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3年3月21日 星期二

3月21日!電子代工廠近期股價走勢表現!

近期電子代工廠的緯創,廣達,和碩,仁寶股價都漲了一大波,隨著中國選擇與病毒共存,接下來中國的製造環境又會再度回歸到正常,再加上中國動態清零的三年期間,很多中小企業倒閉,也逼走了很多台商及外資企業,現在中國的職缺相對少,造成薪水開始下跌,這應該也是另一種留住製造商的方法,大部份的製造業都是屬於勞力密集,勞工薪資就佔了大部份的成本,之前隨著愈來愈多的訂單流向中國,在中國的勞動力也愈來愈貴,讓製造業的成本逐年的上升,尤其是疫情發生的前兩年,全世界就僅有中國對疫情的管控是最好的,大部份的訂單都流到中國,那時又有很多勞工因為害怕疫情不出來工作,勞動力成本就愈來愈貴,隨著疫情第三年,大部份的國家都選擇與病毒共存,中國以為自己之前的政策是正確的,就很強勢的動態清零,後面把台商及外資企業都逼出中國,在去年12月初才醒悟,但已經做錯了一年了,讓泰國,印度,越南,印尼撿到槍,再加上美國也想把一些製造業搶回去,墨西哥及美國也搶了一些工廠回去,現在中國職缺少,員工多,勞動成本就下降,這有利代工廠獲利。

看一下近一季緯創及廣達的漲幅,緯創上漲了27.72%,廣達上漲15.91%,台股第一季也才上漲了9.3%,代工廠很明顯的優於大盤漲幅,外資群近一季也買了緯創16.4萬張,事實上,外資群已經買了緯創兩季了,合計買了14.7萬張,之前我就說過,外資群只要買了很多股票後,接下來就會開始拉抬,外資群偷偷買兩季緯創時,股價也才漲10%,接下來買的差不多後,再買16.4萬張,就把股價向上拉27.72%,這就是外資群一般貫用的手法,大部份散戶都是看到緯創最近上漲,才在找理由追,什麼ChatGPT題材,什麼旗下的緯穎伺服器會大賣,反正散戶看到股價上漲,就會找一些奇怪的理由。廣達也是這一季上漲很多,不過廣達2022年股價從100元跌到66.8元,最近才開始在大幅度的上漲。
看一下和碩,近三季上漲了2.63%,8.55%,9.13%,近三季下來上漲了二十幾趴,2022年和碩有一季大跌了21.27%,花了三季的時間,終於要把股價上漲回來了,仁寶近兩季上漲了12%,仁寶在去年兩季下跌了15.11%及4.62%。下跌了約二十趴左右,最近兩季也快要把股價漲回來了,代工廠算是比較穩中求勝的個股,不會大起大落,近兩三年因為疫情,做筆電,電腦,伺服器的公司是有賺到比較多的錢,但也不會像一些成長股這麼誇張,這些代工廠在2022年都有經歷過大跌,最近幾季又把股價漲了回來,一般投資人不喜歡投資股票的原因就是因為股價會波動,所以他們寧願去買中華電信,覺得股價不會波動,又能每年賺3.7%左右的報酬率,投資這些代工廠,其實長期就是必勝,大部份的代工廠的股價淨值比都不高,除了廣達比較高一點以外,其實廣達的股價淨值比就是符合大盤淨值比的兩倍左右,單純就是其他的電子代工廠股價淨值比太低了,大部份的投資人都覺得代工廠股價牛皮,不會有什麼劇烈波動,覺得投資這類公司浪費時間,但很多人長期投資代工廠,都是能賺到不錯的報酬率的,至少是能和台股平均報酬率差不多。
看一下鴻海及大盤,鴻海近一季僅上漲3.6%,台股上漲9.73%,雖然輸給了大盤,不過鴻海去年僅下跌了3.94%,比大盤下跌22.4%輕,緯創2022年上漲0.86%,今年上漲27.72%,廣達2022年下跌23.65%,今年上漲15.91%,和碩2022年下跌8.1%,今年上漲9.13%,仁寶2022年下跌4.75%,今年上漲5.42%,看到電子代工廠股價漲跌幅後,大家就會知道一些法人,外資,散戶的習性,他們確實就是會去找一些落後補漲的個股,讓股價漲到和同族群的類股差不多,緯創近兩年股價都有上漲,尤其是今年,原因在於緯創的毛利率大幅的提升,之前我就和大家說,外資群都走火入魔了,覺得毛利率上漲,公司就比較有競爭力,以緯創近兩年的獲利來看,2021年獲利3.76元,2022年獲利4.01元,不過就增加了0.25元,毛利率從2021年的5.93%提升到2022年的7.08%,外資群單純就是看到毛利率提升,就覺得公司好棒,當毛利率提升,獲利也沒有增加多少,我是不懂毛利率提升有啥用,外資群有時就是走火入魔了,書都讀到背上了。

網友Uo Po提問:A大請問 我看有人開美股課說「根據研究,S&P 500 持有超過 15 年,滾動報酬率為正的機率已經非常接近 100%,持有超過 20年已經達到 100%,不同的報告與統計在數字上或有些微落差,但結果都非常接近。」說只要持有s&p50p坐等資產增值就可以啦。這是真的嗎?我自己想到的是匯差的問題還有20年後美股還是趨勢向上的市場嗎?

A大回答:我不知道你看我的文章及影片多久了,有一些人常常會覺得我一直說重複的話,但我發覺很多人還是沒有把我一直重複說的話聽進去,你買S&P 500 持有超過 15 年,滾動報酬率為正的機率已經非常接近 100%,這到底有什麼好奇怪的?投資股市賺錢,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你覺得投資S&P 500超過15年穩賺,這原理拿來投資台股也是穩賺,2003年台股指數5890點,現在台股指數15500點,都漲了三倍了,而且這還沒有包括每年除權息的4到5%,長期投資股市本來就是穩贏的,現在大盤淨值7787點,指數15500點,大盤淨值比約兩倍,也就是說,目前的指數比台股原本的價值多了一倍,你只需要10到20年就幾乎零風險,以大盤平均一年賺5到10%,這裡所謂的大盤就是指幾千家上市及上櫃公司,公司經營賺錢,天經地義,這也是為什麼當股市出現系統性崩盤,也就是散戶非理性崩潰時,大盤淨值比來到1.1倍會有超級多買盤進駐,因為中實戶,大戶,中長線價值投資者知道,只要在這價位買進,風險最多就是1到2年,你攤開長期的技術線型,想要出現大盤淨值比1.1倍難度非常高,就算出現了,時間了不起就是一瞬間,一般股市崩盤,大概來到大盤淨值比就算崩盤了,通常大盤淨值比會在1.5倍到2.5倍之間,台股月線收盤價很少跌破大盤淨值比1.5倍,會這樣的道理也很好懂,是有誰會把一間能穩定賺錢的公司以淨值賣你,所以平均起來,台股的投資者還是很理性,但在個股中,就會出現類似鴻海這種好公司,能穩定且持續獲利,連續配息,有競爭力,有遠景,每年平均能賺資產的10%,卻有一些魯蛇拼命的在看衰,投資鴻海幾乎就是一買進就是零風險,我是很客氣的說買到2到3年後,你就不會有差價的風險,我這樣是非常保守的估計,你淨值買到鴻海,一年賺資產的10%,2到3年,你的成本就少了20到30%,股價再怎麼波動,很難讓鴻海的股價是淨值的打七折或八折。大部份的散戶都是在股市中買來賣去,每天在那演內心戲,最終把錢都輸給了政府及券商,長期投資股市賺錢,這是天經地義,前提是你要買到有價值的公司,你把目標放在大盤,當然就是有價值,你之所以說要15年到20年才會穩贏,那是因為股市是非理性的,有時你買到大盤淨值比2.5倍,你就要花更長的時間化解風險,去年大盤淨值比跌到1.7倍左右,我就和大家說,要投資大盤的,大盤淨值比1.7倍以下就能開始買,結果在大盤淨值比1.7倍以下也沒有維持多久,代表很多長線投資者懂我說這道理的,一跌到價值區,就一狗票人在搶,現在唯有識貨的人會一直在那搶鴻海,就一堆無知的魯蛇敢看衰鴻海,敢看衰的原因是他們夠弱,我投資股市二十幾年了,我完全是不敢看衰鴻海的,而且我也知道,只要敢放空鴻海的,時間一兩年過去,百分之一百是穩死的,那些看衰的散戶,都只敢用嘴巴看衰而以,鴻海的融券餘額僅有322張,鴻海可是股本1386億,發行1386萬張股票的超級重量權值股,322張的融券餘額,代表幾乎99.99%以上的人是不敢實際去放空鴻海,放空鴻海無疑就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