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川普最新關稅三連發,對日本15%、對菲律賓印尼19%,美國總統川普周二(23日)先後在社群媒體發文,宣布與日本、菲律賓和印尼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日本的關稅稅率為15%,而對菲律賓和印尼則課徵19%的關稅,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並且開放汽車、卡車、稻米等農產品市場,而菲、印則會向美國實施「零關稅」並開放市場。對日本關稅15%,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川普最新與日本敲定的對日關稅稅率為15%,這遠遠低於7月初關稅函所威脅的25%,也低於4月「解放日」所設定的24%。川普在貼文中表示,與日本的協議「或許是史上最大的一筆交易」,「根據我的指示,日本將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而美國將獲得其中90%的獲利。這項協議將創造數十萬個工作機會,是前所未有的規模」。川普說,「或許更重要的是,日本將開放其國內市場進行貿易,包括汽車與卡車、稻米與其他特定農產品,以及其他商品。日本也將對美國支付15%的對等關稅」。川普強調,這對美國而言是個非常興奮的時刻,尤其是美國能持續與日本維持良好的雙邊關係。對菲律賓課徵19%關稅,菲律賓對美零關稅,在菲律賓方面,川普對菲律賓課徵的19%關稅稅率,雖然低於本月稍早關稅函揚言課徵的20%,卻高於4月「解放日」時設定的17%。川普周二與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會面後,在社群媒體貼文宣布協議,表示「菲律賓將對美國開放市場,且實施零關稅。菲律賓將支付19%關稅。此外,我們將在軍事上展開合作。」川普未提供更多關於這項貿易協議的細節。小馬可仕是最近一位為了爭取關稅減免而造訪川普的外國領袖,他強調菲律賓與美國的長期盟友關係,希望能以此換取更優惠的貿易條件,畢竟美國是菲律賓最大的出口市場。根據美國政府數據,美國去年對菲律賓的貿易逆差為49億美元,雙邊貿易總額達235億美元。但彭博分析,菲律賓未能爭取到更大幅度的讓步,稅率下調幅度之小,凸顯出外國領袖在試圖說服川普調降其先前宣布的單邊「對等」關稅時面臨的困難。此外,這也顯示,即便川普一方面尋求與中國大陸這個主要對手達成更廣泛的貿易停火協議,他仍對其他國家持強硬態度。對印尼課徵19%關稅,印尼對美零關稅並取消99%貿易壁壘,在印尼方面,川普上周二(15日)便已宣布與印尼總統普拉伯沃達成貿易協議,對印尼課徵的關稅稅率降到19%,低於先前關稅函威脅的32%。川普周二貼文再度表示:「我們達成協議,印尼將對美國的工業與科技產品,以及農產品開放市場,並取消99%的關稅壁壘。美國將以零關稅向印尼銷售「美國製造」的產品,而印尼輸往美國的所有商品則將支付19%的關稅。」川普還說,印尼將向美國供應關鍵礦產資源,並簽署總額達數百億美元的大型合約,購買波音飛機、美國農產品與美國能源。美國一位高層官員周二透露川普與印尼貿易協議的新細節,表示印尼將取消所有對美國產品的非關稅措施,並放棄對數據流動和支持徵稅的舉措,該措施可能影響美國科技企業。這位高級政府官員表示,這500億美元包括新市場准入的估計價值以及印尼公司打算購買的美國商品,包括液化天然氣、石油和農產品。
A大回答:今天川普又公佈了三個國家的關稅,分別是日本課徵15%,菲律賓及印尼課徵19%,加上之前知道的越南課徵20%,現在能取代中國的生產據點已經有兩個地方都開出來了,一個是越南課徵20%,另一個是墨西哥課徵30%,這時會有人說,中國才被課徵30%,現在連墨西哥都被課徵30%了,那中國豈不是再一次偉大嗎?但大家不要忘了,符合美加墨貿易協定的商品是零關稅,大部份會在墨西哥生產銷往美國的商品,一定都是會符合美加墨貿易協定,所以越南及墨西哥兩個門已經打開了,現在剩下印度及台灣,我敢和大家說,只要印度被課徵30%的關稅,也就是和中國關稅率一樣,那搬到印度的台商及外資群就不會在印度再繼續投資,也就是會在中國擴大製造,畢竟印度及中國都一樣的話,那最終就是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就是貴三成,不過川普其實一開始就有開了一個後門,也就是美國海關豁免半導體商品,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11日晚間公布針對第14257號行政命令的豁免產品清單與報關操作指南,提供蘋果供應鏈商一條關稅避風港。清單包含20項關稅豁免編碼,涵蓋智慧型手機、筆電、平板電腦、智慧手錶等消費電子產品,以及電視與太陽能相關產品。豁免產品不再被課徵依據川普行政命令所施行的國別稅率,改為統一適用10%標準附加關稅,自美東時間4月5日凌晨12時01分起生效,這一個豁免只要生效,其實印度,越南,台灣及亞洲被課徵多少都不重要了,目前大家不知道8月1日後是否美國海關豁免的產品是否還會繼續豁免,最近看到亞洲各國被課徵比較低的關稅,還是會把那些關稅率當成利多,畢竟要是川普談完後把美國海關豁免產品拿掉,那就是按全球各國談出來的關稅稅率來計算,我大膽的推測,一些取代中國的國家關稅一定不可能比中國高,目前中國掌握稀土的控制權,所以川普也沒有那個膽量對中國再課徵更高的關稅,也許30%就是天花板了,美國想要打擊中國的製造業,那越南,墨西哥,台灣及印度關稅稅率就不能太高,要是和中國關稅稅率差不多,那中國擁有很多製造業的人才,也擁有很好的基礎建設,重點是中國是集權國家,工人比較不敢暴動或罷工,要是其他國家的關稅稅率沒有比中國低,外資企業及台商是不會有動力搬離開中國,所以我覺得川普的關稅不可能太高,尤其是對越南,印度,墨西哥及台灣,畢竟把這些國家路堵上,那中國製造業就能再一次偉大了,川普目前因為稀土又不可能對中國課徵太高的關稅,大家看美國開放了H20晶片能賣中國,就知道美國這一次在關稅戰跪的有多厲害,反正中國就是贏了裡子,美國就是贏了面子,川普就是四處嘴砲說可憐中國,因為他們的工人很可憐,所以才會把關稅降到30%,其實懂的人都知道川普就是跪下來了,妥妥的欺善怕惡的老屁孩。新聞說:七個都市區預售解約量逼近千件、年增6成,「這兩都」掀起跳船潮,近期房市不確定性再升溫!回顧今年4月,關稅陰霾引發股市劇烈震盪,衝擊房市買氣,連帶預售解約量同步增加。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今年前5個月七個都市區預售屋解約量逼近千件,較去年同期增加6成,其中4月解約量更首度突破200件,且已連續2個月維持在200件以上,反映預售屋解約壓力不小。591房屋交易網分析,整體解約量主要集中在近年預售市場火熱的桃園市與台中市,但以增幅來看,台南市表現最為顯著;相對穩定的是高雄市,解約量與去年同期持平。進一步觀察,今年解約量多集中在去年才入手的個案,顯示短期投資買盤在市場轉冷時最容易鬆動,又2023年7月前購入的預售屋仍可換約,在房價漲幅可觀的情況下,買方不致輕易解約,但隨著買氣疲弱、關稅議題反覆,市場信心有待觀察,若後續無法順利換約,解約量恐將持續走高。今年前5個月七個都市區預售屋解約量逼近千件,較去年同期增加6成。591實價登錄從各縣市表現來看,台北市今年前5個月預售屋解約量共51件,為七個都市區最少,主要素地稀缺、預售案有限,加上客群多為自用買盤,解約件數長期維持低檔,但在市場氛圍轉冷下,解約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增加7成。而新北市同期解約量達109件,年增逾3成,其中以三重區最密集,尤其小坪數產品解約狀況明顯,隨著市場轉趨觀望、資金壓力升高,這類產品解約現象加速浮現。而預售市場火熱的桃園市,今年前5個月的解約戶數高達212件,與台中市並列七個都市區之最,年增幅約7成,桃園市具房價優勢,長年吸引雙北、新竹外溢買盤,面臨房市接連利空衝擊,解約量同步升高。新竹縣市今年前5個月出現54件解約,為七個都市區次低,較去年同期增加逾4成,反映出資金實力雄厚的竹科買盤,面對房市政策緊縮與股市波動的壓力下,難免受到影響,但整體衝擊程度相對其他縣市輕微。反觀台中市,今年前5個月解約量高達212件,相較去年同期翻倍成長,尤其5月單月解約量更飆升至71件、位居七個都市區之冠。台中市解約量多集中於西屯、北屯兩區,過去預售屋交易火熱,但上半年在股災衝擊下,資金吃緊的投資客不乏選擇認賠解約。另外,台南市今年解約量超過百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最多,其中以安南區解約量最高,該區因一處建案完工後外觀色調與原設計不符,引發部分退戶,同步推升整體解約數。反觀高雄市今年前5個月的預售屋解約量維持在176件,與去年同期持平,去年曾因單一建案大量解約而墊高基期,今年市場整體表現相對穩定,但解約量處於高檔,顯示買方對後續走勢抱持觀望態度。台中市今年前5個月預售屋解約量年增翻倍,解約量多集中於西屯、北屯兩區。591房屋網提供591房屋交易網認為,政策與市場的不確定性交織,導致資金調度壓力持續加劇,買方信心明顯轉弱,成為預售屋解約量升溫的主要原因,未來房市能否回溫,取決於房市政策的方向及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與調整。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