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專欄:台積電和鴻海將領導重塑全球供應鏈,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6月10日撰文指出,台灣兩大科技產業、台積電和鴻海在全球的設點布局,會是領導全球供應鏈重塑版圖的一大指標,認為這兩間的設廠位置,可做為其他廠商的跟進參考。彭博新聞今日刊登題為「兩大公司將領導全球供應鏈」的專欄文章。作者高燦鳴在文中表示,在地緣政治和商業考量的推動下,全球供應鏈正出現分裂變化,無數製造商和其上下游業者正衡量該往何處遷移,「或許可以從這兩間領導供應鏈變化的台灣企業找到線索」。文中介紹,台積電是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其客戶包括蘋果公司、輝達、超微等。鴻海則是主要的組裝廠,蘋果的iPhone和輝達的AI伺服器都是該公司的主要產品。鴻海的產品還提供給特斯拉、西門子的工廠自動化系統,甚至是以色列衛星公司。作者直指,台積電和鴻海在技術和全球影響力上「具有不可替代性」。萬一這兩間公司突然消失,沒有任何其他單獨企業可以取代,而這正是包括美國和澳洲等各國擔心兩岸爆發軍事衝突的原因。但文中也說,除了兩岸緊張情勢,供應鏈移出中國還有其他原因。包括人口老化缺工、成本增加,以及中國業界的內捲競爭太過嚴重。日本及南韓的汽車廠正在撤離、美國的史丹利百得和Nike都關閉了在中國的工廠。台積電和鴻海近年不斷向外擴張,將製造點布局各國,企圖透過全球化進一步擴大商業利益。以台積電為例,雖然它並未生產汽車零件,但台積電在德國的設廠點選在汽車重鎮德勒斯登,包括福斯、BMW和保時捷的工廠都在德勒斯登附近。台積電的國廠的合作夥伴包括博世集團和英飛凌科技公司等公司,「如此一來,任何想要提供材料或設備給台積電的企業都必須在這座德國城市附近營運」。除了德國,台積電在日本熊本的工廠則與索尼半導體、豐田汽車和電裝株式會社合作。台積電2021年宣布在熊本設廠後,也帶動了三菱電子、勝高、京瓷等供應商投資潮。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的狀況則不太相同。該區域並沒有相關產業,但在顧客的壓力和美國政府祭出各項獎勵下,台積電並無太多選擇。但在美國的設廠計劃還是立刻吸引李長榮化學工業和崇越科技跟進。鴻海則是在墨西哥、印度和東南亞等國擴大設廠,並與西門子、Stellantis NV等歐洲企業合作,「顯示其多元化佈局並不只與地緣有關,還包括產業別」。鴻海正積極擴大工廠自動化、運輸後勤,航空和替代能源等領域。文中最後表示,鴻海效應早在10多年前就在中國深圳引發產業鏈聚集現象,而現在「因為這兩間公司的重要性和位居產業中心位置,不僅台積電和鴻海的上游業者必須跟著他們走,所有希望參與國際供應鏈的企業也都毫無選擇,必須跟進」。
A大回答:之前我就有和大家說過了,台積電股價漲上來後會成為護國神山,現在鴻海股價也漲一些上來了,鴻海理所當然也成為護國大海,之前市場很狂熱台積電時,那時台積電股價是從300元漲到688元,現在鴻海雖然有部份投資者重新燃起對鴻海的希望,但是看衰的還是偏多數,所以鴻海股價還沒有到瘋狂價的地步,其實大家從集保股權分佈就能明顯的看出來,鴻海股價在3月之前,也就是還沒有起漲時,那時鴻海股東人數來到831279人,後面鴻海股價漲到132元時,鴻海股東被洗出去12萬人,股東人數來到71萬人左右,最近有六萬三千人對鴻海重新燃起希望,買在174元,目前最新鴻海股東人數來到781471人,距離鴻海起漲前還少了六萬個股東,所以目前鴻海還不算是狂熱,未來鴻海股東人數會增加到100萬人,120萬人,那時鴻海的股價才稱得上瘋狂,台積電股價在上漲之前,股東人數僅有30萬人,後面被市場吹成護國神山,每一個人都很看好時,那時台積電的股東人數來到100萬人,硬生生的增加70萬人,想要說鴻海股價狂熱前,至少股東人數要先突破100萬人,之前緯創及廣達的經驗來說,大概就增加一倍的股東,緯創就是從18萬名股東增加到39萬,然後三大法人就拼命的在股價淨值比3到4倍出貨,廣達的股東人數也是增加了一倍,從9萬人增加到19萬人,鴻海股本就算比較大,市值比較高,增加一倍比較困難的話,至少就是要增加到100到120萬人,那時三大法人想要出貨才會比較簡單,現在連原本的股東人數都還沒有補回來,這代表整個市場對鴻海還沒有到很全面看好的程度,最近六萬三千個人進來買174元的鴻海,這些人算是很早就進到鴻海中的,這些人一定不會是最後一隻老鼠的,未來鴻海股東人數來到140萬人,那時會進來買的散戶大部份都進來了,自然就不太可能再把股價向上推升,現在鴻海股東人數還在起漲之前的位階少六萬多人,所以未來鴻海的股價向上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新聞說:新青安連環套,恐成房市未爆彈,房價愈打愈旺,關鍵數據直指「新青安」是罪魁禍首!中央銀行統計,五大銀行4月新增房貸金額955.6億元,除創下歷年次高紀錄,新青安占比更高達39.72%,僅次於今年1月的歷史高點39.86%。金融圈直言,政府作莊、公股行庫配合放款,年輕人不管有無還款能力,紛紛往房市跳,將成愈來愈難解的連環套。政府2010年開辦青安貸款,去年加碼推新青安,額度從800萬增至1千萬、年限從30年增至40年、寬限期3年變5年,另提供利息補貼1.5碼。表面是協助青年購屋,但亂象不斷,讓好不容易降溫的房市「滿血復活」。由於新青安由8家公股行庫受理,在政府政策指揮下,各銀行幾乎「閉著眼睛狂衝量」,行庫主管私下表示,光政府利息補貼,就是筆穩賺不賠的生意,「這政策是荒唐,但沒必要(跟上面)過不去」。從財政部的數字,就可窺見新青安對公股行庫有多補。去年新青安尚未實施之前,公股行庫每月核撥不超過2000戶,但新青安8月上路當月,直接破2500戶,隨後每月核撥戶也都有5千至6千戶的水準,今年1月更突破6800戶,占公股行庫新承做房貸量逼近4成水準。「如果把新青安拿掉,銀行告訴你,可以貸給你1千萬,然後可以貸40年、寬限期5年、不管央行怎麼升息,利息還不會動,你不覺得很像詐騙集團嗎?」銀行主管坦言,這就是包裝後的新青安,先別論借人頭等亂象,光是這麼離譜的放款條件,就恐埋下隱憂。民營銀行直言,高房價成民怨之首,政府沒想辦法擴大供給、興建社會住宅,反而大舉向建商輸血,提供低利、高額度、高寬限期鼓勵買房,「然後如今又要央行打房,這不會政策錯亂嗎?」很多首購族高估自身還款能力,忽視利率變動的風險承受力,未來必將反噬。
A大回答:很多年輕人跳進去買房子,這也是好事一件,這樣社會才能有源源不絕的勞動力,很多年輕人就和之前中國人一樣,他們覺得房市必漲,所以一定要先進去買一間房子才能扭轉人生,後面中國房市反轉時,才一大堆人在那哭哭啼啼說自己斷供了,他們在那說,沒想到之前買房子時經濟還一片欣欣向榮,算了一下自己的新資勉強可以維持,覺得自己咬個牙撐個五到十年,之後房價漲後他們就能發大財,後面中國的房市崩盤,現在中國看二手屋的都是五折砍,很多當初買1000萬的房子,繳了五年還了120萬,結果房價跌到剩700萬,還欠880萬的貸款,結果房價僅值700萬,有一些人覺得這樣能賴皮,就停止供房貸,最終就是信用破產,大家往好的方向想,如果台灣房市不崩盤,這些貸款四十年的人,在接下來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都會好好的在職場工作,各位老闆及主管們,你們就不用擔心被嗆,畢竟年輕人的房貸就擺在那,不工作他們就只有死路一條,買了房子,背了四十年房貸後,這些年輕人都會成為有為青年,所以接下來房市崩不崩盤對社會都是好事一件,能有穩定的勞動力,之後AI機器人會出來,也許十年後才會開始被人類接受,在此之前,都需要靠這些簽了四十年房貸的勞動力,如果你買房子是為了自住,那心態上沒啥問題,如果你的心態和之前中國人一樣,買了覺得房價會一直漲,之後房價只要一崩跌,你一定就是會懷疑人生的,這就和00940情況一樣,在短時間有太多的資金同時湧入成份股或房市,你買到的價格一定就是當下的相對高點。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