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鴻海是否值得買進的判斷依據!作者:A大!這一周鴻海的集保股權股東分佈圖是由上星期五計算到這星期四,星期五外資群賣超41366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鴻海44099張,上星期我就說這部份會計算到這星期的集保股權中,從上星期五到這星期四外資群合計賣超鴻海56354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鴻海55999張,會有人說鴻海股價漲的愈高的同時,我會警告散戶不要被三大法人出貨,是不是看不起鴻海,其實鴻海長期的股價會按照基本面,產業面這一點絕對不會有什麼問題的,鴻海在第三季時淨值來到117.18元,在開財報前鴻海最高股價來到265元,開財報前一天淨值105.14元,股價251元,在鴻海開出第三季財報前,鴻海的股價淨值比最高來到2.52倍,要是有從2019年開始看我文章的網友,你一定知道這就是我所謂的瘋狂價最低標準了,我定義的瘋狂價就是股價淨值比2.5倍以上,鴻海比較合理的淨值比在1.5倍到兩倍之間,之前整個市場都在那看衰鴻海時,鴻海的股價淨值比介於0.85倍到1.1倍,我2019年進去買鴻海時,股價淨值比是在0.85倍到0.95倍之間,那時我說鴻海的股價是世界八大奇景般的委屈,到了2021年到2024年2月期間,鴻海的股價淨值比來到0.95倍到1.1倍之間,那時我更是和網友對嗆,要是你看不起鴻海,那你就買進鴻海後放六年,加上股息後賠的算我的,贏的我們一人一半,當時有千千萬萬個酸民看衰鴻海股價,但卻沒有一個人有膽量和我對賭,那時我就和大家說,鴻海的淨值都105元了,一年能賺10.05元到10.25元,一年能賺資產的10%,鴻海會把賺的5%配給股東,時間只要六年過去,隨便都能賺60元,其中有30元會配給股東,剩下30元會流到淨值中,所以你在股價淨值比0.95倍到1.1倍買進,你放六年隨便都能賺60%左右,要是當初有很多人敢和我賭,到了2024年3月之後,甚至是到今天,鴻海股價都來到兩百元以上,這幾年鴻海配出的股息差不多就是33.9元,就算你從2021年開始算,至少也是有25元,105元買到,現在股價翻倍外,你還多領到25元股息,這就是你在很委屈價買到鴻海的好處,當鴻海股價來到淨值比2.5倍以上時,也就是鴻海兩百六十幾元,我說再向上漲你能把手上兩成的現股賣掉,這時會有人說影片不是都喊鴻海三百元嗎?怎麼會漲到兩百六十幾元以上就會賣出兩成的現股,對我這種長期的價值投資者來說,我看的是2031年,也就是比較長期的未來,鴻海今年能賺14元,第四季時淨值應該是能來到121元,再六年後,鴻海一年也許能賺二十幾元,淨值來到一百八十幾元甚至是兩百元,那時鴻海股價三百元,就僅是股價淨值比1.5倍,還算是很合理的價格,大家還記得之前我怎麼說嗎?股價淨值比0.85到1.1倍時,你就是眼睛閉著買,你甚至能薪資,獎金,股息,個人信貸,股票質借,理財型房貸進去買,到了股價淨值比1.5倍以上,你就不要再使用槓桿了,因為股價淨值比愈高,股價波動會愈高。
去年有一些散戶被股價沖昏了頭,看到鴻海股價漲到234.5元,就在180元,200元,甚至是更高開槓桿,2025年4月9日時就被外資群,主力及市場教導如何做人了,鴻海股價從234.5元跌到112.5元,之前我說鴻海股價回檔個三成甚至是四成都有可能,我也是沒有想到外資群,主力及市場敢這麼狠,讓鴻海股價回檔五成多,要是你在股價淨值比1.5倍以上還開槓桿,你確實有很大的機率出局,要是你在股價淨值比1.5倍時開槓桿,也就是165元以上就不能再開槓桿,這樣就算鴻海股價跌到112.5元,這樣也僅下跌了52.5元,下跌了31.8%,這樣的情況你使用股票質借是不會出局的,通常股票質借是借六成資金,大概就是下跌個五成就會出局,要是你在兩百多元使用股票質借,當跌到112.5元時,你確實是會被斷頭的,這時會有人說,鴻海股價淨值比1.5倍到兩倍是合理,以目前鴻海淨值117.14元來算,那股價就是176元到234元,要是你在合理價買到鴻海股價太多,我是不懂你能有什麼利潤,所以我考慮的不是股價淨值比兩倍就很危險,而是你買了後沒有利潤,當你要承受股價波動,結果你不會有任何的利潤,我是不懂你有啥好押身家或開槓桿的,現在鴻海股價跌到225元,差不多是股價淨值比1.92倍,現在鴻海股價介於合理的高緣,現在鴻海確實不是什麼很瘋狂的價位,但你買了後,你的利潤就需要透過時間去等待,過程中有可能三大法人在玩短線時,他們是會利用股價波動折磨你,大家看三大法人的成本是多少?沒有錯,就是一百八十元,是不是在股價淨值比1.53倍,三大法人佈局在合理價的最下緣,三大法人要的利潤就是股價淨值比1.5倍到兩倍之間的差價,最近三大法人出貨鴻海11萬張,大概賣在240元,就是賣在股價淨值比2.04倍,要是散戶目前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這樣三大法人就賺到了60元的差價,這時會有人說,225元買到鴻海一定會賠錢嗎?當然不會啊,但前提是你要願意抱著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鴻海一年能賺14元,明年賺16元,後年賺18元,大後年賺20元,雖然高盛及一些券商有在那嘴砲說鴻海明年能賺20元,那種嘴砲出貨文笑一笑就行了,要是你抱了鴻海三年,鴻海明年賺16元,後年賺18元,大後年賺20元,這樣三年下來是賺了54元,要是你這樣看,三年後你買在225元就不貴了,但三大法人是投資機構,他們一年能玩好幾次波段,一些散戶買在225元,結果看到幾天,幾周後就跌到200元就自我心理面崩潰的賣出,這種人你當然不能買太高,要是你打定主意抱著五年,鴻海五年應該是能賺個90元,那你買在225元當然就不貴,但過程中鴻海股價如果因為三大法人在玩短線跌到200元,跌到180元,160元,140元,甚至是120元,你就不要在那內心戲一堆,之前三大法人賣完鴻海後,他們是讓散戶多殺多及人踩人到112.5元,散戶就是看到上漲時太過樂觀,在下跌時又太過悲觀,所以才會這樣最高殺低。
大家看三大法人佈局鴻海是在股價淨值比1.53倍,所以三大法人的想法是不是和我差不多,確實鴻海225元算合理,但你買了一大堆合理價的鴻海,那你的利潤在哪呢?你買到合理價的鴻海,你在短時間就是股價波動風險你來擔,獲利別人先拿走,這也是為什麼我要讓散戶不要被三大法人出貨,這是以短線的角度來看,我是不相信散戶能完全不在乎短線,讓大家知道三大法人短線會怎麼玩,等於就是讓你有心理準備,你想要買225到265元的鴻海,你問我這樣貴不貴,要是放到2031年,我個人是覺得很便宜,但過程中很多散戶根本受不了股價波動,記得一件事,三大法人不是僅靠價值投資賺錢的,他們更多的是玩短線,當你買的成本太高,短線你承擔的自我心理面壓力就會更大,我持有鴻海六年半了,我成本很低,我也是可以和散戶說225元的鴻海很值得買,但散戶買了後,短時間他們有可能是承受不了股價的波動,最終導致自我心理面崩潰,當你在佈局股票時,最好就是買在合理價,甚至是委屈價,但就如我說的,委屈價伴隨著整個市場看衰或悲觀氣氛,當大家了解外資群的成本在哪後,就能體會為什麼我說小心被三大法人出貨,原因不是不看好鴻海長期的前景,而是外資群買在股價淨值比1.53倍,他們是會短線出貨賺了差價後,接著讓散戶自我心理面崩潰,接著去重新佈局新的波段,三大法人想要的利潤也是很合理,在股價淨值比1.53倍買進,把股價拉抬到瘋狂價的265元下緣,讓散戶中了錨定效應後,接著想在合理價的上緣出貨賺差價,散戶一開始買進時都信信滿滿,當你要承受比較大的股價波動時,你當然要有合理的利潤,三大法人進到鴻海中買了股價淨值比1.53倍的鴻海,他們要的差價就是三成左右,不過最終是否能成功,那就要看散戶是否上當,大家不要以為散戶很聰明,三大法人在台股,台積電及台達電都是成功出貨賺到三成差價,要是你很想要長期投資鴻海,確實可以等到三大法人出貨到末期時,也許那時就會出現合理價的下緣,那時你佈局到鴻海股票,你能會有合理的差價,總不能你進來買進就僅有風險,完全沒有利潤吧,我說鴻海值300元以上,那是站在長期的角度來看,一些散戶為了賺差價,他們希望短期鴻海股價就到300元以上,講一句白一點的話,你想要鴻海股價今年漲到300元,我敢說三大法人大概漲到260到300元就會把手上的110萬張股票出貨給你,長期確實鴻海值300元以上,但你怎麼可以讓別人把未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獲利先拿走,要是你買到獲利別人先拿走十年的公司,我是不懂你買來要幹嘛,你買到一檔僅有風險的股票,這種是大善人的行為。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是否值得買進的判斷依據!
2、蘋果iPhone 17系列一雪前恥!
3、鴻海年度最重量級盛典鴻海科技日!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