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6月17日!國人瘋投資ETF及高股息ETF央行示警!

 新聞說:國人瘋投資ETF 央行示警主管機關密切關注:分散風險效果降低,台股頻頻創高,帶動ETF熱潮,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一度以「羊群效應」示警。央行最新報告指出,國人投資高股息ETF大多僅著重高配息,卻忽略價格風險,民眾勿一窩蜂盲從進出股市,以免虧損。中央銀行理監事會後參考資料彙整時事議題,並探討ETF熱潮對台股的影響。報告指出,近期ETF募資熱潮,促使投信法人及散戶資金積極投入台股,推升台股今年3月漲幅領先國際股市。央行表示,今年3月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降息抱持期待,多數國家股市上漲,其中德國、英國分別上漲4.6%及4.2%,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也受人工智慧(AI)題材的激勵,股價上揚3.8%。台股除了隨國際股市走升、外資買超,國內又有兩檔重量級ETF(00939、00940)上市建倉,投信大幅買超新台幣2020億元,加上散戶蜂擁追捧,資金大量湧入,推升台股3月漲幅達7.0%,居主要股市之冠。央行:「一籃子交易」恐增系統性風險,央行認為,近年ETF廣受投資人喜好,但對金融市場帶來系統性風險、助漲助跌風險、集中度風險、折溢價風險,以及追蹤誤差風險,恐造成市場波動加劇。央行特別說明,系統性風險是因ETF採行「一籃子交易」模式,導致股票彼此間的交易價量行為越來越相似,以致風險分散效果降低,恐增加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國內ETF規模成長快速,央行提醒,目前國內ETF在台股占比雖不高,不過規模及參與投資者快速增長,未來對股市影響力勢將提高,主管機關應密切關注ETF發展與變化,留意對台股可能產生助漲助跌的風險。央行強調,國人投資高股息ETF大多僅著重在高配息,卻忽略價格風險,政府宜加強宣導投資理財知識,提醒民眾勿一窩蜂盲從進出股市,以免蒙受虧損。

新聞說:虧很大!鴻海10萬股東提早下車,一張少賺9萬8千元,虧很大!鴻海17日收盤攻上200元「郭台銘退休目標價」,近77萬股東笑開了!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距離前波去年3月時的股東人數高峰87.3萬元,至少10萬人提早下車,每張鴻海少賺9.85萬元之多,很是心疼。延伸閱讀:鴻海尾盤攻上200大關!專家:價量都漂亮,不須擔心,鴻海這波挾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來台帶動人工智慧AI旋風,股價驚驚漲,今日收盤衝破200元大關,據集保結算所上周五最新統計,鴻海股東人數來到76萬9417人,較前一周減少1.2萬人,顯示鴻海單周漲逾11%,投資人就急著獲利了結下車。鴻海破200元了?小股東們都賺到了嗎?恐怕未必!時間若再拉長一點,從鴻海前波股東人數最高峰發生在2023年2月,當時股東人數一度來到87.38萬人,到上周五已經有10.44萬人下車,而當時鴻海股價僅101.5元,等於一張只要10萬多,這10萬人若抱股不賣到現在,可以多賺幾乎一張的錢,真是「虧」大了。如今鴻海乘上AI浪潮,股價水漲船高,今日成功突破郭台銘200元障礙,再創新高價。


頻道討論區網友說:謝謝A大帶領大家賺大錢,也謝謝各位貴人網友即時幫助,目前小弟有其他資金運用,賣鴻海很捨不得,請見諒,無法跟隨大家到最後成功之路,也祝各位網友身體健康,事事順心如意,期待他日能在回到鴻海中與大家一起發大財,小弟先告退,謝謝大家,鴻海300。

A大回答:最近常常有其他網友分享了這一段對話給我,這段對話就是出現在鴻海股價要攻134.5元的那一天,也就是132元鎖不住漲停,我常和大家說,這一波鴻海股價上漲,有3萬人是在100到105元被洗出去,5萬人在120元被洗出去,4萬人在132元被洗出去,如果你沒有來看我的文章及影片的話,你在132元賣出鴻海後,你就是人中龍鳳,畢竟12萬人中有8萬人是賣在120元以下,4萬人賣在132元,所以賣在132元的等於是少數那三成的人,只是如果你有來看我文章及影片的話,你在132元賣,那是會被別人笑掉大牙的,我和大家說過,如果你不是真心的覺得鴻海有價值,你就會和一般討論區那樣在100到105元,120元,132元被洗出去,這位網友槓桿開的很大,結果在132元全數賣出,我個人就覺得很有趣了,以他買的幾百張數量,怎麼可能忽然有什麼運用,加上說日後有機會再買回鴻海,然後和大家發財,其實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我在132元先賣了唷,等跌到120元,100元時我再買,這樣就能和大家一起再賺錢,大部份的網友應該是和我有一樣的感覺,所以他的這一段話常常就是成為鴻海股東警示文,如果放到現在,他至少是能賺五千萬,結果僅賺了一千萬就出場,這應該是他這一輩子做過最錯誤的決策,我也常和大家說,這一次你投資鴻海會是你最容易賺錢的一次機會,之後你自己去投資,你就會知道股市有多殘酷了。

新聞說:AI雙雄爭霸!廣達及鴻海成大贏家,林百里、郭台銘穩坐富豪榜1、2名,AI人工智慧自去年5月橫空出世,帶領有關類股走勢全面起飛,連帶挹注全球市場一舉擺脫低迷態勢、群起飆升,而台系供應鏈業者除了自身的市值不斷向上翻漲,連同內部大老的身家也一同飆升。據悉,目前「台灣首富」為廣達創辦人暨董事長林百里,他截至目前的身家已成長至124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013.75億元)的規模,穩居全台科技產業之冠。根據證交所公布最新「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顯示,截至17日為止,台股第一名仍然是「台積電」其市值高達238,861.63億元,而位居第二的則是「鴻海」,其市值則達到27,725.98億元,第三名則是「聯發科」市值為22,070.95億元,至於第四名則是此波AI爆發的受惠者之一「廣達」其市值則達到11,143.68億元。事實上,自從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去年5月來台帶起一陣陣強勁的AI旋風以來,鴻海及廣達的聲勢就不斷激增,而輝達今年3月所發布的最強晶片GB200,也由鴻海及廣達拿下大部分占比,分別握有大約40%以及30%左右的供應份額,帶動兩大代工龍頭的市值不斷飆升。對此,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上周也在股東會上直言,隨著AI時代的到來,現在就是市場的「爆發期」,自己看好未來2年市場將百花齊放。至於拿下大部分輝達訂單份額的鴻海集團,17日終場股價收在200元大關,帶動集團市值來到2.77兆元,而創辦人郭台銘的身家也隨之水漲船高,依據證交所5月公告資訊,郭台銘手中仍持有鴻海逾174萬張,以今天收盤價200元計算,持股市值來到3,484.4億元,並且今年以來大漲超過千億元,而林百里及郭台銘也因AI的加持,成功穩坐台灣富豪榜的第一、第二名寶座。

A大回答:鴻海股價淨值比兩倍不到,廣達股價淨值比6.3倍,很明顯廣達的股價是虛胖的比較多,所以台灣的首富不會是廣達董事長的,再過個幾年,鴻海股價完全反應AI百年大行情,廣達的股價修正一些回來,這時才會知道誰是台灣首富,大家記得一件事,台股大盤淨值比目前約2.5倍,鴻海股價連台股平均的淨值比都還沒有,廣達卻已經6.3倍了,所以廣達的股價很明顯就是虛胖,這種虛胖的股價是不能拿來當成自己的財產的,當初我就和大家說過,有人說鴻海股價淨值比一倍是合理的,那時我就說,除非大盤淨值比回到1倍,不然鴻海股價淨值比一倍就是極度的委屈,道理應該很好懂吧,明明平均所有的公司股價淨值比都2.5倍,憑什麼就鴻海比較低,鴻海賺到的錢是假的嗎?還是別人賺的是美金或歐元,僅有鴻海賺台幣,這時會有人說,鴻海毛利率6%,台積電毛利率55%,聯發科毛利率52.4%,所以鴻海股價淨值比要比較低,我聽你在唱山歌,廣達毛利率也才8.48%,重點是不同產業毛利率本來就不同,只要鴻海在自己的產業毛利率,營收能打敗對手,那鴻海就是該產業的龍頭,現在鴻海營收六兆多,廣達,緯創,和碩,英業達,光寶科,仁寶等,他們全加在一起營收都沒有鴻海多,所以鴻海在自己的產業就是龍頭,毛利率6.3%就夠用了,所以鴻海股價淨值比回歸到正常,那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大家看廣達股價淨值比在6.3倍多久了,緯創股價淨值比在3倍多久了,鴻海是AI概念股的龍頭,沒有理由股價淨值比輸二線,三線及四線的AI概念股,有一些人看到股價200元就覺得要賣了,覺得股價太高了,這種就是狗屎運讓你買到寶,結果你就以實力僅小賺一些就賣。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