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鴻海增資換股取得東元一成股權!作者:A大!昨天鴻海及東元宣布停止交易,今天傳出交換股權,這和我們昨天推測鴻海停止交易的原因幾乎一樣了,昨天有提到東元有拿到馬來西亞資料中心標案,鴻海又是AI伺服器的王者,今天記者會中有提到鴻海及東元要合作AIDC,也就是AI資料中心,鴻海與東元電機於7月30日共同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雙方將透過股權交換方式建立策略聯盟夥伴關係。以下是記者會的重點整理:1、策略合作主軸:雙方旨在結合其在「基電」(基礎電力)與「資通訊」領域的優勢。核心目標是掌握全球AI資料中心(AIDC)的建置,朝向標準化及模組化發展,攜手開拓全球AI資料中心的龐大商機。持續探索在鴻海聚焦的3+3+3領域擴大合作的可能性。為全球客戶提供完整的資料中心模組化產品、基電工程服務與具成本優勢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目標市場涵蓋台灣、亞洲,並延伸至美國與中東等地。2、股權交換細節:本次交易依據公司法第156條之三規定,經雙方董事會決議,以增發新股方式進行股權交換。東元電機將增發新股2億3764萬68股與鴻海。鴻海將增發新股7248萬1441股與東元電機。換股比例為東元電機一股換發鴻海0.305股。交易完成後,鴻海將持有東元電機10%股權,東元電機將持有鴻海約0.519%股權。交易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完成,尚待主管機關核准。此次換股是雙方衡量多種合作方式後,認為最快速且最能掌握的方法。3、合作契機與優勢:過去已有合作基礎:東元與鴻海集團過去已在工廠節能減碳與SCO能源服務等面向合作,近期進一步就台美建置資料中心業務展開洽談。市場需求驅動:AI的崛起帶來龐大新商機。鴻海是全球AI伺服器機櫃最大供應商,希望將價值鏈從伺服器主機與機櫃延伸至資料中心建置領域。模組化與標準化:由於傳統資料中心建置速度慢且無法標準化、模組化,鴻海與東元希望透過合作,將伺服器機櫃做成模組化設計。這樣大部分的整合工程可在前端完成,客戶端只需簡單設置建物基礎設施,有助於加快資料中心建置速度,並節省成本。4、雙方能力互補:鴻海在AI伺服器機櫃領域擁有深厚的垂直整合能力,長期與一線雲端服務業者合作。東元在資料中心電機工程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尤其擅長機房外電力基礎設施。東元已執行超過10年的資料中心工程建置,實績達700MW,並能將工程安裝設置時間節省約30%以上。美國市場布局:東元位於美國德州的Tick Westinghouse擁有美國製造及在地服務優勢,符合兩家公司擴大美國製造、重塑供應鏈的策略。5、高層觀點:東元電機林明憲董事長表示,AI崛起與貿易保護主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與供應鏈,也迎來龐大的新商機,期望加速東元切入AI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董事長表示,隨著AI資料中心規模擴大,需求攀升,模組化設計日益受青睞,在算力競賽升溫之際,實效性成為關鍵。永續發展:東元與鴻海都入選S&P永續年鑑,雙方合作將著眼於永續發展願景,共同打造符合國際趨勢的低碳智慧產業鏈,提升供應鏈韌性及創新能力,搶占全球AI市場先機。6、對股東影響與未來規劃:本次換股會導致東元股本膨脹,對現有股東股權會產生稀釋作用。然而,公司認為雙方合作將對各自發展有很好的加分加乘效果,有助於東元積極轉型、跨足更大國際舞台。雙方高階主管將成立「策略金橋組」針對相關領域及未來合作可能性進行深入探討。該小組將由雙方董事長領導。關於鴻海是否會進入東元董事會取得席次,雙方共識為將在適當時機評估。目前沒有非常明確的產品上市時間表,但合作目的正是為加快導入時間。合作模式的獨特性:鴻海過去較常透過併購,此次採用換股模式,公司表示這是出於「分享、合作、共容」的文化,希望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開拓市場。這種結合基礎設施和ICT的模組化解決方案被認為是創新,並且能夠跑得比競爭者更快、更具成本效益。
鴻海換股結盟東元,取得1成股權溢價約12.7%,合作搶攻AI資料中心商機,會有一些散戶覺得鴻海這次比較虧,其實對鴻海及東元來說都只是拿A4紙去換對方的股票,雙方一毛現金都沒有拿出來,之所以東元能溢價12.7%的價格取得鴻海,原因是鴻海近期股價上漲的比較兇,鴻海及東元都是能持續賺錢的好公司,雙方的股價淨值比都不高,鴻海股價淨值比1.45倍,東元1.34倍,所以當初在談時,可能鴻海股價還在一百五十幾或一百六十幾,不過明天東元股價會上漲的機率比較大,鴻海也會上漲,但不是因為和東元換股,而是今天沒開盤要落後補漲,今天台股上漲260點,鴻海沒有上漲到,明天就是要補漲回來,鴻海新增股票七萬多張,股本應該是從1389億提升到1396億,其實也沒有增加多少,鴻海就是新增加一點股本去換東元的股票,兩家公司是能合作,這就沒有對誰好或不好,一般併購說會買貴,那是要拿現金出來買,鴻海及東元都沒有拿一毛錢出來買,就是雙方用A4紙印了股票給對方,這樣能加深兩家公司的合作,對東元來說可以借助鴻海在AI伺服器強大的製造能力,鴻海也能和東元展開更多的合作,之後東元股價上漲,鴻海持有東元10%股票的價值就會提升,這會反應到淨值上,每年鴻海也會從東元身上獲得股息收入去彌補股權變大,理論上鴻海持有東元及東元持有鴻海都不會賣,籌碼面上就不會因為增資而產生浮動籌碼,之前很多公司現金增資是向股東借錢,也就是發行新股給股東,這些股東之所以要認購,很大的原因是有差價,當股東拿到股票後,就會立刻丟到市場賺差價,這就會產生籌碼面不利因素,這一次鴻海及東元發行了股票,鴻海持有東元不會賣,東元持有鴻海也不會賣,所以短線就不會有籌碼面的問題,明天是鴻海股東領股息的日子,理論上散戶資金已經到位了,昨天我的影片觀看人數翻了一倍,很明顯就是投資者手上有錢了,想要找準時間進場買,不過今天7月30日,明天是7月31日,鴻海股東拿到股息後會擔心川普關稅不確定因素,還有總統川普政府「232國安調查」結果預計在兩周內公布,這兩項不確定因素會讓散戶不敢買,所以明天鴻海落後補漲很有可能還是外資群及主力發動的,我說過,只要散戶不敢買,外資群就會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明天大部份的散戶鐵定是不敢買的,散戶目前除了領到鴻海的股息外,還有最近減少近八萬名股東,賣出二十萬張的潛在買盤,這一些潛在買盤會在川普關稅及半導體關稅明朗後才會進場,因為鴻海今年配出八百多億股息,散戶拿到股息鐵定是不敢買的,所以會像匯市一樣,目前持續累積買盤,之後只要確定後就會發動大噴發,我還是勸會怕川普關稅及半導體關稅的投資人,要是你會因為這兩個因素恐慌,你就等到明朗後再進場,不然你進場就僅是害人害己,現在鴻海股票在外資群手上,他們會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所以川普關稅也好,半導體關稅也罷,外資群都是顯得一付誰鳥你,我覺得這樣是很好的,至少股價有外資群及主力撐住,想要進場買鴻海的股東,你要確保不怕川普關稅及半導體關稅,以我來說,我一直在裡面,我根本就不甩川普關稅及半導體關稅,這兩個因素就算發生,我還是有錢就買,沒錢就抱,所以我敢持有鴻海股票,至少我不會害怕關稅及半導體關稅還硬去買,最後在那多殺多及人踩人,我看到4月7日到4月9日那情況,明明我判斷是正確的,但就是一狗票自我心理面不健全或資金有弱點的散戶在那多殺多及人踩人,會怕就不要投資,投資鴻海這種穩健的公司,你還能常常內心戲一堆,那你乾脆就去定存,想要進到鴻海投資的話,你就是抱著兩年會有未實現損失,只要你兩年內賣都會賠5到10%,你要抱著這心態進來買,你就能當一個價值投資者,大家看鴻海股價近六年多來一直波動,當初我在2019年買到的韭菜價90.8元,現在對大部份的人來說就是神仙價格,我除了會買90.8元,我也敢買65.7元,最終就是買在半年線及年線的78元到80元,有一些人覺得我成本好低,在2021年到2024年2月時,那時鴻海股價在100到120元整理,平均是在106元,那時我就和大家說,幾年後別人看到你買在106元,也會覺得超級甜美價,那時有一些散戶說哼,你買在78元,所以要騙我買106元,當我是傻子嗎?那時我就和他們說,未來到2025年或2026年之後,鴻海股價超過150元,那時別人也會和你說,哼,你買在106元,你要騙我買150元,你當我是傻子嗎?我今天一樣在這和大家說,鴻海現在股價171.5元,到了2031年鴻海股價250元到300元,甚至更高時,那時也會有散戶和你說,哼,你買在171.5元,這是什麼神仙成本,你想騙我買250元到300元,你當我是傻子嗎?鴻海是一家能賺進真金白銀的公司,之前一年賺10元,接下來一年能賺14元,16元,18元,20元,到了2031年時,鴻海淨值可能都180元到200元了,股價250元到300元有啥好奇怪的,你持有鴻海愈久,股價愈高,你領到的股息愈多,這都是天經地義的,一些散戶常常在那低買及高賣,時間只要拉長,九成九的人鐵定是會輸給有錢就買,沒錢就抱的人,我和你說,你不用不信邪,我投資鴻海六年多了,從鴻海70到90元,又到100到110元,一大堆人都是不信邪,時間會證明我是正確的,當初我說我要持有到2025年,有人覺得不可能,我那時就說,只要鴻海能持續獲利再成長,持有到2031年,2040年,2050年都沒有問題,持有愈久,我只是賺愈多罷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入選世界500強第28名!
2、鴻海增資換股取得東元一成股權!
3、鴻海與東元合作的更深層原因分析!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