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6月18日!鴻海獨家供貨輝達GB200交換器大單!

 

新聞說:鴻海攻AI傳捷報再奪輝達大單,獨家供貨GB200交換器,鴻海搶攻AI商機再傳捷報,繼取得大份額輝達(NVIDIA)GB200 AI伺服器代工訂單之後,獨家拿下GB200關鍵元件、有「提升算力法寶」之譽的NVLink交換器(switch)大單,訂單量是伺服器機櫃量上看七倍,不僅是全新訂單,毛利率也遠高於伺服器組裝,將成為助攻鴻海毛利一大利器,獲利進補。鴻海向來不評論訂單與客戶動態,業界指出,NVLink是輝達獨家技術,包含兩個部分,第一是橋接(bridge)技術,即中央處理器(CPU)與AI晶片(GPU)互相連接的技術;第二是交換器技術,是GPU與GPU互連的關鍵,有了這樣的技術,才能把上千顆GPU算力全部集合起來運作,發揮共同戰力。供應鏈人士表示,GB200的重點不僅是算力大幅提升,還兼顧高速傳輸的速度,NVLink就是提升算力的法寶。據悉,鴻海此次獨拿輝達NVLink代工訂單,主因鴻海不僅與輝達合作多年,雙方默契良好,鴻海長期為網路通訊設備代工龍頭,輝達自然將相關訂單交給鴻海。供應鏈人士指出,一台伺服器機櫃需要七個NVLink,這是全新的訂單,亦即出多少GB200伺服器機櫃,鴻海拿到的NVLink交換器訂單量就是七倍,由於交換器毛利率比伺服器組裝業務高許多,將明顯挹注鴻海營運。據悉,全球前七大交換器廠商,包括戴爾、惠普、思科、諾基亞、愛立信等,都是鴻海的客戶,使得鴻海在全球交換器市占率超過75%,穩居龍頭地位。談到AI伺服器市況,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透露,GB200供不應求,預期今年鴻海AI伺服器市占率有望達到四成。業界人士說,鴻海集團目前可說是台灣最具AI伺服器完整解決方案能量的指標廠,從零組件、散熱、液冷系統、伺服器、交換器、機殼、機櫃到資料中心,完整垂直整合,足以應付客戶變更設計的需求。

A大回答: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當鴻海股價不漲時,不論鴻海的財報多好,營收多高,市場都不會對鴻海有任何興趣的,當鴻海股價上漲了一倍,任何一項新聞或利多,這對鴻海來說就會變成股價上漲的理由,之前鴻海法說會時就有提到液冷及交換機技術,那時很多人都沒有什麼感覺,應該是這樣說,三大法人及主力應該就是懂鴻海液冷及交換機能為鴻海帶來怎樣的營收及獲利,但三大法人自己要佈局鴻海股票,所以也不會和投資人說實話,就像蘋果WWDC大會中說僅有新款及高階的產品有支援AI功能,大部份的投資者也都沒有感覺,他們眼中就僅有股價200元大關了,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心理關卡,確實今天鴻海一開盤就先以跳空的方式過200元,最高來到201元,接著就出現賣壓,把鴻海股價打到197元,這都是很正常的,之前我就有和大家說過市場及散戶的心理錨點,一般的短線客,投機客,當沖客,法人,主力,甚至是外資群,他們也會利用這個市場心理錨點去操作,就在200元上下整理個一陣子,讓想賣的投資者出去,讓有信心及想買的進來,一般散戶很容易中錨定效應,只要鴻海股價在200元上下整理個幾周,那時散戶就會開始接受200元的鴻海,這種感覺就像是之前散戶在174元買鴻海意思是一樣的,之前鴻海股價在一百七十幾元整理了一陣子,就有六萬三千個散戶進來買174元的鴻海,那時我就說,散戶買了174元的鴻海,接著想要在200元賣,最近大家有發覺都是三大法人在買的,聽到蘋果WWDC大會的利多後,麥格里買了六萬多張,花旗環球及法銀巴黎聯手買了三萬多張,這些外資進來買的均價就是在192元,最近法國興業每天固定的賣一兩千張,試圖把之前買的鴻海股價通通賣光,還有一些偏空外資群及主力,如高盛,富邦,美林,他們把手上的股票賣了後,就希望鴻海股價下跌給他們再重新佈局,所以就是會產生多空交戰,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鴻海每一個月都會開營收,正常來說就是都會年增兩成,在營收一直增加兩成的情況下,第二季財報至少獲利也會很好看,接下來還有下半年及明年GB200大量出貨,AI手機,AI PC換機潮,所以鴻海股價漲一漲之後休息整理一下,這都是好事一件,每一次鴻海股價上攻後區間整理,這都等於是打底,讓短線賺錢的外資群,主力,散戶出場,新的投資者進來,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不能讓一些沒有信心的外資群,主力,投機客,散戶持有太便宜的庫存,因為太多人持有很低成本又沒有信心的話,那很容易在發生一些事件時就出現股價大幅的下跌,最好的情況就是在100到132元洗掉12萬個鴻海股東,這些股東原本的成本就是在106元左右,之後每一個波段進來的主力及外資群,他們的目的不同,有的賺了二十元差價就要出去,有的就是賺AI百年大行情,這都是好事,像美林進來玩兩三次,每一次都是賺二十元差價,美林買了後如果想要賺錢,自然就不會像在100到105元那樣使出同歸於盡大法,一定就是讓鴻海股價去反應利多及該有的價值。
看一下鴻海股價的走勢,這一波漲一倍以來,唯一有跌破月線就是伊朗及以色列彼此射飛彈,主力作多內資就止利的賣出,這時第二波作多的外資群就進來買,鴻海股價就一直延著月線上漲,了不起就是跌到月線就反彈,上一次跌破月線是在5月28日到6月4日的那一波,外資群合計賣10萬張,三大法人合計賣十二萬張,鴻海股價才跌破月線的173元,股價來到171元,接著就是從172元一路的漲到200元,今天在200元整數關卡整理,大家看鴻海這一波漲上來,一開始比較明顯的關卡就是在100到105元,接著就是120元,再來就是134.5元,這三個價位比較偏短線及中線的心理錨點,例如鴻海近三年股價大部份的時候都在100到110元整理,後面一兩年都在100到105元整理,漲到105元後就容易跌到100元,時間只要一拉長,自然就容易成為散戶的心理錨點,接著就是115到120元心理錨點,這就是近兩年鴻海除息前一波行情的高點,近兩年鴻海除息前漲到115元到120元後都會跌下來,所以有5萬個散戶會在這裡出局,接著就是134.5元,這是2021年3月的高點,也有4萬個散戶在這裡被洗掉,後面鴻海股價來到155元,有人說這裡會是散戶心理錨點,我就和大家說,上一次股價在155元時,那都是在2009年了,這麼久的時間了,當初如果買在155元的人,都已經抱了十幾年了,怎麼可能會在155元賣,當初如果在2009年買到,因為鴻海到2016年之前還會配股票,所以2009年買到155元,經過了十幾年下來,股票都從1張變兩三張了,股息都領了100元了,所以我那時沒有說155元是散戶心理錨點,結果事實上在150也沒有洗出多少散戶,直到174元後,才連續四周增加回6萬3千名散戶,上一周鴻海漲到近兩百元,又少了一萬兩千名股東,所以現在的散戶漸漸的可以接受174元以上的鴻海了,昨天鴻海股價才來到200元,是麥格里,花旗環球,法銀巴黎拉上去的,一般的散戶還是需要一點時間去習慣200元以上的鴻海股價。
大家看一下緯創及廣達股價上漲之後,就算知道緯創和AI伺服器沒有太大的毛關係,但緯創的股價還是一直在股價淨值比3倍左右整理,也就是一般進來散戶的成本,因為廣達算是二線廠,市場目前普遍認為鴻海吃到最多,接下來就是廣達,所以廣達股價在某一個區間整理一陣子後,會出現突破前高的走勢,外資群及主力真的想要出貨,他們一定是要讓股價上漲一大段後,以緯創來說,股價從26元漲到161元,最終在100到120元出貨,也就是很有良心的出貨在漲三到四倍,廣達則是從六十幾元上漲到281元,最後在220到240元出貨,也是很有良心的僅賺三到四倍,之後因為廣達被市場認為和鴻海有一戰之力,所以就被列在AI概念股的指標,大家聽清楚,是市場認為廣達和鴻海有一戰之力,而不是事實廣達和鴻海有一戰之力,市場一直在那說廣達能拿到多少GB200的訂單,我個人就覺得好笑了,市場現在說鴻海在NVLINK是獨家,現在GB200供不應求,那為啥鴻海要把交換機的晶片賣廣達,然後讓廣達和鴻海有一戰之力呢?我常和大家說,有時候市場認為的不一定是正確的,就像之前市場覺得AI伺服器營收剛起步,廣達,緯創,英業達及光寶科吃到一點就發財了,結果事實證明,光寶科和AI伺服器有什麼毛關係,投資人覺得緯創,廣達及英業達出貨就賺翻了,結果股價都炒完了,GB200還沒有出貨,反倒是鴻海就漲了一個月後GB200 NVL36就出貨了,現在市場在那幻想廣達GB200是僅次於鴻海的量,那大家就來看看之後廣達營收成長的情況,如果營收及獲利真的很好,那也沒啥用,因為股價已經反應過了,股價都從六十幾元漲到291元了,不然你是要漲到多少,一年賺10.29元的廣達,淨值四十幾元,股價淨值比都6.3倍了,真的有出貨GB200,那股價也不可能再漲多少,但如果下半年及明年市場發覺廣達GB200根本沒出貨多少,那時就有趣了,股價跌到你懷疑人生都會,現在廣達已經上漲完的股價還是源於市場在那幻想的,而不是真的廣達GB200已經出貨了,當你買到這種股價早就已經反應,結果營收及利多還沒有證實的公司,你不當韭菜那誰當韭菜。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