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3月25日!鴻海衝電動車籲政府和印度簽FTA!

鴻海這一周收在105.5元,外資群買超13266張,上一周外資群買超鴻海8306張,分別上漲1.5元及2元,鴻海目前股價站上了月線的102.93元,季線的101.23元,半年線的102.05元,年線的104.57元,三年線的99.76元,十年線的90.67元,一般線仙就會說現在鴻海站上所有均線,多頭排列,所以要快點進場,他們判斷公司股價就是用這麼搞笑的事,這樣當然容易會被教訓,如果你配哈籌碼面,基本面來看,因為大摩作多,從2月6日開始,大摩買了56615張,而且拉了小摩進來買了13780張,而且上海匯豐也累計買了14460張,主要作多的外資群出現了,也就是大摩,小摩及上海匯豐,那些偏空的富邦,瑞銀,美林,觀察他們最近的行為就是買了賣,賣了買,也拿不出什麼股票出來貫殺,想要貫殺力道有限,再搭配基本面,鴻海淨值在104.65元,一年能賺資產的10%,股價也才在淨值,這樣的情況下,股價向上漲,你現在買進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大盤最近也站上了所有的均價,指數收在15914點,站上月線的15596點,季線的15139點,半年線的14495點,年線的15134點,三年線的15073點,十年線的11327點,台股最近的走勢也是蠻強勢的。

 新聞說:科技業衝刺電動車、新南向布局,鴻海集團扮演要角。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近日由理事長李詩欽偕同監事會召集人、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拜會經濟部,呼籲政府加速簽訂台灣印度FTA,成立「台灣印度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同時對台灣電動車產業未來發展提出六大建議,劉揚偉指出,許多國家正積極搶進印度市場,相關單位要及早擬定策略掌握機會。劉揚偉去年在電電公會理監事聯席會議上,提出包含推動電動車三大策略、支持在地國產化,以及會員、廠商前往印度印尼泰國(印印泰)發展電動車合作等提案。電電公會去年成立智慧電動車國產化專案小組,以及定下赴印度、印尼、泰國專案,鴻海集團因在相關領域布局較早,在兩項專案扮演關鍵要角。剛從印度返台的劉揚偉分享此次考察心得,他說,印度的IT就是India和Taiwan。台灣在半導體及電子製造等領域掌握優勢,可望成為印度高科技供應鏈選項與產品開發夥伴。許多國家正積極搶進印度市場,相關單位要儘早擬定策略,掌握此次機會。電電公會建議政府掌握未來三年與台印合作關鍵的黃金期,加速簽訂台灣印度FTA,並且比照推動台日產業合作模式,成立「台灣印度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搶占產業發展先機。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強化台灣印度的互動,是必然的方向,經濟部也會協助業界多交流。王美花提到,台灣與印度目前的合作模式,主要是台灣廠商要去投資印度,是不是比照台日辦公室的形式可以再討論。電電公會針對產業、能源、電動車發展、國產電芯產業鏈及重電機產業等議題提出多項建言。除了電動車、東南亞議題外,並在建構永續電力、完善儲能環境及建立國產電芯產業鏈、強化重電機產業競爭力等領域提出建言。此外,針對電動車產業發展,電電公會提出六點建議,一、以整車在地研發與在地生產,作為產業發展優先扶持對象。二、推動運具電動化,多管齊下提供誘因。三、針對關鍵技術與資源,獎勵研發創新與國際合作。四、推動政策扶植新創車廠。五、思考優質平價國產純電或氫能車款,搭配國內物流業淨零減碳趨勢與結合再生能源應用。六、因應電動車架構,建置測試驗證環境。

A大回答:近期鴻海有佈局印度,除了電動車外,還有因應客戶需求去佈局印度,政府除了每年收稅後,還是得要幫廠商加速佈局印度,總不能稅一毛不能少,每天在那裝死,常常都是嘴巴在那說說要新南向,要到東南亞,不要依靠中國,最終啥都沒有做,每天就在那嗆中國,今天想要一直嗆中國,那也不是不行,至少你要有別的選擇,像中國在禁你農產品時,台灣的官員就在那哎哎叫,在罵中國,有一點本事就去幫農民把產品賣到別的國家,而不是每天在嗆中國,然後被禁了,才在那中國刻意找你麻煩,我們就當中國真的在找你麻煩,重點是我不是要聽你抱怨,而是要看你解決問題,就像雞蛋一樣,說全世界缺雞蛋,結果還能從別的國家進口比較便宜的雞蛋,現在是見到鬼還是怎樣了嗎?以目前的趨勢來說,美國要去打壓中國,不要讓中國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一強權,美國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中國失去世界工廠的地位,讓一些廠商及工廠搬出中國,以人口數來說,印度和中國一樣擁有14億人口,扶植印度算是美國的其中的一個選項,當然也可以分散到越南,泰國,印尼,墨西哥等國家,還有一部份也是能回到美國,如此就能把中國的世界工廠削弱,那現在中國能自救的方法就是讓勞工成本變低,透過價格戰去搶單,以前薪資很高,現在就砍半,讓別的國家很難和中國競爭,大家要清楚一件事,中國當世界工廠也有一段時間了,經濟及實力一定會比剛要起來的印度,泰國,越南強,這種感覺就像是鴻海及台積電擁有很多現金及約當現金,鴻海及台積電也因為幾十年的獲利,口袋已經很深了,當有新的競爭者出來時,可以先用技術打敗競爭對手,如果對手比較便宜,想要削價競爭,鴻海及台積電因為長期獲利,口袋也是有一點深度,想要少賺一點和對手打,這也是可以的,一開始中國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那些泰國,越南,印度不要起來,當這些國家要起來前,就直接降價搶單,工人就以極低的價格工作,當把競爭對手打趴,其他國家自然就不能動搖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以之前觀察中國的薪資情況,有愈來愈低的趨勢,所以中國目前確實就是想要用價格戰去避免其他國家搶單,這對代工廠來說是利多,之前因為中國人口紅利消失,工人薪水上漲,造成在中國生產的利潤變少,鴻海要透過F1.0(現況優化),F2.0(數位化轉型)才能維持利潤,現在中國要和別的國家競爭,降低勞工新資,這對台商,外資企業也是一個誘因,如果中國的勞工成本比較低,那在中國就好了,畢竟中國生產已經行之有年了,除了一些品牌廠要求要分散風險外,剩下的產能就不會移出中國,有不同國家在爭取台商及外資企業,那給的優惠方案,勞工成本就會變的相對好,代工廠就能在不同的國家競爭中得到一些利潤。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