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保股權是從上星期五到這星期四,這五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買超鴻海86112張,投信買超3192張,自營商買超8255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97559張,鴻海股東人數減少24185人,千張超級大戶買超鴻海93072張,這很符合我說的對吧,散戶在川普關稅前夕會處在很謹慎的階段,尤其今天又有大罷免政治不確定性,加上台灣的關稅還沒有被公佈,所以目前散戶鐵定看到股價上漲也賣,看到下跌也賣,看到上漲賣的原因是怕川普關稅公佈股市會大跌,看到股價下跌會賣的原因是怕得到後又失去,畢竟目前散戶心中的錨點在鴻海股價112.5元,星期五收在174.5元,對散戶來說已經上漲了62元了,這還不包括除息的5.8元,如果加上除息的5.8元,這樣鴻海已經上漲了67.8元,之前還有網友怕鴻海股價上漲會有散戶瘋狂開槓桿,我就和他說,你不要傻了,散戶現在處在很謹慎的階段,他們鐵定是上漲也賣,下跌也賣,不存在什麼上漲時去瘋狂加槓桿,這一點大家可以從平常的三大法人進出看出來,畢竟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就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從上星期五到這星期四買了鴻海近十萬張,這十萬張股票一定就是散戶賣的,這不會有什麼意外的,從4月23日到今天,外資群合計買超了台股5800億,不僅僅是鴻海,連其他大型權值股也是一樣,這些散戶賣了個股後跑去哪了呢?我覺得有可能是跑去電信股及美債ETF,不然就是先放定存,他們就是會先看8月1日川普關稅到底是什麼情況,我也和大家說了,從4月23日到今天,外資群買了五千八百億,也把期貨空單降低下來了,所以外資群鐵定就是自己的股票自己拉抬及護盤,散戶想要趁八月一日前後撿外資群的屍,我覺得機率並不高,而且外資群買了三個月,他們的成本在月線及季線,也就是鴻海157.5元到163.5元之間,以大盤來說的話,外資群的成本在22000到22800點,一般散戶會在之後中了外資群的錨定效應,目前台股指數來到23364點,距離外資群的成本已經有一千多點了,這還不包括除權除息的500點,之後外資群從高檔下跌個300點到500點就會有散戶去追,如果大家有仔細觀察的話,外資群已經玩了下跌後會漲上去,而且會創新高遊戲兩到三個月了,散戶現在不信沒錯,之後川普關稅確定後,就算台灣被課徵25到32%之間,外資群只要向下殺個五百點,就會有散戶覺得是送分題了,這時大家就會看到外資群大賣四百到五百億,當你看到這一天時,代表散戶真的相信下跌後會漲回來,但外資群只要成功賣四百到五百億,之後股市就不會漲回來,散戶就會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倒楣,外資群玩了兩到三個月都跌下去會漲回來,怎麼自己進去買進時就不會再漲回來,其實不是你倒楣,這就是很簡單的統計,當夠多的散戶買了後,外資群就順利賣出了,當外資群賣出後,他們為啥要讓指數漲回去,他們又不是傻子,當然就是讓散戶繼續向下攤平,不服輸,死凹,最終跌到散戶懷疑人生賣出時,外資群又把股票買回來,對價值投資者的我們來說,這樣的事情我都從2019年看了幾十次了,散戶一次又一次在這種老招中賠錢。
從4月11日到今天,鴻海中的股東人數減少74430人,千張超級大戶買走股票279587張,鴻海股東人數從118.56萬人減少到111.11萬人,雖然減少了七萬四千多人,不過鴻海中股東人數還是有一百一十幾萬人,之前鴻海股東人數一直在70到80萬人,結果外資群一直死命的拿股票出來壓制及摜殺鴻海,讓鴻海股價一直在淨值附近,鴻海股價被壓制了三年後,終於就噴發上來,就引來更多的散戶進來追捧鴻海,一口氣增加了三十到四十萬個股東,這些股東一開始大家看不出來是不是價值投資者,很多散戶進到股市中是為了回本,也就是近一年進到鴻海中的股東,他們成本在174.69元,今年領到了5.8元,一年下來就是賺了3.3%,這樣散戶就把手上的股票賣出,近一年散戶是賣在157.6元,其實是賠錢的,之所以散戶進到股市中會賠錢,原因就是散戶喜歡自作聰明,他們做不到大智若愚,這些人不能接受進到股市中會有一年的未實現損益,而且他們也無法課服錨定效應,對散戶來說,他們一直把112.5元當成錨點,覺得鴻海上漲了多少,但鴻海淨值118元,今年能賺14元,接下來到2031年會受惠AI伺服器大爆發,有可能股東權益報酬率會從10%提升到12%,也就是說原本淨值120元一年能賺12元,當股東權益報酬率提升到12%時,淨值120元能賺14.4元,當鴻海從112.5元漲到174.5元時,很多散戶就會產生很多人性弱點,例如得到後再失去,痛苦是三倍,有的是自作聰明的覺得自己先賣一趟,之後再進去低接,這樣就能賺更多,要是你放棄低買及高賣的想法,就是有錢就買,沒錢就抱,薪資,獎金,股息,個人信貸,股票質借再投入,時間只要滿兩年,之後你就很難再出現未實現損益,到了2031年後,你成本在174元就成了別人眼中的神仙成本,記得我在2019年買在78元時,一些人看到鴻海股價在70元到78元整理,就覺得我買到這個是韭菜價,那時我就和大家說,鴻海一年賺8元,配出4元,另外4元會流到淨值中,只要鴻海獲利能力不變,淨值會隨著時間愈久而變的愈高,之後鴻海的獲利也會變的愈高,到了2025年時,鴻海淨值說不定都120元了,股息都能領三十幾元,股價隨便也120元,但那時散戶看著之前鴻海股價在70到90元整理,就中了錨定效應,覺得120元是天方夜譚,結果時間六年過去了,鴻海淨值來到118元了,累積配出33.9元,現在會覺得我說鴻海股價120元是天方夜譚嗎?現在你覺得我當初買的78元是神仙成本了吧?你如果在2024年買進,就算買在年線的174元,我敢和大家說,到了2031年時,鴻海淨值有可能提升到200元了,累計配出80元的股息,2031年時別人就會覺得你成本174元是神仙成本,現在你和別人說2031年鴻海股價最少200元以上,大家之所以認為是笑話,原因是他們中了錨定效應,他們就是會攤開過去的技術線型,覺得股價150元到180元就很高了,但是真的到了2031年時,你很有可能看到的是鴻海淨值200元,股價已經三百多元了,到了2031年時,你就會覺得買在174元,這是什麼神仙成本,其實這就是買進一家能持續賺進真金白銀公司的好處,鴻海接下來幾年都能受惠AI伺服器強勁成長,今年賺14元,明年有可能賺16元,後年賺18元,大家不要以為是我自己在那幻想的,台積電看到AI到2031年可以年複成長四成,當台積電生產出來這麼多AI晶片後,你覺得哪家公司能組裝成AI伺服器?想也知道鐵定是鴻海,其他的公司哪來這麼大的資本額,所以鴻海未來能獲利成長,這不是我在那幻想的,鴻海財務長都敢和你說鴻海目標股東權益報酬率從9%多要提升到12%,這就是告訴你鴻海受惠AI伺服器,接下來獲利會成長的很快。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