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7月29日!鴻海7月30日起暫停交易!


重訊待宣布! 鴻海7月30日起暫停交易

臺灣證券交易所29日公告,鴻海(2317)因有重大訊息待公布,鴻海上市普通股自7月30日起暫停交易,以其為標的之上市認購(售)權證亦同時暫停交易。鴻海將於前開重大訊息公布後,再申請恢復交易。最有可能是因為什麼事暫停交易一天?可以舉上市公司暫停交易的例子嗎?

鴻海7月30日起暫停交易原因分析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告,鴻海(2317)因「重大訊息待公布」於2025年7月30日起暫停交易,且以其為標的之認購(售)權證亦同步暫停,待重大訊息公布後申請恢復交易。雖然具體原因尚未公開,但根據上市公司暫停交易的慣例以及鴻海的業務背景,以下是最有可能的原因分析,並提供相關例子說明:

可能原因 重大併購或投資案 可能性:高 分析:鴻海作為全球電子代工龍頭,經常涉及併購、收購或重大投資案。例如,鴻海曾於2022年宣布收購夏普(Sharp)或投資電動車相關企業(如Lordstown Motors),這些重大交易通常需暫停交易以避免股價異常波動並確保資訊公平公開。2025年鴻海可能宣布與AI、電動車、半導體或新興科技相關的併購案,例如收購關鍵供應鏈企業或擴大晶圓代工業務。 線索:鴻海近期受惠於AI浪潮,股價於2024年7月創下234.5元歷史新高,且積極布局AI伺服器、電動車及半導體產業,可能與新投資案或合作協議有關。 重大財報或營運數據公布 可能性:中等 分析:若鴻海即將公布超出市場預期的財報(如2025年第二季或上半年財報)或重大營運進展(如AI伺服器訂單激增),可能因資訊影響重大而暫停交易以確保市場消化訊息。例如,鴻海2025年5月營收達6157億元,年增11%,顯示AI相關業務強勁成長,若有更大規模的訂單或業績突破,可能觸發暫停交易。 線索:鴻海近期參加多場投資人說明會(7月10日至7月17日),可能透露營運亮點,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股權結構變動或私有化 可能性:中等 分析:鴻海可能涉及股權結構調整,如大股東增減持、子公司分拆上市(如臻鼎或鵬鼎控股相關動作)或私有化計畫。過去,上市公司因大股東出售股份或企業重組而暫停交易的案例屢見不鮮,例如聯發科(2454)曾因股權交易傳聞暫停交易。 線索:您提問中提到臻鼎持有鵬鼎約78.2%股權,若鴻海集團內部進行資產重組或子公司上市計畫,可能涉及重大訊息。 政策或法規影響 可能性:低至中等 分析:若中國對稀土或其他關鍵材料(如鎵、鍺)進一步限制出口,可能影響鴻海的半導體或電動車供應鏈,促使公司發布重大公告並暫停交易以穩定市場信心。例如,中國2023年起限制鎵、鍺出口,影響全球電子產業,鴻海作為供應鏈核心企業,可能需公布應對措施。 線索:您提問中提到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對美國產業的影響,顯示地緣政治風險可能間接影響鴻海供應鏈。 其他重大事件 可能性:低 分析:其他可能原因包括高層人事異動(如董事長或執行長更換)、重大訴訟結果、或不可抗力事件(如工廠意外)。不過,這些事件通常影響較小,除非對公司營運有顯著衝擊,否則不常導致暫停交易。

結論與建議 鴻海7月30日暫停交易最可能的原因是重大併購或投資案,特別是與AI、電動車或半導體相關的計畫,考慮到鴻海近期在這些領域的積極布局。其次,財報或營運突破以及股權結構調整也是可能原因。鑑於鴻海的規模和市場影響力,暫停交易通常意味著對股價或投資人信心有重大影響的訊息。

新聞說:鵬鼎控股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1.98到12.60億元,同比增長52.79%到60.62%;預計實現扣非歸母凈利11.0到11.6億,同比增長46.1%到53.6%。第二季業績表現大超預期,業績指標穩中向好。公司2025年第二季收入約為83億元,同比增長28.7%。按照有業績預告中值,歸母凈利潤7.41億元,同比增長158.1%。公司業績大超預期,主要系:1.公司持續進行成本管控、製程改善、強化自動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利潤增加。2、報告期內,利潤成長主要來自產品結構變化、本年產能利用率較上年提升以及公司新產品線的良率穩步提高。全球消費電子PCB龍頭,精準卡位AI端側浪潮。根據CPCA中國電子電路排行榜,公司連續多年位列中國第一。公司依託智慧手機及消費電子行業中長期積累的產品技術優勢、規模化製造能力,以及與全球頭部消費電子客戶協同開發能力,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中長期來看,AI功能從雲端向端側加速滲透,驅動消費電子產業升級反覆運算,為未來消費電子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公司憑藉多年來在高端PCB領域的技術積澱以及在智慧手機及消費電子市場的深耕,已構建覆蓋AI手機、AI PC、AI眼鏡等AI端側消費品的全場景產品矩陣。通過與全球頭部客戶協同研發實現技術快速落地及規模化生產,依託“技術-客戶-產能”三位一體的競爭優勢,精準卡位AI終端消費品創新週期,為業績穩定增長提供動能。為應對AI產品技術革新及智慧汽車業務帶來的高階HDI及SLP產品需求,公司持續推進產能升級與全球化佈局。淮安三園區高階HDI及SLP專案一期工程已於2024年順利投產,二期工程正在加速建設中;同時,泰國園區建設專案也預計於2025年5月建成,並進入認證、打樣、試產階段,年內陸續投產。隨著相關專案的逐步落地,公司相關產品的產能與市場佔有率將得到提升,為公司未來多元化業務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A大回答:臻鼎是鴻海旗下業外子公司,因為鴻海僅持有臻鼎32%,所以鴻海不會把臻鼎的獲利算進本業獲利,影響鴻海業外獲利最重要的三間子公司是夏普,臻鼎及鴻準,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夏普,正常的夏普獲利是幾十億等級的,鴻海持有夏普34%,這樣影響鴻海就會是十幾億,一般臻鼎的獲利就是十幾億等級的,鴻海持有臻鼎32%,所以臻鼎影響鴻海差不多就是幾億元,只要臻鼎獲利很好,這對鴻海業外關聯子公司是有相當貢獻的,上面鵬鼎是臻的子公司,臻鼎持有鵬鼎72%,鵬鼎對於臻鼎的重要性等同於工業富聯對鴻海一樣,獲利都是佔五成以上,第二季鵬鼎獲利年增158.1%,其中一個原因是去年第二季鵬鼎獲利太難道,正常鵬鼎第二季應該是要賺四億多人民幣,去年第二季僅有賺2.87億,不過今年第二季鵬鼎是賺了7.41億,也是比正常第二季四億多增加了快要一倍,當鵬鼎獲利很好時,代表臻鼎第二季獲利會好的機率也是很大,只要臻鼎第二季獲利很好,那鴻海就能從臻鼎身上得到更多的業外獲利,這時會有人說,鵬鼎不是中國公司嗎?中國不是被美國課徵30%關稅,就算消費性電子豁免到20%,這樣還是有可能被關稅影響,結果鵬鼎第二季獲利和工業富聯一樣亮眼,目前開出的本業獲利工業富聯獲利是年增五成,七月初鴻海旗下最強金雞母就開出亮眼的第二季財報了,獲利年增五成多,鴻海旗下工業富聯今天說明,預計第2季自結歸屬母公司業主獲利人民幣67.27億元至69.2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7.72%到52.11%;累計上半年自結獲利人民幣119.58億元到121.5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6.84%至39.12%。工業富聯說明,第2季雲端運算業務高速成長,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50%,主要受惠客戶對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超大規模Hyper-scale AI機櫃產品需求增加,第2季AI伺服器營收也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60%,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伺服器營收,則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5倍,此外,先進AI算力的繪圖晶片(GPU)模組及GPU基板產品出貨,在第2季顯著成長。在精密機構件業務,工業富聯指出,受惠大客戶高階及平價AI機種熱銷,相關業務穩健成長。高速交換機方面,在AI需求驅動下,工業富聯表示,第2季800G交換機營收是2024全年的3倍。另外,通訊及行動網路設備業務第2季也穩健成長,很多散戶擔心鴻海會因為關稅及台幣升值造成獲利衰退,不過目前看起來本業及業外子公司開出來的獲利都算是很好的。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