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7月27日!台灣房市今年進入28萬棟保衛戰!

新聞說:房市進入28萬棟保衛戰!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房市買氣翻轉,交易量創8年新低,下半年面對關稅戰、房貸緊縮,今年移轉棟數陷28萬棟保衛戰,短期難見反轉。據六都地政局移轉棟數資料,今年1~6月共10萬202棟,創近9年次低,僅比2017年的9萬8,663棟略高;依照台灣長期市況,買氣好壞全國全年以30萬棟為基準線,各家房仲紛紛預估今年將低於28萬棟,挑戰歷史低點。房市低迷,劉佩真指出,不動產業交易量持續探底,6月主要仲介業者成交量較5月持平或月減0.0%至13.2%。雖台股反彈重返22,000點,但關稅談判、地緣衝突與房貸緊縮,讓民眾買房態度轉趨保守。與去年同期相比,6月交易量年減36.6%至50%。2024年受新青安與通膨預期推升需求,今年則因信用管制與資金緊縮,市場買氣難振。至於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6月月增5.2%,她認為,主因反映5月初中美關稅戰休兵90天釋出的正面效應,加上新屋交屋潮帶動交易。然而年增率仍為-24%,上半年累計量縮26.6%,台北、台南創八年低點,新北、高雄則為九年新低,顯示房市陷入長期低迷。移轉棟數28萬件保衛戰開打,劉佩真指出,房市交易量結構已由2024年的量價齊揚,轉為量縮與價格盤整。展望未來半年,銀行放貸持續嚴格,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未解,市場信心仍不足。再加上美國川普政府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預料買氣短期內難有顯著回升。展望下半年,她說房市恐持續觀望,市場普遍認為現階段並非進場良機。銀行貸款仍嚴格,央行短期難放寬限貸令,加上國際局勢不穩,2025年全年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恐面臨28萬件保衛戰,交易結構轉為量縮價盤整。

根據目前可得的資料與分析,2025年台灣房市整體呈現量縮價盤整的格局,房價下跌的現象在部分地區與特定條件下已開始顯現,但整體跌幅有限且尚未全面崩跌。以下針對您提到的問題進行整理與回答:

2025年房價下跌情況

部分地區房價已見下跌:

根據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的分析,2025年房市買氣低迷,交易量創8年新低,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上半年累計量縮26.6%,顯示市場進入低迷期。這種交易量縮減通常伴隨房價盤整或小幅下跌。

房屋集團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全台房價季跌2.9%,預估2025年房價跌幅可能在7%-15%之間,特別是投機炒作較嚴重的地區可能跌幅較大(如10%-15%)。

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講座中,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指出,2024年下半年因銀行房貸緊縮與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房價已出現向下修正,預估2025年將持續呈現量縮價跌格局。

房市專家莊孟翰表示,房價下跌2成是有可能預期的,尤其在銀行限貸與政策管制影響下,市場正從漲價階段轉向讓利與跌價階段。

跌幅因地區與產品類型而異:

台北、台南:上半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創八年低點,顯示這些地區房市交易量大幅萎縮,房價可能面臨較明顯的修正壓力。

新北、高雄:交易量創九年新低,房價同樣呈現盤整或小幅下跌趨勢。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則認為,房價不會全面崩跌,跌幅主要集中在地段、環境、可及性較差的產品,而優質地段的房價仍具支撐力,預估整體市場呈現「緩修」而非大幅下跌。

影響房價下跌的因素: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持續的房貸緊縮政策導致購屋能力下降,部分買家暫緩購屋計畫,市場需求減少。

國際局勢與關稅戰:美國川普政府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如對台灣課徵32%關稅)影響市場信心,進一步壓抑買氣。

資金面壓力:銀行放貸標準趨嚴,貸款利率上升與撥款時間拉長,抑制購屋需求。

供需結構變化:新建案供給量低,市場以自用型買家與長期置產投資客為主,投機客已大幅離場,導致交易量縮減,間接影響房價。

房價尚未全面下跌的觀點:

部分專家如顏炳立認為,儘管市場量縮,房價要跌破合理利潤(大幅下跌2-3成)的可能性不大,因市場仍有大量資金支撐,且優質地段產品具抗跌性。

新青安貸款政策對首購族仍有一定支撐,部分抵消了市場下行壓力。

總結

截至2025年7月,台灣房價在部分地區與特定產品上已有小幅下跌,特別是2024年第四季已見全台房價季跌2.9%,預估2025年全年跌幅可能達7%-15%,投機性較高的地區或產品跌幅可能更明顯。然而,房價尚未出現全面性崩跌,優質地段的房產仍具抗跌性。整體市場趨向量縮價盤整,受到房貸緊縮、央行政策、國際局勢等因素影響,短期內買氣難以顯著回升,購屋者多持觀望態度。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