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美國股市交易日,道瓊下跌280.83點,跌幅0.87%,收在31874.57點,S&P500下跌27.36點,跌幅0.7%,收在3891.93點,那斯達克上漲5.9點,漲幅0.05%,收在11434.05點,費城半導體下跌32.76點,跌幅1.09%,收在2977.39點。今天滬深300下跌47.75點,跌幅1.2%,收在3939.15點,日經225指數下跌218.87點,跌幅0.8%,收在27010.61點,南韓綜合指數下跌1.81點,跌幅0.08%,收在2377.91點。
上市成交金額排行前五名,第一名的是長榮,下跌4.49%,成交129.54億,第二名的是世芯-KY,上漲9.76%,成交126.04億,第三名的是台積電,下跌0.59%,成交110.98億,第四名的是創意,下跌1.35%,成交68.17億,第五名的是聯發科,下跌0.26%,成交44.3億。
今天美林在102.5元買1760張,在102.5元賣1997張,就是從鴻海買價103元,賣價102.5元時貫殺下來,以為大盤下跌,他就能102元,101.5元買,結果就是太天真了,發覺股價貫殺不下去,最終又在買價102元,賣價102.5元時把股票買回來,妥妥的又是韭菜一顆。
今天台股下跌166點,跌幅1.08%,鴻海下跌0.5元,跌幅0.49%,今天主要是在殺金融股,昨天繼SVB銀行倒閉,又傳出瑞信大股東不願再向瑞信注資,所以市場害怕引發金融危機,其實市場就是這樣,常常在那嚇唬你要雷曼兄弟了,當你覺得貪婪及恐慌時,你就會在市場上買來賣去,最終就會造成頻繁交易,政府及券商不論上漲,盤整及下跌都能賺錢,那些券商底下的基金,ETF,對沖基金也是希望股市波動,最好就是散戶把錢都交給他們,他們可以每年穩賺管理費,還可以透過調整持股的名義向客戶收手續費,這也是為什麼買ETF、基金的報酬率平均不如大盤,有一些券商會拿績效好的基金或ETF出來說嘴,這就和有投機客會說自己報酬很好一樣的道理,短線投機一定是會有人贏,有人輸,這就是零和遊戲,但因為存在穩贏的政府及券商,所以裡面的人平均一定會輸大盤的,這應該很好理解對吧,會輸的原因不是投機客笨或嫩,單純就是進到政府及券商給你的死局中了,你在一個死局中再怎麼努力,最終你賠錢的機率也是一樣很大,這種感覺就像是政府發行樂透及刮刮樂給你,你覺得你能在樂透及刮刮樂中發大財嗎?一定是不行的,這時有人說,有人刮中大獎,也有人中頭彩啊,恩啊,但就是少數人中,大多數的人會被政府抽20%的所得稅,給弱勢團體10%,銀行視發行量抽個15到20%,最終買進樂透或刮刮樂的人就是拿100元賭50元,這就是一個死局,當你踏進這個死局時,你就已經注定輸了,不過政府也是很佛心,一開始就和你說這叫公益彩券,就是做公益的,還是會有很多愚蠢的人覺得一直刮或研究神奇號碼後就能發大財,你進到一個死局中,你怎麼努力,想要贏的機率就是微乎其微,能贏的人是存在的,但只要你敢一直玩下去,每天買樂透,每天刮刮樂,買愈多,刮愈兇,最終你一定是賠愈多的,這是不是和股市短線很像呢?股市是存在穩贏的政府及券商,樂透是存在穩贏的政府,銀行及弱勢團體,台股每天一些奇奇怪怪的新聞,就是券商,政府為了能讓你頻繁交易的手段,這就和過年時很多台彩故事一樣,什麼刮到剩1000元,再刮就中100萬,幾位同學集資刮刮樂中200萬及一台車,還有外勞刮到最後幾百再咬著牙刮,就中大獎,這些新聞就是要吸引一些貪心及傻的人去做公益,通常只有窮人才會幻想用樂透或刮刮樂發大財,進到股市中想要短線投機發大財,也是少數,大多部的人都是靠中長線價值型投資,當你進股市中長線價值型投資時,等於就是你去投資發行的銀行,別人刮愈多你賺愈多,但你能賺的就是一年5到10%這種合理的報酬。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121億,賣超鴻海871張,昨天鴻海開出2022年第四季財報,雖然獲利2.88元,比2021年第四季3.2元衰退10%,但外資群早知道去年11月時有鄭州廠事件,該廠是蘋果手機製造重鎮,而且那時是蘋果手機生產旺季,那時甚至有一些無知的人說鴻海不能準時交貨會被蘋果罰錢罰到死,那時我就和大家說,鴻海和蘋果是重要的合作伙伴,鄭州廠事件不是鴻海管理不好的問題,而是那時中國政府策略失誤,病毒傳播率太強,才會造成鴻海生產來不及,那時有人說蘋果緊急找了和碩,立訊或緯創生產,那時我就和大家說,怎麼可能陣前換將,這可是兵家大忌,蘋果一定就是和鴻海合作的去解決問題,怎麼可能殺雞取卵的去罰鴻海錢,當鴻海2022年第四季財報開出後,一切的謠言全部都破除了,鴻海2022年第四季獲利就僅少了10%,而且在1月時多了兩千多億的營收,以2022年第四季鴻海營收做到兩兆元,多這兩千億,大概就是10%的營收,之前鴻海因為鄭州廠趕工,開給員工很高的獎金而造成獲利衰退,那也會因為接下來中國勞工薪資很低而獲利提升,鄭州廠事件僅是一兩個月就能解決,中國低薪資的問題,沒有幾季,甚至一兩年,我覺得是不太可能解決的,大家會發覺我的見解很深,而且最終都會照我想的發生,道理很好懂,我是透過收集資訊後做出的判斷,這會比一些半調子分析師在那幻想,妄想來得強,分析鴻海的法人們,哪一個不是每一季都被趴趴打臉,大家知道我和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哪嗎?其實很好懂,我是押身家在鴻海,我只深入研究鴻海一家公司,而且每一季都會追蹤鴻海的法說會及產業新聞,所以對鴻海的組織架構及經營模式一定是比一般分析師準確,那些產業分析師也不一定只需要分析一家,他們就是領券商薪水,一個月也沒多少錢,你想要他們分析多深入啊,就是隨便拿兩則新聞,套個公式進去就覺得自己掌握了全世界,他們可能連鴻海各個子公司每一季賺多少,或是獲利是由哪些公司組出來的都不知道,我可以在鴻海開出財報前就知道好或不好的機率有多大,也不是我多神,單純就是我懂鴻海的獲利是由哪些子公司組出來,而且佔比多少,昨天早上我把鴻海本業及業外子公司獲利列出來後,我就知道2022年第四季要比2021年獲利好有難度,畢竟最大的獲利金雞母工業富聯獲利都少7%,夏普2021年第四季是大賺,2022年第四季是大賠,光這兩家就知道鴻海獲利想要比2021年第四季好難度很大。
路透:鴻海首度拿下AirPods訂單 將在印建廠,外媒引述消息人士情報報導,蘋果主力代工廠鴻海已拿下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的訂單,並計劃在印度斥資2億美元建廠以生產AirPods。路透社、新聞網站MarketScreener.com等外媒報導,身為蘋果長期代工夥伴、負責組裝約70% iPhone的鴻海首次拿下AirPods訂單,凸顯蘋果正進一步降低對中國生產的依賴。蘋果目前的AirPods供應商主要來自中國。消息來源也指出,鴻海將投資逾2億美元在印度南部泰倫迦納邦興建新廠以生產AirPods。但目前尚不清楚這筆AirPods訂單的規模。消息來源指出,鴻海內部近幾個月密切討論是否承接AirPods訂單,因代工AirPods的毛利相對較低,但最終仍決定接單,以強化與蘋果的合作,「如此一來,我們也更有機會取得其他新產品的訂單」。消息人士也透露,鴻海旗下子公司鴻騰精密計劃於2023年下半年開始在泰倫迦納邦興建工廠,最早將於2024年底投產。鑒於中國嚴苛的新冠防疫措施去年嚴重擾亂鴻海中國廠營運,加上美中貿易戰風險仍在,蘋果及其主要供應商已逐漸將生產活動移出中國。鴻海15日甫宣佈將擴大在中國以外地區的投資,以滿足客戶需求。鴻海的生產計劃是否將影響立訊等供應商目前仍屬未知。市場此前已盛傳蘋果正敦促代工商增加印度產能、把生產線移出中國。金融時報3月初引述消息來源情報報導,蘋果和鴻海是推動印度卡納塔卡邦放寬勞動法規的背後推手,以更順暢地進行在印度建廠擴產的計劃。
A大回答:之前常常會有什麼立訊或是中國紅色供應鏈要搶了鴻海的訂單,說什麼要打敗鴻海,結果鴻海的營收愈做愈大,從2021年的六兆變2022年的六點六兆,那些新聞及媒體就是智缺,覺得EMS的王者是豆腐做的,都是鴻海在搶別人的訂單,哪有廠商能搶鴻海的訂單,鴻海能做到上下垂直一條龍,成本及技術就是比別人好,鴻海因為是EMS界的王者,每年都會投資很多的資本支出以強化技術,有需要的話還會去併購或是合資需要的公司,還是會有一些半調子覺得新進來的公司能威脅到鴻海,真的是愛說笑,鴻海的子公司加一加幾百間,隨便都是中國出口百大前幾名的,鴻海具有經濟規模,再加上鴻海已經成立49年,累積的技術,資產已經是很龐大了,我說過,代工業是重資本的產業,想要做很大的生意前,你必需要有足夠大的資本,不要幻想自己資本額及淨值僅有1000萬,你就想要做兩億,五億的生意,當一家公司沒有足夠大的資產又硬去做很大規模的營收,只要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倒閉,以目前的代工廠來說,負債比都是在70到80%左右,唯有鴻海僅有60%不到,因為鴻海的資產夠大,負債比又不高,一定就是比其他代工廠更安全及更有彈性,想要逼到鴻海開到負債比70到80%搶生意或增大規模,現在市場上還沒有存在這種競爭對手能讓鴻海這樣做,有時散戶就是好傻好天真,覺得半調子的代工廠能贏鴻海,我只能說,還差的很遠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