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6月9日!鴻海旗下樺漢今年AI營收估翻倍!

新聞說:樺漢今年AI營收估翻倍,旗下Kontron、超恩扮要角,工業電腦大廠樺漢集團衝刺AI應用,總經理蔡能吉表示,旗下Kontron、超恩扮要角,且針對淨零碳排、資安需求的 AI 模組,預計第三季開始出貨,預估今年 AI 相關營收可望倍增。樺漢去年 AI 相關營收 (雲端加邊緣AI) 營收達 50 億元、今年第一季 AI 業務營收達 19.8 億元、年增率達 168%,主要受惠於智慧城市、智慧工廠、ESG 節能減碳等場域應用拉升。法人預估,樺漢的 AI 營收在上半年就可望達 50 億元,追上去年整年,下半年在 AI 新產品開始出貨帶動下,相關業績可望進一步攀升,全年 AI 營收可望突破百億元,較去年倍增。蔡能吉表示,樺漢以集團衝刺 AI,轉投資的 Kontron 除了歐洲軌道交通運輸訂單外,也打進全球二大飛機製造商,拉高乘客於航空上網路連結、燈光控制與娛樂系統體驗。至於樺漢另一子公司超恩,則是跟輝達密切合作,更是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在台大演講時背板秀出的合作夥伴之一。蔡能吉表示,樺漢集團與輝達合作已有 5到6 年,並以 NVIDIA Jetson 平台打造的機器人和嵌入式邊緣 AI 產品。蔡能吉指出,樺漢開發出的 AI 模組,可以及時對接所有營運單位,初期鎖定淨零碳排、資安需求,之後將會內建在樺漢打造的如 POS、ATM、博弈機等各領域機台上,新產品預計下半年就會開始貢獻營收表現。臻鼎5月營收創下歷年同期次高,第3季進入傳統旺季,全球PCB領導大廠臻鼎-KY於6日公布2024年5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06.39億元,年增28.6%,創下歷年同期次高;累計1至5月營收達新台幣542.07億元,年增15.4%。臻鼎表示,5月營收持續年增,四大產品應用,包含行動通訊、電腦消費、車用,伺服器,基地台與IC載板皆分別年增雙位數。累計前5個月而言,IC載板營收增速最高,較去年同期倍增,符合公司先前預期。以全年的角度來看,臻鼎指出,第2季仍是營運淡季,隨著第3季進入傳統旺季, 預期客戶新品備貨需求以及IC載板、伺服器、車載營收貢獻升溫,將帶動公司下半年營運表現。

A大回答:最近鴻海有在強調樺漢的發展,我們來看一下鴻海和樺漢之間的關係吧,樺漢是一家專注於全球工業電腦的領導公司,成立於1999年7月12日。大股東持股29.18%是鴻海;第二大持股5.57%是富邦人壽;第三名則是Google持股3.87%;第六名則是持股1.07%的日商三菱UFJ金融集團,我查樺漢的董監持股,鑫寶持有樺漢22.41% ,鑫寶又是鴻海旗下百分之一百持股的控股公司,所以鴻海差不多是持有樺漢約23%,從2017年開始,樺漢的稅前獲利分別為22.3億,36.18億,38.12億,39.77億,35.34億,37.09億,直到2023年就提升到69.16億,很明顯樺漢的獲利大幅度的買長,之前鴻海重大業外關聯子公司為鴻準,夏普及臻鼎,自從夏普因為面板廠大虧後,鴻海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計就很少賺超過五十億這種水準,看一下臻鼎從2017年開始的稅前獲利,鴻海持有臻鼎比例32%,臻鼎2017年獲利84.94億,146.7億,149.5億,137.9億,162.2億,2022年是臻鼎的全盛時期,能賺到234.7億,2023年衰退到100.5億,大家應該有發覺樺漢的獲利快要追上臻鼎了,所以有機會樺漢會成為鴻海業外重大關聯子公司,不過臻鼎今年的營收及獲利有有開始大幅增加,所以臻鼎獲利回升,樺漢獲利大幅提升,夏普又已經把大型及中小型面板廠打消掉,可能第四季就會開始明顯的獲利,再來看鴻海的另一間業外子公司鴻海,從2017年開始鴻準賺114.5億,113.3億,83.76億,54.36億,56.06億,65.89億,去年賺53.48億,鴻準的獲利從賺百億衰退到僅賺53.48億,最近鴻準開始把一些不賺錢的營收減少,在營收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獲利還能保持不變,等於就是減少的營收都是不賺錢的,鴻準五月營收年減的幅度的稍微降低一些,可以觀察第二季鴻準的財報,看是不是鴻準新增的營收是毛利率相對好的,這樣就能帶動整體的獲利提升,以目前來看,樺漢很有機會成為鴻海業外的新金雞母,尤其樺漢在AI產業也是能吃到很大的商機,樺漢的AI營收也會大幅的增加,之前我就說過,鴻海AI伺服器熱銷,現在還有AI PC,AI手機,所以鴻海的一些業外子公司也是有機會受惠的。

新聞說:日本軟體銀行將在鴻海轉投資夏普的堺工廠興建資料中心,日本軟體銀行7日宣布將利用鴻海轉投資夏普的堺工廠,興建大規模的人工智慧資料中心,軟銀將使用到44萬平方米的面積,以及150MW的電力,預定2025年啟用營運。日本軟銀和夏普宣布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關於建造一個大型人工智慧資料中心,該資料中心利用與位於大阪府堺市的夏普液晶面板工廠(夏普堺工廠)相關的土地和建築物。軟銀計劃在約44萬平方米的場地上建造一個總建築面積為75萬米、電力容量超過150MW的資料中心,約占夏普酒井工廠總土地面積的60%。軟銀的目標是在2025年啟動資料中心的全面運營,預計未來將資料中心的電力容量增加到400MW以上。2024年1月,軟銀和夏普開始討論利用夏普酒井工廠建設人工智慧資料中心。軟銀旨在透過繼承夏普堺工廠的土地、建築物、電力供應設施、冷卻系統和其他資源來快速建設資料中心。軟銀的目標是在2024年秋季左右開始建設,並在2025年全面運營。軟銀計劃將該資料中心用於自己的生成人工智慧開發和其他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業務。軟銀還計劃向大學、研究機構、企業和其他方面廣泛提供資料中心,以滿足外部各方的各種人工智慧相關使用需求。此外,軟銀計劃考慮利用清潔能源,以儘量減少資料中心對環境的影響。根據該協議,軟銀和夏普租將考慮在未來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業務中進行合作。

A大回答:夏普把堺工廠面板廠結束後,現在開始就是把面板廠房做最大化獲利,本來是會持續賠錢的,如果夏普堺工廠一直拿來生產面板,那堺工廠是完全不值錢的,畢竟生產出來會賠錢的產品,這種工廠,設備,機器,商譽都是不值錢的,現在夏普把堺工廠分出去給日本第二大電信KDDI及軟銀,再把閒置的液晶面板廠作為先進半導體技術的研發中心租給英特爾和協力廠商,夏普這樣做等於就是變廢為寶,原本的賠錢貨轉身一變成了搖錢樹,不論租金及AI數據中心能賺多少錢,這一定就是比持續生產面板出來賠錢好,而且大家應該有注意到軟銀和鴻海的關係,之前鴻海也是買了幾百億軟銀的願景基金,所以現在很明顯就是鴻海開始大力的去協助夏普轉型,鴻海再把自己的一些資源介紹給夏普,讓原本不賺錢的面板廠,轉身一變成了一顆搖錢樹,經營企業就是這樣,讓會漏財的子公司減少營收,然後把力氣花到會賺錢的地方,這樣少賠就是多賺,接下來夏普應該還會有更多的動作,現在夏普就是比較有趣,會有很多轉型的計劃,我個人是認為,接下來短線夏普是會從持續賠錢變持續賺錢,但就僅是原本面板廠少虧的及品牌廠賺的,夏普想要真正的轉型,大概需要個三到五年,不過即然夏普原本的品牌事業會賺錢,花個三到五年能獲利愈來愈高,那也是可以的,夏普如果不去打消大型及中小型面板廠,每一季光那些損失,夏普就不敢再去做新的投資及轉型了,重點是當面板事業打消後,之後夏普變賺錢,配股息及給員工獎金才能發,這樣才能讓公司轉型的更順利。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