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AI概念股第二季本業獲利被關稅影響!作者:A大!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66.3億,投信買超台股0.5億,自營商買超台股4.79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61.01億,外資群期貨空單減少273口,期貨留倉空單35302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1679口,今天台股成交4,209億,上漲22.86點,漲幅0.09%,收在24158.36點,電子下跌0.19點,跌幅0.01%,收在1379.94點,金融上漲0.34點,漲幅0.02%,收在2170.22點。今天外資群又賣超台股六十六億,這和我推測的結果差不多,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關稅過後散戶就敢進場買了,重點是外資群確實是把指數維持在高檔,也就是兩萬四千多點賣,一開始確實會有看到關稅不確定性結束就進去買的,畢竟這些散戶已經忍了三到四個月了,之前散戶被川普的關稅嚇出去,賣在17306點到21198點,當初川普是嗆說要課徵32%,現在確實是20%,再加上台幣升值10%,這些散戶就願意買在兩萬四千點,要是當初你會在17306點到21198點賣出,現在在兩萬四千點買,那你乾脆把錢拿去買保單或是定存,你這種操作方法活得過初一,也很難活過十五,不論市場怎麼定義關稅從32%降到20%這件事,企業第二季最明顯的感受就是關稅被課徵10%,台幣升值10到12%,第二季就是受到了20到22%的影響,接下來第三季就是會再吃20%的關稅,還有台幣升值10%,合計就是30%,最近很多公司要開出第二季財報,這僅是台幣升值10到12%,還有關稅被課徵10%的結果,要是某一些企業第二季獲利衰退已經很嚴重,那第三季獲利應該會衰退的更嚴重,要是你4月7日到4月9日都沒有賣,那你就是價值投資者,一直持有就是正確的,我常和大家說價值投資者要敢買在很悲觀及樂觀,從4月11日開始你敢買112.5元到160元的鴻海,自然你就能買160到198元的鴻海,要是你在4月11日到六月中都很悲觀的在那演內心戲,手上明明有錢也不敢買,最近看到鴻海強到沒朋友時才想要買,這種人最好不要進來買鴻海,這種人很明顯就是屬於會追高及殺低的人,不要進到鴻海中害人害己,你可以去買台積電,去台積電中好好的追高及殺低,就放過鴻海吧,近三個交易日下來,散戶有進來買台股,不過鴻海中的散戶持續的減少,三大法人近三個交易日合計買超鴻海26252張,這是好事一件,代表三大法人持續的買超鴻海,股票也一直落在外資群及主力的手上,當外資群及主力賣不掉時,他們就會一直拉抬及護盤,之前很多散戶在買鴻海時,會說鴻海很牛皮,股價都不會上漲,其實那時都是散戶買到,散戶的個性就是小漲馬上賣,下跌時要低一點,再低一點,看到鴻海股價稍微上漲一點就把股票借給外資群放空,當初覺得鴻海很爛的,你就睜大眼睛看一看股票在散戶及外資群手上的差別,這時會有人說,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就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就是散戶買的,自己是散戶,豈不是自己大買鴻海的時候都會遇到鴻海表現很弱?恩,確實這樣的機率很大,但短線的股市本來就是勾心鬥角,你死我活,誰是最後一隻老鼠,在短線中你想賺錢,那就是要高賣及低買。
外資群進到鴻海中想要玩短線賺錢,當然就是也要高賣及低買,即然三大法人想要高賣及低買,那誰要高買及低賣呢?當然就是散戶,去年下半年外資群及主力拼命的從鴻海股價234.5元向下賣,這時是誰在大買呢?當然是散戶,散戶看到鴻海之前一直漲,看到股價終於從234.5元跌到224.5元,214.5元,204.5元,194.5元,184.5元,174.5元時就一直買,外資群就一直賣,在去年第四季賣了20萬張在200元,第一季賣了55萬張在173.5元,散戶看到鴻海股價在4月9日跌到112.5元後,他們新的錨點就形成了,接著就在122.5元,132.5元,142.5元,152.5元,162.5元,172.5元,結果第二季平均賣在152.2元,外資群群就很順利的買回來,到了第三季外資群及主力持續買,散戶持續賣,高股息ETF的0056及00918買在160元,美林買在170元,合計買了十萬張,這樣外資群及主力是不是成功的高賣及低買了呢?散戶是不是也高買及低賣了?外資群就是會透過統計去玩散戶,最近外資群把鴻海股價拉上來,很有可能又會玩去年的把戲,散戶之前在112.5元到172.5元都站在賣方,現在如果忽然又開始站在買方,你不是韭菜,那誰是韭菜呢?對價值投資者來說,悲觀時你要敢買,樂觀時也要敢買,最好在悲觀時買多一點,樂觀時就看戲,但很多在4月7日到4月9日受重傷的散戶,他們都是悲觀時不敢買,當漲到兩百多元時才像打了雞血般的一直買,跌下來也一直攤平,當你買到超過你的極限,外資群及主力就不斷的向下去測試你的極限在哪,看你什麼時候會崩潰賣出,從去年七月鴻海見到高點後,外資群及主力就一直賣,不論鴻海營收好或獲利佳,外資群及主力就拼命的一直壓制及摜殺,最近外資群及主力不論看到鴻海什麼消息,就一直拉抬,之前鴻海賣美國電動車工廠,這也能被外資群及主力說成好消息,要是換在他們在摜殺時,鐵定就是下鴻海電動車事業大挫敗的標題,現在外資群及主力賣不掉,就只能一直拉抬及護盤,大家可以讓外資群及主力在鴻海中渡過第二季及第三季,因為第二季是關稅10%,台幣升值10%,第三季是關稅20%,台幣升值10%,這時會有人說,鴻海在台灣也沒什麼工廠,但越南是被課徵20%,其它的國家也都是最少15%起跳,大概第三季就能看出關稅及台幣升值對鴻海的真正影響,因為鴻海子公司在中國及海外賺到錢後會轉成台幣,以之前人民幣對台幣是1比4.5元,第二季變成1比4.2元,第三季來到1比4.1左右,換回來還是有一點影響,之前鴻海的股價本來就很委屈,只是股票一直不在外資群及主力的手上,他們就耍賤招的一直壓制及摜殺,最近三大法人即然進到鴻海了,那就讓他們好好的待在裡面一兩季,讓他們接下來一兩季好好的解讀關稅及台幣升值對鴻海影響,不然你現在如果在200元進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那接下來第三季外資群及主力就會再用台幣升值及關稅20%嚇唬你,大家可以看一些企業開出第二季的獲利,確實有不少企業影響了,但很有趣的一個現象是,一些被影響的企業,股價卻沒有什麼下跌,原因就是外資群買了台股六千五百多億,現在還處在要出貨的階段,不論發生什麼事,外資群都會撐住股價的,要是從四月二十三日以來外資群是賣超六千五百億,企業獲利只要被匯損影響,外資群及主力鐵定是一腳踹給你死,還會再借券放空,一些軟蛋的股東買了股票還會把股票借給外資群去放空,現在外資群及主力買了一大堆鴻海及台股,他們只要出不掉,就只能一直護盤,接著把黑的說成白的,大家就能一直看到強到沒朋友的鴻海,要是現在你很樂觀的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那之後外資群及主力會再用台幣升值造成的匯損,還有關稅造成的獲利衰退整死你。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