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6月23日 星期日

6月23日!投資者的認知如果不夠大時財富難變大!

 

一般討論區網友分享:我是標準存股族,主要以傳產金控為主,領股息幫自己加薪,2020年7月底第一次買進鴻海15張,78元左右,之後MIH題材有一波漲到134,以為賺到了,哪知跌回100上下就不動如山,這段期間看到航海王飆漲,不免有失落感,後來發現鴻海跌不下去很平穩,想說賺股息也不錯,2021年底開始慢慢加碼,2022年把海外基金贖回,也把兆豐金華南金出清轉買鴻海,結果換成緯創廣達股價超越鴻海,技嘉、光寶科、仁寶、英業達往上噴,我真的開始懷疑是不是買錯了,不過還是決定繼續持有鴻海,因為鴻海獲利夠穩定,我沒念到博士不懂開槓桿,只能依自身的能力買進鴻海,一張兩張慢慢買,直到2024年1月買進後,總張數勉強湊到56張,手邊留約20萬現金作為生活用,3月4日鴻海漲4.5元成交10萬張,就有預感鴻海準備開始動了,畢竟這成交量很少見,3月11日漲到110元衝出盤整區,就更確定要起漲,現在鴻海帳面上獲利不錯,不過還是乖乖上班,抽空看盤看看鴻海能飛到哪裡去。

A大回答:我到一般討論區會發覺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一般討論區的認知到哪,他們對獲利的接受度就到哪,如果你賺了幾千萬,一億到DCARD發文的話,你可能就會被當成詐騙集團,覺得要騙他們口袋的錢,一般DCARD都是一些大學生,年輕人,你大概就能去那放賺了幾萬,十幾萬,幾十萬,最多不能超過幾百萬,因為再多一點,就超過他們的認知了,所以在DCARD對於一些賺幾萬,十幾萬,幾十萬,一兩百萬的人都很友善,對於一些賺幾千萬,幾億的人就是極度的不友善,這就造成DCARD就是一些小資族討論的地方,不論怎麼討論,他們的眼界及認知就僅到那種程度,有一些討論區就是對上面這種到一百萬,幾百萬的比較友善,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也很好懂,因為他們的認知就到那而以,超過幾百萬,對他們來說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如果你來我的頻道討論區,你會發覺有人說自己賺七位數,八位數,甚至還有九位數的,當你在我的頻道討論區說自己賺八位數及九位數,很多人會覺得這就是正常的,這就是認知的問題,我知道很多人買了三百張,五百張,一千張,幾千張的,這些人如果抱著三年到五年,賺個幾千萬,幾億,這有什麼好不能接受的,有一些討論區會覺得,怎麼可能一千萬,三千萬,五千萬,一億只買一檔鴻海,覺得應該要分散投資,我就覺得有趣了,你分散買了一大堆你不懂的公司,這樣真的有比較安全嗎?現實生活中,你會覺得自己就僅在一間公司工作,這樣太危險了,你要同時去好幾間公司工作,現實生活中你會這樣嗎?我想應該不會,大部份覺得投資一間公司很危險,那是因為他的基本面及產業面很弱,他會去買到一些投機股,小型股,不然就是未來獲利被拿走幾十年的公司,如果你買00940,這一檔ETF幫你投資了50檔股票,結果是買在20222點,持有的五十檔成本股,有超過一半以上股價淨值比都三倍,四倍,甚至是五倍,我是不懂你分散買這麼多檔在瘋狂價的公司,這樣哪裡有比較安全,有很多人說環境對一個人的認知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常常和一些小資族,魯蛇及輸家混在一起,時間久了後,你自然就會成為他們的一員,要是你都是和成功者在一起,你每天看著一堆成功者在幹嘛,有樣學樣,沒樣也會自己想,時間久了後,你的眼界自然就會和小資族變的不一樣,所以有一些人會喜歡去DCARD或是一般討論區上貼自己鴻海賺了五千萬,一億等,反而會被他們當成是詐騙集團,出了頻道討論區後,沒有多少人能接受你在股市中能賺這麼多錢,所以不要硬去那些眼界很低的討論區分享,那僅是浪費你的時間罷了。

僅有嘴砲空單的網友說:首先恭喜你賺錢,不過接下來很可能會是鴻海空軍的主場了,就如你自己所說,當初MIH漲上去發現題材炒作,大約實際基本面也是跌回100以下整理多年,現在上217以後其實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基本面跟不上炒上來的股價,營收累積成長1.7%笑死,人EPS根本不可能支撐股價等等不用再贅述了,總之就是基本面跟不上結果就是像當初134元到90元左右一樣,現在鴻海會漲到217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嘎空,這個真的很壞,逼迫空軍回補可以說是很過分,第二個是炒AI跟蘋果好我不否認,最近鴻海運氣很好的吃了這兩個題材,但是美股這兩個題材,已經疲軟都在緩跌割韭菜了,外資買上來終究要出貨,現在的鴻海位階是比較像當初4500下來的世芯,還是40起漲的萬海呢?我認為是比較像前者啦,提醒大家要小心接下來的空頭會來得又猛又快。

A大回答:說外資群或主力故意軋空要整散戶的人,真的說出這種話時還能臉不紅,氣不喘,我真的是很佩服無知的威力,鴻海從起漲前,融券餘額大概就是可憐的180張,那時整個市場都極度的看衰,但沒有幾個人有種進來放空鴻海的,他們也是知道放空鴻海必死,鴻海股價來到150元以上時,我就說會有一些不爽的人進來放空,他們會在那說什麼營收沒有年增,獲利沒有跟上之類的話,我只能說,三大法人如果等獲利都出來後才要買,他們一定是買不贏散戶的,散戶三秒就能買光,三秒就能賣出,重點是散戶還敢用市價買,一般三大法人一定就是趁著公司法說會說有題材,未來營收及獲利會大增時就先買,所以現在三大法人買鴻海是看到下半年及明年AI伺服器強勁成長,GB200大量出貨,再加上蘋果WWDC宣佈AI僅支援新款及高階產品,這些利多會在將來爆發出來,外資群及法人即然都知道這是確定的,當然就是衝著這個題材就先佈局,現在在看營收還沒有出來,獲利還沒有出來,然後就覺得股價漲太多,下半年及明年時,你就會看到鴻海的營收及獲利大爆發,當散戶看到營收及獲利大爆發時,三大法人可能就是出貨或調節,而不是一直向上買,這是很基本的三大法人操作模式,說外資群故意軋空融券,鴻海股本1386億,有1386萬張股票,融券也才3140張,這對鴻海來說就是根毛,對三大法人來說就是個屁,為了去軋空三千多張的融券,然後花六十到七十萬張的籌碼進去買,到底有沒有聽一下自己在說什麼,這三千多張的融券需要在下星期三全部被強制回補,一般主力要軋空,大概也會選融券回補的前兩三天,星期三當天反而不會故意硬拉抬股價,一般主力也不希望搞出人命,之前安國就是這樣,融券強制回補的前兩個交易日,一開始開盤是漲停,鎖到尾盤後忽然就打開漲停下跌,隔天最後一天融券回補還是讓放空的散戶跑,不過鴻海三千多張的融券,這對三大法人來說就是根毛,根本不會有主力或外資群去軋空融券的散戶,鴻海一個交易日能成交十萬張,三千多張根本不能幹嘛,另一種主力及外資群放空的借券賣出,這就增加的比較多,從1.35萬張增加到5.91萬張,很多人會說借券賣出沒有弱點,沒有一年兩次強制回補的問題,會這樣想的人真的是好傻好天真,只要軟蛋的散戶和券商說要把借出的股票拿回來,那放空的主力及外資群就要到市場去買這5.91萬張,所以有把自己鴻海股票借出去的人,不要去貪小毛小利,你把鴻海股票借出去,券商會向你抽三成的報酬,你自己才拿七成,有時候一年利率0.1%,我是不懂你在借什麼意思的,一些軟蛋的股東把股票借出去後,才在那每天怨天尤人股價不漲,之所以不漲,那是因為一些軟蛋為了小毛小利把股票借給空方去放空,自己還愚蠢到不知道這就是股價下跌的原因。

上面的網友拿鴻海和世芯比,真的是來搞笑的,前幾天我能分析過世芯股價下跌的原因,有可能上面那個網友也會常常來看我的影片,只不過都是有看沒有懂,世芯股價最高來到4565元,現在世芯淨值421元,去年賺45.47元,今年第一季賺15.83元,世芯的股價已經從69元漲到了4565元了,也就是說,三大法人已經把世芯未來一百年的獲利都先拿走,今天世芯股價還有2700元,對很多散戶來說世芯已經跌了1865元,覺得世芯好便宜,但是目前世芯淨值421元,一年賺六十元的話,股價淨值之間差1400元,等於還被拿走了二十幾年的獲利,這就是法人慣用的手法,在上漲時先把未來二十年,三十年,一些比較小型的投機股甚至會拿走未來一百年的獲利,而且是幾年後獲利高點的一百年獲利,之後散戶就會發覺世芯的營收及獲利都很棒,但股價就是一直跌,天天跌,跌不停,這就是一些散戶的悲歌,一開始世芯在上漲時他們一定是不相信的,等漲到4565元後,在這打了一個高檔錨點,接著每一個月,每一季獲利開始出來,當獲利不如市場之前預期的這麼好,股價就是全力的修正,散戶因為中了錨定效應,所以會覺得已經跌了四成了,覺得跌好多,好便宜,如果沒有錢加碼及攤平時,就會開始在那要公司實施庫藏股,不然就是希望公司多配一點股息拉高配息率,這一些都是死韭菜的行為。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