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7月28日!美國對歐盟15%關稅含半導體!

新聞說:美對歐盟15%關稅「含半導體」!協議重點一次看,川普又提台灣,美國總統川普27日讚賞歐盟以「以更好的方式」避開關稅。美國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框架,美國總統川普對歐盟商品課徵的對等關稅降至15%,值得注意的是,歐盟表示15%關稅也涵蓋半導體,雙方也同意不對半導體設備、部分農產品等商品課徵關稅。不過美國將在2周內公布232產業調查結果,屆時可能公布晶片關稅,目前仍不清楚會否影響歐盟的15%稅率。綜合歐盟聲明稿、路透、《紐約時報》等報導,川普昨(27)日在蘇格蘭會晤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時宣布,歐盟輸美商品稅率降至15%,稅率適用「汽車及其他所有」商品,歐盟則同意採購7500億美元美國能源,並同意加碼投資美國6000億美元,美國輸歐商品也不用課稅,歐盟也同意採購大量美國軍備,他稱美國與歐盟達成「史上最大協議」。范德賴恩則表示,15%關稅適用半導體及藥品,另外歐、美雙方同意不對飛機、飛機零組件、特定化學品、特定學名藥、半導體設備、部分農產品、自然資源及關鍵原料課徵關稅。川普原先表示,與歐盟的協議不會涵蓋藥品,但路透引述美國高階官員證實,美歐15%關稅協議適用藥品。美2周內公布232調查,川普提台灣,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昨日在川普及范德賴恩面前表示,美國將在2周內宣布232晶片產業調查結果,屆時川普將宣布相關計畫,盧特尼克說,這也是為何歐盟尋求達成「能一次解決所有問題」的廣泛貿易協議。川普緊接著表示,許多國家將在美國投資半導體生產,當中包含台灣及其他地區,以避免被課徵晶片關稅,他讚賞范德賴恩「以更好的方式」避免了即將實施的晶片關稅,「我們將會製造許多晶片,很多公司從台灣、其他地方來到美國,他們這麼做是為了避免關稅,主席(指范德賴恩)真的以更好的方式來避免了這些關稅,更好的方式,更決定性、我認為絕對是更有利的方式,並且從中獲益」。美、歐貿易協議框架主要內容一覽,根據路透整理,以下為目前已經公開的美國、歐盟貿易協議主要內容:幾乎所有歐盟輸美商品將被課徵15%,包括汽車、半導體及藥品。不過美國將於2周內公布232產業調查結果,屆時恐分別決定半導體、藥品關稅,《衛報》指出,針對藥品關稅,范德賴恩昨日也坦言無法保證後續不會提高,「我們同意對藥品課徵到15%關稅,無論美國總統之後做出何種決定:整體而言在全球範圍內如何處理藥品?這又是另一回事了。」美歐不對飛機、飛機零組件、特定化學品、特定學名藥、半導體設備、部分農產品、自然資源及關鍵原料課徵關稅,後續將加入更多商品,但烈酒的貿易情況尚待討論。歐盟輸美鋼鋁關稅維持50%,不過范德賴恩稱,稅率後續將降低,並改以配額制取代。歐盟承諾未來3年內,每年購買2500億美元美國液化天然氣(LNG),總額將達7500億美元,以取代採購俄羅斯天然氣。歐盟也將向美國採購核燃料。歐盟承諾購買美國軍事裝備;歐洲企業將在川普第二任期內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

美國與歐盟於2025年7月27日達成的貿易協議,將對歐盟輸美商品課徵15%關稅,涵蓋汽車、半導體及藥品,並豁免半導體設備、飛機、特定農產品等商品的關稅。同時,歐盟承諾購買7500億美元美國能源、6000億美元投資美國,並採購美國軍事裝備。此協議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深遠,以下分析其對全球經濟的潛在影響,並考慮美國即將於兩週內公布的232條款半導體調查結果,以及川普提及台灣的背景。

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貿易成本上升與供應鏈重組:

半導體與藥品關稅:15%關稅適用於歐盟輸美的半導體與藥品,可能推高相關產品價格,影響全球科技與醫療產業。美國即將公布的232調查結果可能進一步對半導體課徵獨立關稅(例如25%或更高),若如此,將加劇成本壓力,特別影響依賴歐盟與台灣晶片的美國企業(如蘋果、輝達)。news.cnyes.comudn.com

供應鏈調整:為規避關稅,歐盟及台灣企業可能加速在美投資設廠,如川普提到的台灣企業擴大美國投資以避免晶片關稅。此舉可能引發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企業轉向美國或其他低關稅地區建廠,短期內增加資本支出,長期可能改變全球製造格局。@Reuters@Reuters

通貨膨脹與消費者成本:

關稅推高半導體與藥品價格,可能導致下游產品(如智能手機、電腦、汽車)價格上漲。根據先前分析,25%晶片關稅可能使美國車價上漲最高1000美元,15%關稅雖較溫和,仍可能推升全球消費品價格,特別在美國與歐盟市場。ctee.com.tw

藥品關稅可能加劇美國醫療成本上升,影響消費者負擔,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范德賴恩表示無法保證後續藥品關稅不提高,增添不確定性。udn.com

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緩解與新風險:

緩解貿易戰風險:15%關稅低於原先威脅的30%,避免美歐全面貿易戰,穩定全球貿易環境。歐盟承諾購買美國能源與軍備,深化雙邊經濟合作,有助減輕地緣政治緊張。@Reuters@Reuters

新風險:232調查結果可能對半導體與藥品課徵更高關稅,引發其他國家(如台灣、韓國)反制或談判壓力。美國對鋼鋁維持50%關稅(雖計畫改為配額制),可能持續影響全球金屬市場,推高工業成本。udn.com

能源市場與地緣政治影響:

歐盟承諾購買7500億美元美國液化天然氣(LNG)與核燃料,取代俄羅斯天然氣,將重塑全球能源市場。美國LNG出口增加可能壓低全球能源價格,但短期內可能因供應鏈調整導致價格波動。news.cnyes.comudn.com

歐盟對美軍事裝備採購及6000億美元投資,可能強化美歐地緣政治聯盟,但也可能刺激其他國家(如中國、俄羅斯)採取對應措施,加劇全球地緣政治競爭。

全球經濟成長壓力:

根據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估算,25%晶片關稅可能使美國首年經濟成長下滑0.18%,十年累計GDP損失1.4兆美元。15%關稅影響較小,但仍可能拖累全球經濟成長,尤其在半導體與藥品供應鏈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ctee.com.tw

歐盟企業需承擔6000億美元對美投資,可能壓縮其在其他地區的投資能力,影響新興市場經濟。

對台灣及其他半導體大國的連鎖效應:

川普提及台灣企業因關稅威脅而擴大對美投資,顯示232調查可能對台灣施加更高關稅壓力(先前對台對等關稅為32%)。若半導體關稅超出15%,台灣半導體產業(占GDP近25%)可能面臨出口成本上升與市場份額下降風險。@Reuterscw.com.tw

韓國、日本等半導體出口國也可能面臨類似壓力,促使企業加速在美設廠,但美國本地供應鏈不成熟可能導致成本上升與短期供應瓶頸。

對台積電、鴻海及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具體影響

參考先前回應,232調查對台積電、鴻海及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如下:

台積電:15%關稅若適用台灣,可能推高對美出口晶片成本,影響客戶需求。232調查若課徵更高關稅(如25%),台積電在台產能與1650億美元美國投資計劃將面臨更大壓力,可能加速美國建廠但成本高昂。gvm.com.tw

鴻海:半導體關稅可能推高下游產品(如智能手機)成本,影響鴻海組裝業務訂單。為規避關稅,鴻海可能需調整供應鏈或增加在美投資,但短期內成本上升。gvm.com.tw

台灣半導體產業:台灣對美出口78%屬232調查範圍,關稅可能削弱競爭力,加速中國在成熟製程晶片市場的崛起。台灣政府正積極談判爭取豁免,但結果未明。cna.com.tw

總結

美歐15%關稅協議緩解了全面貿易戰風險,但對半導體與藥品的關稅影響全球供應鏈,推高成本並可能引發通貨膨脹。歐盟承諾的能源採購與投資強化美歐經濟聯繫,但232調查結果可能帶來新關稅,特別影響台灣等半導體大國。全球經濟面臨供應鏈重組、成本上升與成長放緩風險,台灣半導體產業需密切關注232調查結果並加速應對策略。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