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鴻海獲利3.19元年增26%創高!作者:A大!鴻海第二季本業營利來到565.69億,比我粗估的540億還要高一些,我當初估鴻海本業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把工業富聯,富智康及鴻驣精密的獲利都加起來,這樣能得到309.84億,再把剩下第二季的營收與去年第二季用一樣的營利率帶入,這樣粗估得到540億,會有人覺得為什麼我本業營利都估的蠻準的,其實這就僅是簡單的加法及乘法而以,一些人可能用猜的,他敢猜比較窄的範圍,猜對就出來搖擺倪倪,猜錯就躲起來,我覺得這種猜法沒啥意義,我的做法就是透過收集資料,也讓大家知道我怎麼算的,這就是市場能估獲利的方法,要是比我估的好,那就是比市場預期好,要是比我估的差,那就是比市場預期差,至於第二季業外部份,我也不敢去估一個精確的數字,但鴻海業外五項中,我可以很明確的算出四項,也就是利息收入,其他收入及財務成本,這三項鴻海本來就穩賺,之前有穩賺30到50億,後面鴻海把現金拿去投資AI伺服器,所以利息就會減少10到20億,鴻海投資AI伺服器,可以讓本業營利增加120億,所以鴻海拿現金去投資算是很值得的,鴻海另一項關聯企業及合資項目,雖然鴻海有很多子公司第二季開出很驚嚇的數字,例如鴻準獲利年減37.7%,京鼎獲利年減五成,臻鼎獲利年增兩成多,這幾家子公司在上半年影響關聯企業及合資比較小,因為第二季夏普有賣堺工廠給軟銀及KDDI,所以夏普第二季賺57.2億,鴻海持有夏普34%,所以關聯企業及合資能賺20到30億也是很正常,我比較不確定的就僅有其他利益及損失,這一項包括的太廣了,如匯率波動,金融資產評價,持有股票,基金等,這一項正常人是估不出來的,所以說自己能百分之一百估出來的,那就是來搞笑的,單純就是運氣好,我們進到股市中投資,不是和別人比運氣,我是透過收集資料去把已知項目加起來,也就是本業營利我算出來大概是540億,業外已知的四項大概是40到60億,就剩下其他利益及損失,因為仁寶及和碩第二季有很大的匯率損失,所以市場一定會擔心鴻海這一項也是負的,我則是設定一個範圍,也就是賠70億到賺40億,這範圍都是曾經鴻海其他利益及損失發生過的金額,最終鴻海業外合計賺85.53億,所以其他利益及損失這一項是賺幾十億的,光匯率沒有損失,第二季毛利率還比第一季好,光這兩點就打死了緯創,廣達,仁寶,和碩,本業好是打敗緯創及廣達,畢竟廣達及緯創的業外匯率也沒有什麼損失,業外好是打敗仁寶及和碩,這兩家第二季開出了僅賺0.1元的驚嚇財報,我們從工業富聯,富智康及鴻驣精密第二季已經賺了309.84億,推估第二季鴻海不可能發生像仁寶及和碩這種驚嚇的財報,畢竟鴻海業外已知穩賺的就40到60億,就算其他利益及損失這一項賠60億,了不起業外賺零元,本業至少也是能賺個2.5到2.8元之間,所以我早和大家說不可能像仁寶及和碩這樣出現驚嚇的財報,敢這樣說的信心也不是亂猜的,單純就是鴻海旗下工業富聯,富智康及鴻驣精密已經開出很好的財報,這算加法而不是猜,算是很科學的。
會有人不了解緯創及廣達為什麼被市場教訓,其實道理很簡單,也就是預期性心理,因為廣達及緯創第一季營收增加多少,獲利就差不多增加多少,第二季廣達營收增加六成多,市場就預期廣達第二季獲利至少要增四成多,結果才增11.5%,緯創也是差不多,第二季營收增129%,市場看第一季緯創營收增四成多,獲利增五成,所以會預期緯創第二季營收增129%,獲利也要翻倍,結果緯創第二季獲利僅增四成,大家懂了嗎?不是廣達及緯創獲利不好,而是預期性心理太高,以鴻海來說,第一季營收年增24%,本業營利年增27%,第二季鴻海營收年增16%,所以市場了不起就是預期鴻海本業營利年增兩成,結果鴻海本業營利第二季是年增27%,和第一季年增率是一樣的,所以對市場來說,鴻海第二季本業就是比預期的好,畢竟第一季營收增24%,本業營利增27%,第二季營收才增16%,市場就會降低預期,也就是本業營利增兩成,結果開出來增27%,鴻海和緯創及廣達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鴻海第二季營收就是年增16%,在四月,五月及六月時分別成長25.5%,11.9%,10.1%,在鴻海每一個月開出營收時,市場就會把第一季鴻海營收成長對獲利的比例帶進去,但緯創及廣達就不一樣了,緯創四月營收年增82%,五月營收年增162%,六月營收年增135%,廣達四月營收年增58.2%,五月營收年增58.2%,六月營收年增70.6%,每一個月緯創及廣達營收出來時,投資機構就會把獲利反應到股價裡,這也是為什麼緯創及廣達在股災後反彈的特別快,大家還記得廣達及緯創先站上半年線及年線,那時鴻海還要死不活的在季線以下,當廣達及緯創開出第二季財報後,市場預期就會降下來,知道緯創及廣達可能採用了不同的交易模式,也就是buy and sell交易模式,這種交易模式營收會暴增,毛利率會減少,但總獲利還是會增加,鴻海從很早前就使用這種模式了,所以就不會像緯創及廣達這樣營收突然爆增,鴻海這一次開出的財報是AI概念股及代工廠股中最好的,這時會有人說,哼,廣達第二季賺4.34元,鴻海也才賺3.19元,獲利也才增加26%,還比不上緯創的41%,之所以鴻海開出的財報是好,是以市場預期方面,鴻海第二季營收就僅增16%,市場就是會預期營利會增兩成而以,結果增加到27%,這就是比預期好,市場看到仁寶及和碩業外這麼慘,所以多多少少也會覺的鴻海業外不妙,但鴻海開出第二季業外是賺85.53億,算是很不錯的,整體來說,鴻海第二季的獲利我覺得還是有稍微受到台幣升值及關稅影響,不然第二季賺個3.4到3.5元都是有機會的,另一個原因是第二季有保留盈餘稅35億,差不多就是影響0.25元,要是鴻海財報在第三季開出,獲利應該就是3.4元左右,少的0.2元是被保留盈餘稅扣掉,因為第二季有關稅10%,台幣升值10%,其他的代工廠及AI概念股開的也都不好,所以鴻海第二季開出3.2元算是表現很好的,要是沒有台幣升值10%及關稅課徵10%,鴻海開出3.2元算是不好的,財報這種東西就是有比較才會有傷害,記得之前鴻海財報開出不錯,結果廣達,緯創,仁寶,和碩就開出更好的,鴻海就這樣被比下去,這一次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都不好,就只有鴻海比較好,不過最近散戶都已經進到緯創,廣達,和碩及仁寶,這就是散戶中錨定效應的實例,因為散戶忍太久了,外資群及主力趁著這些代工廠股財報不好讓利5到10%,就一狗票散戶衝進去撿便宜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獲利3.19元年增26%創高!
2、鴻海第二季法說會重點內容整理!
3、為何市場對廣達及緯創財報不滿意?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