的散戶進來買來賣去的換手。

今天鴻海上漲4.5元,成交量176932張,股價收在203元,外資資群買超19844張,投信賣超5470張,自營商買超8034張,今天賣超的投信是00713賣出來的,這一檔叫高股息低波動,最近三個月鴻海股價上漲了一倍多了,不符合低波動了,所以被00713踢出投資組合,大家要記得一件事,台股的基金及ETF大部份都是會追漲殺跌,00713當初是在100元左右買到,現在鴻海股價上漲了,會有新的ETF及基金進來追鴻海,當然也是會有一些原本持有鴻海的ETF及基金把鴻海賣掉,ETF是手續費永動機不是叫假的,00713賣出後,外資群就能比較順利的買到股票,一般被動的ETF是不會買了後護盤及拉抬,現在外資群一直苦買不到股票,有一些ETF願意提供外資群一些股票,那自然就是好事一件,不過之後會有新的ETF及基金進來搶鴻海股票,現在外資群持有鴻海的水位在41.6%左右,這還算是很低水位,之前鴻海股價不漲時,會買鴻海的基金及ETF就不多,這時會有人說,大概會有一百家基金及ETF買鴻海,我只能說,這真的算是很少,買台積電的基金及ETF加起來是有340家,所以基金及ETF是很多的,這些基金及ETF是會追漲及殺跌的,鴻海股價幾個月上漲了一倍,這些基金及ETF看到鴻海股價這麼兇猛,之後是很有可能把鴻海納入投資組合的,之前台積電就是被很多基金及ETF買上去,還有之前的國巨,反正股價只要一直上漲的,基金及ETF是不會放過的。

新聞說:高股息ETF規模第七大的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半年度成分股調整出爐!新增、刪除各15檔,換股檔數比例為30%,相關變動將自6月19日交易結束後生效(6月20日起生效),本次主要調節AI股,轉進金融股。00713規模為771.86億元,追蹤臺灣指數公司特選高股息低波動股價指數,成分股將納入亞泥、三陽工業、億光、漢唐、長榮航、京城銀、新產、統一證、華南金、中信金、聯詠、中磊、中租-KY、中鼎、裕融;成分股刪除中碳、長榮鋼、汎德永業、光寶科、鴻海、仁寶、京元電子、榮運、日月光投控、臻鼎-KY、瀚宇博、台郡、啟碁、群電、至上。00713指數編製除了篩選高股息,也會針對個股本益比、公司本業獲利穩健度與獲利能力進行評估,於半年度調整時審視基本面是否跟上股價,確保成分股具有長期投資的潛力。面對AI概念股自2023年以來的上漲,00713追蹤指數持續進行獲利了結調整,朝具業績題材表現的各類股分散布局,大幅挹注已實現資本利得,提升未來潛在配息能力。本次調整後,00713追蹤指數本益比(PE)將由17.0倍降至15.7倍、代表經營效率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從12.5%提升到13.3%,反映00713持續聚焦評價面合理且營運具增長潛力個股進行配置。至6月18日00713最新淨值59.21元中,包含「已實現及未實現資本利得」的資本平準金高達26.71元,為高股息ETF最高,未來高機率進入資本利得高度配發期,也就是帳上已實現資本利得將持續配出,這在台股衝上23,000點,多數個股殖利率下滑的環境中,相對具備穩定配發高股息基礎。00713過去領先市場選股實績包括:2022年12月率先增持跌深高殖利率電子股,隨後AI概念股飆漲;2023年6月於相對高檔位置獲利了結,降低7月下旬AI概念股修正衝擊。本波台股自16,000點上攻過程,亦持續將持股朝基本面佳的權值股調整,突顯高息低波特色。以00713成分股與規模500億元以上之高股息ETF相比,在檔數重複或是與成分股重疊比率程度皆僅在二至三成,顯示00713低波動選股有效與其他高股息ETF有所區隔,降低齊跌風險。在此策略下,00713近三年報酬風險比為全體台股主被動基金排名第一,即在承受相同風險下,有機會獲得較佳報酬,提供投資人在多檔ETF配置時的風險分散性。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