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6月21日!為何鴻海股價100元時不買現在拼命買呢?

 

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138.67億,投信賣超台股5.5億,自營商賣超台股8.8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152.97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3620口,期貨留倉空單20148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13936口,今天台股成交6292.70億,上漲152.71點,漲幅0.65%,收在23253.39點,電子上漲11.28點,漲幅0.89%,收在1254.47點,金融上漲3.19點,漲幅0.16%,收在2022.93點。今天是富時指數調整,很多外資群的進出就會比較失真一些,今天是混著一些被動基金的籌碼進來,所以看不出一些短線外資群及主力的心態,一些被動基金及ETF在調整時,其實一些主力的基金及ETF就會盯著它們,這些主動的基金及ETF可能就是在幾天前就做了一系列的操作,所以在一些基金,ETF,富時及MSCI調整時,就比較不容易看出一些短線主力,法人及外資群的心態。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美林,買了14788張,第二名的是法銀巴黎,買了1376張,第三名的是富邦,買了1353張,第四名的是國泰敦南,買了1353張,第五名是華南永昌,買了1140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瑞銀,賣了19355張,第二名的是美商高盛,賣了12769張,第三名的是台灣摩根,賣了9519張,第四名是凱基,賣了5893張,第五名的是群益,賣了5436張,今天是富時指數調整,所以一些外資群及主力可能前幾天就多買或多賣了,今天最後一筆看可不可以吃到豆腐,昨天外資群買超台股227億,今天賣超138億,星期三及星期四高盛買了近五萬張,今天賣12769張,明顯就是買的時候多買一些,然後在上面借券賣出,接著把多買的賣出,這樣就能賺到差價,大摩,小摩及瑞銀就是持續的把股價控制下來,不要讓鴻海股價失控,在這些作多外資群賣超情況下,跪林啊就買了14788張,富邦也買了1353張,大家應該有發覺之前偏空的高盛,美林,富邦都已經回頭買了,大摩,小摩及瑞銀把一些籌碼給這些偏空的外資群及主力,當這些外資群及主力買了股票後,看會不會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今天法國興業賣2008張,今天賣完後,法國興業了不起就剩兩百張股票,應該手上是沒有股票了,之前我說過,富時指數調整時,外資群買賣的籌碼就會比較不準一些,因為有一些是前幾天就買了要吃豆腐的,不然一些法人或外資群,他們知道富時是要增加或降低持股,結果就提早佈局,這樣指數調整時就會很容易被吃豆腐,現在富時,基金,ETF,MSCI調整時,其實根本就沒辦法用新增或刪除持股去判斷會漲或是會跌,因為這些基金及ETF都會提早就偷偷先動作,根本就不會是在當天完成所有操作。

今天鴻海成交165462張,下跌5.5元,股價收在212元,外資群賣超34843張,投信賣超8187張,自營商賣超1227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44257張,今天投信賣的部份一樣就是00713刪除鴻海造成的,下星期一00713再賣一天,大概就能清倉了,今天買鴻海比較多的是美林及富邦,就是鴻海僅剩下偏空外資及主力,今天瑞銀,大摩,小摩,高盛賣了一些股票出來給美林及富邦,看這些偏空外資群買了後會不會好自為之,美林如果被瑞銀大出貨的話,按照美林的實力是能買十四萬張的,不過美林從鴻海起漲到今天,都是一直在買進及賣出,最近看到麥格里及高盛紛紛跪下大買,不知道美林及富邦這兩家券商是怎麼想的,富邦及美林如果要動真格買,大概買個二十幾萬張沒什麼問題,但他們就是一直在那買來賣去,大家要了解一件事,我看到的三大法人買進及賣出統計,這些外資群及主力也看得到,如果你是富邦及美林,你會繼續選擇偏空嗎?如果美林和富邦再繼續偏空下去,那之後就有可能會被外資群及主力圍攻,今天美林均買價買在213元左右,富邦也是買在213元,今天鴻海收在212元,所以美林如果想要賺差價,那就得自己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這時大摩,小摩及瑞銀是能趁機賣一點給富邦及美林,讓富邦及美林成本在213元,這樣新進來的主力外資成本就是都在200元左右,鴻海股價200元自然就能成為底部,這應該很好理解對吧,最近買超的有花旗環球,法銀巴黎,麥格里,高盛,美林等,這些外資群及主力都是買在兩百多元,大摩,小摩及瑞銀把手上的一些籌碼倒給這些外資群及主力,如果你是花旗環球,法銀巴黎,麥格里,高盛,美林等,你接著要怎麼做呢?繼續去壓制嗎?慣殺嗎?你手上買了一堆成本在兩百元的股票,麥格里買了六萬張,高盛買了近四萬張,花旗環球,法銀巴黎兩家合計買了四萬張,均買價大概在190元,新進來作多的外資群及主力成本大概在190到200元左右,所以以法人心理面來說,他們當初希望鴻海200元能成為鐵板區,這樣他們之後要賣或是向上拉,都會比較方便,大家只要記得一件事,鴻海的基本面及產業面沒問題,也就是AI伺服器及GB200下半年及明年會大出貨,AI手機及AI PC接下來幾年也會有換機潮,近三年外資群還賣超100萬張,大概把握這幾個重點,就能好好的一直持有鴻海,當你買在兩百多元時,短期間自然是會有波動風險,不論你買在什麼價格,股價總是會波動,為了測試兩百元這個位階,其實股價就是會在兩百元附近整理及打底。

新聞說:鴻海旗下AMAX,接案爆發,鴻海集團轉投資AI伺服器軟硬整合商AMAX-KY昨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倪小菁指出,受惠AI需求爆發,今年接案量大幅成長,搭載輝達(NVIDIA)B200、GB200的產品預估明年開始出貨,展望樂觀。AMAX產品線主要分為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解決方案、高密度伺服器和儲存解決方案、液冷整機櫃解決方案、其他等四大類。其中,液冷整機櫃解決方案因AI應用火熱,成長速度最快。倪小菁表示,目前已有許多雲端服務商及企業開始大規模投資支持AI技術的各種設備,在算力大幅提升下,AI伺服器及散熱也將迎來爆發性成長,該公司自2015年就專注液冷及人工智慧機櫃的開發,有信心能跟著產業趨勢持續成長。AMAX前五月營收23.1億元,年減7.4%。倪小菁看好,業績將在第3季開始明顯轉強,第4季為全年高峰,明年開始大量出貨B200、GB200等產品,受惠單價較高,挹注營收成長會更明顯,預期明年業績會比今年更強。鴻海為AMAX的大股東,持股約25%,並取得二席董事,近期市場傳出,鴻海因訂單已爆滿,因此將部分AI伺服器訂單轉給AMXA。對此,倪小菁回應,該公司與鴻海一直都有深度的合作關係,但對於客戶訂單部分,暫時不便對外透露。根據調研機構研究報告預測,全球液冷資料中心2021年市場規模為18.1億美元,預期到2030年,整體產值可達155.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4%。展望未來,倪小菁強調,隨著時序即將步入產業旺季,加上AI需求有增無減,該公司目前處於非常忙碌的狀態,估計全年營收將較去年成長,明年會比今年成長更多。

A大回答:我們常常會去看一些公司的股東會或法說會,從他們的內容去推測GB200能大量出貨的細節,現在除了鴻海在4月已經出了GB200中低階版外,剩下大部份都是預期第三季就會有比較明顯的成長,第四季是高峰,明年大量出貨,這和一般市場認為鴻海GB200出貨的時程表也是差不多的,AMAX是鴻海旗下的子公司,目前的規模不大,股本就僅有四億左右,鴻海持有25%的股權,AMAX未來的成長應該是會很明顯,不過淨值51.47元,股價347元,股價淨值比6.74倍,其實未來的獲利都被拿的差不多了,這就是我常和大家說的,一間有前景,有題材的公司,股價淨值比不可能一倍給你買,之前市場一直在那看衰鴻海股價淨值比該在一倍,我就覺得好笑了,鴻海股價在淨值,那等於你買了後,根本沒有半毛獲利被拿走,重點是鴻海還是一間能連續三十六年獲利,三十六年配息,近二十年獲利平均有資產的10%,近三年獲利超過10元,當初我就和大家說,鴻海股價在淨值,你買了放六年,輸的算我的,贏的我們一人一半,結果說了這麼久,竟然沒有半個人敢和我賭,如果當初有一千個人和我賭,賭金100億的話,現在股價漲一倍,這樣這一千人就賺一百億,我就能賺五十億,台北最貴的豪宅我都買的起了,當初大部份的人也相信鴻海有價值,不過就是覺得鴻海是電信股,股價一直在100元之間整理,所以他們就不想進來買,他們常說,當鴻海股價開始發動後,他們再進來追,這樣可以節省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資金成本,如果當初鴻海爆量十萬張時,股價來到105元,那時你敢進來追,代表你就是高手,大家可以回頭看一下當初鴻海第一天爆量時,我說我以一個投機客的角度來說,鴻海成交量一爆量,我一定就是先買進一半,隔天成交量在維持住,我會再買另一半,但大部份的投機客一定是不敢的,我常和大家說我短線很厲害,但很多一般討論區的人不相信,那時我和大家說,你在爆量進去賭的話,會發生幾種情況,一就是你被騙了,買在105到108元,那時我說就算發生這種最差的情況,那時都三月初了,鴻海到除息前都會有一波除息行情,至少能漲到115元到120元,你賭錯了放三個月,你至少是能賺10%沒問題的,就是以穩賺為基礎再去求獲利,就算今年破天荒沒有除息前一波行情,鴻海淨值都107元了,我是不懂買在105到108元有啥風險,了不起就是套個幾個月,半年,最多一年,領一次股息後,在105到108元賣掉,就小賺個5%出場,這就是最差的情況,那時我也說過,最好的情況可能能賺到一兩倍的差價,你放到今天,也才三個多月,就賺了一倍,後面伴隨著愈來愈多確定的利多,鴻海的股價自然會愈來愈高,你想要什麼都確定,那就是要花高一點的價格買,這種感覺就像是,你花50元可以買一張還沒有開獎的彩券,今天你想要確定至少有四個號碼中獎的大樂透,那一張至少要2000元起跳,想要確定中5個號碼的,那就要付出一萬兩千元,這樣大家懂了嗎?你想要全部都確定,那你就是要花更多的錢,你確定後,別人也確定,是有誰會傻傻的便宜賣你,所以最近鴻海股價愈來愈高,那是因為有愈來愈多確定的利多,這些利多是能讓鴻海的營收及獲利大幅度增加,所以買比較高的價格,不一定是比當初買低的更危險,等到哪天鴻海股價淨值比也來到3倍,4倍,5倍,6倍,甚至是7倍,那時就沒有什麼好買的,這時的股票就是未來二十年獲利都被拿走,大部份的利多都確定了,就是等著驗證,只要未來出現不如預期的營收及獲利,那股價就僅有被修理的份。

一般討論區網友提問:為什麼鴻海股價100元左右大家不買現在拼命買呢?

A大回答:為什麼鴻海股價100元左右大家不買現在拼命買呢?其實這就有一點事後諸葛了!當初買鴻海的人就是為了一年能賺資產10%而來的,然後用時間就能穩贏,不過股價就是不太會動,算是鴻海電信等級的,適合給老人,保守族,資產大的人存股用,後面鴻海上漲,這是源於2023年下半年開始AI產業大爆發,那時雖然大家知道"可能"鴻海未來是AI伺服器的龍頭,但那時就是連根毛都沒有看到,從今年開始,AI爆發的更誇張了,輝達GB200找上了鴻海,因為鴻海有液冷,機櫃,交換機,GPU,基板等,鴻海等於是垂直一條龍的公司,這時大家才會知道鴻海"真的"能成為AI伺服器的王者,而且鴻海的營收也逐月的出來。我說過,每當出現一個資訊,讓鴻海在AI伺服器地位愈確定的話,那股價就會漲愈多,之前沒有人知道GB200要用液冷及交換機,也不會知道鴻海才能做整櫃,後面知道後,就知道鴻海潛力無窮,接著營收開始每個月年增兩成,再來AI PC出來,輝達和鴻海合作AI 機器人及智慧工廠,六月中蘋果WWDC大會宣佈AI僅支援新款及高階產品,每當一個資訊出來時,都會讓鴻海的營收及獲利在未來疊加上去,所以我和大家說,如果你想要愈確定的資訊,那你就是要花高一點的價格買,之前鴻海股價在100元時,你是不能"確定"上面的資訊的,所以不用事後諸葛了。我的投資風格是穩中求勝,我知道鴻海有價值,五年前我也不會知道鴻海會在AI產業大爆發,所以五年前我是不知道鴻海會有今天的,不過我能確定的事是,鴻海是一家三十二年獲利,三十二年配息,近二十年獲利有資產的10%,而且鴻海股價很委屈,這是我五年前知道的事,之所以抱的住鴻海,那是因為我看的懂消息及資訊,大家常常看我在解讀一些新的資訊,我都是出來愈多新的資訊,我就愈確定鴻海未來的獲利能有多大,所以現在不用說為什麼之前100元不買,現在才要買,現在買鴻海的人有比別人更多確定的資訊。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