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7月28日!外資買超鴻海後不懼川普半導體關稅!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摩根大通,買了3890張,第二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3646張,第三名的是台灣匯立,買了1292張,第四名的是群益,買了756張,第五名是元富,買了711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美林,賣了3332張,第二名的是凱基台北,賣了927張,第三名的是永豐內湖,賣了903張,第四名是國泰綜合,賣了874張,第五名的是港麥格理,賣了858張,前兩天我說高盛,小摩,瑞銀,台灣匯立,花旗環球不會知道美林接下來要買還是要賣,所以他們會寧願相信美林從4月9日到今天買了十萬多張,接下來會買的機率比較大,所以高盛,小摩,瑞銀,台灣匯立,花旗環球會選擇先買,結果今天美林就賣了3332張,如果你是高盛,小摩,瑞銀,台灣匯立,花旗環球等外資,你看到美林今天賣三千多張,你敢猜美林接下來要賣了嗎?其實你還是不敢,因為你害怕美林只是在玩壓低進貨的把戲,這些外資群想要確定美林真的想賣,大概還要幾個交易日,不然就是要看到美林大賣個一萬張之類的,不然外資群及主力會認為美林接下來還是要作多,而且我和大家說過了,去年第四季外資群賣20萬張在200元,先買回來的人才算是成功,有一些外資群在第一季賣了五十幾萬張,賣的均價在173.5元,他們會盡量的把鴻海股價壓下來,但他們也是怕向上的趨勢形成,所以有一些外資群會選擇止損,畢竟第一季均賣在173.5元,現在鴻海股價176元,其實沒有賠多少,要是這些外資群不止損,另一批賣在200元的外資群,他們可是賣在200元,現在眼睛閉著買都能賺二十元,這也是為什麼大家今天看到小摩,高盛,瑞銀,台灣匯立,花旗環球會買的原因,一切都是之前美林買了十幾萬張,買的太兇太猛了,已經讓不少的外資群害怕股價漲回去200元,大家應該有看到高盛今天當沖是賠175萬,瑞銀當沖賠168萬,富邦當沖賠287萬,原因就是他們認為美林今天會繼續買,所以一早買太快太兇了,結果今天美林卻是賣了三千多張,大家今天有看到鴻海股價特別強,其實就是美林買超了十幾萬張後引發了其他外資群的恐慌,外資群去年第四季賣超20萬張,均賣價在200元,第一季賣超56萬張,均賣價在173元,第二季買回了十萬張,均買在153.2元,所以對外資群來說鴻海股價跌到一百五十幾元對他們當然是最好的,但有一個背骨仔美林先買了十萬張,美林去年第四季賣七萬張在200元,第一季賣七萬張在173.5元,第二季買七萬張在152.3元,第三季買了三萬張在170元,只要美林再買回四萬多張,等於是一大堆外資群為美林作了嫁依,摜殺及壓制鴻海一年,結果讓美林成功的賺到三十億差價,今天其他外資群害怕美林買回剩下的四萬張,所以就恐慌的搶買,美林應該是不想讓鴻海股價漲太快,今天才會故意做一個懸念,讓其他外資群感到困惑,搞不懂美林接下來要買還是要賣,其實美林也是很有彈性的,也是能把手上的十萬張賣掉,只要賣在一百七十幾元,等於是之前買在一百五十三元的又成功了,這時會有人說這樣美林累計不是又賣十四萬張了嗎?嗯,沒有錯,美林也不一定要在最近買回來,也是能賣了十萬張後,股價跌下去後再買,所以美林接下來是很有彈性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和大家說今天就算美林賣了,其他的外資群也不會知道美林接下來要幹嘛,不過以美林才第一天賣,也才賣了三千三百多張,所以外資群還是會默認接下來美林還會持續買,除非美林連續賣幾天,而且賣超的量愈來愈大。

今天鴻海成交量55667張,上漲1.5元,股價收在176元,外資群買超3795張,投信賣超12張,自營商買超1068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4852張,今天有不少外資群當沖賠錢,原因就是美林從4月9日以來買超了十萬多張了,而且有不少的外資群跟著買,例如小摩,高盛,大摩等,這些外資群要是沒有說好的話,他們鐵定是不知道彼此要買或要賣,但以趨勢來說,美林從4月9日到今天都買超了十萬張了,前幾天我也推測美林買超的趨勢形成,對投資機構來說,他們也是會像我這樣用籌碼面的統計去推測彼此的心態,結果今天美林賣超三千三百多張,就算今天美林是賣超,投資機構也不可能就立刻認為美林接下來要賣,只會覺得美林現在正在玩花樣,所以外資群買超鴻海的力道應該不會減弱,而且一個很重要的點在於,川普還沒有公佈台灣的關稅率,所以現在不論台股上漲或下跌,鴻海股價上漲或下跌,散戶鐵定都是站在賣方的,這一點大家絕對不需要懷疑,會有一些鴻海股東說外資群很壞,知道鴻海股東領了八百多億股息,現在就是把股價持續拉抬上去,就是要讓散戶中錨定效應,之後鴻海股價下跌時,散戶就會拿股息買在175元,173元,171元或是169元,這樣的推測是很合情很理的,今年大部份的鴻海股東確實是不會先預支股息去買股票,而且不但不會先預支股息買股票,還會持續減碼股票,這一點可以從三大法人近期買了鴻海近二十萬張看出來,散戶人數都減少八萬多人了,千張超級大戶都買超了二十幾萬張,這些股票自然就是從散戶手上賣出來的,之後川普關稅明朗後,確實散戶手上除了之前賣出的資金外,還會有股息,外資群及主力確實是有可能會透過錨定效應讓散戶去買短線比較高價格的股票,這樣外資群就完成了一買及一賣,要是你擔心這樣的事發生,你就是分批買進,一個月買一次,分一年買,或是分半年買,這樣你就能得到接下來年線及半年線的均價,或是八月過後分十二等份買,到明年三月到四月時一次買比較多份,外資群及主力敢在川普關稅公佈前夕這樣玩,他們也是冒了風險,而且跌下去他們也要護盤,最終要是能成功賺到散戶的差價,這也是他們應得的,畢竟他們冒了風險,當然就是要得到報酬率,大部份的散戶之所以會賠錢,原因是他們冒了風險,結果最終報酬率自己都不要,還有一些更搞笑,鴻海淨值107元時,結果股價跌到98元,散戶抱了一年就把手上股票賣掉,明明持有鴻海一年要賺10元,結果就是因為一時股價的波動,自己抱了一年的時間,最終10元的報酬不要拿送給別人,那當然活該你會賠錢。

新聞說:高股息ETF的輝煌時代要結束了?金管會新規定:配息不能太誇張!高股息ETF一直是台灣投資人心中的「現金奶牛」,年化配息率動不動就飆到10%以上,讓人拿到錢包都笑開花。但最近金管會祭出新規定,訂下ETF配息的「遊戲規則」,市場直呼:高配息的好日子可能要畫下句點了!為什麼高股息ETF這麼夯?高股息ETF在台灣超火,短短三年就多了16檔,總規模衝破2兆元,760萬人捧場,幾乎每兩個台股投資人就有一個買這類ETF。為什麼這麼受歡迎?當然是因為「高配息」!有些ETF年化配息率衝到10%甚至更高,遠超過了5-6%的平均水準。這背後的秘密武器就是「資本利得」。簡單說,ETF除了靠股票分紅(股息)外,還會把賣股票賺的利潤(資本利得)拿來發配息,讓投資人感覺每個月都有現金入袋。例如: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今年5月配息率高達12.92%,但它追蹤的指數股息率只有4.59%。0056元大高股息:6月配息率更誇張,達到13.44%,指數股息率卻只有4.51%。這種「高配息」靠的不是穩穩的股息,而是賣股票的利潤硬撐出來的現金流,難免讓人擔心是不是有點「不踏實」。金管會出手:配息不能太離譜!為了讓ETF配息更穩健,別老靠賣股票「硬擠」高配息,金管會最近發布了《ETF採用收益平準金作為收益分配來源實務指引》。簡單說,新規定的重點是:ETF配息率不能超過參考配息率:通常參考的是追蹤指數的股息收益率(大概3.5%-5.5%)。配息要透明:得用每單位實際配息金額算清楚,不能把賣股票的錢拿來亂發,降低「吃本金」的風險。不過,金管會也留了點彈性:如果配息率高於指數股息率,基金公司只要解釋原因並報備就好。這讓市場有些疑慮:這規定會不會只是「紙上談兵」,高配息還有後門可走?高配息要涼了?投資人得換腦袋!現在很多高股息ETF的配息率是它們追蹤指數的兩倍多,靠賣股票補貼出來的。如果金管會認真執行新規定,10%以上的超高配息可能會變成「過去式」,未來配息率得向指數股息率(3.5%-5.5%)靠攏。像00919、0056這些「配息王」,恐怕得面臨配息縮水的壓力。對靠ETF現金流過活的投資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原本的「月月領」可能變成「勉強領」。未來投資的重點也得從「誰配得多」轉向「誰的總報酬穩」。換句話說,別只看配息率,還得看整體投資回報(股價成長+配息)。怎麼應對?三招教你穩住投資,高配息不是萬能解藥,面對新規定,專家建議三個方向調整策略:搞清楚你想要什麼:想穩穩領現金?可以看看債券ETF或REITs,收益比較穩定。想賺資本利得?選追蹤優質指數的ETF,專注總報酬。看清楚配息從哪來:新規定會讓ETF的配息來源更透明。投資前查查基金公告,弄清楚配息是來自股息還是賣股票的利潤,別不小心「吃本金」。別把雞蛋放同一個籃子:別全壓在高股息ETF,分散投資到股票、債券、商品等不同資產,這樣風險低一點,組合也更穩。結論:高配息時代要變天了!金管會的新指引想讓ETF市場更健康、透明,告別「高配息至上」的狂熱。未來投資人得把眼光放遠,從只看「配多少」轉向「報酬穩不穩」。在規範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ETF投資即將進入更穩健的新時代。投資人,準備好換個玩法了嗎?

A大回答:金管會終於注意到我說的事了,我早在一兩年前就在那說高股息ETF的問題了,我攤開這些高股息ETF持有的股票明明股利率都僅有3到5%,重點是高股息ETF每年都要收管理費及經理費0.5%到1%,一些無良的高股息ETF又很常大量的換股,一次換股至少要千分之六的成本,要是券商打二八折,這樣換股也要0.38%左右的成本,結果高股息ETF在那用配出10到12%吸引投資者,這簡直就是和詐騙集團沒有倆樣,昨天我才提00940給大家看,上市13個月,結果配出了0.56元,股價在9.22元,你持有00940合計13個月,結果你還賠2.4%,很搞笑的事是,大盤已經賺了5.1%,也配出5%左右的股息,00940和大盤一來一回是相差7.5%,之所以金管會要跳出來讓高股息ETF不準配資本利得,這是因為不要讓這些無良高股息ETF打著高股息的名號去騙散戶,很多散戶很愚蠢,他們眼中就僅有某一檔高股息ETF配了10到12%,他們都不會去想為什麼或可不可能,一般高股息的個股鐵定不可能高成長,台股幾千家上市及上櫃的公司,每年能賺5到10%,想要一直維持賺10%的報酬率,那就要像台積電及鴻海這樣,賺11元僅配出5.8元,剩下的錢要再拿去投資維持競爭力,這樣鴻海每年給你5.8元的股息,加上5.2元會流到淨值中,合計一年就是能賺11元,高股息ETF選的個股就是配高股息,這種公司很多就是無法再成長的公司,所以不可能持續的配出高股息,之前我就說高股息ETF遲早是會爆雷的,就僅是時間的問題,後面就出現00939,00940,00929陸續爆雷,大家要記得一件事,高股息ETF的規模愈來愈大,你怎麼會覺得這些高股息ETF經理人能用這麼大的資金在股市中玩短線然後每年都贏錢,短線就是勾心鬥角及你死我活,有人賺錢就有人賠錢,大家看00919,0056及00878能維持高股息,但00939,00940及00929不能維持高股息,原因就是有的高股息ETF短線玩輸了,所以配不出高股息,接下來會有愈來愈多高股息ETF玩輸,這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大家還是得了解一件事,股市中存在穩贏的政府及券商,短線客玩的愈久及愈頻繁,最終錢都會輸給政府及券商,只要短線客交易,政府及券商就能源源不絕的收交易稅及管理費,每年政府及券商都收上千億的交易稅及手續費,怎麼會有人天真的覺得高股息ETF經理人能一直短線賺錢,然後配給散戶高股息,我常和大家說,唯一能持續且長久的獲利就是公司真金白銀賺來的,鴻海一年能賺11元,這11元才是真金白銀,當初我在2019年78元買到,我一年資產增值就變成了14.1%,一定是比高股息ETF更高,過程中我不會在那買來賣去浪費交易稅及手續費,也不會要鴻海配出高股息給我,唯有鴻海持續投資資金保持競爭力,鴻海獲利才會持續及成長,常常看到一些散戶在那買高股息ETF,我有空就會把高股息ETF的問題提出來,聽的進去的人就聽,聽不進去的人,終有一天高股息ETF會讓你知道問題在哪。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