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6月22日 星期六

6月22日!散戶歡喜在法人把未來獲利拿走後才買!

 

最近會有人問佳世達為什麼這麼慘,其實這些人單純不懂三大法人操作模式罷了,然後就會去怪東怪西,說公司爛,說某網友介紹的爛股,其實單純就是他們不懂三大法人操作模式罷了,佳世達從10元漲到65元,合計上漲了6.5倍,佳世達的獲利從2019年的1.82元,增加到2020年的2.54元,再來到2021年的4.22元,2022年的4.2元,當佳世達的獲利持續的增加,三大法人就會去預期幾年後最高的獲利,然後拿走二十年的獲利,有人會問,為什麼是二十年,其實這就是一個大概,情況差一點的拿走十幾年,好一點的拿走二十幾年,小型股,投機股,題材大一點的,拿走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都有可能,大家看佳世達的上漲模式,從2019年的20元開始向上漲,獲利的最高點是2023年的3月多,佳世達2022年第三季獲利3.24元,大部份都是業外來的,2022年第三季的財報至少是2022年11月中才公佈,所以股價會在這附近出現瘋狂模式,接著佳世達的獲利開始衰退,2023年獲利僅有1.51元,這時就有趣了,三大法人已經先把獲利最高點的二十年獲利先拿走,結果佳世達獲利從賺4.2元變1.51元,差了2.69元,大家如果把這2.69元乘以二十年,那就會是一個不得了的數字,也就是53.8元,三大法人如果要修正是有可能把漲的股價修正回來,我們再來看一下佳世達的淨值變化情況,2019年時佳世達淨值17.26元,到2023年淨值來到18.84元,股價如果最高來到64.8元的話,股價淨值比3.43倍,一年賺4.2元的話,因為股價和淨值差了45.96元,所以等於10.94年的獲利被拿走,這樣看起來好像不多,但是佳世達獲利來到1.51元,股價和淨值差了45.96元,那等於是30.43年的獲利被拿走,所以佳世達的股價被修理,那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很多人說佳世達現在很慘,股價跌到38.4元,股價淨值比2.07倍,我是沒有看出來慘在哪,委屈在哪,目前佳世達的獲利被拿走19.9元,以一年賺1.51元來算,未來獲利被拿走13.17年,大家看出來了嗎?市場對於佳世達沒有太大的期望,所以就是以獲利拿走10到15年之間當成合理價格,一般來說,公司獲利如果會衰退或不穩定的話,其實股價是會被打為多折的,以目前佳市達的股價表現來說,還是比鴻海貴,但很多散戶會覺得鴻海漲很多了,佳世達從64.8元跌到34.8元了好值得買,這就是我常和大家說的,三大法人會先去拿走未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獲利,之後再去逐季,逐年的驗證獲利,只要之後公司營收及獲利不如預期,那三大法人就是修理股價,因為股價已經在高檔打出一個錨點,散戶會中錨定效應,股價向下跌時,三大法人就能安全的下車,散戶就只能一直在佳世達中問股價怎麼了,一開始佳世達股價向上漲時,其實才是最安全的,但就是很多散戶要看到錨點64.8元後,然後中了錨定效應才在那向下攤平,我也一直提醒大家,未來不要在鴻海中犯一樣的錯,一開始鴻海的獲利還在向上增加時,這時你買一定是最安全的,未來獲利出來,逐季,逐年開始增加,只要不如三大法人的預期,股價就是會被修理,三大法人之後可能打一個錨點,也許是三百元,四百元,五百元,把未來幾十年獲利先拿走,只要鴻海之後獲利膽敢衰退,向下跌都是要乘以20的下跌,例如三大法人看好2028年鴻海能賺18到20元,這是我舉例的,要是股價炒到400元了,結果2028年獲利僅有16到18元,到了2029年剩下15到17元,那時大家就會看到鴻海股價被狠狠的修正,可能跌個50元,100元都是有可能的,一定就會有很多散戶在那說鴻海怎麼了,開始在怪東怪西,罵公司,怨董事長,其實單純就是你愚蠢,你不懂三大法人的操作模式,在上漲時就在那演內心戲,常常就是在打帶跑,不然就是空手,還有一些人是放空,等高檔打了一個錨點,你才相信鴻海值那個錢,但那時就是股價修正的時候了。

新聞說:蘋果延後在歐洲推出最近發表的AI功能,蘋果公司(Apple)今天指出,由於歐洲聯盟意在遏制科技巨頭力量的新立法存在「監管不確定性」,將延後在歐洲推出他們最近宣布的人工智慧(AI)功能。法新社報導,蘋果發言人援引歐盟「數位市場法」表示:「我們認為今年無法對歐盟用戶推出這些功能。」蘋果本月稍早發表AI平台Apple Intelligence,向用戶保證蘋果不會在AI熱潮中落後。蘋果這項宣布包括與OpenAI合作,讓iPhone用戶使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功能。蘋果表示,這項功能,以及iPhone Mirroring和SharePlay螢幕分享增強功能被擱置。蘋果指出,「我們致力與歐盟委員會合作,試圖找出一種解決方案,使我們能在不損害歐盟客戶安全下向他們提供這些功能。」為了在歐洲灌輸公平競爭概念,「數位市場法」為蘋果等特別指定的網際網路守門人列出一份該做和不該做的清單。

A大回答:蘋果推遲在歐洲的AI功能,這確實是會讓今年蘋果的用戶降低因為AI功能而換新機的衝動,不過延遲也意謂著明年的爆發力會變的更強,等於就是把換機潮推遲爆發,還有一個重點,如果歐洲今年不能使用蘋果的AI功能,你又剛好想換蘋果新機,這時你會選中低階還是高階呢?應該還是會買高階吧,你今年換了新手機,你自然也是希望明年這隻手機能用AI功能,所以蘋果在歐洲推遲AI功能,這會影響到衝著AI功能換手機的客戶,但一般今年本來就想換新手機的,他們還是一樣會去選高階的手機及產品,這樣明年才能直接使用AI功能,有一些比較短視的人,他覺得蘋果今年在歐洲不能推AI功能,這樣就會影響蘋果AI的換機潮,真的就是好傻好天真,我們看的本來就是接下來三到四年一些使用舊蘋果手機的人會把舊手機及電腦換掉的商機,今年少一點點,明年就多一點點,接下來三到四年的總商機是不變的,有一些想炒短線的外資群及主力,他們也會想,明年鴻海GB200會大量出貨,結果蘋果會有部份歐洲客戶的換機潮會延遲到明年下半年才爆發出來,這就能讓鴻海的行情走長一點及久一點,我看的本來就是比較長遠一點,我也希望鴻海股價隨著營收及獲利階梯式的上漲,也就是上漲一波段後要整理一段時間,讓有信心的留下,沒信心的出去,新的股東進來,就這樣持續的到2028年,大部份的外資群,法人及主力,他們的想法就是在第一年就先把股價炒作到位,之後再逐季,逐年的驗證營收及獲利,只要營收及獲利不如預期,那股價就會是出現一波的修正,記得一件事,一開始三大法人在拿走二十年,三十年的獲利時,他們會無視任何的利空,就像之後二十年,三十年獲利被拿走後,他們會無視任何利多,之前廣達及緯創股價在上漲時,大家會發覺緯創2023年第一季獲利開出0.06元時,明明就是一個大利空,但三大法人頭洗下去了,就直接再花兩個月把股價拉抬到161元,當初在緯創開出0.06元財報進去放空的,也就是大概50元左右,最終緯創股價是一直在100到120元整理,一般放空需要支付九成的保證金,所以大概50元軋空到90元,放空的就直接歸西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廣達的股價走勢,廣達的股價走勢算是很不錯的,也算是很符合三大法人操作的模式,一開始散戶打死都不相信時,廣達股價就一直漲,天天漲,漲不停,從60元漲到270元後,就在220到240元整理,時間一年過去了,廣達年線來到240元,股價收在319.5元,三大法人在裡面就會很安全,畢竟近一年進來廣達的投資人平均就是買在240元,廣達目前是和鴻海一樣被列為AI概念股的指標股,一開始鴻海及廣達確實也是能吃到一開始的藍海期,因為廣達是二線廠,是能再吃到成長期五到十年,最後進到十到二十年後的穩定期及衰退期時,廣達可能就會顯得壓力很大,鴻海則是AI概念股的龍頭,一開始能吃到藍海期兩到三年,還能吃到五到十年的成長期,最終再吃到十到二十年的穩定期及衰退期,這就是一線廠,二線廠及三線廠的差別,以緯創來說,就是一間三線廠,一開始藍海期確實能吃到,大概就是前兩到三年,後面成長期可能就吃不到了,所以緯創股價淨值比停在三倍左右整理,廣達可以吃到成長期,所以大概能爽到10年左右,所以廣達股價淨值比會來到7.5倍,鴻海則是吃到AI伺服器結束為止,所以理論上鴻海的股價走勢不會弱於廣達,大家看一下廣達的股價走勢,當漲了四到五倍後,之後就在漲四倍附近整理半年,接著股價再突破,如果你放空廣達,你就是會被折磨半年,然後廣達股價再向上突破,鴻海的走勢應該會和廣達差不多,而且可能比廣達更強,畢竟鴻海才是一線大廠,一開始進來放空鴻海的,可能在150元就在那放空,軋到兩百多就開始懷疑人生,鴻海股價如果要照著廣達這樣走,可能連拉升段都還沒有走完,不過鴻海是大型權值股,我就當一開始拉升到的極限就在200到300元之間,當散戶被軋到這區間時,已經是要自行了斷了,之後鴻海股價可能就是會出現半年到一年的區間整理,讓一些散戶換手,讓對鴻海有信心的人繼續複利再投入,之後随著業績出來後,持續再突破新高,很多散戶總是幻想鴻海股價漲上去後就會跌回100元,廣達就擺在那給你看了,你說鴻海拉到最高點向下修正個一兩成我相信,但要跌回去,那是很困難的,之所以很困難的原因在於,進來的人平均成本就在那了,大部份的散戶是漲一點馬上賣,套牢可以抱永遠,如果散戶被套在鴻海280元,之後鴻海股價在240到260元整理,我敢和大家說,八成以上的散戶是可以死死的抱著的,因為這是一般人的人性弱點,套牢後就是能一直死抱。
大家看一下緯創及英業達,這種比較偏三線及四線的AI概念股,股價漲上來後,還是能持續的維持在高檔,以緯創來說,股價從26元漲到161元,就算跌下來也還是有113元,最近緯創被很多人看衰,股價淨值比還是有三倍,英業達股價從22元開始漲,最高來到73.5元,現在也還有56元,大家應該了解AI概念股的上漲模式了吧,我們就當鴻海和三線及四線數這樣沒啥用,股價至少漲上去後,都是維持在上漲前的2.5倍,3倍,也就是說,鴻海股價漲到400元,然後跌到250元到300元,這樣就和光寶科,英業達及緯創一樣了,不過鴻海應該是要和廣達比,而不是和三線及四線AI概念股比,廣達從六十幾元漲到270元,然後在220元到240元整理,最近突破到330元,鴻海再怎麼差,也不會從100元漲到217.5元,然後又回到100元,不會有這種事的,連緯創,英業達,光寶科都不會這樣走,鴻海是未來最有潛力成為AI伺服器龍頭的公司,走勢比廣達強也是合情合理的,只要鴻海走勢和廣達一樣強,現在鴻海的股價等於就僅是在山腳下,就算鴻海股本大,市值高,就和三線及四線的緯創,光寶科及英業達一樣的走勢,那目前股價也還差的很遠,這些三線及四線AI概念股,至少都是漲了三倍到四倍後,之後股價回檔修正到2.5倍到3倍,鴻海這一波的上漲,因為有之前二線,三線及四線當範本,所以操作起來就會變的相對簡單一些。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