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8月4日!鴻海處分美國資產百億元鎖定AI商機!

 新聞說:鴻海大動作!處分美國俄州資產逾百億元,鎖定 AI 資料中心搶先機,鴻海4日表示,代子公司公告處分位在美國俄亥俄州(FOH)的廠房與土地。供應鏈人士表示,FOH此次資產處分旨在活化俄州Lordstown廠區資產,聚焦AI資料中心,特別是模組化架構布局,延續與東元策略聯盟,並因應美國強勁人工智慧(AI)需求,加速AI Server與資料中心建置,供應鏈人士指出,這次鴻海處分廠房面積達620萬平方英尺,比德州休士頓(Houston)新廠用地大六倍。總交易金額3.75億美元(約新台幣112.31億元),處分利益達1.7億美元(約新台幣50.91億元)。供應鏈人士指出,此舉也有助於深化客戶合作關係,快速將廠房優勢轉換為AI營收。至於北美MODEL C業務維持不變。鴻海今天有三個公告,首先是Foxconn EV Property Development LLC公告處分位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土地及廠房,處分目的是活化資產並優化該廠區產品組合與營運績效,處分金額8,800萬美元(約新台幣26.35億元),處分利益1,569.19萬美元(約新台幣4.69億元)。第二,鴻海代子公司Foxconn EV Asset Management LLC公告處分機器設備。交易金額2.57億美元(約新台幣76.97億元),處分利益約1.51億美元(約新台幣45.22億元)。第三,鴻海代子公司Foxconn EV System LLC公告處分機器設備。交易金額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8.98億元),處分利益為243.72萬美元(約新台幣7,299萬元)。

鴻海處分美國俄亥俄州(Lordstown)資產,總交易金額達3.75億美元(約新台幣112.31億元),處分利益約1.7億美元(約新台幣50.91億元),並非因為電動車事業不順,而是為了活化資產、優化營運,並聚焦於AI資料中心業務的策略布局。以下是對此問題的分析:

處分資產的背景與目的

鴻海此次處分包括土地、廠房及機器設備,涵蓋三個子公司公告,具體為:

Foxconn EV Property Development LLC:處分土地及廠房,金額8,800萬美元,處分利益1,569.19萬美元。

Foxconn EV Asset Management LLC:處分機器設備,金額2.57億美元,處分利益約1.51億美元。

Foxconn EV System LLC:處分機器設備,金額3,000萬美元,處分利益243.72萬美元。

根據鴻海及供應鏈人士的說法,處分這些資產的目的是為了:

活化資產:將俄亥俄州Lordstown廠區的資源重新配置,優化產品組合與營運績效。

聚焦AI資料中心:處分後的資金與資源將用於加速AI伺服器及資料中心的模組化架構布局,以因應美國市場對AI基礎建設的強勁需求。

深化客戶合作:透過資產優化,鴻海能更靈活地與客戶(如雲端服務商)合作,快速轉換廠房優勢為AI相關營收。

與東元策略聯盟的延續

鴻海近期與東元電機(1504)透過換股結盟,共同搶攻全球AI資料中心商機,特別是模組化與標準化建置,初期鎖定台灣、美國、中東及馬來西亞市場。此次俄州資產處分延續了這一策略,特別是利用東元在美國德州西屋馬達的在地製造優勢,結合鴻海的AI伺服器技術,瞄準美國「星際之門」等大型AI基建項目,市場規模高達5,000億美元。

電動車事業是否不順?

鴻海明確表示,北美MODEL C電動車業務維持不變,顯示此次資產處分與電動車事業的整體發展無直接關聯。以下幾點支持這一觀點:

資產處分針對特定用途:處分的廠房與設備主要為活化資產,而非放棄電動車業務。Lordstown廠區過去與電動車相關,但鴻海正將部分資源轉向高成長的AI資料中心市場,這是基於市場需求與利潤潛力的策略調整。

電動車業務仍在推進:鴻海在2024年鴻海科技日展示了两款電動車平台,並持續布局電動車供應鏈,顯示其電動車業務仍有明確發展方向。

市場需求轉向AI:全球AI市場預計2030年突破1兆美元,AI伺服器出貨量從2024年到2027年預估年複合成長率達24.7%,市場潛力遠超當前電動車市場。鴻海選擇將資源集中在高毛利率的AI業務,符合其「3+3+3」策略(三大新興產業:電動車、數位健康、AI)。

結論:鴻海處分俄亥俄州資產並非電動車事業不順的結果,而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聚焦於AI資料中心這一高成長、高利潤的市場。此次處分不僅帶來可觀的財務利益(約50.91億元新台幣),也強化了鴻海在全球AI供應鏈中的競爭力,特別是與東元的結盟進一步鞏固其在美國市場的布局。電動車業務仍按計劃推進,顯示鴻海在多領域並進的策略下,正靈活應對市場機遇。

新聞說:東元電機與鴻海科技集團30日於證交所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雙方宣布經董事會決議,將透過股份交換方式成為策略聯盟夥伴,結合兩家公司在機電與資通訊的優勢,掌握全球AI資料中心建置朝向標準化與模組化的發展,攜手開拓全球廣大的AIDC商機,未來也將持續探索在鴻海聚焦的3+3+3領域擴大合作的可能性。本次交易係依據公司法156條之3的規定,經雙方董事會決議以增資發行新股之方式進行股份交換,東元電機將增發新股237,644,068股予鴻海,鴻海將增發新股72,481,441股予東元電機,換股比例為東元電機1股換發鴻海0.305股。交易完成後,鴻海將持有東元電機10%股權,東元電機則將持有鴻海約0.519%股權。交易尚須向主管機關送件申請核准,預計今年第四季完成。

A大回答:大家可以看一下鴻海和東元換股,第一天東元是無量漲停,大部份的人一定是買不到的,第二天雖然也是漲停,但是是開上漲7%左右,大部份的投資者都是在這個位置買到的,當天東元爆量95679張,進來買東元的人平均是買在55.5元左右,今天東元開高走低,成交量來到74839張,也是成交在55.5元左右,所以東元在55.5元時有大量的浮動籌碼,上星期五買到東元的人,他們就是希望東元能再出現一根漲停,結果東元開高走低,早盤股價最高來到57.5元,一路下跌到54.1元,很多散戶就喜歡看到利多才進場去追,這一次大部份進去追東元的人,上星期五買,這星期一賣,就是賠了一些差價,交易稅及手續費,當然我說的是平均,應該是有少部份人賺錢,少部份人賠錢,平均就是小賠一些,東元及鴻海合作需要時間發酵,沒有這麼快可以看到獲利,結果市場就在那拼命的追高東元,看有沒有下一個傻瓜進來接手,如果真的看好東元和鴻海的合作,就是等一陣子市場冷靜後再進場買,而且要抱著持有很多年的心裡準備,不過我個人還是建議乾脆投資鴻海,因為鴻海和東元合作後,鴻海股價根本沒什麼上漲,東元及鴻海合作是雙贏的結果,結果東元已經漲了兩根漲停,以獲利來說,東元至少要賺四年,一些散戶在東元獲利還沒有呈現就多花四年的獲利去追東元,我也是不懂你哪一根筋不對,鴻海和東元合作的效應會在幾年後出來,結果才剛合作東元股價就被拿走四年的獲利,這種獲利別人先拿走,未來風險你來擔的投資,我建議不要常常做,大家看這兩天東元的籌碼,很明顯散戶就是進來賺差價而以,上星期五進場買,這星期一看到東元股價不再強勢,散戶就把手上的股票賣掉,真正受惠的人就是早持有東元很久的舊股東,另外就是鴻海的股東,因為鴻海和東元合作能加速AI資料中心及電動車的事業發展,這也是幾年後會發酵的利多,重點是鴻海的獲利在和東元和作消息出來後沒有被拿走任何一毛差價。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